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林永生 尤慧
| |
在洛陽有一座2000多年前東周時期“天子駕六”博物館。可是,天子的豪車已經殘破不全。洛陽市中國一拖集團第一小學的幾個同學,決定復原“天子駕六”車馬全貌,他們用什麼方法確定馬車尺寸?對沒有蹤影的車廂怎麼復原呢?本期神奇之窗洛陽一小的同學將為你再現東周天子駕六。
兩年前,洛陽市修建文化廣場時,意外發現了2000多年前東周時期“天子駕六”大型車馬坑。古文獻中記載“天子駕六”是指天子出行才能車駕六匹馬,上卿、大夫只能駕四匹馬,叫“駕四”,士大夫駕兩匹馬稱“駕二”,馬匹多少顯示主人等級高低。那天子的馬車至高無上,它到底是什麼模樣呢?
| |
同學們發現:左右各三匹馬的頭部以車轅為中心向兩邊相對,天子的專車只剩下車底,殘破不全,太令人掃興了。
從側面看,“天子駕六”的馬車車底部還真象漢字裏的“車”字。
通過觀察馬的骨架,車廂底部和車輪的比例,“天子駕六”的車馬,確實是馬大、車小、輪高。應該説,天子的馬車跑起來是大馬拉小車,既能保證速度,又能保持平穩,這和同學們在資料上查詢的“天子駕六”特徵是相吻合的。
“天子駕六”是6匹馬拉一輛車,沒有車橫馬怎麼拉車呢?那幾匹馬脖子上套著車橫呢?
| |
這“駕二”的馬脖子上都套著車橫,那天子車前的6匹馬也應該是只有兩匹馬套著車橫吧!如果讓六匹馬都套上,肯定會影響馬車的靈活轉彎。
天子駕六馬車外觀:車底座像“車”字,馬大、輪高、車小,馬脖子上沒有車橫,車廂前部沒有車軾,車廂與車輪之間空隙較大。
在車馬坑中,有26輛車,70匹馬,那“天子駕六”與“駕四”、“駕二”有什麼明顯不同呢?士大夫的“駕二”只有兩匹馬,上卿、大夫的“駕四”也就四匹馬,他們的車廂與“駕六”沒有明顯差別,不同等級的封建貴族顯示身份主要以駕馭馬匹的多少來區分。
“天子駕六”與“駕四”、“駕二”的區別:“天子駕六”車廂稍大一些,車轅左右各三匹馬,“駕四”車轅左右各兩匹馬,“駕二”車轅左右各一匹馬。
復原馬車的長和寬、車轅、轱轆等都得掌握尺寸,繪畫只能看外形,用數碼相機定尺寸才是玩真格的。
玩真格的要到公園裏找馬動真格的。2000多年前,東周時期的馬是眼前的馬的先民,它們在體形上沒有明顯差別。先量這馬頭部的尺寸,然後再量照片上“駕六”馬頭部的尺寸,用相似比例對照車廂各部位用馬頭骨尺寸計算,馬車的尺寸不就齊了。
計算照片上“駕六”馬車的尺寸其實不難,可惜只是一輛殘缺不全的平板車,天子出行坐平板車能穩當嗎?那車廂應該是什麼模樣呢?
同學們沒敢歇著,馬不停蹄直奔眼前這個展覽廳,這裡有東周時期的車馬造型,可惜是匹平民馬車。再看其它朝代的車馬吧!
在外面溜溜轉了一圈,誰也沒發現滿意的答案。四個人在車廂上形成了兩種意見。
做學問就得認真,這車廂到底是全封閉還是上面有華蓋,大家都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還都拿出理論根據,誰也説服不了誰。這下針尖對麥芒,較上勁了。
“天子駕六”博物館的曹館長是專家,還是聽聽他的一錘定音吧!
“駕六”的車廂只是用藤條編成網格狀的,正確的攻關圖由曾煜執筆完成。
這天下事看來都是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説製作個插件模型,誰沒見過、玩過,可“駕六”木車上所有的配件都得連畫帶鋸,從紙上要畫到板上,然後在鋸床上橫平豎直地鋸出來。打磨、上膠水粘,樣樣不能少。經過一番努力,“天子駕六”的車馬全貌,終於立體地呈現在同學們面前。
責編: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