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探索?發現 > 正文

《紫禁城》之八 宮藏貢品(探索?發現2005-72)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1日 17:01)


清代的雕刻技藝在乾隆時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王公大臣進獻給皇帝的挂屏,現在還懸挂在養心殿內。這些傢具,有很多是蘇州、揚州、北京、廣州的官員進獻的,其中要數廣東的紫檀木傢具為最佳。在清代,養心殿造辦處專門成立了“廣木作”,由粵海關、廣東巡撫挑選廣東最好的木匠,專門為宮廷製作木器傢具。

  南京、蘇州、杭州,是清代的三大織造中心。這裡生産的絲織品,很多被運往日本、南洋、歐洲等地,但其中最佳者,早已進貢給了當朝天子。

  地方官吏向皇帝進獻貢物,總是以如意為首,以此來表達對皇帝的忠誠和祝賀。劉靜説,結婚嫁娶、祝壽等都要用如意,所以如意就作為一個主要貢品,在進單上都放在首項,有的時候是作為祝壽,有的時候作為大婚,有的作為新年, 有的作為節慶,各種各樣的質地都有。

  紫禁城中收藏的如意曾經多達幾十萬件,現在,經過整理,還有3000件左右,個個都是稀世珍品。

  臣子進貢,把物品進獻給君王,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紫禁城裏集聚了王公大臣、地方官員進獻給皇帝的各種各樣的貢品。各地方進貢的當地土産,被稱作土貢。僅茶葉一項,乾隆二十五年,就有30多種。到了光緒三十一年,則有40多種。直到今天,故宮中還存有大量的普洱茶。

  “紅塵一騎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當年,唐玄宗為楊貴妃飛馬千里傳送荔枝。到了清代,地方官員則是將整株荔枝栽入木桶,用水師戰船運送到北京。


英國製造的寫字人鐘,是乾隆皇帝的心愛之物

  鷹鷂歷來是滿族勇士捕牲射獵的助手。紫禁城東華門內曾經有鷹房。清朝皇帝每次到木蘭圍場射獵時,都必定有養鷹處的官兵鷹手相隨。吉林、黑龍江、遼寧等地是清廷進貢鷹鷂的基地。在呈進清宮的鷹鷂中,最珍貴的當推“海東青”,這不僅因為海東青“俊氣橫鶩”、“鐵鉤利嘴”,還由於它善捕天鵝。據説,人們能從天鵝的嗦囊中獲得珍貴的東珠。

  清末皇后的朝冠,上面鑲有東珠82顆,一頂鈿子上嵌有18顆大東珠。在清代,東珠被看做是珍珠中等級最高者,只有帝後佩戴的朝珠,皇冠、鳳冠上,和帝後特有的器物上,才可以使用東珠。幾乎每年,都會因為東珠進獻的數量不足,或者是因為民間有所流傳,而使地方官員獲罪。有人因為貢品而獲罪,也有人因為進貢而一步登天。

  清代皇帝講究養生和服用補藥,所以就有不少人把向皇帝敬獻秘方、驗方,作為陞官的途徑。地方上每年都會將大量的名貴藥材進貢給宮廷,現在留存下來的還有犀牛角、麝香、硃砂、沉香油等等。

  康熙皇帝勤敏好學,乾隆皇帝多才多藝,所以,文房四寶成為地方官吏孝敬皇帝的傳統貢品。比如宮藏的端硯、宮藏的貢墨,其中有王麗文的琴星墨,曹素功的二十八星宿墨,汪節庵的八卦配十色圖墨等等。進獻給乾隆皇帝的,還有蘇州製造的紅雕漆各式筆,一匣50支,還從沒有被用過。宮廷內用的紙張也是專門進貢的。

  乾隆皇帝極其喜愛古玩珍寶,他到處收羅稀世珍品,眾大臣也就投其所好,爭相進獻。清宮造辦處還常常奉乾隆皇帝之命製作一些器物。乾隆皇帝親自定樣,親自檢收。因為是皇帝親自交辦,又是出自名家之手,所以,很多當時製造的器物都成了絕世珍品。

  中國的雕漆工藝在宋元明清四朝,一直是聞名於世,像清朝乾隆年間製作的雕漆百子盒即是珍品。紫檀木嵌寶盒則是將金、玉、美石、螺鈿、玻璃等多種材料鑲嵌于紫檀木上。清代的紫檀木嵌寶,常將許多珍貴材料用於一件器物上,所以又叫百寶嵌。

  在皇宮裏,無論被褥、幔帳、鞋帽、衣衫,都繡得極其精美華麗。在這些繡品中,不但有號稱四大名繡的蘇繡、湘繡、蜀繡、廣繡,還有甌繡、青繡和以刺繡戲衣出名的京繡。


不少人向皇帝敬秘方驗方,作為陞官途徑

  清代的雕刻技藝在乾隆時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玉石、犀角、竹刻、象牙,沒有一樣不讓人驚嘆。

  竹刻工藝是在明末清初開始崛起的,首推上海嘉定。

  清代,廣州的象牙雕刻在宮廷中備受推崇。比如一件牙雕鏤空八瓣盒,製作于乾隆中期,牙雕盒上展現了行舟、訪友、下棋、垂釣等山水人物,微顯透明,薄如蟬翼。

  《月曼清遊冊》是宮廷牙雕中的精品,它採取冊頁的形式裝成12幅,表現了貴族婦女在1年12月裏的深閨生活,雕有12月的不同景色,103人,是清宮秘藏的珍品。

  比象牙雕刻更加珍貴的是廣東製作的象牙席。現在故宮收藏了2張,都二三百年了,打開以後再捲起來柔軟自如,摸起來非常光潤,因為造價非常高,技術非常難,所以雍正皇帝以勤恭儉讓的名義下了諭旨,不許再製作,民間不得收藏。但是這個工藝不能失傳,他們把這個工藝就放在小型的象牙扇上,做成了芭蕉形的、橢圓形的編織扇上,然後在這個編織扇上再用淺浮雕的花卉點綴上,再用玳瑁製作邊框,所以非常精美,它是高檔、精美的陳設品。

  在清代的各地方貢品中,廣州貢品有著特殊的地位。這是因為自康熙二十三年開禁以來,大批洋貨在廣州登岸。乾隆皇帝曾數次傳諭粵海關監督,命令多進西洋貨物。

  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郭福祥介紹説,廣東貢品在清代非常有特點,因為它最早和西方接觸,所以一些西方文化對廣州是有影響的,西洋物品有許多是通過廣東然後進入中國內地的,包括自鳴鐘、一些西洋的科學儀器。


《月曼清遊冊》是宮廷牙雕中的精品

  清宮把這些來自西洋的器物統稱為洋貢。故宮裏收藏有許多洋貢,有的是當時外國使節贈送的,有的是地方官吏購買而後進貢的。

  幾百年來,在寂靜的皇宮中,統一帝後、嬪妃、太監、宮女們生活起居的,一直都是一種巨大的計時器??銅壺滴漏。直到公元17世紀,遠涉重洋的西方傳教士才把鐘錶帶進了紫禁城的深宮後院。郭福祥説,最早的時候,傳教士到中國來傳教,中國人對傳教士是有些防範心理的,怎麼打開中國的大門,當時的傳教士也覺得非常的困難,但是他們偶然發現,中國人對西洋的鐘錶或者三棱鏡一類的東西非常感興趣,這樣他們就通過送鐘錶或者其他的西洋器物,和當時廣東官員拉動關係,使得他們能夠在中國內地,有一個立足之地。

  公元1601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著兩個西洋自鳴鐘叩開了中國宮廷的大門,並一舉獲得了中國皇帝的歡心。郭福祥介紹説,當時還是明朝的萬曆皇帝,對鐘錶非常感興趣,日夜不離手,聽到這個嘀嗒聲非常的興奮,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這些東西。通過這個鐘錶,萬曆皇帝就讓利瑪竇到宮裏來,給他講解鐘錶怎麼走,怎麼修理。這樣通過鐘錶的緣故,西洋傳教士走進了皇宮,讓中國的皇帝認識了西方,同時利瑪竇送給萬曆皇帝的鐘錶,也成為中國皇宮收藏鐘錶的一個源頭。

  清朝皇帝對西洋鐘錶也是無比推崇。當時,英國是鐘錶的重要出口國。今天,故宮收藏的西洋鐘錶,主要是乾隆時期由英國輸往廣州,再由粵海關監督購置,作為貢品,貢進內廷的。

  還有一些鐘錶,是英、法、瑞士等國家的使節,作為珍貴的禮物贈送給中國皇帝的。以天朝自居的中國皇帝在接受禮物以後,會以超出禮物價值幾倍的厚重的珠寶來賞賜他們。於是,各國使節在回國以後,又積極籌集一批新的鐘錶送來。

  皇帝對鐘錶的喜愛,也促進了中國自己鐘錶業的發展。現在基本上所存的鐘錶大部分是乾隆時期的,那當然是非常好的,完全可以和西方的比一比高低了。


進貢的普洱茶

  廣州、蘇州、南京的鐘匠師造出了各式各樣的自鳴鐘,擺鐘,問鐘,音樂鐘。清宮的內務府造辦處設有做鐘處。乾隆親自下令叫造辦處製造了一座樓閣鐘。在紫禁城內有一座獨門獨院的建築??奉先殿。從前,奉先殿是清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今天,這裡陳列著清代宮廷收藏的各式各樣的精美的鐘錶,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鐘錶的殿堂。郭福祥介紹説,故宮的鐘錶收藏,在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的鐘錶收藏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第一它的收藏地區非常的廣泛,它不僅包括歐洲的英、法、瑞士和德國,也包括我們中國自己製作的,而且還包括一些美國、日本的鐘錶,所以從收藏的範圍來講,非常的廣泛。再有一個,故宮所收藏的鐘錶都是體型巨大,做工非常精良,轉動變動機械非常之多,所以藝術價值非常高。

  公元1696年,康熙皇帝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玻璃工廠,在養心殿造辦處,生産各種料器鼻煙壺。

  乾隆皇帝更是一位鼻煙壺鑒賞家。因為皇帝的偏愛,鼻煙壺由最早的瓷器、料器發展到用白玉、象牙、犀牛角、琥珀、珊瑚、瑪瑙、翡翠、水晶、雕漆等製作,鏤奇錯彩,風格各異。

  清朝皇帝常將中國造的鼻煙壺作為禮物,贈送給外國君主。今天,很多外國的博物館中都收藏有中國的鼻煙壺。

  面對大量涌進的西方科技文化,康熙皇帝悉心研究,卻不加以推廣,乾隆皇帝則始終把這些看作是雕蟲小計。英國製造的寫字人鐘,是乾隆皇帝的心愛之物,在他退居為太上皇之後,把這個寫字人鐘搬到了自己養老的寧壽宮中,欣賞把玩。

  紫禁城內,皇帝欣賞著這些來自西方的奇巧之物,卻沒有看到奇巧之後隱藏的力量。世界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日益崛起的西方各國,正野心勃勃地盤算著如何吞下整個地球,而已然垂暮的清朝,還沉浸在八方向化九土來王的自得中。

  無論洋貢還是土貢,皇帝都十分挑剔。對於他所喜愛的,要求“再來幾件,不必惜價”,如果不中意,則説似此俗巧之物,以後不必再進。

  每次進貢,都有詳細的進單,故宮存有從乾隆元年到宣統二年的全部進單。


各地方進貢的當地土産稱作土貢

  今天,研究人員正在通過把實物與進單上的記載一一對照,來對故宮收藏的貢品進行整理和分類。無奈故宮收藏的貢品極多,至今也還沒有完全清理出來,並查明它們的來龍去脈。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