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國 第六部 時空隧道之1400年前的雕蝕:客居中國(下)(2004-108)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17日 15:45
(編導:李美忱)
|
|
|
釀造葡萄酒浮雕 |
隨著隋代虞弘古墓的出土,它神秘的粟特和波斯文化色彩令人疑問叢生。
2000年,北周粟特薩保--安伽墓被陜西省考古工作者發現。兩座墓葬相輔相成,這樣北朝隋唐時期西域胡人的生活狀況,即將展現在我們面前。
和虞弘墓一樣,安伽墓圍屏石榻中間,也是一幅男女主人宴飲圖。而且這兩個人在其他畫面上也有出現,特別是男主人,每個畫面都有,裝束一樣。他們應該就是安伽夫婦。
安伽頭戴粟特人特有的帽子--虛帽,身穿圓領窄袖長跑。夫人則盤發,身穿圓領束胸長裙。
安伽墓12塊浮雕中,竟有4塊是粟特與突厥之間的交往圖;更有7塊是晏飲歌舞圖。安伽墓浮雕也有兩個狩獵場景。
不過,一眼看去,就能感到它與虞弘墓的不同。
|
|
|
祆教祭火圖一,祆教産生於公元前六世紀的伊朗高原,後由粟特人傳入中原 |
圖中人物全都騎在馬背上,或追趕野豬,或射殺羚羊,或獵鹿,或打兔,而且周邊刻上花木山石,寫實地交代出狩獵環境。
騎射狩獵的特長不但供他們享樂,還為他們提供了經商以外的又一個職業:從軍。突厥軍隊中有很多粟特人,唐王朝抗擊契丹等蕃族的主要力量也是粟特軍。
如今通過這些面孔,我們不但可以觸摸到他們的生活,而且,安伽墓也再次驗證,虞弘墓浮雕雖然有難以解釋的神秘色彩,但確實也是他們生活的藝術化再現
粟特人東奔西走外出行商,在遠離家鄉的土地上建立聚落,除了這些豐富多彩的世俗生活,靠什麼維繫他們內部的團結呢?他們又有怎樣的精神信仰呢?
在虞弘墓和安伽墓中,學者們發現兩副幾乎完全相同的神奇圖像。
一幅,位於安伽墓墓門的門楣上方;
|
|
|
祆教祭火圖二,祆教崇拜火,所以也叫拜火教 |
另一幅,位於虞弘墓石槨前壁的正中間。
施安昌:“這是典型祆教圖案。兩個半人半鳥的神,來護衛一個火壇,這樣一個形式可以叫是聖火祆神的圖像,這個圖像表現了對於聖火的崇拜和歌頌。”
祆教,對於多數現代中國人來説是個陌生的概念。
榮新江:“大概公元3世紀以後,粟特人逐漸進入中原,把他們信仰的祆教也帶進了中國。但粟特人的祆教與波斯本土的祆教有一點不同,已經是一種比較民俗化了的。”
那麼在中國粟特聚落內部,已經民俗化的祆教儀式是什麼樣呢?安伽墓浮雕給了我們答案。
他們拜祭的火壇相當精緻。可見這個火壇的尊貴。
|
|
|
這是出土于太原地區的大量波斯銀幣之一 |
祭祀過程中,主持儀式的祭司必須帶上口罩,以防人體不潔的氣息污染了聖火的純潔。
供桌上擺放著祆教徒認為可以通神的各種植物,有的用做火壇的燃料;瓶中插的用來榨汁,以供祆教徒們飲用。
通過這些浮雕,我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這樣一個事實:包括安伽虞弘在內的祆教徒們,即使來到萬里之遙的中原,仍舊保持了自己虔誠的宗教信仰。
即使死後,他們也要將對聖火的崇拜和敬畏帶入墓中。
虔誠的宗教信仰甚至使粟特聚落內部産生了足以影響歷史進程的凝聚力。
公元755年,許久不聞干戈的大唐遭遇了由粟特人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的安史之亂。泱泱盛唐氣派從此竟成歷史煙雲。
|
|
|
這是出土于太原地區的大量突厥人俑之一 |
安祿山,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粟特人之一,兵變時官至范陽節度使,獨霸河北。
安祿山能號令別人一起舉兵原因複雜,但是有一點不容置疑,兵變中,安祿山倚重的將領和兵士多數是粟特聚落中的胡人。榮新江相信,其中宗教信仰是安祿山登高一呼士卒百萬的因素之一。
根據敦煌文書以及典籍記載,在中國,每一個粟特聚落中,都會有一個祆廟,每個祆廟中,也都供奉著這些祆神的畫像或者塑像。
如今,中國各地的祆廟早已蕩然無存。
不過,虞弘墓和安伽墓的出土,卻豐富了我國祆教的歷史遺存。
既然祆教出現于出土墓葬中,那麼祆教徒的喪葬形式是否也和祆教有關呢?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粟特本土的喪葬習俗。
|
|
|
這是出土于太原地區的大量粟特人俑之一 |
榮新江:“實際上粟特本土的葬俗跟中國的喪葬形式完全不一樣。他去世以後專門有處理屍體的人,把他放在一個有圍墻的院子裏,把這個屍體讓狗來吃掉,或者有個時候用火燒,或者是把他處理以後,放在甕棺裏面埋起來,這種盛放人骨的器具被稱作“盛骨甕”。就是大概七八十厘米高這樣的,周圍也刻了一些畫。”
看來,粟特本土葬俗、祆教的色彩非常濃厚。那麼進入中國的祆教徒們,他們的喪葬形式也是這樣嗎?
邢福來:“安伽的骨頭,比較淩亂的放置在甬道裏。説明他這個骨頭,在埋葬的時候,已經是骨頭,而不是屍體了。有的骨頭上有明顯的火燒的痕跡。這是一個,再一個,發掘中可以看到,兩層封門磚裏面,石門,石門外的石獅子包括墓室,都有比較明顯的火燒的痕跡。”
用火燒,這種形式很容易讓人想起他們的宗教信仰。不過,北朝粟特人已經不再是用盛骨甕草草埋掉了事了,他們按照漢人的模式挖掘墓室,有天井、甬道、墓門等,然後在墓室中舉行祭火儀式,將遺體焚燒,再整理碎骨,放在墓中。
|
|
|
當時大量國外奇珍異寶流入中原市場,這是波斯的角杯 |
十幾年後,到了隋代,虞弘時期的墓制形式又有了發展。
盛唐以後,與中原漢族通婚了的胡人,他們的墓葬方式與漢人基本沒了區別。
隨著時間的推移,入華胡人的喪葬形式逐步漢化。而入華祆教的也不斷民俗化,虞弘和安伽的子孫也漸漸融入中國民間。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粟特人就不停地在絲綢之路上奔波,而獅子、麝香、胡椒、樟腦、大麻等今日我們耳熟能詳的東西,也是最初由粟特人千里迢迢從家鄉帶來的特産。
這些商品進入中國,就像粟特人將中國絲綢帶入西方一樣,被上流社會競相追逐。
粟特商人積累了大量財富,隨後在中國形成聚落並充分享受著絲路貿易帶給他們的巨大利潤。
大唐高僧玄奘西行取經路過粟特地區,他看到的粟特習俗是這樣的:雖富鉅萬,服食粗弊……父子較利。即使家纏萬貫,粟特人的生活仍舊粗劣不堪。
可進入中國,北朝時期,他們的生活就已經別有一番景致了。
即使經過兵亂,西域胡人對中國文明的依戀也沒有減弱。
《資治通鑒》講述,盛唐時期,外國駐中國使節的飲食住宿由盛唐政府全權負責。安史之亂後,大唐政府無力承受這樣沉重的負擔,宰相李泌命他們選擇,或保持國籍,那就得早日回國;或者放棄他們的身份,成為大唐國民。結果,這些外籍人全部加入了中國國籍。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