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首頁 >> 臺胞大陸游 >> 正文
 臺胞大陸游——北京博物館

  演播室:

  劉:觀眾朋友,大家好!《兩岸萬事通》與您如期相約,我是芳菲。在昨天的節目當中,我們給台灣觀眾推薦了幾個最值得一去的北京寺廟。其實,北京已經開放的上百座寺廟幾乎個個好看,每座寺廟都記錄了一段歷史,都可以稱作是一個博物館。提到博物館,有位歷史學家曾經説過,北京就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今天為您播出的是北京旅遊系列節目第五集-北京博物館遊。我們仍然請來了北京天平國旅行社的導遊員田松,由她帶您去看看北京的博物館。你好,田松!

  田:你好,芳菲,觀眾朋友,大家好!

  劉:你為台灣的朋友都安排了那些精彩的博物館呢?

  田:目前,北京已經對外開放的博物館有歷史類、專題類、藝術類、科技類、遺址類、革命紀念類、名人故居類、民族宗教類、院校類共九大類115家。大到中國的歷史,小到普通的蜜蜂,都設有博物館。

  劉:看來,北京的博物館對台灣遊客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那好,現在就請台灣的觀眾朋友收看今天的“北京博物館遊”。

  畫外音:(梅蘭芳京劇表演片段:《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穆桂英挂帥》)

  解説:有200年曆史的京劇藝術不僅在中國被稱為國粹,將京劇藝術帶入世界最高藝術殿堂的代表人物就是中國的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50年代,很多外賓到中國旅遊,往往有三個願望:一是觀長城;二是遊頤和園;三是訪問梅蘭芳。

  解説:記者跟隨台灣在京求學的何佩珊和謝立航同學來到了位於北京西城區一條窄小的衚同裏,梅蘭芳故居紀念館就坐落在這裡。這裡是一座佔地700余平方米的四合院,梅蘭芳先生曾在這個幽靜小庭院內,度過了生命中最後10年,直到1961年逝世。 梅蘭芳紀念館中以大量的圖片和實物, 介紹了梅蘭芳大師的藝術人生。

  解説:梅蘭芳,原名梅瀾,藝名蘭芳。原籍江蘇泰州,1894年出生於北京李鐵拐斜街一個梨園世家。祖父梅巧玲、父親梅竹狂都是天才的京劇演員。而梅蘭芳小的時候並不是天資超凡的神童,八歲學戲時還經常忘詞,老師曾失望地説:"祖師爺沒有給你這碗飯吃!"梅蘭芳是憑藉超凡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才得以從事京劇表演並最終成為一代京劇大師的。

  解説:在京劇實物展室內,陳列著梅蘭芳生前使用過的京劇表演道具。表演服裝大多為手工刺繡,採用中華民族的傳統圖案,高貴典雅、色彩艷麗,有很高的觀賞性,堪稱一絕。借助這些精美的服裝道具,大師塑造了一個個生動傳神的藝術形象,至今仍是京劇演員學習研究的對象。

  採訪:中央戲劇學院教師 陳琪

  我們現在演的這個戲,就是梅蘭芳先生的代表劇目。深受國內人民的喜愛。這麼多年,百演不衰。百看不厭。藝術性藝術價值是相當高的。

  採訪:中央戲劇學院教師 舒桐

  我曾經四次到台灣演出,交流京劇。我發現台灣的觀眾,對京劇是特別的熱愛。每次演出無論是上座率,還是觀眾的效果都很好。在大陸演出有什麼效果,在那兒演出會有相同的效果。

  解説:在圖片展室,陳列著梅蘭芳大師的演齣劇照。在五十餘年的舞臺生涯中,他精心創造,善於革新,塑造了眾多的優美的婦女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優秀劇目,像《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穆桂英挂帥》等。他發展了京劇旦角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采的藝術流派--梅派。

  解説:在梅蘭芳紀念館的門口,遊客可以買到有關梅蘭芳先生的書籍和他生前演唱的京劇錄音帶,還有一些帶有京劇臉譜的紀念品,您可以收藏,也可以帶回去饋贈親友。

  演播室:

  劉:參觀了梅蘭芳大師紀念館,不僅使我們對大師的生平有所了解,還可以親身感受一下京劇藝術的獨特魅力。我想這也是台灣遊客熱衷遊博物館的原因之一吧。

  田:是的,據我們了解,台灣的遊客不僅對京劇等藝術類博物館很有興趣,對繪畫、雕塑、文學等博物館,特別是有專題展覽的地方也都是想去看一看的。所以,我在這兒也建議遊客有時間再到徐悲鴻紀念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美術館去看一看。

  劉:我們的下一站該去那家博物館呢?

  田:我們為台灣觀眾安排了北京大鐘寺古鐘博物館。這家博物館集寺廟和博物館為一身,來這裡遊覽可謂是一舉兩得。每年除夕夜,人們都要敲響寺內的永樂大鐘祈求來年的平安順利,這種古老的習俗一直沿襲到今天。不僅如此,在這兒,您還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小的鐘。

  劉:那好,現在我們就一起去體會古鐘的魅力。

  畫外音:和北京的潭柘寺一樣,北京大鐘寺也是一個俗稱,它本名覺生寺,建於清朝雍正年間,因為寺內懸挂著著名的永樂大鐘而得名。在京求學的台灣學生羅宣竹和李長翰走進了這座古鐘博物館。

  解説:鐘曾是皇家重要的禮器,原來在典禮奏樂中使用,後來和鼓一樣演變成報時的工具。清朝時北京有了專門報時的鐘鼓樓,就成了正式的舉行求雨儀式的場所。據講解員介紹,遊客現在看到的喇叭狀的鐘是明朝才出現的,宋朝時的鐘更像個水桶。在寺內的小鐘林中陳列著40多口鐘,大多是宋朝時鑄造的,最早的距今900多年了。遊客可以注意一下鐘頂上的動物造型,它是“龍生九子”中的“蒲牢”,據説它最能負重,所以擔當了懸鐘的重任。

  解説:講解員告訴台灣遊客,你們來古鐘博物館不光要看哪口鐘歷史久遠,也不要只看鍾大鍾小,更不要只看重量,最重要的是欣賞它的鑄造工藝和文化藝術價值。大鐘寺在建築格局上和其他寺廟很相似,遊客走到最後才會見到最重要的建築--大鐘殿。遊客首先要注意大鐘殿的建築形式:下方上圓代表著天圓地方,這樣的形式一般廟宇是不能使用的,可見大鐘寺在當時的地位。永樂大鐘是明朝永樂皇帝朱棣下令鑄造的,清朝的雍正皇帝下令懸挂在這裡的。經過兩個皇帝的安排,永樂大鐘才得以展現在遊客的面前。

  採訪:大鐘寺古鐘博物館講解員 楊勇。

  鐘體上全靠一根長一米,寬6.5公分,高14公分的銅穿釘來挂起大鐘,幾百年來紋絲不動。小小的穿釘拉起大鐘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解説:除了在大鐘殿的後面是古鐘歷史陳列館,羅宣竹和李長翰在這裡發現了中國最小的鐘

  李長翰:你看大鐘寺還有小鐘啊。

  羅宣竹:是啊,大鐘寺明明叫大鐘寺。就是大鐘怎麼還有小鐘呢。你看陶做的鐘。陶鐘、陶能敲出聲音來嗎。陶就是那個泥土。這邊還有小小,這個銅鈴不是鐘,你看這個才多大。比手機還小。真棒。

  解説:這是大鐘寺古鐘博物館中收藏的新石器時期的陶鐘,只有十幾厘米高。是不是中國最小的鐘有待考證,台灣遊客不妨來看一看。

  演播室:

  劉:今年的永樂大鐘照例會在除夕夜敲響,希望台灣的觀眾能有機會在北京聆聽悠揚的鐘聲。北京有數量眾多的博物館而且分佈很廣,怎樣才能讓台灣的遊客利用有限的時間看到更多的好地方呢?田松,有什麼好辦法嗎?

  田:辦法還是有的。現在北京的博物館學會推出了北京地區博物館套票,這是其中的一種版本,卡上印有北京博物館的地址、聯絡電話、開放時間、乘車路線。通票使用有效期為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價格是80元人民幣。另外,2002年度博物館通票還出了少年版,通票售價僅為50元。憑通票可以免費或優惠參觀68家博物館,遊覽一家場館的平均花費不到一元錢。有了這樣的通票,台灣的觀眾朋友可以選擇假期到北京做一次博物館專項旅遊了。

  劉:有了博物館通票,台灣的遊客可以隨時來北京看博物館了,而且可以省去很多花消,博物館我們就談到這裡。

  北京奧運申辦下來了,現在北京在做什麼,北京人在想什麼,奧運場館建的怎樣了,明天的北京奧運遊節目當中您都會看到。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節目。再見!

責編:王京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