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天津解放紀實 > 正文

天津解放紀實(二)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03日 12:37)

  1948年,天津城里正搶修城防工事,緊急擴軍,嚴陣以待之時,全國戰爭的天平正在發生傾斜。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東北野戰軍取得了具有決定意義的遼沈戰役的勝利,使東北全境獲得了解放,華北、東北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東北100萬大軍已成為一支強大的戰略機動集團。這支戰略機動集團隨時等待參加新的戰鬥。

  在遼沈戰役中,東北野戰軍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也付出了6.9萬人傷亡的代價。連續作戰52天,參戰部隊極度疲勞,急需休整,11月3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提出了東北野戰軍一個月的休整計劃。


王國英

  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 連文書 王國英

  因為錦州是國民黨的軍事物資供應地,錦州老城裏幾乎都是倉庫,都是軍用倉庫。當打開錦州倉庫一看,這都是棉衣服,又是軍官制服。我們就進了倉庫以後,開始大家都打開包裹穿呀。我那時候就穿美國軍官的毛嗶嘰呢軍服,配上了那個美國皮貨,美國那種大皮貨。大家都穿上了以後,在那個過道裏面大家都走呀,高興的都了不得,我們都當了大官了。

  戰事們都稱蔣介石為運輸大隊長,把美國的物資都運到了東北,吃的、穿的、先進的武器裝備,一樣不缺。部隊開始清理戰場、消化俘虜,補充人員。二營五連的文書在遼沈戰役中犧牲了,因為王國英曾經上過小學五年級,被從八連九班調過來當連文書。

  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 連文書 王國英

  開始換武器了,一換武器的時候,打開來都是換了一些個美國貨了。美國的三零步槍、三零重機槍、美式的六零炮又輕又好。

  在遼沈戰役結束以後,蔣介石和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都害怕東北野戰軍入關作戰,但是他們又都以為:林羅所部經過遼沈一戰傷亡重大,需要有3個月至半年的休整才能入關,“適時加強戰力,整個戰局無虞”。

  1948年11月4日,即遼沈戰役結束的第二天,蔣介石一紙電令將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召到南京,參加最高緊急軍事會議。商量華北的作戰方針。


姜鐵軍

  軍事專家:姜鐵軍

  (蔣介石)就是想讓他把部隊撤到江南去,並委任他為華東南的長官。傅作義他是極其不願意的,所以他就唱高調,他就講説,確保華北是大局、退守江南是偏安,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南撤。

  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字宜生,早年投筆從戎,參加辛亥革命,保定軍官學校畢業以後,就在晉軍閻錫山部任職,從排長遷升至中將師長。北伐戰爭期間,傅作義率部堅守涿州三個月,有“守城名將”的美譽,1931年任第35軍軍長。率部移防綏遠。抗日戰爭期間是全國聞名的抗日將領。

  1948年11月初,全國各戰場的形勢是:東北衛立煌集團已遭殲滅,華東和中原野戰軍聯合發起了淮海戰役,西北野戰軍將胡宗南集團壓縮與關中一隅,華北各野戰兵團和軍區經過兩年的作戰,將傅作義集團壓縮于東起山海關西至張家口的一條狹長的地帶內。

  軍事專家:姜鐵軍

  從當時來講傅作義大概也就三條出路吧,一條就是還固守平津,就是按照現態保持現在的態勢;就是第二個西退綏遠;第三個就是南撤江南。當然還有一種出路,實在不行就跟共産黨談和,這也是他的一條出路吧。從傅作義當時他自己感覺到,他比較理想的方案就是西退到綏遠去。因為綏遠是他的老巢呀,他的那個基本部隊,他的嫡系部隊像35軍這樣,廣大的官兵絕大部分都是綏遠一帶的人。

  南撤江南,是傅作義最不願意的,因為他與蔣介石共事多年,深知蔣的為人秉性,他不願意寄于蔣氏籬下,害怕最後被蔣吞併。

  軍事專家:姜鐵軍

  實際上這個蔣介石他的心裏也很矛盾就當時,儘管他想把傅作義集團南撤,因為傅作義集團南撤以後固然可以增加這個徐蚌戰場的兵力,但是傅作義集團如果南撤的話,等於就是説要放棄平津、放棄華北了。所以這個政治上影響也很大。何況就是説把這個50萬大軍撤到江南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你要是從陸路南撤的話,要經過遼闊的解放區,撤不撤得出來很難説的。如果要從海路南撤的話,當時他的運輸力是嚴重不足,而且等你把50大軍調過去估計淮海戰役已經結束了,時間上也是來不及的。所以最後因為傅作義主張固守,所以他也就同意傅作義這種叫暫守平津、控制海口,確定這麼一個方針。

  傅作義回到北平以後,對他的50多萬部隊重新調整了部署,加緊徵集民工,大力加強北平、天津、張家口等城市的防禦工事和塘沽海港的外圍工事,還多次指示天津警備司領陳長捷、市長杜建時,加強天津城防。他提出了十六字方針“暫守平津、擴充實力、爭取美援、以觀時變”。

  軍事專家:姜鐵軍

  所謂暫守平津,暫守就是説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撤唄。控制海口呢,實際上就是想保持一條南撤的通道。按照蔣介石的這種設想呀,就是讓傅作義把主力放在塘沽天津這一帶,以便形勢不利的時候就從海上撤退。實際上傅作義沒有這麼做,我們可以從他的這個兵力部署上來看,他是把他的這個50多萬人就擺在東起塘沽西到柴谷堡有500多公里的叫一字長蛇陣,他把自己的那個嫡系部隊,所謂像35軍這樣的,就擺在北平以西到張家口這一線。把蔣介石的中央軍就擺在北平以東,到天津塘沽這一線。實際上我們可以從這個部署上看,如果形勢不利的時候,他自己的嫡系部隊就往西撤,中央軍就往南撤。

  西柏坡,河北省平山縣一個美麗的村莊,坐落在太行山東麓,是毛主席和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1948年5月,毛澤東在這裡住下了,從此,在這個世界上最小的指揮所裏運籌帷幄,指揮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三大戰役。

  遼沈戰役剛剛結束,淮海戰役正進行的如火如荼,毛澤東正在精心運籌發起平津戰役。

  為了加快解放戰爭的進程,為進軍江南掃清障礙,毛澤東制定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決策:將傅作義集團抑留于華北全部殲滅。面對隨時有可能西撤河南逃的傅作義集團的60萬軍隊,實現抑留傅作義集團于華北就地殲滅的戰略意圖,僅靠華北野戰軍很難完成這項任務,實現這一意圖的關鍵就是東北野戰軍主力能否提前入關。

  11月16日淩晨4時,毛澤東給東北野戰軍發出了電報,希望東北野戰軍主力提早入關,提前發起平津戰役,電文中説“請你們考慮,你們究以早日入關為好,還是在東北完成休整計劃然後入關為好,並以結果電告為盼”

  11月17日林彪回電:東北主力提早入關很難,因為東北解放後,部隊思想發生很大波動。東北籍戰士怕離開家鄉,怕走路太遠,甚至某些幹部已開始滋長享受情緒,需要以大力解決這一問題。

  1948年11月中旬,淮海戰役進入了關鍵時刻,華北國民黨隨時由撤走的可能,為了抓住戰機,中央軍委要求東北野戰軍必須克服各種困難,迅速入關。11月17日,中央軍委又致電東北野戰軍的領導人和東北局。

  緊接著18日毛澤東再度向林彪發出了一封口氣嚴厲的電報,“望你們立即令各縱以一兩天時間完成出發準備,于21日或22日全軍或至少八個縱隊取捷徑以最快的速度行進,突然包圍唐山、塘沽、天津三處敵人,不使逃跑並爭取使中央軍不戰投降。”


李中權

  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九縱隊 政委:李中權

  毛主席命令東北部隊有一個月的整頓補充,然後進關。過了兩天一聽,説華北傅作義的部隊,他自己是綏遠人,他想回老巢歸綏、綏遠;中央軍從大沽、塘沽海上跑掉,毛主席緊急命令,你們不要有一個月的休整了。你們一個禮拜進關。

  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 連文書 王國英

  扛上槍、換上子彈、換上美式的手榴彈,原來都是拉線的,這個是拉開一松手就能爆炸的手榴彈,美式手榴彈都挎在腰上,高興呀。再加上一人一袋洋面扛著出城,你想每人每個戰士要扛一袋面得多少面呀?!

  1948年11月23日,東北野戰軍開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大進軍。臨行前,每個東北籍的戰士家中都收到了這樣一封安家信,為了將革命進行到底,兒子們去解放全國人民了,到那時,一切都好了。平津戰役紀念館,就收藏著這樣一封信,是當時出關的戰士朱永慈捐獻的。


朱永慈

  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 衛生員 朱永慈


安家信

  我家在瀋陽那兒,你看寫的信地址,我們信發的那個郵戳還是鞍山,民國37年嘛 11月25日那個郵章,所以這封信怎麼來的?寫這封信讓家安心,説全國解放了我們再回家,到那時候火車什麼什麼都好吧,説一下子。1957年,我回家的時候,我妹妹説你還有一封信還保留著呢!

  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九縱隊 政委:李中權

  晚上走路,白天睡覺隱蔽進關,不隱蔽怕敵人,不讓敵人知道我們要進關,採取各種辦法秘密入關。晚上走,白天休息。害怕華北敵人跑了,

  三年前出關的東北野戰軍只有10幾萬人,入關時已是百萬雄兵,這是一支在戰鬥中成長起來的人民軍隊。部隊分三路,分別從山海關、冷口、喜峰口入關。

  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衛生隊 衛生員 朱永慈

  當時我們還有宣傳隊,宣傳隊也打著快板,同志們快點走,前面就是喜峰口。那個是同志們向前看,不到長城非好漢。打著快板,我們的戰士腳步越發地走得越快。

  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 連文書 王國英

  在長城進關的時候,大家休息,大家都看看。有的人摸摸長城,這回我也進關了。都是從小長在關外,進到關裏來了。

  古老的長城線上,大軍洶湧而進,數不清的山炮、野炮、榴彈炮、汽車、牽引車,裝甲車,煙塵滾滾,遮天蔽日。

  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 連文書 王國英

  我們連長,五連連長叫王福勝,他是天津人,他有三十四五歲那時候,他就跟大家説,這回打天津去了。進關了,打開天津啊,我得好好地請請你們,他也情緒相當高。

  (進山海關的畫面)

  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衛生隊 衛生員 朱永慈

  搭起了慰問棚,設上開水站,歡送子弟兵進關。桌子擺上大蘋果紅紅的大蘋果、什麼花生雞蛋擺那兒。可是我們戰士在這個場面上,部隊走得相當快呀,我們的戰士一邊走一邊看著蘋果,這大蘋果紅紅的,這要吃上一個多來勁呀?!光説,沒有一個去拿,老百姓看著奇怪,都説蘋果好,怎麼沒有一個來吃呢?老百姓就捧起花生,拿著蘋果追趕戰士,就往戰士兜裏頭塞。

  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九縱隊 副排長 孟慶成

  黑夜裏,你沒看這個老鄉點著蠟燭的,拿著煤油燈的,到那兒拿著吃的、水,好像對咱們解放軍慰問呀。再一個那裏頭好多人都找家裏頭的人,像46軍當兵的大部分都是冀東人,找兒子的,找這個找那個的,反正是人多了,點著燈、點著蠟,一邊走著一邊鬧著、一邊喊著。

  在東北野戰軍夜行曉宿,多路進關之時,華北軍區第三兵團和東北先遣團包圍了張家口,張家口是傅作義西撤綏遠的必經之地,他判斷這只是華北兵團的一次局部行動,而且形勢並不是很危急,所以他派自己的嫡系主力第35軍西進張家口增援,並叮囑第35軍軍長郭景雲“快去、快打、打了快回來”。因為北平沒有第35軍,他不放心。可是他哪知道,這正中了毛澤東安排的“引敵西進”的妙計。郭景雲的確有北平“快去”張家口,可由張家口“快回”北平,就由不得郭景雲和傅作義了。傅作義的嫡系部隊被分割包圍在張家口和新保安等幾個孤立的據點,靜等東北野戰軍入關,在發起大的會戰。


平津前線司令部

  1948年12月7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譚政率野戰軍輕便指揮所到達薊縣以南10公里的孟家樓,這裡距北平、天津、唐山各90公里,平津前線司令部就設立於此。東北野戰軍的揮師入關,完全改變了華北敵我力量的對比形勢,在兵力上佔有了絕對優勢。

  按照毛澤東的指示,東北野戰軍以最迅速的動作,大膽插入北平、天津和塘沽之間,完成了北平、天津、塘沽的分割包圍。至此傅作義500公里的長蛇陣斬成數段,分割包圍于張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5個孤立的地區。這就是毛澤東的“隔而不圍”和“圍而不打”的戰術指導思想。實現了抑留傅作義集團于華北的戰略目標。傅作義集團由“驚弓之鳥”變為“籠中之鳥”。

  “圍而不打”是暫時不打,待一切部署完成以後,戰役進入了下一個階段,“先打兩頭,後取中間”先克塘沽和新保安兩點,切斷傅作義集團西撤和南逃的退路。

  塘沽位於天津市東南,海河入海口處,距天津約45公里,是華北地區的重要港口,也是華北國民黨唯一的出海口,它不僅控制著天津的沿海前哨,也是北平的海上門戶,為了確保這一齣海口,以便必要時從海上逃跑,傅作義將天津、塘沽單獨劃為津塘守備區,以17兵團司令侯鏡如為司令,天津警備區司令陳長捷為副司令,進行重點防守。


李玉芝

  時為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鄧華的夫人:李玉芝

  (鄧華)他就是説解放天津啊,最一開始中央給他的任務,叫他們打塘沽,他原來是七縱的司令員,進關的第一個任務,交給他,他指揮三個縱隊,原來指揮一個縱隊,現在叫他指揮三個縱隊,任務是解放塘沽。

  塘沽的地形比較複雜,東臨渤海,其餘三面均為鹽鹼灘,地形開闊,河網密布,由於海潮起落,冬季不結冰,既不便於展開兵力,又不便於構築工事,大兵團行動比較困難

  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 團書記 姚彧

  6縱(9縱)打大沽,我們在塘沽北 2縱在塘沽南 ,由我們這個縱隊的司令員鄧華統一指揮,我們在12月24日,我們就開始試攻了。鹽水地都凍冰了,結果我們到那兒去以後 ,開始先試射一下子,碉堡、溝挖不了,都是水。怎麼辦呢?最後由我們396團,還有一個我們軍131師,打海灘車站,131師打北邊這個車站,打了3個多小時,131師傷亡600多人殲敵700人。一看啊,勞民傷財,部隊傷亡這麼大,又是鹽灘地。戰士一負傷,到水坑裏,鹽水一殺傷口都哆嗦,都哭啊。

  時為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鄧華的夫人:李玉芝

  他自己就考慮來考慮去,覺得很為難。不打吧,中央信任給你任務,打吧,確實地形于我不利,既達不到圍起來消滅敵人的目的,我們傷亡又大,這個矛盾在他腦子裏面反復考慮。指揮三個縱隊,任務很大,而且是進關的第一仗。軍人是執行上面的任務為天職,上面叫你打,你打還是不打?打是怎麼樣,不打又是怎麼樣,在他腦子裏考慮來考慮去,考慮兩天吧。走來走去,走來走去。

  鄧華,湖南郴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28年參加湖南起義,在以後的革命生涯參加了歷次反圍剿,在長征路上一路走到延安,這位作風嚴謹,嚴肅認真的將軍正面臨著又一次嚴峻的考驗。

  時為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鄧華的夫人:李玉芝

  不打,往上提意見,説這個不好打有困難,這個意見很不好提的。考慮是為了自己怕上面批評,他就打。但是打了呢,我們傷亡又大,又完不成上面圍殲敵人的目的。自己考慮。最後呢,他放棄自己個人利益的得失,不管你上面批評不批評,從全局出發他就往上面建議了,不打塘沽打天津,這個重大戰略決策問題就提了,提了,就把這個電報發上去了。

  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九縱隊 政委: 李中權

  2縱、7縱不約而同地也發了類似的電報,我們不願意打塘沽,海潮太大,沒辦法打。毛主席軍委和林彪羅榮桓也考慮下級的意見,再加上敵人的一個指揮官叫侯鏡如,他在海上,我們用望遠鏡看見。他在海上指揮,他來了一個電報,貴軍為什麼不打天津,你跑來打大沽塘沽,我們就跑掉了。

  經過實地的現場偵查,12月29日,林彪、劉亞樓向軍委報告了作戰計劃,建議放棄攻打塘沽和大沽,改打天津。同日,中央軍委就復電:“放棄攻打兩沽計劃,集中五個縱隊準備奪取天津是完全正確的。”

  1948年的年底,在當時老百姓的日曆上,這一年是,民國三十七年,快過元旦了,但是,天津城內一點過節的氣氛也沒有,戰爭壓得人喘不過氣來。1949年元旦,毛澤東發表了新年獻辭《將革命進行到底》。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