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鍋裏乾坤(上)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5日 10:36)
短片:冬季裏抗寒溫補的涮羊肉到底是由誰發明的呢?宮廷佳肴為何會流傳到民間,成為了北京風味?涮羊肉與火鍋的區別到底在哪?本期《歷程》和您共同了解涮羊肉。
主持人:我聽説有這樣的説法叫做,是大寒那天還是小寒那天,一定要吃涮羊肉,説這樣吃了以後,就可以一冬天都不凍手,這個真的很靈嗎?
嘉賓:我比較不怕冷,因為我是回族,因為羊肉是比較溫熱的東西,所以進入冬季開始吃涮羊肉,禦寒的效果是極好的,所以從冬天開始,以前傳統上都是從冬季開始,從小寒開始吃涮羊肉。
主持人:其實説起來這個涮羊肉,可能絕大部分人都吃過,但是涮羊肉的歷史可能大夥都不太了解,那麼涮羊肉到底是誰發明的?
嘉賓:涮羊肉的最合理的,最接近於歷史的説法,是蒙古騎兵發明的涮羊肉。歷史上講涮羊肉的真正發明者,是拔都,術赤的兒子。成吉思汗大兒子是術赤,西部汗國成立以後,術赤病死以後,接替術赤是拔都,指揮蒙古鐵騎蹂躪了歐洲,蒙古鐵騎很強悍,很彪悍,吃糧食,吃窩頭好像不行,一吃、一顛全沒了,不抗餓,不抗餓,(騎兵)很健壯,所以要大量吃肉。所以電視劇裏講是吃肉的民族,(騎兵)可能大量要吃肉,而從帕米爾高原往歐洲進攻的時候,那是比較寒冷的地方,高寒地區,所以吃羊肉禦寒,羊肉禦寒效果最好,所以蒙古兵就是大塊煮羊肉吃。可是拔都是一個很好的軍事家,他在指揮過程中,發現大塊煮肉影響他的速度,比較慢,騎兵是機動性很強的,速度很快的,大塊煮肉慢,所以他要求蒙古兵把肉切薄了煮,把肉切很薄了煮。所以現在蒙古族切肉是一絕,他們可能就把肉這麼拿著,拿刀一捋,很薄的一片就出來了,然後就是一捋,然後往鍋裏一放,所以蒙古兵吃飯,就是很薄的肉去煮,當然那時候很簡單,也不可能蘸那麼多調料,蘸鹽吃的,所以適合於行軍打仗,適合蒙古兵作戰。
主持人:我聽過這樣的説法,好像説涮羊肉的鍋,是由蒙古騎兵的頭盔,這種樣式演變而來的 。
嘉賓:咱們看到那種鍋子,涮羊肉那個銅鍋,你擺在桌子上的時候,那個鍋子的形狀誰也改變不了,挺奇怪的,你要把那鍋子蓋蓋上,因為咱們吃的時候,鍋子蓋拿掉了,把鍋子蓋蓋上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一個完整的蒙古包,而鍋子蓋拿掉,你們吃的時候,你看到的是蒙古騎兵的軍盔。現在蒙古族姑娘唱歌、跳舞戴的帽子,都是鍋子那形狀,所以中國歷史上講,元世祖忽必烈(證明是)蒙古人發明,歷史考證過,因為據説《馬可波羅遊記》裏寫到,他在元大都皇宮裏吃到了蒙古火鍋,所以英文、法文對涮羊肉的翻譯,Mongolia,而日本(和)韓國朋友説得更直接,他們説吃忽必烈,吃成吉思汗,所以呢,這個涮羊肉是蒙古人發明,這個是比較可靠的。
主持人:如果這麼説的話,是拔都發明的涮羊肉,但是我聽説好像是,忽必烈為涮羊肉命名的。
嘉賓:實際上説,有人説忽必烈正名,元世祖忽必烈為什麼正名呢?傳説忽必烈去征伐一個部落,打仗的時候,離那個部落還有一定距離的時候,天黑了,安營下寨,這時廚師就要給他做飯,但是他不可能吃士兵那種東西,所以廚師切好了肉片,做好了水,是為了準備給他炒菜的,可是這個部落(覺得),(覺得)蒙古大軍到了,(想)先下手為強,偷襲,所以偷襲的時候,探馬一報,戰爭一觸即發。所以忽必烈要求將軍們趕快吃飯,餓著肚子沒法打仗,現在摳摳扳機還可以,那個時候都是動槍,還要騎馬,所以廚師就慌了,他沒有飯,而貽誤戰機是要掉腦袋的。所以廚師靈機一動,想起吃(騎兵發明的)這(種)方式,他就把肉直接擱鍋裏了,忽必烈吃了一次最完整的涮羊肉,就不可能等熟了,真正做到了涮,所以在這場戰爭(中),他吃的時候,他也不見得覺得它有什麼好,但是這場戰爭打勝了,勝了以後,心情很高興,所以他更感覺到這個方式,就是比較適合於他行軍打仗,適合蒙古的這個統治。
主持人:而且彩頭很好,吃了它打了勝仗。
嘉賓:所以他很推崇,他就説這個好,涮羊肉,他就把它定名為涮羊肉,這個方式是這麼來的。
短片:忽必烈為涮羊肉命名後,宮廷裏的禦廚們開始精心製作這道菜,他們精選優質的羊肉,切成均勻的薄片,並且添加各種佐料,尋找不同的味道。從那時起,類似於今天吃的涮羊肉調料就誕生了,但是當時的涮羊肉卻成為一種宮廷佳肴,被一直局限在皇家貴族當中。
嘉賓:涮羊肉從軍隊直接進入到了宮廷,所以它遠離了老百姓,所以元朝到現在八百年,而涮羊肉在北京才三百多年,中間五百年沒有,沒聽説過元明兩代北京吃涮羊肉吧,二十多年前,如果咱們上內蒙,內蒙沒有涮羊肉,蒙古人不會做涮羊肉,把它局限在上層,皇宮裏。
主持人:您的意思也就是説,涮羊肉在它産生的初期的時候,完全是一種貴族食物?
嘉賓:不是,它一開始是騎兵的,但是從這個方式進入到宮廷以後,逐漸離開了,逐漸遠離老百姓,而且從蒙古草原看來,常年征戰以後,它的水資源可能已經不像以前那麼豐盛,所以它煮的方式慢慢就被蒙古人拋開了,就是烤的方式比較多了。而涮羊肉進入到宮廷以後,就逐漸離開了老百姓,上升成為一種高檔吃法,慢慢等於這種形式在蒙古人當中,也失傳了,也失傳了,就是不怎麼用,它是貴族,上層在用。所以前幾年北京有些考古學家,還真有好多篇文章考證涮羊肉,考證來考證去,得出的結論是它不叫涮羊肉,它真正的稱呼應該叫膳羊肉,膳羊肉,禦膳房的羊肉,皇宮裏邊的羊肉。這個聽著是比較合理的,因為在1965年以前,涮羊肉始終保持著濃重的貴族氣,那時候北京沒有多少人能上東來順吃得起涮羊肉的,太貴了,是一個很高貴的事。而且現在咱們開玩笑,咱們現在年輕人去吃涮羊肉,很多人喜歡一下就把一盤擱進去了,這時候肯定有人要告訴你,説這個方式不好,不對,涮羊肉一定要夾幾片涮,為什麼夾幾片涮,皇宮裏吃的時候,太監是不敢把一盤擱進去,把一盤擱進去,皇上急了,要掉腦袋。所以它是一個很貴族化的(吃法),就是説是種精細的食品,很講究的,它是很講究的,它不能是大眾的方式,所以涮羊肉就在傳統上,是一個高貴的事。
短片:作為一道宮廷佳肴,涮羊肉從元朝時起一直被局限在皇家貴族當中,但是到了清朝時卻流傳到了民間,並且成為了北京風味。那麼從禦膳房裏的膳羊肉變成了民間的涮羊肉,這其中有著怎樣的原因?
嘉賓:從膳羊肉演變成涮羊肉,怎麼會變成涮羊肉呢?怎麼會變成回民手上呢?變成涮羊肉的原因,有一部分人説,有很多文章説,説北京人説話説得快,三百多年口誤,大舌頭,膳、涮、膳、涮,説白了,把它説成了涮羊肉,加上涮的方式,這個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感覺歷史都是大舌頭説出來的,有點牽強。我們感覺裏邊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這個原因是什麼,滿族人到北京以後,地位變了,皇上説吃皇糧了,成為高等民族,而三百年前貴族去開飯館,是丟臉,下九流、下等人的事,(滿族人)處在光吃不做,老北京説滿族光吃不做,光吃不做,北京就得有人給他做。誰給他做?自然而然就是那些賣牛羊肉的人,而三百年前北京賣牛羊肉的人,好像沒有漢族朋友,那時候漢民賣給誰呀,穆斯林不買你的,漢民不吃,所以一般講像一條龍,這些三百年左右的這些回民飯館,逐漸把它演變、約束,約束到我們回民手上,逐漸把它演變的,其實很多(漢族)飯館在這個過程中,確實也參與,也去經營,但是它因為這個,它的客人的構成,滿族跟回族,還比較喜歡到回族飯館,回族是不能到(漢族)飯館的,所以像四十年代以前,八大樓裏有一個(漢族飯館),正陽樓是賣涮羊肉,但是它為什麼沒到五十年代,這個店就不做了呢,它還是有一個(銷路)問題,所以説還是逐漸約束到我們回民手上。
主持人:就是因為當時回民主要是經營牛羊肉,是吧?
嘉賓:尤其到五十年代以後,約束就更強了,再加上出現三年自然災害以後,羊肉的資源(少了),就更約束在回民手上,所以在七十年代,餐飲服務學校的教科書上,很清楚把它列為清真菜,清真菜係,其實你看現在北京,滿大街都是涮羊肉吧,但是你們到能代表北京風味的漢族飯館,好像沒有一家賣涮羊肉,越是能代表北京的越不賣,比如説豐澤園、 萃華樓、同和居、沙鍋居、柳泉居,但是它們有個共同點,一天涮羊肉都沒賣過,而在八十年代以前,你要想吃涮羊肉,你只能上東來順、紅賓樓、又一順、南來順、一條龍,你觀察一下,它們一個共同點,都是回民,既然北京的漢族不賣涮羊肉,從哪兒説起這是北京風味呢?
主持人:那您應該説涮羊肉是?
嘉賓:完整的稱呼,它應該是北京清真風味,而北京清真風味不等於北京風味,這其實是兩個根本不同的概念。
主持人: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涮羊肉真的已經從貴族化變成貧民化了。
嘉賓:這個還是主要因為,從1979年機器發明以後,把這個技術從回民手上解放出來了,所以才在1979年發明機器以後,這個涮羊肉才鋪開了,正經貧民化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一個難題,就是它的內涵沒跟上,所以以訛傳訛,以詐傳詐,很多人以為現在很多形式都是涮羊肉,這個觀點不太合理。火鍋跟涮鍋是根本不同的兩個概念,真正的火鍋是把東西擱進去,全部碼在鍋子裏,碼在鍋裏做一鍋湯去煮,希望湯裏的味,煮到被煮的東西裏,它是熟食,煮的時間越長越好,而涮羊肉,北京話的涮很形象,一個很形象的動詞,我騙你一次,涮你一趟,一個來回,所以它要求速度是很快的,它是少數民族一個茹毛飲血的吃法,所以它是生食概念,涮是(做)菜的這個技法裏,跟煮、燉是不一樣的概念。老北京開玩笑説,一開叫涮,肉在裏頭開一個開叫涮羊肉;兩開是溜,時間長點兒溜肉片;三開那是燉肉,你把肉擱進去沒完沒了煮,你沒吃涮羊肉,你在吃燉羊肉,概念不一樣。
主持人:我們平時老説,你今天晚上吃什麼去,説今天晚上吃火鍋去,其實我們指的是涮羊肉,其實我們這種提法是錯的。
嘉賓:其實這個説法,你要真正從文化概念上講,這麼講就不合理,我無意之中看到一個日本電視劇,居然看到幾個日本年輕人在講,咱們吃火鍋去還是吃涮鍋去,居然他還分得清楚火鍋跟涮鍋的區別,所以咱們現在把它籠統稱為火鍋,不合理,從飲食文化概念上講不合理。
責編:戴昕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