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人藝”老導演──焦菊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7日 16:25 來源:CCTV.com

  主持人:

  觀眾朋友們,您好!歡迎您收看今天的《人物》節目。在前幾天的節目裏,我們已經為您介紹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四位老人,今天為您介紹的這個人物如果活到現在,已經是一個97歲的老人了,他的名字是焦菊隱。有人説,這是北京人藝不應該忘記的一個名字。

  1947年夏天,在北京燈市口的東堂子電影院門口,校友劇社貼出了一張新平戲海報,劇名對戲迷們來説十分陌生。由於票價不高,人們便懷著好奇的心情去買票看戲。這出名叫《鑄情記》的戲,是根據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改編而成的,主要演員是王金璐、高予倩、李金鴻、沈金波,他們都是當年中華戲曲學校的校友。而這齣戲的改編者就是他們的老校長焦菊隱。

  解説:

  這是焦菊隱做的第一次戲劇試驗,把外國戲劇引進了中國戲曲,這也是中國戲曲第一次排演外國戲。9年後,他又做了另外一個實驗。把戲曲表演引進了話劇。這時焦菊隱剛剛擔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總導演。

  周瑞祥

  55年吧 他找起揚同志 正式詳談了一次 要怎麼樣 他的想法 如何進行話劇藝術民族化的 試驗和探索 起揚聽了焦先生關於《虎符》 進行民族化探索試驗的 詳談之後呢 確定 你認準了你就幹 三條 演員隨你挑 時間 排練時間不受限制 製作布景服裝道具等等 所花的經費不受限制

  朱琳

  《虎符》排的時候就一下子 完全按照京劇動作 敲鑼鼓點 從打鼓佬到琴師等等 自己組了一套班子 還請的老師來麼 戲校的老師麼 跑圓場啊 擋馬呀 劈叉啊

  鄭榕

  開始時候大家也很不適應 説這個話劇來這個 水袖 穿京劇朝靴 鑼鼓傢伙點全全 就是沒胡琴二胡 演員除了唱以外 完全跟京戲一樣 哐 這演員出來了 亮相 這演了一輩子話劇 到時候好來這個了 而且還配著鑼鼓點的 天天有演員到起揚同志那兒告狀

  朱琳:

  還不止告他一次狀呢焦菊隱 告他兩次大概是

  鄭榕:

  舞臺工作也去告狀 演員們就説 這麼著以後我們不會演戲了

  朱琳:

  他老是讓我們試啊試啊沒完沒了 把我們累死了 我説哪有這麼排戲的

  鄭榕:

  我畫了個一百零一花 就説百花齊放啊 惟獨表演 不算一百花 不能隨便放 得聽人家的

  解説:

  《虎符》從排練到演出,一直處在爭議之中。這是焦菊隱到北京人藝後導演的的第四部戲。其實,在他五年前為北京人藝導演第一部戲《龍須溝》的時候,這種爭議就開始了。

  解説:1950年夏初,在天津養病的焦菊隱一回到北京,妻子秦瑾就將老捨得劇本《龍須溝》拿給他,老北京人藝特地請他來導演這齣戲。當時他還在北京師範大學西語系當教授,並不是職業的戲劇導演。這年他46歲

  解説:龍須溝,就是現在的北京南城崇文區金魚池一帶,過去這裡住的,很多是收入微薄的手工業者,1949年前,北京城的污水主要是集中到這裡排放出去的。遇到下雨天,垃圾就會隨著污水流到附近的居民家中。1950年5月,北京市政府第一個改造工程,就選在了龍須溝。作家老舍以龍須溝的改造為題材,寫了劇本《龍須溝》,準備把它搬上 舞臺。

  解説:

  《龍須溝》1951年1月開始首演,

  《龍須溝》成就了三個人。演員於是之,作家老舍,導演焦菊隱。這部戲改變了焦菊隱後半生的命運。《龍須溝》帶著他走進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開始了職業導演的生涯。

  解説:1926年的9月4日,在一艘從上海開往廣州的客輪上,熱戀中的許廣平正在給她的戀人寫信:“My dear Teacher:……我被擠得連看書的地方都沒有了,也看不下去,勉強的看了《駱駝》;又看《炭畫》,是文言的,沒有終卷。繼看《夜哭》,字句既欠修飾,命意也很無聊,糟透了。”

  這本糟透了的詩集,是兩個月前也就是1926年7月由北新書局出版發行的,作者是焦菊隱。名字很陌生。當年的許廣平並不知道,焦菊隱寫《夜哭》的時候,還是天津匯文中學高中二年級學生,剛剛17歲。當時人們只關注胡適之、陳獨秀、魯迅、郭沫若那些新文化運動的先鋒人物。所以在今天的國家圖書館裏,根本找不到這本書。

  就是在這個時候,焦菊隱在自己的這張照片的周圍寫下了這樣的話:“照的時候,在民國八年,那時才十五──是我初向文學之門進行的時候,那時沒戴近視鏡,所以對於社會一切黑幕不能明了。”

  但很快,他就戴上了近視鏡,而且一輩子都沒摘下來。40年後,他近視的度數越來越深,這時他早已告別了那些無病呻吟的詩句,成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和總導演,就在這一年,焦菊隱開始導演郭沫若的劇詩了。這年他55歲。

  解説

  焦菊隱原來的名字是焦承志,從小學開始,他就經常參加學校的戲劇演出。

  焦菊隱的曾祖父焦佑瀛曾經是清朝咸豐皇帝身邊重要的大臣,咸豐皇帝臨死前,把自己的兒子,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託付給了包括焦佑瀛在內的八個大臣。

  解説

  17歲時,焦菊隱有一個強烈的願望,“要扎掙出煩惱,進到光明的門!”兩年之後,由於學習成績優異,天津匯文中學決定讓他提前畢業,並把他保送到燕京大學。但是他的父親根本無法支付他的大學費用。


  解説:

  在郵局工作的大哥資助了焦菊隱。

  多年以後,他在一篇自述中這樣寫著:“那些不好好用功的學生,他們是有“好”父親,是有家傳的産業的。可我沒有,我得自己努力。一方面,我日益越發地看不起闊家子弟,一方面增強了刻苦求學的意志,唯一理想就是個人奮鬥,改變現實。”

  1928年焦菊隱從燕京大學政治係畢業。當時的想法是做官。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想法。創造這個機會的是他的女朋友,也是他的大學同學林素珊。1931年,林素珊為焦菊隱抓住了一次難得的機會,創辦了“中華戲曲學校”。焦菊隱擔任第一屆校長,這年他26歲。林素珊是副校長,負責學校的財政。

  當年中華戲曲學校招收了“德、和、金、玉、永”五批學生,後來大部分成為中國京劇界的臺柱子。

  解説:1935年秋,30歲的焦菊隱辭掉了戲曲學校校長的職務,離開了他經營了四年的戲曲學校,來到法國巴黎大學攻讀文學博士學位。

  在離開學校之前,副校長胡效參已經辭職。學校的道具庫著了一把大火,那些從宮廷裏借出來的道具全部燒燬,他3歲的兒子毛毛,又因麻疹並發癥死去了。

  林素珊跟他一起到了法國,不過很快林素珊就轉到了比利時求學。

  三年後,焦菊隱拿到了巴黎大學文學博士的學位。

  解説(桃花扇)

  焦菊隱回國後近十年時間,一直沒有機會為職業的劇團排戲。1947年他回到北平,召集了原來中華戲曲學校的同學,開辦北平藝術館,並組織校友劇團,把西洋戲劇引進中國戲曲。

  解説

  這樣的實踐僅僅維持了一年。焦菊隱沒錢了。1948年,他解散了劇團。北京解放後,焦菊隱回到北京師範大學,繼續做教授。

  難之交,秦瑾和徐裏是他的學生。那年,焦菊隱38歲。

  解説

  在重慶的那段生活是焦菊隱一生中最窮困,最失意的時間。但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這時他遇上了一生中第二個影響他命運的人。這就是22歲的流亡學生秦瑾。她從小在教會學校長大,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

  解説

  儘管生活貧困,但焦菊隱卻在這期間翻譯了高爾基的《未完成三步曲》、巴拉茲的《安魂曲》、聶米諾維奇?丹欽柯的《文藝?戲劇?生活》、左拉的長篇小説《娜娜》、契鈳夫的《萬尼亞舅舅》、《櫻桃圓》等,還撰寫了《裝置設計的基本知識》、《論燈光》、《論戲劇批評》等專著。但是,他一直沒有遇到排戲的機會。

  採訪

  秦瑾,沒人請她排戲。

  解説

  一直以來,焦菊隱最想做的是中國的斯坦尼。直到48歲那年,他才看到了希望。這年他進入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為職業話劇導演。

  林兆華:真正的藝術家是不固守傳統的

  解説

  〈關漢卿〉是焦菊隱在1958年導演的,這一年他還導演了另外兩部戲,〈智取威虎山〉和〈茶館〉

  (賣海報)

  這時候,焦菊隱開始接受批判。

  解説

  結婚後,秦瑾沒有參加工作,她為焦菊隱做資料整理和文稿抄寫的工作。在這個院子裏,他們共同生活了八年。1960年,秦瑾和焦菊隱離婚了。

  解説

  1956年10月8號,老舍先生拿著還沒有定名的新劇本,來到北京人藝朗誦。

責編:木鐸金聲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