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探索?發現 > 正文

《紫禁城》之七 書香墨寶(探索?發現2005-71)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1日 16:58)


乾隆皇帝揮毫一生,足跡所至,無不留下墨跡

  乾清宮是清朝初期皇帝辦公的地方。置於乾清宮正中的“正大光明”匾額,因雍正皇帝的秘密立儲制度而聞名於世。但這“正大光明”四個字卻是由清朝第一個皇帝順治親筆題寫的。順治以此來勉勵自己、自己的子孫還有臣工要好好地從政、好好地做官,所以這塊匾以後就作為清朝的祖訓流傳下來,康熙皇帝把它刻在了石頭上。我們現在看到乾清宮挂的這塊匾,是乾隆時代重修乾清宮的時候,把康熙的刻石拓成的拓片。

  1644年,滿族人入關,建立了大清帝國。清朝皇帝從文字入手,不僅承繼了明朝的典章制度,同時也接受了博大精深的漢族文化。

  順治皇帝“以武功定天下”,營造大清帝國,到了康熙時期,則開始完善朝綱,同時開拓文化領域。康熙皇帝好學敏求,尤其對書法有著濃厚的興趣。據説,乾清宮南書房的設立,就與康熙對書法的熱愛有著直接的關係。

  康熙皇帝酷愛晚明大家董其昌的書法,銳意臨摹。董其昌,是晚明時期的大官僚,他一反當時的流行書風,廣採眾人之長形成自家面貌。

  滿清入關,正是董其昌的書風盛行之時。康熙皇帝對董字的偏愛,更進一步提高了董字的地位,使得董其昌成為左右明、清兩朝書壇長達200年之久的一代宗師。

  書風總是隨著時代而不斷地變化。乾隆皇帝更為推崇元代大家趙孟?。


在眾多的篆刻家中,吳昌碩的功力最深

  趙孟?,是元代最有才華的一位藝術家,詩文音律無所不通,書畫造詣極為精深。在藝術風格上,他倡導復古,提出書畫貴有古意。在他的一幅工筆重彩的《浴馬圖》中,可以看出他吸收唐人經驗,既有唐風遺韻,又洋溢了一種清新秀潤的雅致格調。而在書法上,趙孟?一生勤奮,據説他曾經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上萬本,他的書風被後世稱為“趙體”。

  乾隆皇帝延續了康熙時代開創的太平盛世,社會安定,文化昌盛,趙孟?瑞麗圓潤的書風正好符合這一時代氛圍。趙孟?的字非常美,一橫一豎,他都是循規蹈矩,非常漂亮,所以我們今天看乾隆的字寫得非常好,你不能不佩服乾隆皇帝的字寫得漂亮,但是你也會覺得他的字千篇一律。

  故宮博物院的書畫收藏,就是在乾隆宮廷收藏的基礎上形成的。楊新介紹説,在中國歷史上,歷代以來皇家的收藏是最豐富的,尤其是到了清朝乾隆時代,可以説他把天下的好東西,都想弄到宮廷裏來,所以説書畫方面,故宮博物院所繼承的清代皇家的收藏非常豐富,從它的這些收藏的作品來看,可以説是一部中國書畫史。

  這其中,最珍貴的要數晉代文學家陸機的《平復帖》,《平復貼》距今已經有1700多年了,它是現存最早的一件名人法書,它的作者據考證是西晉的大文學家陸機,它的書體是當時流行的章草體,章草是隸書的草書,傳世已經非常稀少了,尤其是這種名人墨跡,所以它在書法史上具有極為特殊的價值。

  書聖王羲之的作品,被歷代皇家當作珍品收藏。傳説,唐太宗李世民就極其熱愛王羲之的書法。

  《蘭亭序帖》是王羲之聲譽最高、流傳最廣的一部作品。但是,現在《蘭亭序帖》的真跡已經不復存在了。楊新介紹説,為了使這個《蘭亭序帖》能夠保存,流傳永久,李世民就要當時有名的書家大臣們來臨摹。比如説馮承素,他是個官僚也同時是書家,還有褚遂良也是書家,要他們來臨摹,臨摹了好幾種蘭亭序。據説他是把《蘭亭序帖》真跡帶到他的墳墓裏去了,他要跟這個書帖永遠在一起。所以今天來説《蘭亭序帖》沒有真跡,最珍貴的就是唐太宗時代的摹本。

  乾隆皇帝也酷愛王羲之的書法。當他得到了王羲之、王獻之和王洵的真跡時,特意在養心殿西暖閣辟出一間小室,專門供奉,並親自為小室命名為“三希堂”。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被乾隆皇帝視為“三希”之首,現在存放在台北故宮博物院。《中秋帖》據傳為王獻之的手筆,帖上的“至寶”二字是乾隆帝親筆題寫的。但是,據專家鑒定,《中秋帖》和《快雪時晴帖》都是後人臨摹的,只有王洵的《伯遠帖》是真跡。


王曦之的《蘭亭序貼》

  《伯遠帖》字體結構嚴謹,筆畫剛勁,轉折十分自然,體現了當時書法的藝術風格。

  乾隆12年,乾隆皇帝又命令精選歷代名家的134幅真跡,刻成《三希堂法帖》。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新介紹説,他想到把這些帖、這些收到的真跡也應該永久地保存下去,因為原跡有可能在不慎中間有可能損失,只有把它廣泛地宣傳出去,他就搞了一個《三希堂法帖》,將自古以來清代故宮收藏的歷代有名的墨跡,都刻在石頭上,然後拓下來送給很多大臣。所以我們今天説,《三希堂法帖》也是很有名貴的,因為它都是根據原有的墨跡刻的。

  唐代,確立了楷書的法度。歐陽詢的九成宮碑銘,至今還是楷書的範本。顏真卿,小時候家裏很窮,沒有紙筆練字,便以黃土在墻上練習。顏體字,筆勢渾厚剛勁,是唐代書法藝術的典型風格。《蒙詔帖》代表了柳公權的行草的風格,承襲的是王羲之的書風。

  《聽琴圖》是宋徽宗趙佶所畫,中間彈琴者就是趙佶本人。宋徽宗趙佶,在政治上軟弱無能,在藝術上卻是一位書畫大家。他廣收歷代文物、書畫,親自主持北宋的翰林畫院,編輯了《宣和書譜》、《宣和畫譜》。

  “瘦金書”體是趙佶的獨創,筆畫細勁,秀挺飄逸。

  唐代的時尚是用楷書法寫豐碑。宋代則不然。宋代文人士大夫用書法來怡情養性,因而盛行隨意揮灑的行書。蔡襄、蘇軾、黃庭堅和米芾是宋代的四大書法家,他們的行書都自成一格。

  在唐宋之間,還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人物,楊凝式。楊凝式才華橫溢,可為了避免政治上的迫害,不得不佯裝瘋癲。他經常在各處的墻壁上寫字,非常豪放,宋朝的黃庭堅有一首詩,描述揚的書法風格: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下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闌。一下筆就寫成王羲之那樣了,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思想負擔,放得開。

  古人評楊凝式的書法,如枯松枝幹雄奇蒼勁,如雲煙變幻縱橫散亂,雖放縱而不狂惡,重心穩重。書法史上,楊凝式從方正端嚴的唐楷中解脫出來,直接影響了北宋的書風,為唐宋之間書風的過渡搭起了橋梁。


王洵真跡《伯遠帖》

  在故宮中,還珍藏有大量的名人手跡。韓世忠、朱熹、辛棄疾、陸游都是南宋時期的著名人物,從這些輾轉八、九百年留下的真跡中,我們可以一窺當時人的風采。

  “山高水長,物象萬千,非有老筆,清壯何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關於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親筆書《上陽臺帖》,鑒定界一直有爭議,但是,以啟功先生為代表的一派,認為此帖是李白的真跡。金運昌介紹説,這件作品有宋徽宗趙佶的題簽和跋尾,宋徽宗認為是真的。大家都知道宋徽宗是一個書畫造詣很深的、可稱大師的這麼一位皇帝,他的收藏也非常豐富,他上距李白去世只有360多年,比較近,所以他説是真的,這個把握比較大。還有一個,就是根據上陽臺帖的書法風格,就是比較豐滿肥潤,比較接近於中唐時期的那種書風,還有這個裏面內容,詩句的語氣也很像李白的,所以啟功先生也認為它是李白的真跡。

  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金運昌介紹説,館閣體的“館閣”二字,是政府機構的代稱,説白了就是政府公文用字,和科舉考試用字的一種標準書體。這個標準始自明代,清人沿用之,所以明、清兩代,凡是讀書人都要會寫這個館閣體楷書。

  清代,由於科舉制度規範字體,館閣體更是大為流行。書體烏黑、方正,大小一律,千人一面。

  張照,是清代館閣體的代表人物,深受康熙和乾隆兩朝皇帝的喜愛。金運昌介紹説,張照這個書家是清前期、可以説是館閣體書家裏面水平最高、也是最著名的,他歷經了康雍乾三代,他是學宋朝的米芾和明朝的董奇昌,所以寫出的字是非常瀟灑,流暢華麗,深受帝王的喜愛。據説他曾經給乾隆皇帝代筆,當然乾隆的代筆人可能不止他一個,乾隆的御筆流傳非常之廣,那麼寫的功力稍微差一些,比較嫩、比較軟的,一般認為是真的,那些功力非常高深、筆力雄健老辣的,可能是代筆。

  乾隆皇帝的十一子永星是乾隆四家之一,也是當時館閣體的代表人物。


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蘇軾的字帖

  館閣體是承上命而作的,書者不能自由抒發,明清兩代的很多書家都力求突破,解縉就是其中之一。

  明代蘇州三位著名書法家祝允明,文徵明和王寵的書風,也和當時的臺閣體大不相同。祝允明性格豪放,善寫草書。文徵明是吳門書畫的中心人物,性情安定,《歸去來兮辭》是他82歲時書寫的小楷,表現出高超的書法技藝。王寵為人風流倜儻,後人評説他們三人是“書如其人”。

  傅山是明末清初聲譽極高的書家。他在書道上提倡自然質樸的書風。

  金農和鄭板橋都是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金農從古代碑刻中尋求意趣,四筆裁去毫端,猶如斬釘截鐵。鄭板橋自稱其行楷為“六分半書”,文字中帶有濃濃畫意。

  3000年前,商、周先民將文字鑄造或銘刻在精美的青銅器上,這種書體,被稱作鐘鼎文,也稱金文或銘文。在十個鼓形的石頭上,保存著中國現存的最早的刻石文字,叫做石鼓文。石鼓文所刻的書體,是秦始皇統一文字以前的大篆。鄧石如從石鼓文、鐘鼎文,秦漢瓦當碑額中汲取營養,成為書法篆刻大師。

  清朝中葉以後,許多書法家由於鄙薄“館閣體”的書風,又由於當時古代墨跡發現極少,於是,便向古人碑刻中去尋找新的途徑。考古之風勃然興起。尤其是晚清時期,研討金石篆刻的風氣日益盛行,出現了很多篆刻家和流派。

  程邃、丁敬、吳熙載都是清代的篆刻名家。在眾多的篆刻家中,吳昌碩的功力最深,尤其擅長石鼓文,其篆刻樸茂蒼勁,前無古人。


趙孟?臨摹王曦之的《蘭亭序》

  書法是中國的傳統藝術,書寫工具也隨之十分講究。故宮裏的幾件硯臺,是漢、南北朝及唐代的,雖然造型簡單,質地粗糙,卻顯得古樸典雅,並且很多都是出自名家之手。而到了清代中期以後,再看書寫的工具,則和千年前的古硯大不一樣了。質地精良,精工細琢,很多都成了連皇帝也不曾使用過的工藝美術品。

  清廷集歷代皇家收藏之大成,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數量上,都是前朝後代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在乾隆皇帝之後,清廷的收藏就逐漸走向衰落了。

  故宮博物院歷經滄桑,它的誕生與發展,都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

  從清朝末年開始,大量的珍品從宮廷中流散出去,散落民間。新中國成立以後,很多有識之士向故宮博物院捐贈文物,這其中又以古代的書法名畫的捐贈最為世人所注目。

  金運昌介紹説,在這些捐獻者裏面,我想最值得稱道的應該是張伯駒先生。他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可以説是賣了房子買書畫,破家收藏購得了很多珍品。比如説陸機的《平復帖》,還有唐代李白的《上陽臺帖》,杜牧的《贈張好好詩》卷,這是唐代大文學家僅存的孤本,比如説還有宋代黃庭堅的《諸上座帖》,還有蔡襄的《自書詩》卷,這都是宋代大名家的代表作,那麼他的這些東西後來都捐給了故宮博物院,對故宮的法書收藏,起到了一個骨幹的作用。

  《伯遠帖》和《中秋帖》,在民國時期流散到民間,被典當於香港一家外國銀行。1951年底,典當期將滿時國外有人意圖收購,周恩來總理聞訊後,當即指示有關部門購回,入藏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法書收藏中的珍寶。

  紫禁城內的書法藝術寶庫在不斷地被充實、豐富。但是,很多文物因為年代久遠而嚴重破損了。在故宮博物院裏,有大批的專家技師們就像醫生對待病人一樣,把這些破損的文物一一修復完好。


明?董其昌《嵐容川色圖》

  公元1899年,也就是清光緒二十五年,人們在河南安陽小屯村殷代故都遺址,發掘出了幾十萬片的龜甲和獸骨,上面有4500多個字,它證實了中國在3000年前就已經有了相當進步的文字。現在,當人們談起書法藝術起源的時候總是從甲骨文談起,而今天的故宮博物院中,説珍藏有中國3000年的書法精髓並不為過。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