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編導手記

作家風範

------《馮友蘭1946》編導手記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07日 14:23

  做馮友蘭是我們組做“北大哲學大師”系列中難度最大的,首先是在於採訪嘉賓都已經八十高齡,不便出門到演播室做節目。所以,我只能帶著機器去馮友蘭的小女兒家採訪。

  早已耳聞宗璞老師是位著名的作家,除了些散文,卻從未拜讀過她的大部頭作品,時間倉促,更是沒有可能將其作品買來一一讀一遍。心中自有幾分心虛,果不其然,在採訪中她問道:“你們看過我寫的書嗎?”我和池只能面面相覷,説知道或者聽説過,這不就等同於沒讀過。説讀過那是虛偽。

  第一次採訪,很不順利,無論我們問什麼,老人家都只有短短的幾句話就對付了我們。我想,可能是因為上述的原因吧。

  回來後,我們覺得這樣做下去,肯定是不行的。於是,我們選擇了第二方案——再找一個嘉賓任繼愈與宗璞老師補充。

  到帶攝像機去宗璞老師家拍攝的那天,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不僅看了她的小説,還準備了不少問題,打算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的刨根問底。出乎意料的是,那天宗璞老師情緒非常好,在園子裏一坐下就與我談起馮友蘭先生的故事,十幾分鐘下來,我沒有打斷她。我心裏驚嘆:這不就是洋洋灑灑一篇條理清晰,生動有趣的散文嗎?

  其實,馮友蘭先生在早年上課時,就有著條理清楚,上下文邏輯性強的特點,所以,在戰亂中,他才會上完課的講稿就是一篇完整的書稿。看來,宗璞老師是深得馮老先生的“以口代筆”的真傳。

  以下便是宗璞老師的談話,大家可以看看,它是不是就是一篇美文?

  小的時候在學校裏做過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家庭,我就發表了議論,我説一個家裏面只要有母親就可以,父親有沒有是不重要的,但是父母對小孩這種看法,不知道他們怎麼樣討論,不過我父親也並沒有因此就把他做學問,做事業的那個心思多放在家庭上面來。

  這就是他全神貫注地最主要的就是哲學,他非常的愛思想,老在考慮問題,所以在抗戰的時候,這些先生們從長沙經過越南到昆明去,走過木蘭關,司機讓大家把手都放進來,收進來,不要靠在窗戶上,大家都照做了,可是我父親好像沒聽見,車走過去,他的手就撞斷了,骨折,後來金越林先生跟我説,半開玩笑的,説當時大家聽到這個話趕快把手收進來,只有你父親在想為什麼要把手收進來,收進來的抽象意義是什麼,具體意義是什麼,等他還沒考慮完呢,就已經骨折了。

  這是他愛思索,全神貫注地在他的學問上是非常突出。在文革的時候還有一件很滑稽的事。我們那個時候全家都擠在一間小屋子裏,所有的地方都堆滿了東西,我當時在城裏工作,我從城裏回來的時候,母親就包餃子,等到大家包了餃子以後,就找不到這個餃子了,後來找了半天,説這麼小的地方能到哪兒去呢,找了半天我父親坐在那個餃子上,一點也不覺得坐在什麼東西上,非常的專心,腦子裏只有他所考慮的那些事情。這就是説他是這樣,可是他為什麼會這麼執著呢?為什麼會這麼愛他的哲學呢?

  最根本的一個就是他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祖國,所謂愛國,我覺得不是説愛哪個朝代,哪個政權或者是這一類的,就是説愛自己所生長的土地,自己所幾千年精神依賴的文化,愛自己生存的空間,愛山山水水,是一種非常可貴的感情。我覺得像這種感情,它也可以發展成愛和平,愛人類,整個這樣一個很大的,很博大的感情。這樣他就一直到晚年,他就一直堅持寫作。他這個寫作是叫長救邦與古新命,他不是為寫書而寫書,他是把中國古代的哲學精華營養,為我們國家的現代化添磚加瓦,這在他的序言裏面都説了。在他年紀已經很老邁,生活非常困難,吃飯都要人喂的情況之下,他一直堅持寫完了他的《中國哲學史新編》,150萬字的大書,我想這是中國哲學史上的奇跡,因為它寫的不是一般的回憶錄這樣的形式寫下來的,寫的是一個很大的學術著作。

  他在寫作的時候,也有很多關心他的朋友、親戚很怕他寫不完,説你是不是可以寫一個大綱,讓別人幫助整理,他説不可以,他就是從頭到尾一字一句都是他自己的,當然他是口述,是別人記下來的,都是他自己的。這是把生命放在這裡面了。所以他有時候就講李商隱的兩句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矩成灰淚始幹”,覺得好像真是在風燭殘年這段時間裏,一定要燒幹了才行,他有時候也講好像是薪火相傳,要前心繼後心,把自己當成柴來燃燒,使得學術的生命能夠繼續下去。

  在他95歲高齡,他當時經常的生病,天天生活都是很困難,每一天都是很困難的,他完成了這部作品。而且那個時候經常的上醫院,他看見家人也是很忙亂的,他就曾經説現在治病是因為要把書寫完,如果書寫完,有病也就不用吃了,會覺得很安心。他在寫完了書以後,四個月就去世了。人家問説他臨終有什麼遺言,我想那也不是説就是正式地遺言,可是他最後説的話還是關於哲學的,就是中國哲學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編導:周莉芬)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