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探索?發現 > 正文

《紫禁城》之六 古代名畫(探索?發現2005-70)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1日 16:55)


《清明上河圖》局部

  紫禁城,明、清兩代的皇宮,如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館之一。這裡珍藏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物、寶典,堪稱稀世珍寶。

  在眾多館藏中繪畫館是我國歷代繪畫作品收藏的寶庫,由於歷代帝王對書畫的珍愛,大量作品匯入宮中,僅乾隆時期內收藏的歷代書法名畫就達數萬件之多。

  中國繪畫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存世作品異常豐富,自古以來,中國畫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繪畫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

  據考證,《列女仁智圖》被認為是最早的宮廷畫。它反映的是漢代的宮廷生活和權臣之間的內部鬥爭。《烈女仁智圖》中的仁和智分別指古代婦女應該具備的兩種美德??仁慈和智慧。專家楊新介紹説,它應該説是我們所知道的現存最早的宮廷畫之一,為什麼叫“列女仁智圖”呢?因為在西漢末年的時候,劉向寫了一本書叫《列女傳》,這《列女傳》分了很多章節,《列女仁智圖》是其中的一個章節。劉向之所以要寫這本書,是因為在西漢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很有名的一個人物叫趙飛燕,趙飛燕被皇帝所寵愛,在皇室裏面專權,用人大權都逐漸移到外戚手中,這時漢代的皇帝看到這種情況後憂心忡忡,生怕漢王朝被外戚滅亡。故劉向蒐集自古以來有名的婦女故事,其中有的婦女以道德著名,有的婦女以智慧著名,有的以專權腐朽而臭名昭著。


故宮珍藏的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在《列女》中我們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人物,他們身上都佩帶著相同的物件,人們叫做綬帶。畫家表現的非常充分,其實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處理方法。有趣的是,這種綬帶的實際功用是一種代表身份的象徵。這是一個官制的代表,所以漢代那些做官的人出去都要佩戴綬帶,不要説參加各種會議,它平常去做官、上任都要佩戴綬帶。有兩件東西是為官的標誌,一個綬帶、一個印。到後來才有的官服,官服到了明、清時代,人們一看身上這個花紋,就知道這個官有多大。這是以後的情形,漢代呢它就是挂了個綬帶,而綬帶有長短、色彩的不同。

  《列女》和《洛神賦圖》相傳都是顧愷之的作品,它們反映了一種皇室道德的規範。和《列女》一樣,《洛神賦圖》也是一種宮廷常見的題材。東晉畫家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是根據三國時期詩人曹植的名篇《洛神賦》為藍本創作的,早在1500多年以前,顧愷之就提出了“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的見解。故事講述的是曹植驅車趕馬來到洛水邊,遠遠看見浮在水上的水神。朦朧的水面上浮現了美麗的仙女甄氏,年輕的曹植愛上了甄氏,後來美貌的甄氏嫁給了袁紹的兒子,後又被曹丕看中立為皇后,不久她因失寵憂鬱而死。曹植路過洛水,寫下《洛神賦》來寄託他對甄氏的思戀之情。《洛神賦》中有這樣的幾句詩:恨人神之間有隔閡啊,怨少壯時未能相逢。舉起羅袖擦眼淚啊,眼淚滾滾流到衣襟上。歡樂的聚會不再有啊,此一別就天各一方了。

  《洛神賦圖》採用連環畫的形式展開情節,生動描畫出了詩人與洛水女神之間人神相愛的浪漫故事,為我國畫史上最早的詩畫結合的典範。

  在山水作品裏,1300年前隋朝展子虔的《遊春圖》,是我國存世最早的一幅獨立山水畫,具有與自然空間相適應的“咫尺千里”的藝術效果。


步輦圖

  周?是古代擅長畫仕女圖的畫家之一,他的《揮扇仕女圖》設色濃麗,線條勾畫細勁流暢,顯出肌膚柔嫩和服飾輕薄的質感,以寫實的手法傳遞出一種雍容的情致。

  唐代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是一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兼備的作品。“輦”是指皇帝乘坐的車。當年宮廷畫家閻立本經常被皇帝召去作畫,這次歷史性會見,畫家可能是目擊者。畫面的內容是唐太宗李世民會見吐蕃王松讚幹布之後來迎接文成公主進藏的使臣祿東讚。奇怪的是畫中的唐太宗身軀比別人高大,這樣看起來非常不和諧。金運昌認為,這是對佛教崇拜的一種手法,古已有之,把主要人物比如帝王、佛祖畫得高大完美,而那些侍從、菩薩、俾使相對要矮小很多,這樣的效果就是突出了主要角色,龍門石窟、雲岡石窟裏面的雕塑也是採取的這種表現手法。

  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眾多繪畫作品中,善畫人物,尤長于刻畫人物神情意態的五代南唐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則是古代人物畫作的傑出代表。韓熙載是公元10世紀五代南唐後期的一位政治家,因不受朝廷重用,政治抱負無處施展,為保全自己,便經常在家舉行夜宴,縱情聲色。在座的賓客都陶醉在美妙的樂曲聲中,惟獨韓熙載有著難言的苦悶。


韓熙載夜宴圖

  楊新介紹説,韓熙載是個很有才能的人物,這個時候,在北方宋太祖慢慢地把北方統一開來,南唐“李后主”面對強大的宋王朝就想啟用韓熙載來做宰相,他就派了兩個畫家到他家裏去,顧閎中是其中一個,另外一個叫做周文俊,説你們到他家裏去看一看,了解了情況向我彙報,據説這兩位畫家就去了,去了以後他們就將他們所看到的情況就畫了畫,以後就把這幅畫作給李后主看。

  該圖以長卷的形式描繪了五代南唐大臣韓熙載放縱不羈的夜生活。在“聽樂”部分,畫裏面聽歌的都是朝廷的官員,據説彈琵琶的是韓熙載的妹妹“李加名”,她所彈奏的曲子已經不知名稱了,但從聽者的面部表情來看是一首悲傷而又傷感的曲子。

  楊新介紹説,畫面一開始的時候就可以看到韓熙載坐在塌上,前面有一個婦女在彈琵琶,很多人都在聽,可是表情各不相同,有的人比如説坐在韓熙載旁邊那個穿紅衣服的年輕人,他就只盯著彈琵琶的這個人,看得出來他的心裏沒有什麼負擔,坐在人們正面的一個人在沉思,其他人側著身在看,這些人表情都不同。韓熙載特別突出,他並不是真正在欣賞琵琶樂曲,他顯的很疲憊、很沉重。你看他的手垂下來擱在膝蓋上,鬆弛而無力,一種很疲勞的樣子,為什麼它是這樣,就是因為他的心理負擔比別人要重得多,畫家觀察得很細緻。

  相互聯絡又相對獨立的五個片斷: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展現了夜宴的情景。韓熙載置身於夜宴環境之中,又超脫于歡樂氣氛之外,神情悒鬱,眉宇間含著隱憂。


韓熙載夜宴圖中的一個正在默默祈禱的和尚

  然而細心觀察這幅畫的人會發現這幅畫裏還有個正在默默祈禱的和尚。據説這個和尚叫德明和尚,是韓熙載的好朋友,當李虞想讓韓熙載做朝廷宰相的時候,被韓婉言謝絕,這個和尚問韓熙載,國家現在需要人才來治理,你為什麼不去出任這樣一個職務,韓熙載就跟和尚説,你看見了嗎,北方這麼大的勢力,他們正在虎視眈眈的看著呢。

  同樣是反映皇室生活的作品,和《列女》不同的是,它反映了權臣們之間對皇室的忠誠態度,影射了當時社會宮廷內部尖銳的矛盾和鬥爭。而作品對人物神態的刻畫和內心世界的揭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是古代工筆人物畫的經典之作。

  《清明上河圖》全景式的展現了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生活。金運昌介紹説,張則端是北宋時期一位著名的宮廷畫師,後人説他又讀書,遊學于京師,所以他應該是很有文化的,這點與眾不同,他擅長畫界畫,舟橋、城郭等等都畫得很好,當時就被評為神品,現在看起來確實技藝非常全面,其中包括了界畫,又有山水、人物、花鳥各方面,都畫的精到和完美,功力深湛。


揮扇侍女圖

  這是公元12世紀初葉的一個清明節,北宋都城汴京東門郊外,空氣清新,四週寧靜,樹枝梢頭,抹上了一層淡淡的新綠。這一天,農夫們不像平日忙碌于田間耕作,有的在憩息,有的在逗引孩兒,連耕牛都顯得格外輕鬆。這一天,富商大戶帶著眷屬,騎馬坐轎,從遠郊上墳祭掃歸來。這一天,村前河邊,行人不斷,人們趁著節日忙著踏青訪友。

  在每年春耕大忙的前夕,遇上這薄寒輕暖的時光,誰不想外出消遣遊樂,可汴河上的漕運船隻仍然是那樣頻繁忙碌。一艘接一艘的船隻,滿載著江南的糧食、布帛、百貨,運進京都汴京。《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寫實性很強的作品。它真實描述了中國12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全圖所描繪的景物,從城內到城郭,遠到寂靜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近到舟車中的人物,攤販擺設,市招文字都統一和諧地組織在一起,真實自然,如身臨其境。作者以中國繪畫手絹形式,採取散點透視法,隨著手卷的展開,步移景易,使人應接不暇。難怪《清明上河圖》在當時是轟動一時的傳奇佳作。或許可以説《清明上河圖》不僅僅體現著古代帝王的審美取向,也體現了古代君王對民生的一種關注態度。

  《清明上河圖》畫本的真假問題一直是人們談論的焦點。正因為《清明上河圖》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同時又是一件價值連城的書畫瑰寶,所以它在當時的版本眾多,真假讓人難辨。人們用麻雀是否踏屋檐上的雙瓦來辨別這幅畫作的真假,這是個流傳甚廣的故事,還有許多關於辨別真假《清明上河圖》的故事,例如城墻的辨認説法,楊新介紹説,從城墻我們也可以看到明清時代的倣本跟原本不同,比方在《清明上河圖》上看那個城墻是土城,上面還長了很多樹木,這就是它的內城,而在明清時代的房門中間這個墻都是用磚砌的,我們知道這個城墻包磚是從明朝開始的,宋代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城墻。從這裡也可以斷定誰是真本是誰倣本。

  這幅恬淡的生活圖景把當時的北宋都城描繪的細緻而生動,全卷共繪人物500余位,場面宏大,房屋眾多,但刻畫層次分明,縝密,繪畫者的精湛功力實在深厚。張擇端專攻界畫宮室、尤其擅長畫舟畫、市肆、橋梁、街道、城郭,據説張擇端的作品流傳下來的僅此一件。


列女仁智圖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代的藝術珍品,它在史學上也有很高的價值,為後人了解、研究宋代城市的城市規劃、民俗風情等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

  幾千年過去了,一幅幅價值連城的藝術作品帶給人們無盡的享受和思考,在紫禁城寧靜的城墻內,在這些古代名畫面前,我們更能體會到歷史饋贈給我們的那份厚重和感動。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