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探索查詢

考古中國 第六部 時空隧道 4000年前的敘事:遠古年輪(下)(2004-105)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15日 17:08

  編導:鐘裏滿


琉璃河遺址

  人人皆知的周武王帶領軍隊,一天之內,就打垮了商紂王的軍隊。然而歷史把武王伐商的年份深深地隱藏起來。

  這一問題如果能得到解決,則下至西周,上至商、夏,很多歷史的謎團都能順次揭開。

  安陽殷墟從考古上分四期,第四期碳14測年,在公元前1080?1040年。武王伐紂的時間,不會早于第四期。

  我們已經説過晉侯蘇鐘的故事,很明顯,武王伐紂的時間不會晚于第一代晉侯。

  現在的問題是,成王還有沒有把別的什麼人封到什麼地方呢?

  就在北京的邊上,一個叫琉璃河的地方,有了重大的發現。

  趙福生:“在城裏邊我們發掘了數萬片陶片,商時期的陶片一片也沒有,最早都是西周早期的。另外城裏邊各個遺跡單位,也都是西周早期的。”


成周甲骨刻有"成周"兩個字的

  在這片巴掌大的甲骨上,有細如髮絲的兩個字“成周”。

  “成周”是周成王時建的第二國都。這説明這個遺址的年代不會超過武王伐紂。

  周公和召公輔佐成王,這是大家所熟悉的。

  周公後來被封在魯,在山東。

  而召公呢,被封到了燕,也就是今天琉璃河這一帶了。

  墓裏出土的兩件青銅器,就記載了成王封召公到這裡的情況。碳14測年的結果,這裡最早不過公元前1040年?前1006年。

  能不能找到一個地點,橫跨西周和西周之前兩個時代呢?

  周是商的屬國。這是西周的王宮,建在現在陜西西安的灃河邊上。周人的祖先,住在更西邊,也就是現今的寶雞一帶。

  後來,武王的父親,周文王,把都城遷到了灃河的西岸來。


青銅器

  文王死後,武王又把都城遷到了灃河的東岸。一西一東,一文一武。

  能不能在這裡找到包括武王伐商前後兩個時代的地層呢?

  就在1997年,這個地方找到了一個垃圾坑。

  這是周文王住過的地方。

  武王得天下之後,回到了陜西。因此這一帶一直有周人往上面傾倒廢棄的東西。陶器這東西,也和青銅器一樣,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西周建立之前,學術上叫先周。先周和西周的陶器,就有不同。

  這是比武王伐商早一點的地層。先周時期的陶器,就是在這一層發現的。

  考古的人,給這一層編了個號,也就是起了個名兒,叫H18灰坑。

  這是武王得天下後,西周初期的地層。


陶器

  這一層還晚一些,西周前期的。

  這一層是西周中期的。

  這裡出土了木炭、碳化了的小米,還有動物的骨頭等等。

  對這些地層中的碳14測年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再結合我們前面講到的殷墟、晉侯墓和琉璃河考古的結果,上下一夾,終於得一個精彩的結果:

  武王伐商應該在公元前1020年到公元前1050年這三十年之間!

  武王伐紂的時間,一下子從一百多年,縮小到30年的範圍。


地層圖

  秦始皇燒書,把有名的《尚書》也燒了。到了西漢,有個老頭兒,説他能背誦《尚書》,於是《尚書》才又流傳開來。

  有人推倒了孔子家的一面墻,卻驚奇地發現,這墻裏面居然藏有《尚書》。

  這部《尚書》和當時流行的《尚書》不大一樣。其中,有一篇叫做《武成》的文章,人們從來沒見過。據説,上面有武王伐紂的很多記錄。包括武王伐紂時月、日的干支和月亮的形狀

  這本書,收集了一部分遺失的兵家著作。

  一篇叫做《世俘》的文章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它可能是《武成》的譯本。裏頭的很多的文字和內容的特點,都和甲骨文相似,和《周書》極為相似,所以《世俘》是非常可信的,那麼這樣我們認為武成還是比較可信的。《武成》這個裏面,最主要的就是有一個當時曆法的記載,根據這個曆法我們可以推算武王那個時候的歷日。

  《武成》和《尚書》中的其他一些文章,前後呼應,構成嚴密的周代初年的年代系統。

  1976年,陜西臨潼,出土了一件青銅器,叫“利簋”。

  從文字上看,勝利後,第八天,武王賞給“利”銅料,他就做了這個簋。


武王伐紂之年目錄

  上面説打勝仗那天是“甲子”,和史書上的記載是一致的!

  我們來看看,西週一共是12個王。

  最早的王,當然就是開國之王??周武王。

  最後一個王,就是大家熟知的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

  幽王的大夫人有一個兒子,可是幽王想立另一個夫人的兒子將來做王。於是趕走了大夫人。

  大夫人就回娘家訴苦,娘家人一聽就火了,立刻起兵,把幽王殺掉了。這麼一來,西周也就結束了。

  後來大夫人的兒子做了王,把國都搬到河南(洛陽),這就是有名的“平王東遷”,也就是東周的開始。

  從幽王死,上推到武王伐商,有257年。


《世俘》中關於武王進軍過程的時間記錄

  幽王死於公元前770年,加上257年,就是説,武王伐紂在公元前1027年。

  武王伐紂時的天象,竟然出自一個音樂官員。這個人的名字很怪,叫做伶州鳩。

  根據《周禮》上説,那時軍隊作戰前,士兵的代表要大叫一聲,由樂官判斷這是哪一級的音,來決定能能不能出征。這説明樂官的地位是很高的。他有資格接觸到國家的戰爭史資料。

  武王伐紂,從灃水東岸出發,向東行軍。

  武王一路上進軍順利,他從出發到決戰,也就是一個月左右。這樣,就給天文學的計算劃出一個大致的範圍。

  江曉原:“我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推算這樣一個時間表。推算這個時間表工作量極其浩大,需要大量的天文學的計算,由大量的計算來完成。”

  我們來看看江曉原先生的推導。

  首先,他放寬尋找範圍。從三十年放寬到一百年。然後利用伶洲鳩的記錄算出,共有146個符合條件的日期。


利簋:記錄了牧野決戰的實況

  然後,他利用戰爭發生在甲子日,再進行篩選,於是,只剩下18個符合條件的日期。

  然後作天象的綜合檢驗,包括伶洲鳩和利簋的記錄,把目標縮小到了七個。

  最後,再用那篇失而復得的《武成》歷日檢驗,就只剩下兩個目標了

  一個是公元前1080年。

  一個是公元前1044年。

  只有後一個正好落在公元前1020?前1050這三十年之內!遺憾的是,這個解答竟然和我們前面知道的金文歷譜,不合拍。

  事情再回到陜西西安,也就是武王的老根據地。這裡是中國科學院陜西天文臺。劉次沅把有關武王伐紂的文獻反復仔細地琢磨了又琢磨。

  劉次沅:“《國語?周語下》伶洲鳩對周景王説‘昔武王伐紂,武王伐殷,歲在鶉火。’下面呢,他説了日月星辰的位置,説月在天駟,這四顆星呢是天泗,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析木之津呢是這一段,星空中的這一段。這是根據我們的計算就是1046説的結果,就是這一天月亮在天駟,太陽在析木之津,辰在鬥柄,過兩天月亮走過來了,月亮比太陽走得快得多,然後它們在這兒會合,叫做辰在鬥柄,看這是南斗,鬥柄在這兒,所以説辰在鬥柄,就是這個位置。這個星圖呢,就是我們這個圖的天象。這個星圖呢,是武王伐紂那一天子夜的天象。”

  劉次沅仔細研究《武成》,考慮各種月相説與克商年的對應關係。


月相圖

  然後,和江曉原先生一樣,以《武成》和伶州鳩的話為依據,放寬到100年的範圍進行篩選,得到約150組可能的日期。

  再按這次“夏商周斷代工程”對於青銅器上月相的研究成果, 進行篩選,得到10組密合的,還有15組粗合的日期。

  最後,再按“歲在鶉火”這一句進行篩選。

  只有一個結果落到公元前 1020 ?前1050年之間,這就是: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為什麼會有1044和1046這樣兩種結果呢?

  至少有一點,江、劉兩位先生所依據的月相辭的解釋不一致。

  劉次沅:“這次呢根據文獻方面的考證,根據天文方面的分析,根據青銅器種種方面我們得到了這個月相辭的合理的解釋。把這個東西代進《武成》,我們這個數學上常説的,《武成》是一個公式,我把我的已知條件代進去,我把這個代進去我就得到了若干組可能的結果,另外呢我們再把這個歲在鶉火,就是説歲星在鶉火這個星座呢再給它代進去,另外結合各方面史學的線索,如説,我們在考古方面已經限定了武王伐紂的年代,比以前限定的要小得多等等,這樣我們就得到了這個1046年這樣一個惟一的結論。”

  這場殘酷的戰爭結束了,第二年,武王也病了,病得不輕。

  那麼,武王在位多少年呢?

  夏商周斷代工程通過金文歷譜的研究,已經把王年從周厲王推到了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那裏。


伶州鳩描繪的武王伐紂時的天象圖

  成王元年是1042年。

  用1046減去1042。也就是説,武王在位四年。

  改朝換代的武王伐商之年一定,於是,很多斷代的工作立刻找到了一個非常確定的支點,大有勢如破竹,一著定乾坤的氣象。

  商代多少年?有不同的説法。

  但它們加上武王伐紂的年份,結果都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

  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這兩個商代最早的城市,正好也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始建。

  因此,商代的開始我們大致可取在公元前1600年。

  夏代有471年。

  1600+471=2071。

  這樣,我們取公元前2070年為夏代的開始。

  登封王城崗和禹州瓦店遺址始建於2120年?2040年間。


伶州鳩描繪的武王伐紂時的天象圖

  公元前2070年正好在這個範圍之內!

  已經是2000年夏天了,很多人都在焦急地等待最後的結果。

  但是且慢,學者們對一些碳14測年的數據還有疑惑。

  原思訓:“最近我們又找到了原來我們曾經做過實驗的無字甲骨,這些無字甲骨,在這些無字甲骨上面,發現了這些用粘接劑、加固劑的痕跡,而這些粘接劑、加固劑就有可能滲到骨頭裏頭,那麼在處理的過程裏頭,如果不注意這種情況,或者沒有早期先前的信息的話,就有可能引起測年的偏老的問題。”

  斷代工程經過大量研究,最終解決了甲骨測年偏老的問題。

  文王和武王兩代人可以改換一個朝代,而兩百代人卻未必能找回那個失落的年表。

(編輯:陳??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