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痛與嬗變——《科教片之窗》欄目創作研討會散記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18日 15:39
秋風秋雨,清風清波,懷柔雁棲湖畔的國家審計署培訓中心第六會議室裏一次暢所欲言,場面熱烈的創作研討會正在如期舉行。
看片、議論、爭執……切磋、對話、交流……儘管程序和形式與往常的創作總結沒什麼兩樣,但內容涉獵的廣泛與商榷交鋒的深入確實少見。儘管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天,很多問題大家仍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與會的所有創作人員都覺得這次的創作研討活動所議論的話題,觸摸到了目前科普節目創作的脈絡,刺到了創作問題的痛處。開闊了我們的創作視野,也漸漸明晰了節目目前的位置、生存環境以及今後該努力的方向。
一.我們視野中的科普節目與觀眾視野中我們的欄目
通過激烈的討論,大家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再也不能向以前那樣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欄目是自己的欄目,作為欄目中每一分子的個人對欄目,尤其是對像《科教片之窗》這樣以單個15分鐘專題節目構成的欄目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説欄目是我們的飯碗,那麼觀眾確確實實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這樣一種鮮明的觀眾意識迫使欄目中的每一個創作者在自己的智慧結構、知識體系、或者通俗説的眼界當中來一個重新的調整和彌補:不僅僅是不停地汲取影視藝術最新的原理和理論;借鑒各欄目與各種科普節目的創作經驗;也不僅僅是學習、採訪了解自己特定選題中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惡補自己在某一個知識鏈條中的缺環,以便順順噹噹地把自己手裏這檔節目拍下來,審查通過播出來。而是要痛下決心,時刻想著《科教片之窗》欄目在十套所處的位置,想著自己欄目的收視率以及決定欄目生死存亡的《中央電視臺節目綜合評價體系方案》,想著目前林林總總的科普節目創作趨勢。這樣一個眼界的拓展或者説創作者智慧結構的彌補,不再只是欄目製片人、主編的事,而應該使欄目中每一個創作者明白和把握的事。
過去,《科教片之窗》擱在一套時,大環境是不一樣的。那個時候畢竟一套是一個綜合頻道,容納了新聞、綜藝、娛樂、經濟等諸多類型的節目,而正經的科普類節目不過只有4個左右,樣式類型又大相徑庭。不管你《科教片之窗》欄目以何種層次和形式出現,總會擁有一部分特定的觀眾群,也總會有一點與別的欄目不同的“個性”。而現在放到了十套,頻道環境完全不同了。這是個專業化的科教頻道,在上榜的30多個節目中,正正經經的科學教育類節目就佔了20多個。節目內容幾乎涵蓋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節目形式有談話類的;有紀實類的;有非虛構紀實類的;有純粹專題類的;有專題加新聞雜誌類的;還有競猜類的等等。基本上目前電視主流節目的類型科教頻道都有了,那《科教片之窗》欄目和裏邊的節目到底走哪條路子,才能有自己的“個性”和賣點,節目究竟何以取勝?
這個問題如警鐘一般提出對欄目中的每一個人都極有好處,它讓每一個欄目的創作者都明白:自己的節目究竟要拍成哪種類型?與十套其他科普節目比較,我們靠什麼吸引和穩住觀眾。這一點,欄目攝像兼製片的海潮明深有感觸。他説:“我們欄目到十套後,我對十套裏其他欄目節目看的也多了,了解也廣了。原來的那種其他欄目節目與己無關的想法一掃光,現在真有一種如履薄冰的危機感。”不知是哪位大師説過:有時候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難。在這次創作研討活動當中,這個問題如此鮮明地烙在了各位創作者心裏,這算是收穫之一。
收穫之二是對我們欄目和節目收視率排位和具體操作環境有了更為系統理性和清醒的認識。一個基本的事實就是:在十套上榜的30多個欄目當中,《科教片之窗》欄目始終處在中偏下的位置,也就是在最後一個集團軍中徘徊掙扎。這裡邊有客觀原因:一是欄目剛從一套調整到十套播出,還來不及形成固定的收視群;二是節目本身太短,播出週期又太疏;三是臺裏對這檔節目的處置隨意性太強,播出時間上一會兒一變,也難以吸引住穩定的收視群;四是廠裏某些特定的、約定俗成的某些規則又不利於本欄目的生長和拓展。大家一致分析,這些客觀原因我們一時也難以改變,也不是我們一個欄目能夠解決的。但對內在的原因,也就是我們創作和管理上的主觀原因,應該説我們是能夠控制和掌握的。比如:在傳統科教片整體風格樣式上的創新;變“枯燥的灌輸”為“通俗、生動、有趣味”的平等敘説與交流。在科學道理的闡述當中增加細節、破疑過程以及科學家的想法思考和怎樣研究的細節等等,一句話,就是增加科學演釋過程本身魅力;在片名、包裝形式上再多下工夫,尤其注意節目開頭前三分鐘要牢牢地抓住觀眾。
這兩點收穫是共同的,但對某一位具體的導演來説,又有相對應的具體情況。如:程曄編導的三集節目《城市裏的風》系列——“街道風、樓群風、熱島環流”分期播出,前兩集播出效果不錯,收視率也創了本欄目在本季度的新高。到了第三集,下的功夫更大;鏡頭拍攝的更漂亮;動畫運用也更多,審查時也覺的是三集中最精彩的一集。可是播出以後,收視率不但沒有上升反而掉了下來許多。究其原因,客觀上有播出時間與前後節目編排上的差異,而主觀上則有整個三集節目在核心內容佈局上沒有層層遞進。到了第三集,道理闡述與破疑解惑過程較之前兩集沒有更新和更進一步的説法,還是這樣一板一眼地提出問題,解釋問題,再用事例應徵問題的方式。這樣就會造成觀眾有這樣的想法:前邊看到你給出的知識亮點還會眼睛一亮,越到後來,越會覺得這一套怎麼又來了。如同給學生上一堂45分鐘的課,儘管也許後10分鐘的內容同等重要或者更加重要,但表述方式上如果沒有更大的吸引力和衝動,那麼學生依然有打瞌睡的可能性。
會上會下,大夥你一言我一語商討、爭論和會診,對程曄啟發很大(這種啟發也是欄目共同的):節目要不斷的求新求變,尤其在系列節目的創作當中,千萬不要以為前一、兩集節目摸出了一個套路,後邊的節目就依舊照葫蘆畫瓢。類似的提醒和討論也延伸到了系列節目《中國海岸線》上,編導王宇説:“過去開這樣的會都是冠冕堂皇,不疼不癢地説,而這次確實不同以往,真正是下傢伙,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是真正的抓節目質量。”
二.眼前的路和未來的路
作為1995年起就加入中央電視臺一套(如今已入十套)的科普欄目《科教片之窗》,一直被業內認為是我國科教影視節目展示的一個窗口。兩天多創作研討活動,好多問題雖來不及細談,但對欄目定位的共識卻進一步清晰,那就是:欄目應該允許而且提倡各類題材、各種表現方法、不同風格流派的科教影視短片存在,依靠科學內在的魅力吸引和打動觀眾,贏得市場。
經過討論,大夥對眼前的路——欄目的生存環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電視創作在迅猛發展,即使在傳統意義上不被人看好的科普欄目的創作上也日益翻新,對我們這樣的“弱勢”欄目擠壓很厲害。該有的形式全有了:談話式的、調侃式的、內外景結合式的、專題片式的。該涉獵的題材似乎也全涉及了:自然的、人文的、環保的、醫學的等等。
2.欄目相對比較弱勢的位置。每週只有15分鐘短短的一期節目,被安排在一個極容易被人忽略的時段上;即使是在頻道易被忽略時段上還一會兒寒假、一會兒暑假地來回變,讓有心看這檔節目的人“找不著北”。長此以往對欄目的固定收視群與收視率勢必造成很大影響。這個影響是個“循環鏈”,波及到編導在創作選題時很難佔得先機,在協拍條件上又很難有比較順暢的保障。即使拍同樣一檔節目,我們欄目編導的付出要比別的欄目編導大出好多倍。
3.如果以上兩點是一個欄目的外部生存空間,我們一時還無力扭轉,但對欄目內部來講同樣面臨問題:從欄目名稱、包裝、編排形式的固定面孔;缺乏新意和激情到播出的不少節目在選材上缺乏少有原創意味;在構思上重點和枝節不清晰;在表現手法上太陳舊,不太注重當今電視發展的鮮活元素等等。這樣就導致欄目的收視率和在頻道的排位始終在中下游徘徊。
這樣一種殘酷的現實在研討會上被“血淋淋”地全盤端出來,既讓大夥心頭為之一震,也讓大夥對來年的創作和整個欄目、節目在未來的提升空間有了清醒的認識:
(1) 明年起欄目必須“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求新求變,這是總目標。
(2) “新”和“變”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上:第一個層面是大膽創造性地汲取當今電視創作鮮活元素為我所用。比如:人文關懷因素——科學發現研究中科學家和參與者對問題的發現角度、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第二個層面是紀實性手法以及生動的細節描寫:必須逐漸改掉以往科教節目的敘事形態,那種刻板、做作、看似邏輯嚴密一板一眼,實則枯燥、有科教八股的余味瀰漫,不是引人入勝而是引人入睡。我們每一檔節目的創作者都必須重視細節的描寫,不管這個細節是紀實的還是再現的,抑或是設問懸念式的。
與會者的強烈共識是:我們的汲取是創造性的汲取,即不同於國外的《探索 發現》、《Discovery》,也不同於臺內的《走進科學》、《發現之旅》、《科學調查》、《科學歷程》等慣用的招數。我們的求“新”求“變”是地地道道的《科教片之窗》“原汁原味”。
經過討論和會後切磋,明年欄目求“新”求“變”的具體操作步驟是:
(1) 從選題入手: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篩選一批有衝擊力、能吸引觀眾眼球的選題。目前到位的有:自然探奇類一組;科學探案類一組;醫學奧秘類一組;人文社會類一組;(所有片名暫不公開)。
(2) 從創作形態上下“刀”:擬改變《科教片之窗》現有欄目包裝和名稱,旗幟鮮明地亮出整體形態。
(3) 從創作上很摳細節:爭取每片有一處或幾處有精彩打動人、吸引人、感動人的細節,讓科學細節的魅力在每一檔節目中淋漓盡致地發揮。
匯聚各方思路,提升欄目品位,讓明年的《科教片之窗》給您一個意外的驚喜。
《科教片之窗》欄目
2003年1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