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影像中的抗戰風雲》(1)---(8)集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27日 09:39 來源:CCTV.com

  

《影像中的抗戰風雲》(1)吶喊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突然襲擊瀋陽北大營的東北軍第7旅,1夜之間日軍佔領瀋陽城。這就是著名的“918事變”,事變爆發4個月之後,東北三省大部分地區淪陷。

  隨著中華民族的危機日趨加深,救亡的呼聲一時間成為時代的最強音。從1931年九一八到1937年七七事變的六年間,中國進入了抗日救亡時期,伴隨著救亡圖存的吶喊聲,無數中國人用鮮血和生命迎接著全民族抗戰的到來。

  本片通過《風雲兒女》和《國歌》這兩部電影,講述了《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過程,並採訪到當年與田漢、聶耳一樣的幾位熱血青年,他們在面對民族危亡的時刻,究竟做出過怎樣的選擇,而中華民族又是怎樣從苦難、悲憤到吶喊、抗爭,最終迎來了全民族的抗戰。

  

《影像中的抗戰風雲》(2)罪證


  八年抗戰千古浩劫,日本侵略者對中國同胞進行的血腥屠殺用“慘無人道”、“滅絕人性”等詞彙形容都不足為過。這八年中,中國軍民共死難3500萬人,財産損失高達5000億美元。日軍侵華,製造慘案無數,留下罪證重重。


  在這集中,從《七七事變》到《南京大屠殺》,到《731大潰逃》,三部電影記錄了日軍侵華的罪證種種,史以為鑒,人們應該永遠牢記,因為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

  

《影像中的抗戰風雲》(3)英雄


  八年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遭受到空前的災難,然而在這場世界反法西斯的戰爭中,中華民族也煥發出空前的英雄主義精神,涌現出無數英雄人物。他們可歌可泣,他們讓我們敬佩,他們是我們民族的魂魄。

  在這一集中,馬本齋、楊靖宇、還有狼牙山五壯士,他們的英雄事跡,他們的不屈精神,在三部電影中得以展現,這就是《回民支隊》、《白山黑水》、《狼牙山五壯士》。

  

《影像中的抗戰風雲》(4)地下工作者


  在抗日戰爭中,涌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們不怕犧牲,在戰場上與敵人做著面對面的鬥爭,然而在這些浴血奮戰的英雄們背後,還有一些不穿軍裝的戰士默默地與敵人做著無聲的較量。他們像看不見的影子一樣工作在秘密戰線,他們就是地下工作者。

  “小老大、楊曉東、金環銀環、李俠”是我們所熟悉的電影中的主人公,他們也都是地下工作者。那麼《51號兵站》中的小老大是否真有其人?《野火春風鬥古城》的導演嚴寄洲是否也曾作過地下工作,主人公銀環和楊曉東的原型又究竟是誰?他們又有怎樣的關係?我們所熟悉的《永不消逝的電波》中李俠的原型李白烈士和他的夫人在扮演假夫妻的過程中又發生過哪些電影中所沒有講到的故事?

  本集通過尋找我們所熟悉的《51號兵站》、《野火春風鬥古城》和《永不消逝的電波》這三部影片中主人公的原型,向我們講述了幾段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

  

《影像中的抗戰風雲》(5) 戰爭中的女性


  戰爭中的女性命運,是一頁頁沉重的幾乎難以掀動的歷史。女性從來沒有遠離過戰爭,她們從來都是以多樣的身份、複雜的命運、悲劇的色彩,捲入戰爭、經歷戰爭、體驗戰爭。

  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就是描寫戰爭中女性命運的《中華女兒》,這部電影就是根據歷史上真實事件改編的,這就是“八女投江”。肆拾年後,“八女投江”的故事被再次搬上銀幕。除此之外,在這一集中還講述了電影《苦菜花》以及電影《趙一曼》。前者曾經在上映後風靡全國,紅極一時。而後者是新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電影節女主角獎的電影。

  

《影像中的抗戰風雲》(6)敵後遊擊戰


  人們都説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一場人民戰爭的勝利,因為,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步入了抗日的行列。除了在前方浴血殺敵的英雄,位於後方抗日根據地的軍民也團結一心、用他們的智慧和不怕犧牲、艱苦抗戰的精神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軍,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本集通過《地道戰》、《地雷戰》和《敵後武工隊》這三部電影,講述了幾段與電影有關的真實故事。

  《地道戰》中所提到的高家莊究竟是導演根據哪個村的故事改編的,地道的産生又是經歷了怎樣曲折的過程?在我們所熟悉的電影《地雷戰》中那些威力無比的地雷究竟是不是依靠農民自己的力量製作出來的,本期節目向觀眾揭示了地雷戰背後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在人們的印象裏,敵後武工隊的隊員都是身懷絕技,勇猛過人,而現實中是否真的如此呢?我們採訪到了真正的武工隊隊員、電影中賈正的原型賈正喜老人,在他的戰鬥生涯中有經歷了哪些驚險刺激?

  

《影像中的抗戰風雲》(7)少年英雄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戰爭時期,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在人們耳熟能詳的一系列電影作品中,我們看到了他們當年的身影。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那麼王二小是否真有其人?


  電影《小兵張嘎》裏的小八路“張嘎子”,在幾代人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在天津市解放南路的一棟普通居民樓裏,我們找到了當年“嘎子”的原型之一──燕秀峰,在他身上發生的嘎事兒可不必電影裏少。


  今年77歲的王專老人是當年河北省阜平縣赫赫有名兒童團團長,他像電影《雞毛信》中的海娃一樣送過雞毛信,他還講述了當兒童團長期間站崗放哨、查路條的經歷。


  當年在電影《雞毛信》中扮演海娃的蔡元元和在電影《小兵張嘎》中飾演嘎子的安吉斯如今正要拍攝一部故事片名為《海娃和嘎子的夥伴們》,他們要在全國尋訪健在的抗日小英雄,把他們的故事搬上銀幕。

  

《影像中的抗戰風雲》(8) 人性在硝煙中閃爍


  戰爭是殘酷的,它可以扼殺一切美好的東西,使人性扭曲和異化。戰爭讓人們渴求溫暖與和平,它不僅是發生在戰場上的激烈戰鬥,而且還在人的內心世界開闢了另一個戰場。

  電影《南京大屠殺》講述了一個家庭和幾個普通人在戰爭中的命運,反映了人內心中的痛苦和掙扎。


  電影《歸心似箭》則沒有在意義戰場上敵我雙方的進退勝敗,而是專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碰撞。最後通過一首動人的歌曲《雁南飛》,最終完成了導演對戰爭中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歌讚。

  而電影《晚鐘》則告訴觀眾,人類只有真正消滅戰爭,戰爭帶來的人性惡的東西才能最終消除。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