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探索查詢

考古中國 第三部 藏寶現身之誰將獲得不死之身(上)(2004-81)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2日 12:19


1號墓出土的文物精美程度絲毫不亞於漢代皇帝曾使用過的器物

  1968年5月,河北省滿城縣西南1.5公里處的陵山,解放軍某部奉上級的命令,正在這裡進行一項絕對保密的國防工程,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次施工,無意間揭開了一個千古之謎。

  5月23日,當戰士們在距離山頂30米、一個朝東的地帶打眼放炮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爆炸聲過後,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崩下來多少石頭。

  一名走在前面的戰士,雙腳突然失去了支撐,身體隨著碎石渣猛然沉了下去。

  等他完全反應過來時,一個漆黑的洞口出現在他的眼前……

  施工部隊的團長王秉讓同期:“當時,放下一個人去看了看,看了以後也不知道是什麼,洞很大。”

  幾天以後,一份標有“絕密”字樣的報告和洞中出土的部分器物就出現在河北省主要領導的辦公桌上。報告裏説??滿城發現了一座古墓。


長信宮燈

  鄭紹宗,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是最先到達滿城古墓現場的兩位專家之一。

  鄭紹宗:“當時我們就是半信半疑,覺得沒有這麼大的墓。挖這麼多墓,也沒有那麼大。感覺到非常神秘,就好像進入另外一個世界似的。”

  從陸續出土的文物中,人們發現許多銅器都刻有“中山內府”字樣的銘文。

  歷史學者周長山:“中山指的是中山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個中山國,一個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鮮虞中山國,另一個是西漢時期的中山國。”

  鄭紹宗:“戰國時期的中山國的文字是屬於金文的而銅盆上的這種文字接近漢隸了,另外,從墓裏出土的銅器,也和戰國中山國的出土文物完全不一樣屬於西漢風格,所以我們確定這座墓室西漢時期的中山,而不是戰國時期的中山。”

  後來,考古工作者把這座墓室起名為“滿城漢墓1號墓”。

  隨著勘查清理工作的逐步深入,1號墓的整體形制也漸漸清晰。

  墓室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後室六部分組成。如果俯看整座墓室,猶如一個“古”字。

  秦漢以前,墓葬形制一般採用模倣地上建築的模式。這樣設計是為了把生前的一切都象徵性地搬入地下,叫做事死如事生。到了漢代,根據墓主人身份的不同,墓室分別採用宮殿或者房屋的建築樣式。

  1號墓內的佈局就像是一座漢代諸侯王宮殿。

  漢朝皇帝死後往往用夯士的形式,把陵墓築成巨大的墳丘,這種墓葬形式就是土坑墓。

  而滿城漢墓1號墓的墓室是依山開鑿的巨大洞穴,考古學家把這種墓室稱為崖墓。西漢的11個皇帝當中,只有漢文帝的“霸陵”是崖墓。

  漢文帝的霸陵至今沒有發掘。滿城漢墓使人們第一次看到了崖墓裏的墓室結構。

  在西漢,只有諸侯王的地位僅次於皇帝,在中山國境內,當然就是中山王。

  中山國作為諸侯國存在了一百五十多年,共有十位王執政。雖然初步認定這是西漢一位中山王的墓葬,但究竟會是十位王中的哪一個呢?

  1968年6月15日,周恩來總理把滿城發現漢墓的消息告訴了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並讓他負責滿城漢墓的發掘工作。

  1968年6月27日,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所和解放軍工程兵組成的聯合考古發掘隊正式開始了對漢墓的發掘清理。

  在岩石中開鑿如此巨大的墓室,即使用現代化的施工方法,100個人也得需要一年才能完成。以當時中山國的國力來推算,開鑿這樣的墓室人數最少也在萬人以上,用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此時,考古工作者開始詳細清理中室的出土文物。在中室的中間位置,他們清理出十幾盞造型各異的銅燈,其中一盞銅燈吸引了專家的目光。

  鄭紹宗同期:“燈的底座是個匈奴人的形象,根據銅燈上的銘文,才知道這件銅燈為‘當戶燈’。”

  “當戶”是當時匈奴的一種官職名稱。

  據考古專家推測,這件當戶燈,製作于漢朝和匈奴之間矛盾異常尖銳的時期。用匈奴人當做燈的底座,顯然是對匈奴人的一種蔑視。

  墓中的這位中山王,很可能就生活在與匈奴頻繁開戰的那個時期,甚至是漢帝國眾多北方諸侯王中抵禦匈奴入侵的首領之一,那麼他究竟是誰呢?


復原後的劉勝玉衣

  考古工作者終於發現了能證明這位中山王身份的器物,一件頸部刻有“中山內府銅鈁一,卅四年”的字樣的青銅酒器。

  歷史學家周長山:“漢武帝以前,中國的帝王沒有年號,在位的時間只以數計。三十四,也就是在位的年數……”

  在中山國十位王中,只有第一代王劉勝的在位時間最長,有四十二年之久,其餘的均不到30年,因此確定這座墓室的主人就是中山國第一代王劉勝。

  劉勝,漢景帝劉啟的庶子,漢武帝劉徹的異母兄長。公元前154年,漢景帝劉啟封劉勝為第一代中山靖王。

  周長山:“據史書記載,劉勝‘樂酒好內’ ‘子女百二十余人’。”

  北耳室出土的十幾個大酒缸成了劉勝“樂酒”的最好佐證。經估算,這些酒缸總共可儲存幾千斤酒。看來,劉勝不僅樂酒,而且很可能還是海量。

  不僅如此,整個墓室中出土最多的就是酒器。

  除了發掘出大量的青銅酒具,在中室中,還不時發現一些殘破的玉器和玉飾品,這引起了人們極大興趣。

  玉在中國已有近萬年的歷史。到了漢代,人們不僅把玉作為財富和權力的象徵,還堅信以玉護身,能使屍體保持不腐爛。

  漢代的君王以及貴族死後不光口含寶珠,下枕玉璧,還用玉片和金絲連綴而成的葬服從頭包到腳,這就是人們所説的金縷玉衣,史書中也叫“金縷玉柙”。

  金縷玉衣在戰國末期大概就有了雛形。

  在漢代史書中,玉衣出現的次數最為頻繁。

  1959年河北定縣北莊漢墓出土了帶穿孔的玉片4000多片;在徐州出土的西漢早期墓葬中,也發現了玉衣的散片。

  可惜出土的玉衣都不完整。

  滿城漢墓的主人是諸侯王,這也是目前漢代考古發現中身份最高的一位墓主人。那麼這座漢墓中會不會出現金縷玉衣呢?

  在發掘完中室後,人們始終沒有發現墓主人的棺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後室。

  後室是一個用石板搭建起來的石屋,南邊還有一個側室。裏面的文物被厚厚的草木灰所覆蓋。

  當清理完草木灰以後,人們發現這裡的隨葬品更加豐富。

  就在這時,在後室的北側,發現了幾塊散落的玉片。幾名考古隊員加快了清理工作,他們認為可能會清理出更多的散落玉片。

  誰也沒有想到,在它的下面,出現了一件類似于鎧甲似的東西。

  鄭紹宗:“首先露出的是頭部。因為頭部比較高。下邊有玉枕。頭部已經壓成扁平狀。”

  當把堆積在上面的朽木灰和金屬飾件全部清理完後,一件用金絲連綴著玉片的鎧甲狀的東西出現在人們眼前。這難道就是“金縷玉衣”嗎?

(編輯:陳??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