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國 第二部 王者歸來之皇帝的陪葬(2004-76)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0日 14:44
|
|
|
陶制的人頭 |
離開咸陽機場不久,人們就發現在高速公路的北側,佇立著兩個奇怪的大土堆。 對世代居住在這裡的村民來説,那些讓外人迷惑的土堆卻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秘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生活的地方是兩千多年前一位中國皇帝的陵墓區,叫做陽陵,兩個土堆下面分別埋葬著皇帝和他的皇后。
就在離陽陵不到40公里的地方,聳立著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秦始皇陵。
|
|
|
殘缺不全的陶俑 |
陽陵修建於西漢初年,比秦始皇陵只晚了不到一個世紀,規模上卻無法和秦始皇陵相提並論。但是,經過多年的風雨剝蝕,皇帝墓的封土仍然有32米高,這樣的工程在兩千多年前一樣是不可思議的。
究竟有多少人在這裡勞動過,誰也無法估計出確切的數字。但是,在古代中國的歷史記載中,陽陵的主人是最著名的仁君之一。
|
|
|
考古學家發掘出了35副人類骨架 |
他的名字叫劉啟,是西漢帝國的第四位皇帝,在位16年,死後人們尊稱他為景帝,意思是他有很強的決心和意志力來推行仁義。
1990年春天,西安市政府決定修建機場高速公路,堪定的路線就從陽陵陵區通過。考古隊被首先派到工地上,進行初步的考古鑽探。
|
|
|
出土的刑具 |
就在選定的高速公路的路基下面,果然埋藏著一些地下坑穴。
人們發現,陽陵陵區的地下坑穴規模龐大,在最初探明的兩個區域裏,一共有48座。考古學家判斷它們屬於陽陵陵區的從葬坑。
|
|
|
漢景帝陽陵 |
在古代中國,只有皇帝、諸侯和重臣,才有資格在主墓穴旁邊安排從葬坑,它們一般有著極強的象徵意義,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坑就屬於從葬坑。
陽陵發現的第一批從葬坑分為南北兩部分,和帝陵有一定距離,是相對獨立的一個體系。
|
|
|
陽陵分佈 |
在揭開現代耕土層不久,考古隊就發現了可怕的盜洞,幸好,在地下坑穴裏,還留著一些盜墓賊不感興趣的東西。首先吸引人們的是散落在泥土裏的陶俑頭,旁邊還淩亂地堆積著很多陶制的肢體。
經過細心的清理、比對和修補,這些兩千多歲的陶俑又一次站立在人們面前。
|
|
|
盜洞 |
他們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約60厘米高,個個赤身裸體,皮膚被涂成橙紅色,身上的所有器官,包括生殖器和肚臍眼,都被細緻而真實地雕刻出來。奇怪的是,所有陶俑都沒有雙臂。
當發掘南區20號從葬坑時,人們看到了意外的場面,在一個盜洞的底部,赫然躺著一具屍骨。他是盜墓賊,當年他曾在坑穴裏把財寶遞給地面上的同伴,同伴卻出於貪婪,謀害了他。
|
|
|
清理陶俑 |
雖然經過盜掘,但這個坑穴裏仍舊保留著豐富的文物,在泥土板結的中間,整齊而有序地排列著幾百個武士陶俑。
在這次出土的一些陶俑的外表上,人們發現了殘留的鎧甲或衣服痕跡。有了實物印證,人們終於弄清了裸體陶俑的來歷。
|
|
|
這些陶俑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 |
原來,在剛剛完工時,所有裸體陶俑的身上都穿著漂亮的衣服,而陶俑胳膊上的圓孔,是用來裝木質胳膊的,胳膊可以自如地扭轉運動。由於年代久遠,衣服和木頭都腐朽了,所以只剩下了裸露的缺胳膊的身體。在武士的隊伍中,站立著一些健康美麗的女子,有的還是騎士。她們大部分長得眉清目秀,身材勻稱。奇怪的是,在這些女兵中,也有幾個長得特別醜陋,高聳的顴骨毀壞了面容。
這些泥土做成的陶俑在盜墓賊的眼裏,不能和璀璨奪目的金銀玉器相比,因而棄之不顧。實際上,在漢代,這種裸體陶俑是只有皇帝才能享有的,代表著最高的規格。而在幾千年後,它們更成了現代人心目中的無價之寶。
|
|
|
所有陶俑都沒有雙臂 |
陶俑永久地保留了古人的形象,使得我們至今還能直接地面對祖先,感受他們曾經的喜怒哀樂,想象他們的人生故事。
和秦始皇的兵馬俑一樣,陽陵的48座從葬坑裏,埋葬的大多數是武士,人們據此判定,這些從葬坑也象徵著皇帝的軍隊。不過漢景帝的武士們要矮小得多,也沒那麼強壯和肅穆,雖然是武士,卻看不出絲毫的緊張和凝重,整裝待發的姿勢更像是某種優雅的舞蹈動作。
|
|
|
又一個從葬坑裏整齊排列著武士陶俑 |
這一切,都和秦始皇的兵馬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象徵著景帝時代的安詳與和平。
就在帝陵封土堆的附近,考古隊又發現了90座呈放射狀分佈的地下坑穴。它們也一樣是主墓的附屬墓葬,屬於從葬坑的性質。它們距離帝陵很近,有些還重疊在封土堆下面,代表著皇宮裏的機構和設施。考古學家挖掘了其中的十一座坑穴,出土了豐富的文物。
|
|
|
這次出土的陶俑上,人們發現了殘留的鎧甲 |
在人們的想象中,皇宮的生活富足奢侈,應有盡有,不過,兩千多年前的富有概念和現代卻有很大的不同。
92米長的13號從葬坑就是皇帝的倉庫。
|
|
|
在武士的隊伍中站立著一些美麗的女子 |
偏西的一個庫房裏放著兩輛原大的車馬,彩繪的木馬和彩繪的木車,裝飾著鎦金的銅飾品,這是供皇帝出行的豪華車馬。
再往西端,緊靠著的是一個很大的生活用品庫,出土了大量的彩繪陶倉,它們高達一米多,每排30多個,一共有90多件,裏面盛滿了加工成面狀的食品。
|
|
|
在這些女兵中,也有幾個長得特別醜陋,高聳的顴骨毀壞了面容 |
13號坑裏埋葬了近兩千件動物陶俑,包括231件彩繪陶山羊、33頭陶綿羊、456隻顏色各異的陶狗和一些小乳豬,以及公雞和母雞。
所有動物都雕刻得惟妙惟肖,手法簡潔,線條流暢,動物中還站立著飼養動物的侍者。
經過多年的調查挖掘,考古學家終於弄清了陽陵的基本形制。整個陵區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一到三公里。
|
|
|
大量彩繪陶倉 |
帝陵和後陵各自形成一座封閉式的庭院,庭院的四週築有方形的圍墻,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各辟一道門,它們叫做闋門。
如今,所有的闕門都只遺留下兩個相對的土堆。清理堆積物的最大成果是復原了相當多的瓦當。瓦當是用來保護木椽頭的,同時也是建築裝飾。這些瓦當上刻著流暢的雲紋,模倣天上的流雲。還有不少文字瓦當,上面寫著“長樂未央”“韆鞦萬歲”等吉祥的話。
所有零星的考古學證據綜合起來,便勾勒出了當年的闕門形象。
|
|
|
出土的瓦當 |
考古工作完成後,人們在南闕門的遺址外面,修建了一座復原的大型建築,試圖重現漢代皇室曾經的威嚴。
陽陵陵區的東部是陪葬墓區,裏面埋葬著朝廷的重臣和顯赫的貴族,他們像生前一樣不遠不近地環繞在皇帝身旁。據探測,這裡起碼有一萬多座墓葬。考古隊對部分墓葬進行了挖掘,雖然相當一部分陪葬墓已被盜墓賊破壞,但殘留的文物還是為我們描述了當年貴族生活的狀態。
|
|
|
兵器上銅制的裝飾物 |
隨著考古工作的逐步深入,人們對遠去的時代有了新的認識,祖先的所思所想漸漸變得可以理解。
在古代中國,皇帝陵墓是至高皇權的象徵,一切都要按照皇帝生前享用的儀式,嚴格地佈局和裝飾。在陽陵十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完整地鋪展了昔日皇宮的景象。
兩千多年前,人們曾花了28年的時間修建陽陵,而在今天,十多年的考古發掘只展現了陽陵的一小部分面貌,未來的歲月裏,我們究竟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整地看到皇帝的地下宮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