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節目內容

病毒疫病和我們(二)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07日 13:36

  在各種類型的病毒病中,流感算是人類遭遇次數最多的。通過電子顯微鏡的觀測和動態模型的模擬,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流感病毒侵害人體的過程。

  當流感病毒進入人體,侵害健康細胞後,就變成了一個個病毒與細胞共生的零件。這些充滿細胞的病毒零件,到一定時候就開始組裝,而且組裝的時候還把人體細胞的一些成分據為己有,最後一起合成新一代的病毒,衝出細胞。這些新病毒,再轉而進攻其他正常的細胞,結果導致大量的細胞腫脹,纖毛壞死脫落,呼吸系統受損,出現感冒的典型症狀。

  一般的流感發作,幾乎人人都曾經歷過,有時候甚至在家靜養、扛一扛就過去了,但重症流感可就不大一樣了,如歷史上,二十世紀初葉的一次“西班牙流感”就曾導致全球有約2500萬人喪命。

  流感,幾乎年年月月都在世界不同的地方襲擊不同的人群。但直至1968年我們才對它的致病元兇有了比較清晰的把握,一個叫秦瑞的科學家從一系列不同類型的流感病人唾液中分離出一種類似的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顯現出它特有的形態。


  這就是冠狀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的模型。它由單一的核糖核酸構成,其遺傳物質是RNA。

  目前已知的冠狀病毒的有三類15種,它最大的特點是內部RNA與RNA之間重組率非常高,而冠狀病毒的變化無常正是由於這種很高的重組率。不同種類的冠狀病毒以不同方式出現,即使是同一種冠狀病毒在遺傳重組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改頭換面,變異成為新型的冠狀病毒,因而有人説病毒比病毒學家更聰明,一般來説冠狀病毒可以同時感染人與家禽家畜。

  也正是因為冠狀病毒內部的這種構造特點,使它對溫度很敏感,33生長良好,35度就受到抑制,它引發的疾病流行多發生在冬季和春季,這就從一方面解釋了去年發生第一例非典病例到今年春節大流行的原因。

  而對於引發非典的新型冠狀病毒離開寄生體——人體後,在無生命物體上的存活時間一般從幾小時到數天不等,如果外界條件適宜,它還可以長期存活下去。這就要求我們對它要長期加以警惕,以免它捲土重來。

  病毒進入人體,致人以病,這是病毒活動傳播的最終目的,從流感冠狀病毒危害人體的過程當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接下來我們得問:病毒活動傳播,也就是説疫病的感染都有哪些主要途徑呢?

  首先第一條途徑是“空氣傳播”,我們生活的空間可以説處處充滿著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健康人群與病毒攜帶者,人與動物,人與日益惡化著的環境每時每刻都在通過空氣——這一最基本的媒介進行悄然無息的對話和接觸,應該説,人——只要在地球上活動與呼吸,就難以避免遭受病毒、細菌通過空氣這個渠道進行侵襲。

  我們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特定時期的傳染性病毒病通過近距離空中飛沫傳播。


  如果作為一形象的圖式,我們能更清楚地看到這種傳播方式:病人打一次噴嚏或者一次劇烈的咳嗽,會産生一百萬粒左右的小飛沫,其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或其他病原體,這些飛沫在靜止的空氣中以每秒一厘米的速度向四週擴散。飛沫擴散的範圍主要是在2——4米內。在室外,這些危險的夾帶病毒的飛沫可能被吹散或者被陽光殺滅,而如果在室內通風狀況不好的情況下,人群就就易被感染。

  第二條途徑是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比如我們常見的乙肝。

  乙肝作為一種傳染病,它的源頭就是許許多多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和乙肝病人。在他們的血液和體液裏,有大量的乙肝病毒,平時會隨著他們的分泌物和皮膚破損後流出的血液帶到體外,這和咱們常説的病從口入不一樣,它是病從血入,所以乙肝是血源型傳染病,乙肝病的發病率在咱們國家非常高,眼下進一步分析它的傳播途徑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條傳染途徑是通過“飲食和密切接觸”。

  不潔和沒有接受定期檢查的飲食攤點是病毒病層層傳播的途徑。而密切接觸的方式包括乘車、近距離與病毒攜帶者共同生活、共同活動。

  當年上海甲肝流行就是因為不少人吃了不潔毛蚶、飲用了受甲肝病毒攜帶者排泄物污染的水。

  家庭成員之間共用碗、筷、牙刷等日用品而造成體液或者分泌物相互傳染,這也是不少地方乙肝傳播的主要方式。有的地方美發、美容,刀子、毛巾什麼人都用,再加上消毒不嚴格,應該説這些器具上潛藏著乙肝病毒。

  病毒病的第四條傳播途徑包括吸毒、性生活混亂,與動物不恰當的接觸等等。比如當前人類第一殺手的“艾滋病”多是通過吸毒者共用針頭,性生活混亂而造成的。

  現實生活中,病毒與病毒病的傳播途徑並不是單一的,通常情況下往往是多種途徑交織在一起,因而每一天,不同的場合我們都不能放鬆對病毒與病毒病緊繃著的弦。

  病毒的善變,病毒傳播途徑的複雜,給人類提出了一道道從未碰過面又十分棘手的難題,破題的過程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複雜和艱難。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類從來沒有在這樣的難題面前徹底潰敗過,在一次又一次的破題阻擊中,在一代又一代科學家與由病毒帶來的疫病的搏鬥當中,人們找出了阻擊它們最有效的三種基本的武器。

  首先是管理和控制傳染源。比如:甲肝、乙肝病毒的傳染源是食品和排泄物,那將從規範飲食市場,定期進行衛生檢查,防止“病從口入”著手。狂犬病的傳染源是狗,國家就得強化飼養管理,做到登記造冊,防疫注射,規定放養時間和地點,並由專人看管。特定時期非典傳染源是發病病人,那麼對他們果斷嚴格的隔離,嚴密監控和檢疫,以及對他們周圍的疑似病人的嚴格診治和管理都是控制其流行最採用和有效的方法。

  接下來就是要切斷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後,需經一定途徑感染其他人。消滅蚊子,就斬斷了通過蚊蟲叮咬人而導致瘧疾這一途徑。嚴格控制管理輸血,注射當中的針頭、針管,儘量做到一次性使用。小心母嬰傳播,即使在家庭內部也要碗、筷、牙刷等嚴格分開,經常高溫消毒等都是有效堵截乙肝傳染途徑的好辦法,堅持每天開窗通風,讓空氣經常保持流動狀態,看似是細微之舉,實際上是切斷像非典這樣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途徑的有效措施。

  第三種最基本的辦法就是要“保護易感人群”。

  對於不少傳染性病毒病。尤其是新發現的病毒病,我們大多數人都容易受到感染和侵襲,小孩、老人和體弱者更需要得到有效的保護。而在特定時期內有針對性地注射疫苗是保護易感人群最好的辦法。

  種種辦法都是在提醒我們應該注意提高人自身對疾病的免疫能力。人類經過漫長的進化,在體內建立了一整套對抗外來病原微生物的系統,專家稱它為免疫系統,這是一個深邃神奇的領域,這套系統究竟有哪些特點?它又是如何與外來入侵者展開生死搏鬥的?我們將在下期節目裏看到這一較量的過程。

(編輯:栗原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