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探索查詢

考古中國 第三部 藏寶現身之沉舟帆影(下)(2004-86)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9日 14:32


明?梅花犀角杯

  泉州,在中世紀作為世界上最開放的城市,曾吸引了無數追求商業利益的外國人。於是,不同民族的不同文明在這裡友好相遇,世界各大宗教信仰在這裡和睦相處。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裏,收藏著數百方與這段罕見的世界文明史有關的宗教石刻,這些在泉州出土的珍貴文物,用不同的民族文字鐫刻下年代久遠的不同故事。

  時間的流逝,已經使某些文化留下了謎團。這方基督教古敘利亞文碑刻,至今還沒有人能夠解讀。

  這方1946年出土的墓碑,9行陰刻的文字曾被誤判為蒙古文或敘利亞文。英國幾位專家經過近十年努力,才辨認出它古拉丁文的真實面目。


大量伊斯蘭石蓋墓

  泉州隨處可見的花崗石以及眾多的能工巧匠,使世界各種宗教文化得以用石雕藝術的形式,在這裡留存下來。


唐?泉州伊斯蘭教聖墓

  有一位名叫伊本?奧貝德拉的阿拉伯人,去世之後,在泉州的家人為他立了碑。從這幾個漢字,可以看到那個時代中外文化融合過程中發生的真實故事。

  在泉州,不單稱外國人叫做“蕃客”,稱國外傳進來的東西也常上一個“蕃”字。像這尊泉州“奏魁宮”出土的“四翼天使”雕像,就被稱為“蕃丞相”。其實,它是古基督教石刻。1905年,被西班牙傳教士任道遠見到後,命名為“刺桐十字架”。

  眾多的碑文表明,宋元時期泉州的外國僑民大多數人賺了錢,不少人還自由地定居下來,有的人還當上了官。他們在世的時候生活富裕,死後也沒忘記在墓蓋石上精心裝飾刻畫,以便向後人顯耀生前的榮華。

  在“海交館”後院近500平方米的草坪上,整齊地陳列著88座出土的穆斯林墓蓋石。而那些還沉睡在地下仍未被發現的絕不會是少數。當年,刺桐城的阿拉伯人肯定有成千上萬。他們平和地融入當地社會,也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異國風情。


三大主神之一

  走進泉州,就仿佛置身於伊斯蘭世界。通淮街上這座“清凈寺”,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即公元1009年,由客居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出資,採用當地特有的花崗石鑿砌而成。今天,規模宏大的“奉天壇”雖然只徒有四壁和幾根孤單的石柱,卻在斑駁中留下了與歷史對話的古老文字。它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獨具中世紀阿拉伯風格的清真寺。建寺300年後,耶路撒冷人艾哈瑪德重修了“清凈寺”宏偉的門樓,它成了這座千年古寺最典型的伊斯蘭標誌。

  明代,泉州人在離“清凈寺”只有百步之遙的地方,修建了“關帝廟”主祀關羽。600年來,一個是阿拉伯伊斯蘭教,一個是中國民間信仰,在一條街上相安無事,歸根結底還是這座城市的“寬容”。

  走進這座經過復原的印度教神廟,迎面站立的神像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濕奴。除了中國泉州,在印度也只有兩家博物館藏有這種中世紀印度教的藝術精品。

  印度教是最早傳入泉州的外國宗教。泉州出土的二百多方印度教寺廟神像雕刻和建築構建,是我國惟一發現的印度教寺廟遺物,有很高的藝術和學術價值。


古基教在東方的早期代表作

  陳列在展廳裏的印度教石刻,具有典型濃郁的印度藝術風貌。這種精緻嫻熟的表現手法,連印度學者都曾懷疑是出自泉州工匠之手。

  素有“桑蓮法界”之稱的泉州開元寺,有七十二方印度教“獅身人面”石刻浮雕被嵌砌在大雄寶殿的月台下。開元寺大雄寶殿的後廊檐下,立著兩根十六角形的印度教石柱。石柱上雕刻著九幅印度教神化石刻。開元寺成了這座城市宗教文化混合交融的神聖殿堂。

  泉州郊外池店村的舊街上,有一座“興濟寺”與小雜貨店緊緊地連在一起。與鄉親們朝夕相伴擠在一起的是尊很奇特的神像。他豐胸束腰四臂持鎮妖法器,腳下踩壓著魔鬼,一幅莊嚴執法的神態。考古專家對這尊神靈進行了籍貫考證,認定他是 “印度教舞王”,本該是泉州城裏印度教寺廟的神物,元末明初的一場戰亂,使它流落到這裡。

  印度“舞王”成了中國的“水神”,這個有趣的誤會至今仍然在延續著,成了泉州特有的文化現象。

  在泉州城南20多公里的華表山下,有一座寺廟,因南宋紹興年間始創時用茅草搭蓋,故廟號“草庵”。宋元以來始終香火不斷,這裡供奉的是崇尚“清凈光明”的“摩尼光佛”。


五代彩繪石散樂浮雕

  寺廟遺址中出土的黑釉碗,能看出是專門燒制的,可見當年摩尼教信徒的人數不少。元代草“庵”改為石結構後,寺廟建築因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形式而明顯地漢化。

  創立於公元3世紀的摩尼教曾經盛極一時,最終還是逃脫不了消亡的命運。“草庵”是世人最後能見到摩尼教始祖真相的地方。

  泉州造像活動也異常活躍。西資岩依山鑿刻的五尊大佛,是研究晚唐泉州佛教藝術的珍貴實物。

  宋代用整塊巨石雕鑿的老子造像,是我國古代最大的道教石雕。思想家和藹可親的哲人形象,就在泉州清源山下被完美的表現出來。


唐?泉州西資岩石窟

  泉州東門外風景秀麗的山丘上,安眠著兩位公元7世紀初伊斯蘭教創立時期,渡航海來到中國的穆斯林先賢。山因賢人而靈,便取名“靈山”,墓因賢人而尊,便被稱為“聖墓”。這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史跡之一。

  許多阿拉伯穆斯林也安息在這裡。

  泉州“海交館”宗教石刻陳列館中,有一塊高大的墓碑。上面一行波斯文是“著名的庫斯?德廣貢之子”,中文寫刻著“郭氏世祖墳塋”。

  據查考,波斯人伊本?庫斯?德廣貢于元代遠涉重洋到泉州經商,他最終定居下來並取了中國姓氏,郭。

  泉州有一個丁氏大家族,也是阿拉伯僑民的後裔。從第一代繁衍到現在已有兩萬多人。


宋?泉州清源山老君岩

  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莊景輝:“丁氏宗祠始建於明代,經過歷代重修有現在這樣一個規模,可以説是福建省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回族祠堂。”

  郭氏和丁氏家族已經成了研究“海上絲綢之路”阿拉伯移民史的活文物。

  這優雅婉轉的韻律,就是被譽為“中國音樂活化石”的南音古樂。它是中國現在仍在演奏的最古老的特殊樂種。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一帶,是南音演奏和傳播最為活躍的地方。朝代興衰更迭,皇帝早已不見蹤影,惟有這古樂能穿透時空得以不斷地流淌。

  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港出發,在途經的東南亞各地華人圈中,現在仍然可以體驗到南音古樂“餘音繞梁、三日不散”的無窮魅力。

  音樂史學家們驚喜地發現,現代在沿用流行的南音樂隊編制,在出土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五代彩繪石刻中,能清晰的見到它的影子。

  泉州東南海濱,有一個叫“潯埔”的漁村。在這裡人們用巨大的海蠣殼磊砌起了一大片已經歷百年風雨的老屋。 “潯埔女”不論年長年少,總喜歡在發髻上插滿清香四溢的時令鮮花。這裡的老婦人也總習慣在頭上包紮著阿拉伯式的“番巾”。鮮花和頭巾數百年來成了這裡永不落伍的時尚,民俗專家們也從這裡看到了明顯的西亞伊斯蘭遺風。

(編輯:陳??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