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非典”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18日 15:25
記《瞬間世界》欄目組在“非典”一線的採訪
在全國上下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抗擊“非典”的嚴重時刻,臺部領導緊急部署,希望全臺各部門緊跟黨中央部署,以積極的姿態宣傳全民抗擊“非典”的英勇鬥爭。
接受任務,緊急動員部署
欄目組接到任務部署後,製片人立即召開相關人員緊急會議。製片人在會上傳達了臺裏的精神,進行了精神動員。希望大家緊跟黨中央的部署,在關鍵的時刻跟全國人民一起,充滿信心地投入到抗擊“非典”的鬥爭中去。製片人動員後,與會的人員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所有人員都表示決心,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爭取以實際行動將這期節目做好,表現出央視永遠第一的權威風格來。跟著,大家對這一富有挑戰性的任務進行了週密地策劃安排。最後決定將最近一期的節目全部打通,改成抗擊“非典”專輯,內容是反映正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的攝影師們。
不太順利的開始
會後,所有人都立即分頭開始了工作。首先調查有多少新聞攝影記者正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以便在其中篩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沒想到調查結果十分令人失望,由於形勢嚴峻,實際上進入“非典”一線的攝影師並不多。絕大部分的新聞單位的攝影記者,都在積極地聯絡採訪,但北京市領導考慮到目前“非典”病毒的傳染規律還沒有找到,防護手段也處於沒有保障的情況下,對新聞採訪“非典”是嚴格控制的。批准手續嚴之又嚴,而且規定記者一旦進入病區,就必須一個月後才可以出來。也就是説,工作半個月後,須再觀察隔離半個月度過潛伏期後才能回歸社會。因為接觸過病區沒有經過隔離觀察的人員,本身就是危險的潛在傳染源。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終於打聽到在一線拍攝的攝影師只有中國青年報的記者賀延光和自由攝影師盧廣,他們不但是最早進入病區拍攝的,而且已經發表了大批“非典”一線的照片。兩個個人也恰好都是在形勢最嚴重的北京地壇醫院。經過電話聯絡,聽他們兩人的介紹講述,知道他們是北京最早投入一線的攝影記者。他們不但進入早,而且接觸距離近,拍攝的內容也非常完整,從收治到瀕危搶救都拍攝了,事跡是非常感人的。但賀剛剛完成拍攝任務正在隔離觀察;盧則因是自由攝影師沒有約束,每天拍完還要回家,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人物。怎麼辦?經過緊急研究,製片人決定將情況向部領導彙報再做決定。張曉海主任聽完彙報後指示,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危險,最好用臺裏的可視電話採訪。
對張主任希望一切要安全的要求,大家感到很溫暖。但大家又感到,無數白衣戰士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棄個人的生命安全,多少人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賀和盧為了將勇敢的白衣戰士的事跡宣傳出來,也是義無反顧地衝到了最危險的第一線,他們的行動本身就是我們的榜樣。為了更好地完成領導佈置的任務,和以實際行動表達我們在抗擊非典鬥爭中責無旁貸的責任,我們也應讓節目製作得更感人和有衝擊力。於是,最後的方案是:我們到賀延光和盧廣工作的地壇醫院去,最近距離地採訪他們。但經過聯絡,醫院不同意進入現場。方案於是改為到與地壇醫院一墻之隔的地壇公園採訪。
又起波折
採訪前,製片人進行了週密的安全部署,購買了口罩、消毒液,規定了採訪時的注意事項。但是,當一切制訂完畢和被採訪人確定日程時,電話中傳來了盧廣和他的小孩出現了發燒的消息。聽著盧廣在電話那邊緊張沮喪的回答,大家的心情一下沉重起來。這是一個令人不但沮喪而且令人揪心的消息。難道兇惡的病毒終於沒有放過盧廣和他的孩子嗎?情勢一下嚴峻起來。主要的目標可能倒下,節目自然也面臨流産。怎麼辦?這時,幾乎沒有人考慮到自己的危險,第一反應是我們必須指定備份方案。因為時間已經不等人,節目一定要按計劃進行。我們不能被兇惡的“非典”嚇倒。製片人決定再找新的目標,同時和盧廣保持聯絡,只要盧廣在採訪前證明沒有問題,仍然作為第一方案。經過緊張的聯絡,終於聯絡到新華社記者唐昭明,他將在我們採訪的當天進入小湯山醫院。但他一旦進入醫院,將在1個月後才能出來。這是北京市的最新嚴格規定。經過和唐昭明的緊急磋商,決定在他拍攝幾小時後對他進行電話採訪。
一切準備就緒,就準備採訪了。結果在頭一天的晚上,好消息傳來,盧廣和他的小孩都確診不是“非典”。這個消息對整個欄目組是一個驚喜,而且是一個釋然。因為聽到他和孩子發燒的時候,大家都為他著實捏了一把汗。危險過去了,採訪也終於得以順利進行。
平靜但卻緊張的採訪
5月10號,星期六的早晨。我們兵分兩路,一路去盧廣家採訪盧廣的妻子;一路去地壇醫院採訪盧廣和賀延光。
當我們來到地壇醫院時,整個地壇西門外地區人可羅雀。除了值勤的警察和保安外,就是拉的警戒線。對“非典的恐懼,使人們不願接近一步。空寂的街道,增加了不少緊張肅殺的氣氛,主持人田龍第一個等在那裏。全部人員到位以後,大家立即開始了緊張而有條不紊的工作。在錄完開場白後,大家移師地壇公園內與地壇醫院一墻之隔的綠地邊上進行採訪。“非典”時期的地壇公園內幾乎沒有遊人,空空曠曠,恰好是一個進行訪談的最好場所。賀延光按計劃如約來到現場,他是從隔離的和平裏賓館偷跑出來的。我們首先對他進行採訪。賀延光將他在地壇醫院的經歷面對鏡頭沉重的講述著,我們被他勇敢的行為深深感動。尤其聽到那些拼著性命在最前沿戰鬥的醫生護士的事跡,更是令我們激動不已。不知不覺中對他的採訪進行了一個半小時,大大超出了預定時間。當盧廣來時,原本陰沉的天忽然下起雨來,地壇公園內,所有的建築物都因為“非典”關閉,沒有可以躲雨的地方。能夠暫時遮蔽雨水的地方只有大樹底下,於是大家就在樹下堅持採訪。但一會樹上的雨水開始滴落下來,盧廣和我們的身上都開始濕淋淋的。惟一的一把雨傘,遮在攝像機上面,採訪一直在堅持進行,直到結束。
反響強烈的播出效果
由於全欄目組堅強的決心和週密的安全防範,整個採訪非常成功。採訪錄像完成以後,製片人立即進入機房,開始緊張的後期製作。終於,節目在一週內順利播出。播出後,欄目組接到大量的觀眾電話和電子郵件,觀眾對這期節目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讚譽。認為這期節目體現了廣大群眾和攝影人同仇敵愾,共同戰勝“非典”的決心意志,具有催人奮進的效果。也是欄目自創辦以來難得的突出關懷的好節目。
通過這次富有挑戰性的任務的完成,全欄目組同仁經受了一次鍛鍊和考驗。因為,我們在全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危難時刻,也挺身而出,選擇了堅強,不辱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