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國球風雲 > 正文

《國球風雲》第一集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01日 13:42)

  湖北路,是上海市一條普通的街道,現代化的建築和擁擠的車流早已淹沒了往昔的歷史。人們不會想到,這條街和乒乓球會有什麼必然的聯絡。然而,追溯中國乒乓球運動的歷史又必然以這裡為起點。

  時光倒退100年,上海有名的四馬路商鋪林立,四馬路上的大新街就是今天的湖北路。路邊一家名為王記文具店的老闆很會做生意。他到日本時看到一種很新鮮的娛樂方式,於是買回一些器材擺在店內招攬顧客。王老闆更是親自揮拍示範,這種娛樂運動就是後來風靡中國大地的乒乓球。王老闆使用的球拍,樣子應該和這把一百多年前的球拍差不多。在乒乓球還沒有傳入中國之前,英國的貴族們早已經開始用這種蒙著羊皮的長柄球拍玩一種叫桌上網球的遊戲了。因為空心球和球桌球拍相擊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響,於是乒乓球也就此得名。當然,那時的乒乓球只是有錢人們消遣的娛樂方式。直到1926年,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倫敦舉行,世界乒乓大戰才由此拉開帷幕。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大多數中國人,還不知道乒乓為何物。不過,在一些開放的港口城市,乒乓球已經像很多海外舶來的新鮮玩藝一樣,成為一種時髦的消遣了。得風氣之先的上海,不但成為了最早傳播乒乓球運動的城市,也成了乒乓球運動發展最快的地方。不少乒乓球組織和球隊相繼成立,並於1924年夏天舉辦了全市第一屆乒乓球團體賽。此後,乒乓球比賽又發展到全國的很多城市。到三十年代,生産乒乓器材的中國乒乓公司在上海建立,以推廣乒乓球運動為主要內容的雜誌《乒乓世界》,每期封面上都會推出一位當時的乒乓明星。那時的人們開始探索乒乓與國民體育的關係,而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消息也讓喜愛乒乓球的人們開始憧憬外面的世界。人們料想不到,二十年後,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即將誕生在乒乓球賽場上。


  在上海狹窄的弄堂裏,孩子們也開始打起了乒乓球。誰也不會想到,他們中的一些人將會成為日後中國耀眼的體育明星。

  徐寅生:

  “打乒乓球沒有桌子,就在地上畫一條線,人就蹲著或者站著打,打得起勁了就站起來抽殺。”

  王傳耀:

  “那個時候也沒有乒乓球板呀,拿木頭就這麼開始,這麼玩後來不過癮,就在學校下課以後把書桌拼起來,拼成一個小方塊,高高低低也不管,也是中間放一根竹竿,就這麼開始打。”

  張燮林:

  “一人打一個,學生多嘛,打一個,他到另一邊,換方位,然後譬如説一上來,有三四十個人,然後誰打丟了就淘汰,最後只剩三個人。”

  當上海的很多孩子們還在以這樣的方式打球的時候,在香港,一個名叫容國團的男孩已經在學校和街道舉行的乒乓球比賽中技冠群雄,被稱作是東區小霸王。1953年,16歲的榮國團開始參加香港乒乓球公開賽。一個未來的世界冠軍正在冉冉升起。

  這時,在容國團遙遙相望的祖國大陸,1953年,新中國迎來了第四個生日。就在這之前的一年,一場來勢迅猛的群眾體育熱潮席捲這個年輕的國度,畢竟,對於被東亞病夫這頂恥辱的帽子壓了太久的中國人來説,強國首先要強壯身體,而毛澤東在這時提出的"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號召,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當時中國影響最廣泛的時興口號。

  喜愛乒乓球的少年越來越多,在當時的物質條件下,既不需要太大的場地,也不需要太多財力投入的乒乓球是最適合孩子們的一種運動方式。很多孩子從這時開始,受到專業的訓練,由此踏上體壇之路,當年十三歲的莊則棟就是北京市少年宮的一名小運動員。

  莊則棟:

  “周恩來總理根據毛主席這個‘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這樣一個偉大號召,就是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就是要在中國成立一個兩萬人的專業隊。所以這樣的話,才有今後我們這個體育事業的發展。”

  這張拍攝與1952年底的照片,是中國乒乓球隊初建時的留影,此時,這支新生的隊伍即將第一次走出國門,參加第二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王傳耀是當時的主力隊員。

  王傳耀:

  “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是在羅馬尼亞的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第一次參加國際性的而且是世界錦標賽,我們不知道什麼水平,去看了看,結果我們男子,它分甲乙兩個組,我們男子是打了甲組第十,女子打了乙組第三,看起來男子水平高一點,還在甲組裏頭。那麼當時我們感覺,這個球還有的打,主要沒有經驗,膽怯。”

  第二屆世乒賽畢竟是這支新生的隊伍最初的亮相,此後,在每一次和外國運動隊交手的同時,這些年輕的運動員也在積蓄著比賽的經驗和戰勝對手的勇氣。當時正在上海打球的徐寅生還記得這樣一件事。

  徐寅生:

  “羅馬尼亞隊來訪問上海,在這次比賽當中,給我樹立一個信心,因為我第一次跟外國人打球,而且是世界水平的,世界亞軍嘛。我當時打乒乓球都打野球嘛,不是太正規了,比較重視什麼發球呀,發完球就一板想辦法把人家打死,那麼發球很厲害。結果我就發了一個速度很快的球。到了對方的球臺以後要往右拐彎,對方兩個大個兒,一個名字叫雷達,很不在意地準備接發球,發過去以後速度很快,完了又往旁邊拐過去,他一接根本就沒有準備,連球皮都沒有摸著。從我接觸那麼一次外國人,就感覺外國人特別世界冠軍世界亞軍大概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儘管我當時也還沒想過,我要去拿什麼世界冠軍,但是我相信中國人總有一天,可以拿世界冠軍的。”

  中國乒乓球隊自1953年首次步入世乒賽場後,雖然後兩屆的世乒賽都由於政治和經濟原因無緣參賽,但這期間的成績已引起世界乒壇的注意,等到1956年參加第二十三屆世乒賽時,一些世界名將已告誡同行,中國人不是弱者,到1957年第二十四屆世乒賽,中國男女隊已雙獲小組冠軍,進入世界前四名。就在中國乒乓在世界乒壇嶄露頭角之時,在香港,十九歲的容國團已經一舉奪得男子團體、男子雙打、男子單打三項冠軍。而此時,容國團已下定決心,回祖國大陸打球。1967年1月,這個十九歲的青年背著簡單的行裝,邁步走過深圳羅湖橋,在他腳下,一段輝煌的人生歷程即將展開。

  容國團被安排在廣州體育學院學習和工作。在這裡,他一邊練習打球,一邊治療肺結核病,很快,恢復健康的容國團代表廣州隊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全國九城市乒乓球賽。

  王傳耀:

  “1957年是九城市比賽,容國團第一次見,也沒有見過。看他練習,認為沒問題,我可以贏他,沒問題 ,一看基本功不行。可是在正式比賽裏頭,誰他打誰輸,最後我跟他打,我自己也弄不懂,輸在什麼地方,輸下來以後,我自己不懂,這個球怎麼沒有看頭有吃頭,你看他好像攻球不漂亮,動作不漂亮,可是這裡文章很大。當時我們不清楚,輸下來以後,大家都琢磨他的旋轉,搞不清楚,就研究了,一研究出來以後,他的手腕上有名堂,我們才明白,他這個球有轉和不轉兩種區別。所以看上去沒什麼看頭,打上去又大不了呀,一會兒出高球,一會兒下網,糊裏糊塗,所以他的絕招出現了,中國出現了一個絕招,大家都重視容國團了。”

  在大家眼中,這個有一手絕活的小夥子性格靦腆內向,可沒想到,幾個月後,容國團的一番豪言壯語竟又一次讓人們對他刮目相看。

  莊家富:

  “他當時在廣州體育學院乒乓球隊他就在大會上有一個叫人生能有幾回搏,我在二十五屆世界比賽裏邊,不拿世界冠軍死不瞑目。”

  邱鐘惠:

  “當時大家都嚇一跳,説他是不是太冒了,這可能嗎?我們男子還沒進入過決賽圈怎麼就要奪世界冠軍了。”

  莊家富:

  “很多隊員包括我,都覺得榮國團這小子吹牛皮。”

  1958年,正是大躍進的年代,那時,幾乎每一個行業都在為自己定下一個聽起來高不可攀的目標,並形象的稱之為放衛星,於是,當體育界也有人放出了這顆“不拿世界冠軍誓不罷休”的衛星時,大多數人或許不會想到,一年之後,這句被認為是吹牛皮的豪言壯語真的實現了。

  1958年5月,容國團加入國家乒乓球隊,這支年輕的隊伍即將出征1959年在西德多特蒙德舉行的第二十五屆世乒賽。

  邱鐘惠:

  “本來是全力以赴是覺得我們團體冠軍可能性比較大,當時男子比女隊強,特別容國團加盟以後,就覺得有希望。”

  徐寅生:

  “中國隊在跟歐洲強隊匈牙利隊搶決賽權的時候,我們意外地輸了,所以團體賽沒打好,眼看就讓日本隊贏了匈牙利隊,又一次拿了團體世界冠軍。”

  邱鐘惠:

  “大家就想,就拼單項吧,就轉移到拼單項。”

  莊家富:

  “前八名裏邊我們中國運動員有四個,我是其中一個,我一個,容國團一個,王傳耀一個,還有楊瑞華一個,後來我們前八名裏邊我們三個都被淘汰了。”

  王傳耀:

  “當時是我們獨養子呀,只有一個他了,四個變成一個了。”

  孤軍奮戰的容國團,在半決賽終於到了美國老將邁爾斯。

  莊家富:

  “邁爾斯對榮國團以前,已經淘汰了我們兩個很好的進攻型選手,一個是楊瑞華,一個是徐寅生。而且他跟邁爾斯比賽的時候,零比二落後,五局三勝零比二落後。”

  王傳耀:

  “交換場地 ,別的教練跟他講話,他很急地講了一句,你們別管我,我聽見了,我知道他急,也可能下決心了。”

  徐寅生:

  “就在這個時候,容國團突然改變戰術,本來進攻嘛,進攻後來不利,他乾脆跟他在桌子上對搓,就泡蘑菇了。”

  王傳耀:

  “最後邁爾斯打到什麼程度呢,比分21分都沒有到,他主動到容國團那兒握手認輸,不打了。”

  張鈞漢:

  “那是我們第一次碰決賽呀咱們第一次碰決賽,本來你拿個亞軍也不錯了,從來都沒有得,但是當時大家信心,絕對到這時候大家信心都很強。”

  邱鐘惠:

  “那麼領隊召開諸葛亮會,大家出主意,容國團在戰術上應該怎麼打,關鍵問題是什麼,應該怎麼解決了才有勝的可能,大家就出主意。”

  王傳耀:

  “我説我不是貶低容國團,我跟西多打,我用拉功我都輸,我説容國團不如我,我不是貶低容國團,我講拉功肯定不行,可是我也同意容國團拉功,但是我做不到容國團他能做到,怎麼做 ,因為我這個握拍沒法製造側旋,只能製造上旋,但是容國團的握拍,可以製造側旋,我講用這個拉功試一試。”

  事實上,儘管外國報紙都把容國團描述為多特蒙德的一匹黑馬,但是,人們還是把決賽的勝算壓到了1953年的世界冠軍西多身上。還有幾天,老將西多將迎來37歲的生日,奪取這枚金牌,當然是他最好的生日禮物。

  張鈞漢:

  “匈牙利把花都放在旁邊,比賽哪有這樣,你説那時候對我們刺激多大呀,你還沒有打比賽你就把花擺好了,好像你就把冠軍拿走了,你這麼刺激我們,我們非要把你拿下來不成。”

  這是全場比賽的最後一個球。

  這段從國外購買的資料,被編輯成紀錄片《奪取世界冠軍》,在全國放映。

  蘇中義:

  “呵,震動大了,很多觀眾不是為了看正片去的,當時這十分鐘片子是個加片,看這個加片去的,我們到影院看過觀眾的反映,當時影片一齣現的時候,全場轟動,有的影院起立,長時間地鼓掌歡呼。”

  1959年4月5日,在象徵乒乓球男子單打最高榮譽的聖伯萊德杯上,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名字,通向世界冠軍之路厚重而神秘的大門從此向中國人打開了。

  1959年,正是新中國走過的第十個年頭,容國團在這一年贏得的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是獻給共和國最真誠的祝福。就在容國團奪取世界冠軍之後不到一個月,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群眾遊行,成千上萬的乒乓球運動員表演著各種擊球姿勢經過天安門,乒乓球裝點了那個時代的光榮,而容國團的“人生能有幾回搏”的氣概更超越了那個特定的年代,成為至今聽來仍讓人熱血沸騰的詞彙。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中國大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乒乓熱,到處是正規的或土造的乒乓球臺,一時出現了5000萬人揮拍上陣打乒乓的熱鬧場面,很多人回憶起乒乓球的時候,也就或多或少的融入了對那段歲月特有的情感。

  球迷:

  “破木頭也可以成球臺子,中間拿個半頭磚頂個小竹竿,家裏人就打起來活動活動。”

  當我們重新走回1959年的歷史,這的確是令國人振奮的一年。建設祖國的熱忱激發著新中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而容國團奪取世界冠軍的消息讓國家的領導人們意識到,中國體育在世界的崛起,昭示著一個民族未來的希望。當年的乒乓隊員至今還記得周恩來勉勵乒乓球隊時説過的話。

  莊家富:

  “我當時還記得總理有一句話的意思,就是體育比賽要勝不驕、敗不餒,生生不已,必勝必成,這樣對我們乒乓球隊也是很大的教育。”

  1959年5月,乒乓球隊被請到了中南海,毛主席接見了年輕的乒乓球運動員。

  莊則棟:

  “這個接見對我們來講,我們當時, 雖然容國團拿了世界冠軍,可是那個年代是沒有任何獎金的,只有榮譽,沒有物質獎勵的。所以毛主席的握手,中央領導同志的握手,對我們那是莫大的鼓舞,精神的力量。所以我當時就想,今後一定要用毛主席他老人家握過的手,為毛主席他老人家爭光,這就是當時五十年代,我們這一代人真正發自內心的心裏話。”

  1959年年底,中國乒乓球隊再傳捷報,莊則棟、李富榮等年輕小將組成的青年隊,在瑞士斯堪的納維亞的國際乒乓球比賽中橫掃歐洲,這無疑為正在籌備1961年在北京舉辦第26屆世乒賽的中國人增添了一份勝利的信心。

  1960年的中國,嚴重的經濟困難讓整個國家的建設處於停頓之中。而此時,在北京東郊工人體育場西側,一座圓形的體育館卻一點點呈現在人們的面前。這就是為迎接第26屆世乒賽,而特別興建的北京工人體育館。

  對於這次中國第一次舉辦的世界級體育比賽,時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曾一字一句的説,一定要辦得像個樣子。賀龍深知,對於此時的中國來講,這不僅僅是一次體育比賽,更是中國向世界展示的一個機會。國家體委專門調集了榮高堂等人組成蹲點小組進駐乒乓球隊。從全國選拔出的號稱一百單八將的108名運動員組成集訓隊進行封閉訓練。在嚴酷的經濟困難的條件下,他們肩負著振奮國人自尊心的使命。運動員邱鐘惠記得這樣一件事。

  邱鐘惠:

  “我們不是一星期出去一次嘛,那天正好我出去了。走到工人體育場外面正好有些樹,我就看見一些老百姓拿那個竿子,上面有個夾子,伸上去這麼把那個帶花帶樹葉這樣給揪下來,我就很奇怪,好端端的樹葉、花,為什麼要把它揪下來呢?我就跑過去問了,我説,哎呀 你們幹什麼把這好端端的樹葉給揪下來?結果他們幾個愣了我半天,怪怪的眼光看著我,很奇怪的樣子, 驚奇得很,看著我,後來有個中年人半天冒出一句話,你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啊,現在是困難時期你知道嗎?糧食不夠吃,這個拿下來可以跟糧食混在一塊代替糧食吃的。我一下覺得臉燒得不得了,我感覺血一下涌到臉上,很不好意思呀,我竟然這種情況我不知道,我會問出這種話,覺得很不好意思,我就再不説第二句,説不出來,東西也不買了,趕快掉頭就往宿舍跑。跑去我寫了篇日記,我當時感觸就是,多麼偉大的人民,多麼了不起的人民,他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汁,來哺養我們,為什麼呢,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們,就因為他們寄希望於我們,希望我們為祖國爭光,在二十六屆打好成績,所以我説,我寧願少活二十年,也要奪取世界冠軍。”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第一個春天,世界冠軍的理想,正在每一個運動員的心中孕育著,中國乒乓球運動又一段輝煌的歷史,即將在1961年展開。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