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回顧

青藏鐵路2003 之 凍土上的550公里(2003年11月19日)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28日 16:48

  旋挖鑽機從20米深的地下挖出來的土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有許多冰塊,這就是含水量極高的多年凍土。凍土地帶,在溫暖的季節會融化下降,寒冷的季節則凍結膨脹,這一起一降會嚴重影響鐵路路基的穩定性。青藏鐵路將穿過這樣的凍土地段長達550公里。

  就在離清水河特大橋不到200米的地方,有一片凍土融化形成的融沉湖,在青藏高原的一些凍土極不穩定的地區,它的出現既沒有固定的時間也沒有固定的地點,一旦它出現在鐵路路基下面,後果不堪設想!在青藏鐵路的設計施工中採用了“以橋代路”的方式,也就是説在凍土地段,用橋梁代替路基。

  在凍土地段進行鑽孔施工,必須採用這種世界上最先進的旋挖鑽機,它可以快速成孔,不會過多地擾動凍土層。

  青藏鐵路要通過長達550公里的高原凍土地段,這在世界鐵路建設史上還是第一次,目前,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科研攻關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同時還誕生了一批凍土研究的新生力量。中鐵十二局集團的余紹水就是在青藏鐵路的建設過程中成長起來的高級科研技術人員,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凍土博士。我們眼前的這座清水河特大橋,就是他指揮建設的青藏鐵路凍土地段以橋代路的標誌性工程。

  清水河特大橋全長11.4公里,每一座橋墩下面有四根樁基,每根樁基要深入地下20米以上,澆築橋墩的混凝土經過特殊的加工,使它的溫度可以和深層的穩定凍土保持一致,它能夠以最短的時間與周圍的凍土固結在一起。儘管地表的淺層凍土隨著凍融循環起伏不定,清水河大橋依然可以保持穩定,不受干擾。

  太陽在北回歸線上來回運動,青藏高原重復著一年中的暖季和寒季,也帶來了多年凍土的凍融循環。那些和清水河特大橋一樣的以橋代路工程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凍融循環,運送物資的列車在清水河大橋上來來往往也已經一年了,實踐證明,以橋代路這種解決多年凍土難題的手段,已經基本取得了成功。

  在550公里的凍土地段,還有一種凍土,它們呈相對穩定狀態,如果能讓路基下面這樣的凍土在暖季也始終保持凍結的溫度,就能夠杜絕對路基造成的危害。於是,設計者們提出了另外的解決方法。這種由碎石作為基礎的路基叫做片石通風路基,碎石間的空隙可以起到通風的作用,用來散發熱量,降低溫度,保持凍土的穩定性。按照這個原理,青藏鐵路線上還採用了通風管路基和熱棒這兩種散熱技術,有效解決了在相對穩定的凍土地帶路基施工的技術難題。

  在多年凍土上修建鐵路,這對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是一個新的嘗試,在青藏鐵路的建設中,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試驗,已經初步掌握了攻克這一世界難題的技術手段。凍土上的這550公里的路基,在2003年的入冬之後已經開始接受又一個凍融循環的考驗。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