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殺手——心血管疾病(上)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30日 10:07
2004年10月17日,將近3萬名運動員參加了北京國際馬拉松賽,這是自1981年舉辦這一賽事以來,參賽運動員最多的一次。
但就在比賽臨近尾聲的時候,在離終點僅400米左右的地方,一名業餘運動員突然暈倒在了賽道上。
這時現場沒有急救人員,有些觀眾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但更多的觀眾由於不知所措而只能在路邊觀望。
過了幾分鐘,經過這裡的兩名遊客上前救助,但他們很快就發現這名暈倒的運動員已經停止了呼吸。
十幾分鐘後,北京安貞醫院的救護車趕到了現場,然而醫生們在經過檢查之後也確認這名業餘運動員的確已經死亡。實際上,在10月17日這一天,還有一名年僅20歲的業餘選手在比賽中也突然倒地,經搶救無效死亡。從急救現場看,這兩名業餘運動員屬於猝死基本可以成立。
阜外醫院急症搶救中心主任 朱俊:“猝死呢,是這樣一個定義:它是由於心臟原因造成的突然的意識喪失,使患者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發生自然死亡。這個非常短的時間,一般就是定義在一個小時之內。”
其實,猝死事件對我們來説,已經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最近幾年,全國不少城市都發生過公交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在工作中突然意外死亡的事件。在今年的6月25日,北京一輛正在行駛中特6路公交車,猛然剎車停了下來,這是突然面臨猝死的司機用生命中最後的一點力量踩下的剎車。在8月份的雅典奧運會上,北京電視臺的一名攝像記者也在工作崗位上發生猝死。
實際上,這些在當時得到公開報道並且引起人們關注的猝死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更多的猝死病例已經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猝死,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們生命的隱形殺手。那麼,這些不斷發生的猝死主要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阜外醫院急症搶救中心主任 朱俊:“猝死的原因是很多的。心臟病的原因要更多一些。心臟以外的原因,造成心臟的損害,再産生這樣的病例也有。”
創建於1956年的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是目前是國內心血管病領域最著名的醫院之一。從這家醫院多年來所收治的猝死病例來看,引起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心血管疾病,具體地説,就是由冠心病所引發的急性心肌梗死。
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阜外醫院急症搶救中心主任朱俊教授注意到了這樣的一個現象,這就是隨著生活方式和社會節奏的改變,心臟病的病種也在發生變化。過去在生活水平很低的時候,先天性心臟病很多,但在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之後,各種跟動脈粥樣硬化有關的一些心臟疾病的發生率明顯提高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冠心病。在阜外醫院的急診科,有40%左右的急診病人是跟冠心病有關的。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過去,由冠心病所引發的猝死者中,以體弱多病的老年患者居多,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也由於冠心病而頻繁地發生猝死,冠心病的發病年齡在不斷降低。
由北京市朝陽醫院所提供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在北京地區35歲到70歲的自然人群中,22.8%的急性冠心病事件以猝死形式發病。在所有急性冠心病事件死亡中,猝死佔36%。死在醫院外,醫生來不及診治者的,佔猝死的80%。而從這些猝死事件中,也可以看到冠心病發病年齡不斷提前的趨勢。
2002年5月2日,早晨7點50分,一位年僅38歲的男子在行走中突然發病。送到朝陽醫院急診科的時候,呼吸心跳已經全部停止。醫生們立刻對這位患者實施了心肺復蘇,初步診斷的結果是突發心肌梗死。
雖然經過醫生和護士們20多分鐘的極大努力,但是病人的心跳呼吸卻始終不能恢復,醫生只能向家屬如實交代了病情。
面對一條年輕的生命,整個醫院的急救系統繼續不遺餘力地實施搶救,只要還有一線希望,醫生們就不會放棄。
半個小時過去後,病人的心臟終於有了反應,開始微弱地顫動。
50分鐘之後,病人的心臟終於維持住了主動的跳動,年輕的生命被醫生們從死亡的邊緣挽救了回來。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朝陽醫院心內科主任 楊新春:“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到,就是冠心病發病的年齡大大提前。我們過去都認為冠心病是五十歲以上的人容易得的病,那麼現在來説呢,是在三十歲到四十歲的人之間得冠心病已經是不太罕見了,已經是比較容易看得見的一種現象。”
一項統計結果顯示,近年來,北京地區的一家心血管醫院每週至少有兩到三名45歲以下的中青年,因心肌梗死急性發作而入住重症監護室,其中最年輕的冠心病猝死者年僅33歲。
另外的一項歷時10年在70萬人群中進行的調查顯示,10年間,急性冠心病的男性患者在45歲至49歲年齡組增加了50%,有一家醫院更收治過一名年僅28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年齡不斷提前,中青年人已經成為心臟病猝死的高危人群,那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會成為冠心病患者呢?
談到冠心病,首先要從心臟和人體的血液循環説起。
心跳不停,生命不息。人類的心臟威力驚人,它能以每秒8米的速度噴射出血液,沿著血管送往全身,只需要1分鐘就能把人體中的全部血液循環一遍。而在一晝夜中,心臟可以輸送8000多升的血液。
如此高效能運做的心臟,它本身的動力又是從哪來的呢?原來冠狀動脈才是它的動力源泉,冠狀象帽子一樣罩在心臟上,並且分出很多小枝進入心肌,把能量供應到心臟的各個部位。冠狀動脈健康與否,對人的壽命是舉足輕重的。
如果我們進入冠狀動脈就能看個明白,健康人的血管內壁光滑而富有彈性,血管還有一層內膜,韌性很強。
如果長期大量食用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血管內膜下就會堆積起一些脂類物質。脂質進一步沉積,就會形成明顯硬化的纖維斑塊,病變進一步發展,這種血管壁上的斑塊就可能出現潰瘍、脫落和出血。如果這些雜質堵塞在血管的狹窄處,阻止了血液的正常流動,就會引起心肌缺血。缺血超過4個小時,心肌的壞死就不可避免。
人類的血管為什麼會發生動脈粥樣硬化這種病變,目前醫學界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有很多學者認為,血管內脂類物質的堆積和斑塊的出現,是人體衰老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現象。
阜外醫院急症搶救中心主任 朱俊:“應該説呢,在衰老的過程當中,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病理變化就是動脈粥樣硬化。但是並不見得這種動脈粥樣硬化最終都要導致疾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我們把它叫做斑塊。這個斑塊的意思就是在血管的不同部位,散在的斑塊,它不會整個血管都變成斑塊,它不會是這樣。那麼就取決於這個斑塊發生在什麼地方,如果比方發生在比較粗的血管主動脈上,那怕它再大,恐怕也沒有太大的損害,除非它引起一些特別的疾病。但是心臟的血管和腦子的血管相對比較細,那麼在這發生的斑塊可能就要造成阻塞,那麼就要出現問題。”
冠狀動脈是給心臟本身輸送養料的血管,在這種血管裏形成的斑塊對人生命的威脅是最大的。
近年來,一種新的損傷反應假説已經得到了公認。這種學説認為,如果血管內皮由於某種原因受到損傷,在損傷的部位就會逐漸沉積起一些脂類物質,這種沉積導致斑塊的形成。
而斑塊在長到一定體積之後,如果表面出現一個裂口,就會使一些動脈粥樣硬化物質暴露出來,血液中的血小板會迅速粘附、聚集到這個受損的部位,使斑塊不斷加大,形成血栓。血栓的生長使血管的直徑越來越小,直到造成整個血管的堵塞。如果這個堵塞恰好發生在冠狀動脈上,就會導致急性的心肌梗死。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其實是需要很長時間的。並且,從血管上出現斑塊,到發生心肌梗塞的又可以間隔很長的時間。所以一般來説,冠心病應該是一個老年性的疾病。
隨著我們平均壽命的不斷提高,冠心病發病率的提高應該説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最近十幾年間,這种老年性的疾病在中青年人群中的高發卻是不正常的。
人們已經知道高脂肪、高熱量食品的大量食用,以及抽煙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但這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為什麼會大大縮短,而使一些年齡只有三四十歲的中青年人也出現嚴重動脈粥樣硬化,並且一旦發生心肌梗死就面臨猝死的威脅呢?是什麼我們所不了解的原因使這些中青年人處在黃金歲月裏的生命變得如此脆弱呢?
請您在下周同一時間繼續關注我們的節目。
《第一殺手----心血管疾病》(下)
解説詞
2002年5月2日,早晨7點50分,一位年僅38歲的男子在行走中突然發病。送到朝陽醫院急診科的時候,呼吸心跳已經全部停止。醫生們立刻對這位患者實施了心肺復蘇,初步診斷的結果是突發心肌梗死。
這位患者的身體一直不錯,在每年例行的體檢也從來沒有發現過有什麼疾病,但心肌梗死的突然發作,使他的生命徘徊在死亡的邊緣。
經過朝陽醫院急診科一個多小時竭盡全力的搶救,患者的生命最終被挽救了。這是一個奇跡,是醫務人員珍惜生命永不放棄所創造的奇跡。但這個病例也提示著我們,心血管疾病的年輕化,已經嚴重威脅著中青年人群的生命與健康。
今年以來,更多的猝死病例,在我們的身邊繼續不斷地發生。從業餘運動員在馬拉松比賽中的猝死,到公交車司機在工作中的突然倒下,猝死事件的發生越來越頻繁。
北京安貞醫院的一項統計顯示,這家醫院每週至少有兩三名45歲以下的中青年人因為心肌梗死急性發作而入住重症監護室,最年輕的冠心病猝死者年僅33歲。
在這些病例中,有相當多數患者發病是非常急的,可以説是迅雷不及掩耳。甚至有些人的身體看起來很好,平時也沒有任何心臟病的症狀,然而一旦發病就需要搶救,猝死的比例也遠遠超過了老年的冠心病患者。那麼,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的生命變得如此脆弱呢?
安貞醫院副院長 白樹功:
“心臟時時與血液打交道,行使它的泵血功能,近水樓臺先得月,照理説用血應該不成問題。但實際上,心臟如同銀行管錢又不能隨意挪用錢一樣,心臟也只能管血液的進出,不能挪用一滴血,要用血只能通過正常的渠道,這個渠道就是冠狀動脈的循環。冠狀動脈是心臟唯一的營養動脈,心臟的活力和人體血液循環的正常維持,都取決與冠狀動脈的暢通無阻”。
像我們建立的現代城市交通系統一樣,在冠狀動脈及其分支之間實際上還存在著許多側支,這是一種潛在的管道,平時並不參予冠狀動脈的循環,只有當冠脈的主幹,也就是主要的道路發生狹窄或阻塞的時候,血液才通過這些側支繞路將氧氣輸送到遠側的區域。這很像我們遇到交通堵塞的時候,就會想辦法繞過去一樣,人類的心血管也具有這種特殊的能力。
但是,側支循環的發展成熟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一個人在中年以後見面臨冠狀動脈的狹窄和供血不足,而病情的發展又比較和緩,那他就有足夠的時間發展出側支循環。所以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更多地以心絞痛的形式來表現,猝死的危險反而要低一些。
而中青年人,一旦突然發生冠狀動脈的阻塞,是根本來不及建立起側支循環的,這就必然引起嚴重的心肌梗死。更危險的是,很多人在突發心肌梗死之前往往沒有任何明顯的先兆,這就更加大了猝死的可能性。對中青年人來説,心血管疾病更像是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隱形殺手。
安貞醫院副院長 白樹功:
“人類的心臟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傑作,它可以健康地工作很長時間。而且,我們的心臟是有一定儲備能力的,醫學家們做過這樣的一個估計,正常時心臟大約只動用了大約30%的儲備能力。但是冠狀動脈血管狹窄之後,心臟就要承擔更大的壓力來對付疾病,這樣儲備力就會逐步地被動用,一直到被全部耗盡”。
這就好像城市的交通系統,本來道路的設計是有一定儲備流量的,但是不斷增加的交通壓力和路邊隨意的停車會逐漸逼近道路的容納極限,使交通系統只能維持在一個勉強可以運行的水平,這也意味著堵車的危險已經存在。
冠狀動脈血管的病變,是一個血管不斷變得狹窄的過程,在達到一定程度之前,人們是很難察覺到的,這就是不少突發冠心病的患者,在發病前並沒有什麼徵兆的原因。正是這種隱藏在暗處的危險,對中青年人的生命與健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事實上,從一個人所有體檢指標都正常的時候開始,心血管病發病的危險性就已經存在。在不斷發生的猝死病例中,有一個現象更值得我們特別關注,那就是這些猝死者幾乎都是男性,並且他們的年齡大多在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在發病之前,這些患者都沒有在意自己的心臟問題。
阜外醫院急症搶救中心主任 朱俊:
“現代醫院的研究結果認為,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會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而男性則沒有這種“待遇”,所以在五十歲之前,男性發生猝死的危險要超過女性。實際上,男性在生活上更多的不良習慣更加大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而在引發冠心病的各種原因當中,吸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獨立危險因素。一項有關吸煙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研究結果,再次證實了吸煙是中國冠心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吸煙為什麼會引起冠心病呢?這項研究結果表明認為,煙草中的煙鹼是造成危害的禍根。煙鹼進入人體血液後,可促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
此外,吸煙時産生的一氧化碳,搶在氧氣前面與血紅蛋白分子上結合,從而可使紅細胞攜帶和傳遞氧的能力降低20%左右。
而且,香煙中的某些物質會直接損傷血管,造成脂類物質和血小板在傷口的堆積,加快動脈斑塊的形成速度。
由於這些原因,使年齡在30歲到50歲之間的男性,吸煙者比非吸煙者,冠心病的發病率高出3倍,而且吸煙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更危險的是,香煙中尼古丁會影響神經而使疼痛的感知能力降低,掩蓋了冠心病病情的真相。使本來就很不明顯的冠心病前兆,被尼古丁所麻醉。
阜外醫院急症搶救中心主任 朱俊:“除了吸煙之外,中青年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上升還與其它的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不可忽視的是,最近十幾年來,對某些生活時尚的追求,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並且習慣了一些西方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這種高熱量、高膽固醇食品的長期食用,增加了肥胖人口的比例,也在悄悄地增加著將來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
對我們很多人來説,生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富足,但富足之後我們並沒有認真地選擇一種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緊張繁忙之後的放鬆,往往就是一頓肉山酒海的大吃大喝。也許幾千年來我們祖先五穀雜糧的生活方式決定了我們的 身體不能適應這種迅速變化的飲食,中國人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正是在這十幾年間迅速增加了幾倍。
吃得多了,運動少了,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應他們“享福”的過程中,“生活方式病”已經開始纏身了。
安貞醫院 顏紅兵:“雖然人類已經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任何再先進的高科技都無法使病人恢復到以前完全健康的狀態”。
近年來大量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實踐證明,冠心病其實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它既是人體衰老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疾病。所以,只要我們注意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視自我保健,就有可能避免心血管病的危害,提高我們生命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