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萬隆會議——五十年的記憶(2)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0日 16:51 來源:CCTV.com

  解説:1955年4月17日上午十時,印度尼西亞萬隆瑪腰蘭機場,參加亞非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邁著穩健的步伐,緩緩走下飛機。忠實的影象永遠地記錄下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新中國外交從此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

  畫面: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爆炸,飛機殘骸

  解説:1955年4月11日,中國赴萬隆會議代表團部分成員搭乘的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遭到台灣特務破壞,爆炸失事,代表團和中外記者等11名成員全部遇難。全世界為之震驚的同時,也在關注著中國總理周恩來一行的動態與安全。外界都在猜測:周恩來為什麼沒有搭乘克什米爾公主號前往印尼?他是臨時改變了出行路線還是另有安排呢?

  解説:五十年過去了,隨著外交部檔案的解密開放,當年的種種猜測終於有了答案。

  同期:徐京利 外交部檔案局副局長 檔案館副館長

  那麼我覺得社會上對這個事情的一個最大的誤解 我感覺就是説 當時很多人都在講 周恩來總理是因為臨時改變計劃,所以他沒有上這架飛機。所以飛機爆炸以後,周恩來沒有出事。實際上這個是非常不準確的。

  解説:徐京利,外交部檔案館副館長,在查閱了1955年前後的大量外交檔案資料後,他發現,周總理當年並沒有經由香港去印尼的計劃,而是先要到緬甸和吳努總理會面,再從緬甸飛往雅加達。

  同期:徐京利 外交部檔案局副局長 檔案館副館長

  我通過檔案看,實際上在1955年2月份的時候,就是我們中央已經指示我們駐緬甸大使館,要讓他們了解滇緬公路,緬甸一側的道路的狀況,就是當時就是有這種考慮 所以當時咱們駐緬甸的使館就把這個情況報回來了,當時從昆明到緬甸,到中緬邊界就是好幾百公里了,那麼從中緬邊界再到仰光有上千公里,所以這個路途是非常的遙遠,非常艱辛,而且當時的這種情況,當時的道路狀況不像現在,車輛各方面都不像現在,但是總理為了前往緬甸,為了跟吳努他們會面,所以一直是在這樣考慮的。

  解説:按照有關檔案的記載,外交部當時為周總理去緬甸擬定了兩條參考路線,一個是包租印度航空公司的飛機從昆明飛往仰光,一個是走滇緬公路。周總理傾向於走陸路。但是在3月初,周總理因患闌尾炎做了手術,直至3月28號才出院,這給他的出行帶來了困難。就在這個時候,緬甸吳努總理給周恩來來信,希望他在4月12號左右抵達仰光,與尼赫魯和納塞爾就會議問題進行磋商。日程緊迫,中共中央決定,周總理一行將從昆明搭乘印度航空公司的空中霸王號飛機前往仰光。

  同期:張彥 中國代表團成員

  我記得我們是1955年4月7日離開北京到重慶,先到重慶,第二天4月8日再到昆明,當時我記得周總理還跟陳毅4月8日是我們“四.八烈士”的紀念日,“四.八烈士”就是説中共代表團跟國民黨進行談判的時候的代表團, 秦邦憲 、博古那些同志飛機失事犧牲了, 所以稱為“四.八烈士” 到了昆明就住在龍雲的公館,現在是一個很漂亮的一個別墅那樣子,所以那時候 ,克什米爾公主號發生事情的時候,我們是在昆明知道的。

  解説: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發生後,正在昆明的周恩來表現出了革命家與外交家的鎮定。一直掛念著總理和代表團安危的鄧穎超寫信叮囑他説,你外出活動,必須嚴密警惕,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人類進步崇高的事業,你必須善於保衛自己。4月12日淩晨,周恩來給鄧穎超回信:文仗武仗,不能無危險。也不能打無準備的仗。現將來信捎回,免得失落。

  解説:兩天以後,周恩來登上空中霸王號飛機,飛往仰光。隨行的代表團成員張彥在飛機上拍攝下了這張照片。

  字幕:到達仰光後。周總理和緬甸總理吳努、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賽爾進行了非正式會談,討論即將召開的亞非會議所面臨的形勢。4月16日,周恩來繼續乘坐空中霸王號飛往印尼首都雅加達。

  解説:此時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和山城萬隆,先期到達的中國代表團和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忙碌著。由於沈建圖等文字記者的犧牲,使萬隆會議報道面臨巨大的壓力。

  同期:劉茂儉

  這麼大一個會議沒有人了,怎麼辦,所以當時我就寫了一個字條,就是請人帶到雅加達,因為總理還沒有到,所以彭迪他們還在雅加達,我説這個事情現在這樣了,怎麼辦,表示很著急,我當時寫了一個, 彭迪同志事情都這樣了 ,你看怎麼辦。 然後他又通過一個人帶了一封信,就是説不要著急, 會有安排的。

  解説:很快,新華社決定:由印尼分社的彭迪、錢行、譚岱生接替文字記者的工作,參與萬隆會議報道。而拍攝膠片資料的任務則落在了先期到達的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影師吳夢濱一個人的肩上。這位曾經參與了板門店談判、日內瓦會議的年輕攝影師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紀錄片片段:各國首腦到達

  同期:錢行 時任新華社印尼分社記者 一、00 28 50

  開始就是各國代表團, 二十幾個國家到雅加達, 我們兩個人就是一人提一架打字機, 就在飛機場上, 臨時隨便找一個地方 ,就準備在那工作 ,有時候找不到地方, 打字機就放在腿上, 代表團一團一團地來 ,我們就一團一團地接 ,接了以後就寫新聞。

  解説:參加萬隆會議的29國首腦陸續抵達印尼。為保證會議順利召開,印尼政府組織大批軍警採取了嚴密的保衛措施。但是對中國代表團來説,安全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同期:易非 時任中國駐印尼使館副武官 00 01 30


易非

  當時印尼獨立後不久 ,國內情況是比較複雜的 。首先是蔣幫, 印尼雖然與我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但蔣幫還在印尼活動, 在雅加達就有國民黨駐雅加達支部, 領導蔣幫特務進行活動 ,在萬隆也有這樣的組織, 另外帝國主義 ,殖民主義勢力, 參與勢力還是在印尼, 也在印尼活動, 在萬隆西南部沿海邊上 ,有一股外國的叛亂武裝, 他們經常在西爪哇一些地方進行活動騷擾 ,所以這樣子對會議造成不利影響。

  解説:此時,一封署名為“覺醒了的暗殺隊員”的信交到了中國駐印尼大使黃鎮的手中,信中説:台灣特務組織了28人的敢死暗殺隊,準備在會議期間謀殺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黃鎮大使接到信後,馬上進行部署。4月17日,周總理抵達雅加達,當晚住在中國大使館。使館副武官易非和他的同事們擔任警衛工作。

  同期:易非

  使館根據中央指示, 要內緊外松, 使館在黃鎮大使領導下面, 要內緊外松 , 絕對保衛周總理和代表團的安全 ,使館裏緊急動員起來。

  解説:從雅加達到萬隆,中間還有三百公里的路程。大使館對周總理的這一段行程也進行了研究。

  同期:易非

  怎麼走 ,乘車好還是坐飛機好, 因為雅加達到萬隆都是山地 ,有些路段很陡 ,容易出問題 ,一些路段很危險 ,如果坐飛機也有問題 ,因為當時萬隆沒有大型機場 ,只能坐小飛機, 小飛機飛不高 ,容易遭到叛亂武裝的襲擊。 我們把這個情況報告給周總理 ,周總理就講了兩句話, 第一句話要相信印尼政府 ,第二句話要尊重印尼政府的安排, 這兩句話就解決了問題了。

  字幕:1955年4月17日 周恩來乘飛機前往萬隆

  解説:萬隆,一座美麗的山城。它已經準備好了迎接亞非盛會。亞非會議的主會場設在獨立大廈,幾年以前這座原名為剛果第亞的大廈還是荷蘭人的一家夜總會,亞非會議召開前夕,蘇加諾總統命令將它更名為獨立大廈,會場前面的東大街也改名為亞非大街。

  記錄片片段 字幕:4月17日上午是十點

  解説:萬隆有80萬人口,其中華僑八萬人。當周總理的專車駛過萬隆的街道時,他看到了空前熱烈的歡迎場面。

  畫面:夾道歡迎周總理的車隊

  同期:康岱沙


康岱沙

  他們每一個參加歡迎的僑胞, 不管是成年人或者是中學生, 他們都負有非常重要的任務, 就是如何保證周總理和中國代表團的安全。 從飛機場一直到每一條路線 ,總理必須要經過的路線, 有關學校的學生都動員起來 ,組織起來 ,讓他們隔著群眾 ,就是為了保衛。

  解説:達曼.沙裏街十號是一位華僑的別墅,聽説周總理到來,這位愛國華僑騰出了房子作為總理的住所。此後的幾天裏,達曼.沙裏街十號的燈光經常徹夜常明。

  紀錄片片段:亞非會議開幕

  解説:上午十點,萬隆會議在友好和諧的氣氛中開幕了。印尼總統蘇加諾應邀向會議致開幕詞。他説:“在我環顧這個大廳和在此聚會的貴賓的時候,心裏充滿了激動的感情。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有色人種的洲際會議。……在我看來,這個大廳不僅容納了亞洲和非洲國家的領袖們,而且容納了先我們而去的人們不屈不撓、不可戰勝的不朽精神。”蘇加諾總統長達50分鐘的演説喚起了全場許多共同的情感。

  解説:接著,會議選舉了印尼總理沙斯特羅阿米佐約為亞非會議主席,並一致通過了包括經濟合作、文化合作、人權和自覺權、附屬國問題、世界和平與合作的促進等大會議程。和諧一致的聲音在上午的會議上壓倒了一切,開幕式順利結束了。但是,此刻,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卻清楚地知道,接下來的會議不會就此一帆風順。

  同期:張彥

  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六年,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時候,而且當時應邀去參加這個會議的只有中國和越南是社會主義國家,所以非常孤立,

  劉茂儉

  因為當時參加會議的29個國家同我們建交的只有六個 印度 印尼 巴基斯坦 越南 埃及(還有阿富汗) 這個錫蘭(斯裏蘭卡)還跟我們還沒有建交,只有貿易關係,其它的22個國家大部分還跟台灣有關係,所以整個會議 就是説來參加會議的這個國家的政治態度 同情我們的那是佔少數,那麼很多人都是反共的了。

  張彥

  當時有個情況,美國是沒有資格參加這個會議,但是美國派了一個七十個人的記者團來參加會議,實際上記者團裏好幾個都是國會議員, 誰都知道,當時所有的報紙上面每天都是這些美國記者的東西,那麼他們就是針對著 ,對中國越南這些國家 ,比較主要的打擊對象。

  解説:西方國家妄圖使萬隆會議破裂的企圖昭然若揭,美國更是希望通過一些和它友好的與會國家影響會議進程。亞非國家的第一次盛會將回遇到怎樣的波折呢?

  解説:4月18日下午,全體大會召開,各國代表陸續發言。大多數國家都表示希望會議能夠消除殖民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但是,很快,不和諧的聲音出現在會場上。

  劉茂儉

  首先發難的是伊拉克的外交大臣, 他就是説共産主義是新殖民主義, 這就把會議引向另外一個方向了。

  張彥

  很多人就提出來我們現在不僅要打倒殖民主義 ,也要打倒各種各樣形式的殖民主義,那麼意思就是説把共産主義也當成新式的殖民主義,那就明顯針對中國來的,那麼一個一個就越來越露骨。

  解説:早在會前人們就曾預見到的反共的“美國之音”使會場的氣氛變得異常緊張。而在旁邊的記者室裏, “紐約時報”當天的社論也開始散佈輿論,它要求亞非會議把注意力不是放在反對“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上,而是放在反對“共産主義”上。反共的聲音在會場內外同時響起,給剛剛開始的會議籠罩上了一層陰影。

  康岱沙

  會議一開始意見如此分歧, 爭論這麼激烈 , 就使人們感到一開始會議就面臨著破裂的危險。

  張彥

  周總理一看這個情況,就延遲自己的發言 到了中國的時候就跳開 周總理要看一看究竟還有些什麼言論,針對什麼言論再發言。

  解説:4月19號是全體大會的最後一天,所有代表團必須在這一天完成發言。他們的發言也將決定會議的發展方向。會場內外的人們都在等待著傾聽中國人的聲音。一些西方記者早就寫好了亞非會議破裂的消息準備隨時發稿。

  9點15分會議開始了。激烈的發言延續了前一天的爭論。一位代表宣稱:亞非人民當前的任務不是去向殖民主義鬥爭以取得獨立,而是要同像美國那樣的帝國主義國家聯合起來反對共産主義。這使會場的空氣變得劍拔弩張起來。 人們愈來愈擔心,如果中國代表團予以反擊,會議將陷入無休無止的爭論而不能在短短的七天會期內得到任何結果。然而,整整一個上午,周恩來依然默默地傾聽著。他的平靜更加引發了所有與會者的猜測:中國代表團將如何應對這樣的局勢呢?

  同期:張彥

  我記得4月19日的中午,一回到這個總理的住處,別墅裏頭,總理就在裏頭拿著鉛筆寫一個臨時的發言稿,寫一張交給秘書,浦壽昌同志拿出來,我們有幾個當翻譯的人,擠到打字機那裏,一個人接一張,一個人接一張,就把它打出來。

  冀朝鑄


冀朝鑄

  當時打字對我來説是個很大的考驗, 因為是必須是一邊打一邊改 。隨著會議進程, 本來寫好的稿子, 又要重新修改 ,浦壽昌翻譯成英文, 我再把它打成英文。

  解説:緊張而忙碌的中午很快過去了,下午兩點鐘,周恩來和其他代表驅車趕往會場。一場大雨不期而至。

  同期:張彥

  突然一下子大雨,瓢潑大雨,我們在北京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大雨,好象倒桶似的這麼一桶桶水下來,我們那個汽車裏面 外面就看不見,但是我們到了會場以後就發現,兩面馬路上站滿了人,因為那個會議是這樣的 有一個喇叭,裏頭開會外頭可以聽,所以群眾都在外面聽,那天聽了知道周恩來下午要發言,這麼大雨還在那聽, 打著傘在那兒聽 ,還在那等著。

  解説:狂風暴雨沒有驅散會場內外人們的熱情,四點過後,大會主席終於宣佈,現在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發言。

  同期:張彥

  那時候宣佈周總理髮言的時候,中國代表團的團長發言了,我當時在記者席上,那個時候屋子裏不僅是坐無虛席,而且旁邊,走道上全是站著人,有很多人站在椅子上聽。

  解説:會場裏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國總理的身上。

  紀錄片 現場講話

  同期:周恩來

  在聽了許多代表團團長的一席發言之後 我願補充説幾句話

  解説:接下來,周總理的翻譯浦壽昌用英文宣讀了總理的補充發言。

  紀錄片片段:浦壽昌發言

  同期: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的, 而不是來吵架的。 我們共産黨人從不諱言, 我們相信共産主義, 和認為社會主義制度是好的 。但是在這個會議上, 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制度。 雖然這種不同在我們中間顯然是存在的 ,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

  同期:張彥

  人們完全沒有想到,他説的第一句話是:我們不是來吵架的,我們是來求團結的,是來求同存異的,這個事情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當時我們在會場上的人,就有一個感覺,突然一下子這個空氣就變了。

  解説:在短短18分鐘的發言裏,周恩來以確鑿的事實和令人信服的論述回答了少數代表對中國的誤解和指責,闡明了中國政府的立場和觀點,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政策,為亞非會議的繼續進行指明了道路。兩天以來籠罩在會場上空的陰雲終於被驅散了。周恩來的發言贏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掌聲音效)

  解説:第二天,周恩來在大會上發言的照片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顯著位置。而他親筆草寫的這份補充發言,也被外交部檔案館收藏,成為中國外交史上一份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獻。

  萬隆會議的第一回合,中國贏得了理解與尊重。然而,敵對勢力破壞會議的企圖並沒有就此消除。即將開始的分組會議還會遇到怎樣的波折?與會的29個國家最終能否達成一致呢?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