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子弟(探索 發現2004-237)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16日 13:31
|
|
|
滿州實錄 攻戰圖 |
遼寧省新賓縣,這裡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發祥之地,這裡曾是八旗子弟茁壯成長的搖籃。
16世紀末,滿族的前身女真各部落,為了稱王爭霸相互殘殺,駐紮在遼東的明朝軍隊拉一派打一派,也捲入其中。正當此時,生長在蘇子河畔建州女真部的努爾哈赤,憑藉先輩們遺留給他的十三副鎧甲,最終統一了女真各部。
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努爾哈赤在女真人集體狩獵方式的基礎上,陸續創立了“八旗”制度,將所有投誠或征服的人口都編入八旗之中。
八旗的編制為:牛錄、甲喇、固山,牛錄最低,固山最高,固山,就是旗的意思,分別設佐領、參領、都統負責管理。
“八旗”以旗幟的顏色命名,分別稱為: 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和鑲藍旗。
|
|
|
無圈點字檔 |
清太宗皇太極即位後,相繼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又改女真族名為滿洲。於是,皇太極的父親努爾哈赤建立的八旗便成為“滿洲八旗”。
所以人們通常所説的八旗,實際上包括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總共有二十四旗。清朝初期的皇宮設計,就生動地體現了八旗制度的豐富內涵。
所以八旗子弟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是由不同民族兄弟共同組成的。在滿洲、蒙古、漢軍八旗內,除了滿族、蒙古族和漢族外,還有其他民族的人。
不同民族的成員長期生活在八旗制度下,他們都被稱作“旗人”。不過據清代檔案記載,滿洲、蒙古、漢軍八旗所屬的旗人,由於民族不同待遇也不同。
三百年前,八旗子弟衝出那片狹窄的河谷平原,來到外面的廣闊世界,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到清朝鼎盛時期,當時疆域,東自台灣及其所屬釣魚島,西至巴爾喀什湖和蔥嶺,南起南海諸島,北抵恰克圖,東北到外興安嶺和庫頁島。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除了隸屬於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的“旗人”外,還有被稱為“民人”的漢族等50多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共同生活。這在中國幾千年社會發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
|
|
皇太極畫像 |
為這一空前“大一統”盛世的實現,八旗子弟進行了長期、艱苦的奮鬥。鴉片戰爭以後,在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列強入侵的鬥爭中,眾多八旗子弟也同仇敵愾,為國捐軀。
八旗子弟歷來擅長“騎射”。清朝統治者以武功定天下以後,依然注重八旗子弟的騎射技藝,在八旗駐防之地一律設立“教場”,用以訓練。甚至在皇宮紫禁城內,也開闢一片空地,修築“箭亭”。皇帝經常在這裡觀看王公大臣、八旗官兵們彎弓射箭,獎優罰劣。
河北省圍場縣境內,山巒起伏,林海茫茫。這遠離京師數百公里的塞外勝地,曾經是清代著名的“木蘭圍場”。
康熙、乾隆、嘉慶年間,八旗官兵除了日常訓練,在京郊南苑、盧溝橋等地行圍操練之外,幾乎每年都浩浩蕩蕩,來“木蘭圍場”,狩獵習武。有時,一年舉行兩次。
八旗子弟不光是習武,也重視文化。入關以前,雖然戰事頻繁,戎馬倥傯,但清太祖努爾哈赤堅持聘請教師教育他的兒子們。清太宗皇太極也曾下令,讓貝勒、大臣等官員子弟讀書。
入關伊始,八旗子弟既操練騎射技藝,又熱衷於文化學習和藝術修養。雍正對八旗子弟是寄予厚望的,他希望八旗子弟學文的要博覽詩書,學得有用的學問,學武的要爛熟弓馬,研究戰略,成為保衛國家的人才。
|
|
|
禦制八旗通志 |
所以八旗的文教事業取得蓬勃發展,在八旗子弟最集中的北京,尤為典型。清代全國的最高學府國子監、紫禁城內的上書房和鹹安宮官學、景山官學,都曾經接納一批又一批八旗子弟,培養、造就了為數眾多的國學人才。清朝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編纂的《八旗通志》中曾稱讚説:學校裏的八旗子弟們,形神儒雅俊秀,飽讀詩書,在中華文化的熏陶中成長為國家的賢良人才。
三百年間,八旗子弟的許多文學作品享譽四海,成為全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世界名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詞人納蘭性德也是八旗子弟中的佼佼者。他的詞集《側帽集》、《飲水詞》問世後,一時間形成“家家爭唱飲水詞”的局面。
當然,曹雪芹和納蘭性德早已是名滿天下了。除了他們,八旗子弟中還有一大批在音樂、繪畫、書法以及科技等方面頗有造詣的人才。
比如:康熙第三子誠親王允祉,精於曆法、數學,奉命編輯了《律曆淵源》、《古今圖書集成》等典籍;康熙第十六子莊親王允祿,精於數學、樂律,在乾隆年間管理樂部時,考定古樂,依據古籍《周禮》,鑄造出博鐘、特磬各十二口,逢朝廷大典時,用這種樂器來演奏。
乾隆第五子榮親王永琪精通滿文、蒙古文和漢語及天文、數學,又擅長書畫,著有《焦桐謄稿》。他的兒子綿億,擅長書畫。
榮親王永琪的孫子奕繪,擅長篆書,精於數學、天文,曾任欽天監監正,參與過纂修《禦定歷象考成後編》、《禦定儀象考成》等典籍,並以30年的時間,寫出了《割圓密率捷法》一書。
|
|
|
滿文日折檔 |
還有滿洲正白旗人唐岱,是清朝皇室的畫師,他經歷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康熙稱他為畫壇“第一手”、“畫狀元”。他的精美之作,被編入《石渠寶笈》和《秘殿珠林》。
除了個人成就之外,八旗子弟在組織、參與整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等方面也有突出的貢獻。
康熙皇帝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具有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的君主之一。康熙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在文化方面,他也頗有成就。他本人的作品主要有《禦制詩集》、《禦制文集》等。
而對後世産生了巨大影響的,是他組織編修的《禦制清文鑒》、《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古文淵鑒》、《全唐詩》、《皇輿全覽圖》等。
乾隆是一位頗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60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在乾隆中前期,他勤政愛民,文治武功與日俱增,使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了一個高峰。
乾隆也好寫詩,而且他是詩寫得最多的一位皇帝,有《禦制詩集》和《禦制文集》等作品,然而最值得稱道的,是他主持編修的《四庫全書》,以及以《禦制五體清文鑒》為代表的清文鑒系列辭書。
|
|
|
清帝木蘭秋狄圖 |
八旗子弟的輝煌業績永遠彪炳史冊,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入關以後不思進取,只圖享受,終於一步步走向腐敗沒落的結局,讓人扼腕痛惜。
八旗的士兵,在入關以前,“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耕戰二事,未嘗偏廢”,他們戰時當兵,平時務農,生活雖不富裕,還能維持生計。但是隨著統一戰爭的結束,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統治階級鋪張、奢侈的風氣,悄然興盛,並對八旗子弟産生了嚴重的腐蝕作用。
曾幾何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八旗勁旅漸趨腐敗,作戰能力大大削弱。康熙年間平定“三藩之亂”時,八旗兵軍紀鬆懈,士兵喪失鬥志。朝廷不得不依靠由漢人組成的綠營將士,經過長期作戰,才將“三藩”平定下去
再往後,八旗官兵日益腐敗。據史料中記載,他們玩樂器、穿錦衣、騎肥馬,入班唱戲,請客喝酒,當官的連會也不開,班也不上,來上班的,也不幹什麼正事,不是談笑取樂,就是唱戲。
到了清朝中期,很多八旗子弟窮困潦倒,靠預支餉米、典賣朝廷發給的土地、領取救濟度日。八旗兵成為一支徒有其名、不能打仗的老爺兵。
|
|
|
納蘭性德像 |
鴉片戰爭以後,清朝政府財力枯竭,糧餉不能按時發放,加上貪官污吏層層剋扣,使得普通旗人雪上加霜,生活艱難。
隨著大清王朝的覆滅,八旗制度的崩潰,八旗子弟也同自己的“旗人”身份揮手告別。無論旗人曾有過怎樣的輝煌與尊榮,或是怎樣的萎靡與恥辱,這一切都已成為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