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二十二集:鱷魚的軟腹(探索發現2005-248)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5日 15:12 來源:CCTV.com

  1942年4月18日,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東部戰線被日軍突破之際,宋美齡給美國白宮寫了一封措詞極為嚴厲的信,大意是,“你們將本來計劃交付中國的驅逐機,撥給了美國第十航空隊,我方聽到這個建議非常震怒,要求總統立即加派飛機300架,幫助中國遠征軍”,美國方面對此置若罔聞。而此前,英國人已經將曾經答應支援中國軍隊的400架飛機投入北非戰場。

  到了6、7月間,隆美爾在北非突入托卜魯克,直逼英軍的最後防線阿拉曼,而實力強大的美國第10航空隊,緊急增援地中海和北非,致使中國遠征軍作戰徹底失去空中掩護,這時他們正在艱難的撤退途中。

  等到蒙哥馬利在10月份反攻時,美國已向英軍提供了1800架飛機,1700輛坦克,以及25000輛軍車。這些武器裝備大多數原來是準備用於中緬印戰區的。隆美爾元帥分析阿拉曼會戰失敗原因時寫到:“英國人的空中優勢,已經使我們過去戰無不勝的戰術規律,都隨風飄去了。”

  今天,許多軍事歷史學者提出了這樣的觀點,1942年夏季,北非戰場的制空權是用放棄緬甸戰場的制空權換來的。中國遠征軍在失敗不可抗拒的情況下,苦苦支撐著緬甸戰局,中國軍人用悲壯的失敗換來蒙哥馬利的第八集團軍在北非戰場的決定性勝利。而所有這一切的發生,都源於英、美制定的“先歐後亞”的戰略。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美國從一個戰爭的觀望者變成了戰爭的參與者。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宣佈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

  丘吉爾立刻飛赴華盛頓,同羅斯福商討兩國作戰方針。雙方制定的戰略規定,德國是主要的敵人,主要戰場在歐洲,北非的戰略地位也排在了中緬印戰區之前。雖然丘吉爾嘴上同意了羅斯福提出的英、美、蘇三國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提議,但心裏卻另有打算。他對地中海地區更感興趣,因為北非、中東和巴爾幹直接關係著英國的殖民地利益和勢力範圍。丘吉爾認為攻佔北非才是戰勝軸心國的關鍵。

  於是,雙方決定蒙哥馬利繼續在埃及拖住隆美爾,1942年底,英美聯軍襲擊法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從而佔領整個北非。


羅斯福和丘吉爾

  1942年11月8日淩晨,英、美聯軍在遠征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指揮下,1700架空軍戰機掩護著655艘戰列艦和運輸船,護送陸軍開始從卡薩布蘭卡、奧倫、阿爾及爾一帶登陸。這就是二戰期間著名的“火炬行動”。

  當日,貝當政府宣佈與美國政府斷絕外交關係。為了避免流血,盟軍發表了號召北非法軍停止抵抗的廣播演説,但作用不大。艾森豪威爾只好與在阿爾及爾指揮抵抗的維希法國副總理達爾朗海軍上將談判。達爾朗是個臭名昭著的叛國者,在管轄北非殖民地期間,他奉行納粹的每一條指令,將屠殺自由法國戰士作為自己的唯一的工作和榮耀。

  但是,丘吉爾卻對和這個劊子手合作表示了贊同,他説過:“雖然我恨他,但假如他能把艦隊帶到盟軍這邊來,即使讓我爬著走我也欣然照辦。”

  三天后,達爾朗命令法屬北非部隊停止抵抗。緊接著,停戰雙方又達成了一個全面協議,達爾朗以准許在北非的法國軍民與盟軍合作為條件,迫使盟軍認可他對這塊殖民地的行政管理權,而北非的所有法國軍隊則歸“自由法國”軍官指揮。在那之後,盟軍又以這種模式爭取到了法屬西非的合作。

  但是,盟軍與達爾朗達成的協議在英、美國內和自由法蘭西的擁護者中引起了強烈不滿。

  丘吉爾也逐漸感到不安,專門打電報給羅斯福提醒他注意。

  羅斯福也為盟國的行為辯護道:這僅僅是由於戰事緊迫而不得已採取的一種權宜之計。他對記者引用了一句在巴爾幹半島流傳甚廣的古老格言:“大難臨頭之際,你們可與魔鬼同行。”

  約11萬英、美軍隊在付出極小的傷亡代價後順利登陸法屬西北非洲。這讓希特勒暴怒不止,他命令德軍徹底佔領了維希法國。


卡薩布蘭卡會議

  盟軍在北非法軍的配合下迅速突進,于11月末進入突尼斯。

  希特勒雖然對盟軍的登陸行動毫無準備,但他迅速就做出了反應。在盟軍登陸的24小時之內,希特勒立即調集了當時運載能力最強的

  米-23運輸機,也將部隊和武器空運到了突尼斯。

  而隆美爾的非洲舊部已經退到這裡,在補充了兵員和裝備之後,準備向幾乎沒有什麼作戰經驗的美軍發動進攻。在行動之前,隆美爾就有一個詳盡的作戰計劃。然而,在突尼斯指揮作戰的德軍司令官阿尼姆卻不能很好配合他。

  德軍與登陸後的盟軍在突尼斯山地展開了激戰。雖然德軍的高層指揮官不斷出現分歧,但並沒有影響隆美爾發揮他的軍事才能。隆美爾的進攻使美軍遭受了北非戰場上的最嚴重的失敗。

  正在這時,蒙哥馬利的第八集團軍殺到突尼斯中部,開闢了一條新戰線。隆美爾又不得不再次迎戰這個老對手。他向希特勒提出了撤兵返回歐洲的計劃,但為希特勒所拒絕。鼻子的疼痛折磨著隆美爾,他又向希特勒提出了回國治病的請求,然而這次,他再也沒有回到北非戰場。

  隆美爾被希特勒看成“悲觀主義者”,從而失去了在非洲的指揮權。


美軍挺進突尼斯

  巴頓和蒙哥馬利在突尼斯勝利會師。1943年3月,英、美聯軍和在利比亞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同時發起總攻,夾擊突尼斯的德、意殘余部隊。一本叫做《非洲的末日》的書中寫道:“德國人已經完全嚇慌了,當他們看到英國人的坦克揚長而過,簡直感到手腳無措。德軍將領已經無法下達命令,因為他已經與其部下喪失了聯絡。在恐懼之中,德軍紛紛奔向灘頭,但他們發現既無船隻,又無飛機,於是軍隊就完全崩潰了。”

  5月13日,德、意殘部25萬人全部投降,其中10萬人是德軍。北非戰役勝利結束。

  這次戰役中,軸心國死亡、被俘人數達百萬人,

  損失飛機八千架,船舶二百四十萬噸。

  德、意非洲特遣部隊的失力,保證了同盟國在地中海運輸線和蘇伊士運河的安全,同時又使意大利完全暴露在盟軍的攻擊陣型之前,為盟軍進攻意大利創造了有利條件,並緩解了紅軍在蘇德戰場上的壓力。

  在北非戰事已成定局的情況下,1943年初,羅斯福和邱吉爾在卡薩布蘭卡舉行了會議,討論關於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丘吉爾再次提出所謂“柔軟的鱷魚腹部”的主張,力主經過巴爾幹半島攻入歐洲。羅斯福則主張從法國北部登陸開闢第二戰場。經過雙方的妥協,

  會議決定,先以盟軍在意大利西西裏島的登陸戰作為1943年的戰略目的。


意大利投降

  這一年,意大利法西斯分子企圖將地中海變為意大利內湖的願望不僅沒有實現,反而丟掉了所有的非洲殖民地。由於失去了北非和地中海的屏障,意大利本土的威脅也就近在眼前了。

  由於戰爭消耗和英美的封鎖,意大利的原料和燃料嚴重短缺,工業陷於癱瘓。糧食供應定量一再降低,甚至出現了饑荒。國家負債10000億里拉,是一年國民總收入的9倍。

  軍事失敗和經濟危機激起了普通意大利人的強烈不滿。全國性罷工行動迅速蔓延,法西斯黨內部出現嚴重的信仰危機,到1943年3月,黨員減少了二百萬人。

  王室內部和政府、軍隊高層也出現反對派,並要求國王解除墨索裏尼的職務。

  深陷困境的墨索裏尼面對此起彼伏反對的聲音,被迫改組政府,清除了反對派。但所有的掙扎都為時已晚。

  1943年夏天,盟軍在北非沿海港口集結。準備實施西西裏登陸計劃。渡海登陸作戰,防禦者以逸待勞;進攻者背水作戰,雙方作戰條件非常懸殊。登陸方的戰略意圖如果沒有可靠的隱蔽、偽裝措施作保障,將極大地增加登陸戰取勝的難度。在西西裏島登陸作戰之前,盟軍已經奪取了北非,又攻佔了班泰雷利亞島,正如丘吉爾所説的:“傻瓜都知道下一步進攻方向就是西西裏島!”


斯科爾茲尼

  希特勒感到了恐懼,意大利的緊張局勢使他立即命令空軍元帥凱塞林採取措施,避免意大利投降。於是,大批德軍趕赴意大利。德意兩國在西西裏島部署了30萬重兵,加強防守。

  在這種情況下,盟軍要實施戰略欺騙術,使德、意軍隊的防禦重點從西西裏轉移開的難度就變得非常大。而戰略欺騙術的成敗是盟軍在此次戰役中最關鍵的,也是最困難的環節。

  為了隱蔽本來十分明顯的作戰企圖,英國海軍情報處奉命制定一個反情報計劃,不久,“肉餡”計劃便悄悄出籠了。他們秘密徵用了一具符合溺水死亡特徵的肺水腫病人屍體,併為他偽造了一個身份——威廉馬丁,英軍聯合作戰司令部海軍陸戰隊少校參謀。4月30日,潛艇將“馬丁少校”的屍體和一個公文包秘密送到西班牙近海,並精心製造了飛機失事、乘客溺水死亡的假現場。西班牙儘管在戰爭中保持中立,實際上是德國非正式的盟友,因此它很快就將馬丁的所有物品都交給了德國駐西班牙的情報機關首腦海爾姆。

  這個公文包裏有兩封絕密信件。儘管都沒有明確寫出登陸地點,但在字裏行間,卻透露出盟軍將要在東地中海中希臘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和西地中海的撒丁島登陸。特別是英軍聯合作戰司令部蒙巴頓海軍上將寫給地中海盟軍海軍司令坎寧安的信中,還特別指出馬丁少校是登陸艇專家,在戰役結束後要求將他立即歸還,順便帶回一點英國配給供應的沙丁魚。而沙丁魚正是撒丁島的特産!為了增加真實性,在公文包裏,還有情書、銀行催款單、訂婚戒指的發票和皇家大戲院的票根等私人物品。

  就在德國人對這一情報將信將疑之時,幾天之後,意大利又在撒丁島附近發現了一具“執行偵察任務的英國突擊隊員”的屍體。在盟軍環環相扣的誘騙行動下,德軍認為,這名偵察兵的出現,可以證明從馬丁少校那裏得到的情報是準確的,盟軍真正的登陸目標是希臘和撒丁島,而在西西裏島僅僅進行掩護性的佯攻。

  希特勒緊急命令3個裝甲師調往希臘,全力加強對希臘和撒丁島的防禦。而西西裏島的防禦不但沒有得到絲毫加強,甚至還將部分兵力調了出去。 “肉餡計劃”取得了成功。

  7月10日淩晨,美軍第82空降師和英軍第1空降師的5400名官兵搭乘運輸機和滑翔機飛向西西裏島,在敵後實施空降。

  1000架英美空軍的飛機對西西裏島進行了猛烈的轟炸,而後盟軍在西西裏的東南和西南同時發動進攻。

  但是狂風和巨浪構成的惡劣天氣使盟軍登陸行動受阻。不過,這種天氣卻也使意軍放鬆了警惕。

  深夜來臨,趁著風力稍有緩和,巴頓和蒙哥馬利指揮16萬美、英聯軍登上了西西裏島。

  盟軍同駐守西西裏的意大利士兵進行了短暫的交戰,由於意軍裝備很差,士氣低落,盟軍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勝利。

  壓抑已久的西西裏人欣喜若狂,市民們走上街頭,用鮮花歡迎盟軍的到來。


營救莫索裏尼

  盟軍終於攻佔了西西裏。從此在地中海往來無阻,打開了通往歐洲的大門。

  在美、英軍隊的聯合攻擊下,意大利當權者內部開始分化。前意軍參謀總長巴多格裏奧元帥組織了一個無黨派的新政府,從而結束了法西斯21年之久的統治。

  盟軍成功登陸西西裏島以及墨索裏尼被捕的消息傳到了德國,希特勒緊急啟用隆美爾,命令他率領8個師佔領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區。9月3日,意大利代表和盟國代表秘密簽訂了停戰協定,然而,已有戒備的聞訊後立即將80萬意軍解除武裝,並佔領了不設防城市——羅馬。意大利國王和巴多格利奧等反對派乘潛艇逃到意大利半島南端的盟軍佔領區。

  同時,德軍總參謀部制定了營救墨索裏尼的“橡樹計劃”。而這個計劃的實施者卻選擇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奧托斯科爾茲尼上尉。斯科爾茲尼上尉所率領的奧寧堡部隊是納粹黨衛隊1943年秘密組建的特種部隊,隸屬於黨衛隊外國情報處,它的第一個任務是煽動與蘇聯接壤的伊朗山地部落造反,切斷盟軍經伊朗通往蘇聯的運輸線,因為獨特的戰術作用而深受黨衛隊推崇。而當斯科爾茲尼剛剛接受這個任務時,他連墨索裏尼被關押在哪都不知道。

  德軍無線電偵測部門發現,在距離羅馬80英里的大薩索地區有不同尋常的無線電信號非常頻繁地提到“重要人物”這組詞,精明的德國人馬上判斷出墨索裏尼可能就在大薩索山上!

  大薩索山位於羅馬東北80英里的亞平寧山區,戰前是一個登山滑雪勝地。大薩索山頂峰的旅館是過去滑雪者經常聚會的地方。從山下到旅館有一條索道,這也是上山的惟一道路。

  1943年9月12日,搭乘突擊隊員的滑翔機在拖拽飛機的牽引下飛到大薩索山。

  斯科爾茲尼的3號滑翔機第一個強行著陸,飛機一直滑行到距離旅館大門口幾碼遠的地方才停下。

  他立即鑽出機艙,指揮部下迅速制服了還在目瞪口呆地望著陸續降落的滑翔機的意大利警衛。


準備西西裏登陸

  希特勒熱情地接待了他,並安排他與家人團聚。

  直到今天,很多研究特種作戰的人仍舊把這個大膽而且成功的冒險行動作為一個範例。斯科爾茲尼也因此得到了納粹的重用,而丘吉爾則稱呼他為“歐洲最危險的罪犯”。

  墨索裏尼以意大利北部的薩羅城為首都,宣佈成立一個稱作“意大利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傀儡政權。

  西西裏島戰役的勝利,使盟軍摸清了軸心國軍隊的實力,打破了德國所謂的地中海是他們“歐洲堡壘”的護城河的説法,更加堅定了盟軍進攻意大利本土的信心。1943年7月17日,地中海地區盟軍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爾決定,在結束西西裏島戰役後進攻意大利本土,利用在北非和西西裏集結起來的巨大人力物力,一舉擊敗意大利。圖

  盟軍打算以意大利南部的薩勒諾灣為突破口,登陸意大利本土後,奪取南部的那不勒斯港和福賈機場,為下一步作戰行動鋪平道路;同時,不斷壓迫駐意大利北部的德軍,為開闢開第二戰場,攻入法國南部創造有利條件。

  1943年9月3日,就在意大利和盟軍簽署停戰協定的同一天,為保障薩勒諾登陸成功,英軍第8集團軍在蒙哥馬利的指揮下率先越過墨西拿海峽,在亞平寧半島南端的卡拉布裏亞奪佔登陸場,把薩勒諾的德軍吸引過來,並把他們牽制在南部進行殲滅。隨後,地中海地區盟軍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爾指揮海、陸、空軍三軍在已經防衛空虛的薩勒諾實施大規模登陸。盟軍為登陸意大利共出動了40個師,除蒙哥馬利率領的第8集團軍外,還有馬克克拉克將軍率領的美國第5集團軍和亞歷山大率領的英國第15集團軍。在3127架飛機和650艘艦艇的掩護下,盟軍登上了意大利的國土,並與急速趕來的德國反登陸部隊展開了激戰。

  終於,盟軍增援部隊陸續趕到,攻克的灘頭陣地也越來越多,控制區域在不斷擴大。

  乘坐潛艇撤退到意大利南部的巴多格利奧政府宣佈正式退出了三國軸心,並向德國宣戰,軸心國集團遂告瓦解。蘇美英三國發表宣言,認可意大利為共同作戰一方。意大利的駐守軍隨即解除了武裝。

  意大利的投降使德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一週後,德軍在薩勒諾停止了一切抵抗,向北撤退。


準備登陸意大利

  盟軍部隊繼續北上追擊,但是遭遇到了後方德軍的抵抗。為了阻擋盟軍深入腹地,德軍設置了一道又一道的防線。

  意大利中部多為山地,這樣的地形很容易為德軍利用,他們切斷鐵路、鋸倒樹木、炸毀橋梁,並埋下數以萬計的地雷,阻斷盟軍北上的道路。

  在德軍內部曾進行過一場爭論,焦點是:到底是把防線放在意大利北部,還是全面布開防線。最終,由凱塞林提出的第二個主張被採納了。

  意大利無數的河道對德軍的遲滯防守戰略十分有利。此時,激戰在東線已經拉開序幕,而第二戰場的開闢,也已經只是時機問題。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