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節目精選

  楊:第一個真正提出人類基因組計劃這個詞或者類似于這個詞的這個計劃的,那應該是美國能源部的那一班人。我後來也跟美國能源部的那一幫人説過,為什麼這個事情先是你們做起來的,當然他們也笑了,你也想想看人類基因組計劃是研究人的所有基因的,那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是每個所只研究一種病,這個心血管,這個腫瘤,那個那個的,但是我們才是研究整個人的。我説就像你這個問題,你能源部同這個有什麼關係?這個事情真有意思,能源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他們造的原子彈在那個地方,對於結束這一次世界大戰是起了很大很大作用以後,在這方面看到原子彈的威力,另一方面就開始研究這樣的高能量的輻射,對我們遺傳物質的影響。後來那個研究的結果使他們更加注意,因此他們確實形成了這樣的思想。要想研究外界對我們人的影響的話,那一定首先研究我們人的接受外界影響的那個東西是什麼,那個東西當然是基因,當然是DNA,因此他們是産生這樣的思想。

  和杜爾貝克不謀而合,原子彈的威力讓美國能源部認識到了研究基因的重要,1986年,美國能源部向國會正式提出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初步草案,同時美國開始籌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驗室。

  記者:當時這個人類基因組計劃提出來,它裏面涵蓋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楊:內容是相當多的。可以説成四張圖。第一張是物理圖,我們這個世界是物質的,就是那個物理圖。物理圖概念很簡單,當人的基因組第一層就是一條31米長的高速公路,我們就在這個公路上插上一個一個路標,就像我們看到現在的路標一樣,每公里一個,每一百米一個小的。但是人類基因組你怎麼給它插上一個,我們就去找人類基因組裏面的特點,就像高速公路,暫時那個路標還沒有,就是我們人為刻上12345的,就找某個地方有一個山,某個地方有一座房子,就把這些人類基因組裏面本來就有的特徵打成路標,這是物理圖。大家知道,儘管距離是一個距離的概念、物質的概念,可是我們上海到北京的距離誰能説清楚?你記得嗎多少公里,我反正不知道。

  記者:我不知道。

  楊:可是有一點我知道,當年坐火車是40個小時,現在坐火車只需要20個小時,現在坐飛機只需要兩個小時,這樣無形中間我們用一個本來同距離毫不相關的概念小時、時間給算出來。

  記者:來算距離。

  楊:不是,這裡的概念是這樣,實際上這個時間才是真正兩個地方的距離,實際距離的效應。物理圖就是這樣,在人的基因組裏面,這個決定眼睛的基因同這個決定耳朵的基因,儘管相隔那麼遠,可是經常在一起。可另外有一個地方中間如果隔了一個大山,叫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實際上物理距離不是很遠,永遠走不到一起。你説講距離哪一點最重要,我覺得交流是最重要的。遺傳圖的概念就是這樣,實實在在的遺傳效應,這個點同那個點的效應,兩個圖了。 第三個圖,人類基因組我們有30億個ATCG組成,可是裏面真正為蛋白質,那就是胰島素,什麼干擾素,編碼的基因只有一小部分。那當時也是一個爭論,究竟這個小部分就夠了,大家説不夠。但是把這一小部分先拿出來,那自然是個好事。這個就叫原始的基因圖。那時候叫轉錄圖。

  第四個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鐵定的任務,一定要保質,一定要定量,還一定要定死,2005年10月份,10月1號,就是説國會通過那一天開始一定要結束。不然的話就宣告失敗,就4個圖。第五個,一個要點這才是我們認為是人類歷史的一大進步。我剛才講了生命科學有個最大的特點是什麼,人是生命,人是生命科學的研究者,人又是生命科學的研究對象。那這個基因,我們就説現在講安全吧,安全一個要素就是不為人所知,我這裡講的是基因,基因的安全。那你以後有辦法把基因讀出來,基因信息告訴誰呀?這是一個問題了。遺傳信息的使用。還有基因組是誰的,對這些問題怎麼辦呢?大家都爭論不下。説不定搞出一個怪物來呢?説不定創造新的不平等呢?

  這個問題困擾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如果不能解決,這個計劃就會功虧一簣。

  楊:沃森真聰明,這實實在在是他的主意,他説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好好研究,他説我一定告訴大家,我要把所有經費的3%到5%用來專門研究這個問題。誰來研究?律師、生命倫理學家還有公眾,因此專門定下來這樣一個課題,作為人類基因組計劃不能缺少的內容,叫ELSI,意思就是倫理、法律和社會問題。你看四張圖,都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龐大的目標,潛在的危機,人類基因組計劃從提出開始,就伴隨著巨大的爭議,反對者説,他就像從乾草堆裏找針一樣,根本不可能實現。

  楊:美國人自己講,這次關於人類基因組的討論,是在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科研的項目討論。這個項目像很多新聞界説的,完全可以同人類自然科學史上另兩大項目,曼哈頓原子彈計劃和阿波羅登月計劃相媲美的。從下到上的支持的話,這個計劃是起動不起來的。

  記者:當時爭論的焦點在哪?

  楊:首先這個錢花得值得不值得?

  記者:多少錢?

  楊:30個億。美國人不管男女老少。

  記者:要從人家腰包裏掏?

  楊:硬碰硬的。每個人掏出10美金來。

  記者:這是一個。

  楊:第二個,老百姓問這麼多的錢,對我有什麼利益?你説的太遠了他説你吹牛,你説的太小了,他説這個有什麼用,肯定不能馬上兌成錢。如果説太那個了,他明天就來,你們給我看看你們研究的基因。這也説出來,這不只是描寫夢境,寫科幻小説,要實實在在告訴大家,這個計劃要多長時間,多少錢,做多少事。第三個,那個時候計劃太多了,腫瘤計劃大家知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人類基因組計劃一樣的,如果不能完成這個基因,就是失敗的,但是做計劃的意義絕對不能抹煞的。腦袋計劃統統都出來了,就這個計劃被大家接受。

  記者:任何科學發現或者是科學發明它的誕生肯定是一直伴隨著一種爭論和置疑的?

  楊:是的,越是影響越大的科學,對它的批評、置疑也就越多,它持續的時間也就越長。

  主持人:謝謝您楊教授。應該説經過了艱難的孕育,人類基因組計劃終於得以提出了。但是這個計劃提出是在美國內部引起了非常巨大的爭論,美國的科學家是如何説服政府和公眾來支持這個計劃的?這個計劃又是如何從美國走向國際,最終成為全世界矚目的全人類的計劃呢?

<<上一頁
第2頁
(編輯:栗原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