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音同行:《辛德勒的名單》(2004-279)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01日 14:52
在眾多關於二戰題材的影片中,有一部以粗糲的黑白畫面為主調的史詩電影讓人淚流滿面,它就是曾獲得第六十六屆獲奧斯卡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 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等六項大獎的《辛德勒的名單》。這部影片突破了同類影片的樊籬,用深沉的藝術魅力展現著猶太人在納粹鐵蹄下掙扎求生的悲慘畫面,同時又以謳歌式的情懷去追尋在戰爭這個特殊環境裏也沒有絲毫暗淡的人性光輝。
與別的類型影片不同,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説家托馬斯 科內雅雷斯同名傳記小説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單》賦予了主人公辛德勒複雜的多重性格。辛德勒在二戰中是一個德國的投機商人,工廠只使用猶太人,以便節約成本。然而就在辛德勒榨取猶太人血汗的同時,他的工廠也為這部分猶太工人提供了暫時安全的庇護場所,可以讓他們作為戰爭産品的生産者而免受屠殺。辛德勒制定了一份聲稱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須”的工人名單,並賄賂納粹官員請求他們批准同意,使更多的猶太得以用工人的身份倖存下來。不久,蘇聯紅軍來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廠裏幹活的猶太人宣佈戰爭結束。獲救的一千多名猶太人在一個下著大雪的晚上為即將離去的辛德勒送行,並把一份自動發起簽名的證詞交給了辛德勒,證明他並非戰犯。這些倖存的猶太人敲下了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
這部影片的導演是讓世界影壇為之矚目的傳奇人物斯皮爾伯格。在本片中,斯皮爾伯格首次放棄了慣用的電影特技,也謝絕了好萊塢影星的加盟,而是收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並將當年集中營的倖存者和被辛德勒拯救的猶太人請來做自己的助手。影片完成後,斯皮爾伯格將全部個人贏利捐獻給了美國大屠殺博物館,以此表示對二戰中遇害者的哀悼和對救贖者辛德勒的深深敬意。正因為影片包含了斯皮爾伯格這位“天才”導演的悲壯情懷和理性思索,《辛德勒的名單》才在看似沉悶的基調中,煥發出激情和現實相互交織的燦爛光輝。
這部如土地般厚重豐富的影片充滿了藝術的智慧,斯皮爾伯格通過嫻熟而出色的電影表現手法把《辛德勒的名單》打造成了美國電影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黑白色調的採用是這部影片的獨具匠心之處,它和彩色色調的強烈反差構成了影片中死亡與希望的雙重寓意。除了色彩和影調,斯皮爾伯格簡潔的電影語言也讓這部史詩格局的影片擁有了洗煉的氣質。影片以一場大雪作為結尾,這一幕場景極大地拓展了鏡頭的表現空間,並使畫面具有了回顧歷史、發人沉思的藝術效果。影片《辛德勒的名單》給世界電影史帶來了思想和藝術上的雙重收穫,而斯蒂芬 斯皮爾伯格的名字也因這部影片的出現有了更多光彩,他為現在和未來的電影時空打造了一座難以逾越的人性豐碑。
和影片的史詩品質相稱,《辛德勒的名單》的配樂同樣具備震撼人心的情緒力量。作曲者約翰 威廉姆斯在創作中吸取了猶太民族音樂的旋律特點,採用了小提琴獨奏的方式突出主題,將殘酷戰爭陰影下猶太人淒涼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在猶太墓碑的長道上徐徐流動著的片尾音樂,更讓人感受到一個民族的悲愴和堅強。與這部經典影片的風格一樣,約翰 威廉姆斯的配樂捨棄了華麗的氣魄,只用真摯無華的追思去感受著歷史的傷痛以及其中蘊含著的人性力量。
在二戰這個歷史悲劇中,悲天憫人的美好情懷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依然暗暗涌動在殘酷的現實之下。人性的曙光照亮了這部經典影片中的處處陰霾,也為沉沉黑夜洗出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