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建國五十五週年,也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第二十五年。歷經多年的沉滯,中國走上了迅速發展的現代化道路,和過去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首二十五年,我們有太多的感慨和驚嘆,老百姓的生活逐步邁上小康水平,無須豪言壯語和慷慨激昂,無論“大家”、“小家”,方方面面,變化之多,變化之大,不勝枚舉。
於是,在2004年的春節過後,《見證?親歷》欄目便開始策劃一個反映二十五年社會變化的系列節目,意圖通過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變化來反映我們國家改革開放這二十五年來所取得的成就。為了能避開大而全的模式,我們在策劃之初就將以小見大,在細微之處反映巨大社會變革作為這個系列節目的宗旨。我們想以這個節目在2004年的十月,為建國五十五週年、改革開放二十五週年獻上一份禮物。
節目策劃過程並不輕鬆,攝製組的幾位編導經過多次、反復的溝通,最終決定以搜索流行語的形式,找尋生活中的點滴變化。我們發現每一個年代都有它的流行語,這些經常被老百姓使用的話語,展示了百姓的生活狀態,生存狀態。也正是這些不斷涌現的流行語,真實地記錄了我們的生活。既然是流行,有些也許很快就會消失,有的流行語今天我們要費點力氣才能想起來,想起時,略微會有一點時空交錯的感覺。也正因為流行,那麼自然就帶有流行的那個年代所特有的品質,特定的時間出現的特定流行語從某一個側面記錄下了那一個年代的我們。
而且為了更加貼近百姓,我們認為所採訪的人物應該以普通老百姓為主。解説詞也要杜絕沉重,力求輕鬆、生活化、娓娓道來。
正是基於以上的理解,攝製組的人員幾乎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所有的流行話語,然後經過多次的討論與溝通,篩選出具有代表性和時代特色的流行語,然後進行分類,每集三到四個,製作成六集系列片《二十五年流行語》,其中包括“下海”、“下崗”、“海歸”、“飄一族”、“跟著感覺走”、“單人房雙人床”、“丁克家庭”、“吃農家飯”、“自駕車旅遊”、“新手上路請多關照”、“一路暢通”……從各個不同的側面講述老百姓生活的變化。
為了體現“流行”的概念和不同的時代特色,讓更多觀眾産生共鳴,我們在每集節目的配樂上也打破了以往的風格,運用具有時代特色的流行音樂和流行歌曲。除此之外,我們還製作了單獨的片頭和片花來突出這個系列節目的個性和完整性。
節目播出後,得到了許多觀眾和專家的反饋,認為節目的形勢和內容十分新穎,突破了《見證?親歷》以前的節目樣式,是一個成功的嘗試。
而對於我們編導來説,回想起整個節目的製作過程,發現這個系列的成功,大部分歸功於“策劃”的成功。雖然看起來節目的前期策劃時間較長,但也正是因為前期準備的充足,並且我們採取了邊拍攝邊討論的團隊創作方法,因此在後期的編輯過程中相對比較輕鬆,並且效果很好。
從《二十五年流行語》這個系列的製作過程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還是節目策劃在節目創作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媒體激烈競爭、電視欄目過盛的今天,電視臺、電視欄目要想求生存、圖發展,就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節目策劃的重要性,有了好的策劃,才能製作出讓觀眾鎖定遙控器的精品節目。
一、電視節目策劃概念
1.策劃是什麼:
“策劃”一詞古已有之,只是説法各異。它與現在的計劃、計謀、對策、計策意思較為接近。簡言之即出謀劃策。當年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全面剖析戰爭局勢的韜略實際上就是一個巧奪天下的大策劃。古之成大事者身邊都有一位謀士。這位謀士當然就是一位策劃大師了,專門為其出謀劃策,從而達其目的。如周文王與姜太公,劉邦與張良等。策劃學裏有句行話叫做:不做總統就做策劃師。可見策劃地位的顯赫與榮耀。
《哈佛企業管理》一書對策劃有了更具體的表述:策劃是一種程序。在本質上是一種運用腦力的理性活動。策劃的步驟是以假定的目標為起點,然後訂出策略、政策以及內部作業詳細計劃,以求目標之達成,最後還包括成效的評估及回顧,而返回到起點,開始了策劃的第二次循環……。
從上可見策劃是以“目標”為起點,以“信息”為基礎、根據素材,圍繞“創意”這個核心,展開的思維活動與實踐活動,有一套詳細、系統、科學的工作程序。其策劃思想一直貫穿整個活動,且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創意。電視節目策劃要想日見日新,惟有將它銘刻心中才能抓住觀眾視線。
2.如何認識電視節目策劃:
電視節目策劃必須圍繞觀眾來做文章。二戰時期美國有種“魔彈論”,意思是把觀眾當靶心,信息所到之處是傳一個倒一個,所向披靡。然而在當今電視銀屏大放異彩的年代,不可能讓觀眾都中你的“魔彈”,但應盡可能地擴大收視群體。這就需要對節目進行精心策劃。
好策劃必有一個好創意,而好創意來自對大量信息的捕捉、採納、串聯,打破常規重新組合。電視節目的策劃就是在廣泛蒐集、了解目標受眾的基礎上,梳理揣摩出觀眾的收視心理需求,有的放矢地通過有關專家學者或節目編導集體創造出的對電視節目整體戰略的運籌與規劃。它必須是一個切實可行的節目製作方案、是為觀眾設計的能達到一定目的和效果的、有創意的節目構想。
二、電視節目策劃的重要性
凡事預則立。經過精心策劃出來的節目,觀眾肯定會喜歡看。
電視最大的功能就是提供信息服務,給觀眾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權力在電視把關人;如何來提供服務、採取什麼方式與內容把觀眾伺候得服服貼貼、主動接受服務就是策劃的目的。首先得摸清“市場行情”──觀眾現在的口味如何,是東北菜還是四川菜?確定後就去組織原料加工製造,然後呈現在觀眾面前。這樣體貼入微,觀眾會不買賬嗎?於是收視率就會提高了。
但是,節目策劃不是天馬行空、可任意妄為。電視作為現代傳播工具,其影響之大決定了它必須按“遊戲規則”辦事。
三、電視節目策劃應遵循的原則
1.導向原則
電視節目的策劃既要考慮到以正確的輿論引導觀眾,又要考慮觀眾的需求,把握兩頭,巧妙結合,才是節目策劃的出發點。
2. 心理原則
製作電視節目的根本目的是要讓觀眾愛看。節目策劃要想吸引觀眾,就得搔到觀眾的癢處,打在觀眾的麻筋上,必須分析受眾心理。
受眾心理包括一般心理和特殊心理兩部分。一般心理指絕大多數觀眾共有的心理;特殊心理指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文化層次和不同性別等特殊觀眾的心理。掌握觀眾的一般心理可以使我們在宏觀上把握廣大觀眾的心理需求,盡可能地去滿足他們的正常需要,並加以適當引導,掌握觀眾的特殊心理,才能從微觀上根據不同觀眾製作出滿足不同需求的節目,才能使不同觀眾接受,向社會作全方位覆蓋與滲透。
3. 創新原則
策劃本身最大的特點就是創新。沒有創新,節目就沒有市場;沒有創新,電視就沒有前途。節目策劃人作為總的節目思想的建構者,必須每期都有創新,必須做開拓創新型的人才。
節目策劃的創新不是憑空臆想出來的,它是建立在廣泛的舊的知識、信息基礎上的新組合。其實要想創新並不太難,問題在於要敢於創新,善於從不同角度作發散性聯想思維,勇於打破傳統知識結構和思維習慣,不受經驗的羈絆,在固有的節目形式基礎上尋求一點突破就是創新了。
四、怎樣進行節目策劃
1、“選題”是節目策劃的關鍵所在選題策劃,是節目創作的第一步。
某一個欄目或某一期節目的選題,對於這部分電視節目的製作來説,無疑有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獨特作用。同時,策劃對於電視臺節目的整體設想及其運作而言,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實際上,在電視傳媒業的發展過程中,多少年來,電視節目的具體拍攝製作一般也都是要通過選題策劃這一關鍵環節的,所不同的只是大家對選題策劃的重視程度及發揮水平有一定的差異而已。經過認真選題、精心策劃之後才慎重推出的節目,如果其預見性、可視性很強,收視效果就好。而匆忙上陣、粗枝大葉地擬定的節目選題,不是在製作過程中常常“卡殼”,出現細節上的紕漏,就是因為按照慣用模式運作缺少特色,這樣的節目其收視效果也就不會好了。要想真正製作出具有創造力、感染力、生命力的節目來,就必須對選題策劃進行一個綜合性的評估與調整。需要跳出固有的思維定勢,拓展思路、開闊視野,科學地、全面地、客觀地考慮到組成節目要素的各個環節,一邊進行全面的思考、分析、評估,一邊不斷認真地推敲、取捨、調整,儘量把選題策劃這個節目的雛形搞得豐滿、完善並符合電視節目創作的一般規律。同時,在考慮節目本身要素的過程中,還不得不考慮一些與節目要素密切相關的因素,譬如編創人員的基本素質、節目運作所需的財力、物力等方面,這些客觀條件必須與製作節目的各個環節相適應,否則,滯後的客觀條件將會制約節目水平的正常發揮。
2、“求新”的多角度實現是電視策劃的追求方向
當今世界各種事物的發展變化之快,恐怕沒有什麼詞語能比“新”字的涵義更能概括得 了,電視節目的策劃同樣如此。受眾對電視節目的需求,其核心也基本圍繞在一個“新”字 上,包括新的表現形式、新的節目內容、新的藝術風格等等。具有創新意識的選題策劃不僅 要滿足觀眾的這種需求,也是製作優秀節目的必備條件。無論我們是否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實際上在每一次節目策劃時,最讓人感到困惑的就是“求新”的艱難。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在五彩繽紛的電視屏幕上,已經很難找到帶有開先河性質的原創型節目了,似乎所有的創作空白都已經被人們涂上了各式各樣的色彩。所以,要想達到“求新”的目的,就必須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求實現。
首先,既不能一味地模倣別人,也不能一味地重復自己,即使是同類的、相關的選題, 也要力求做到有特點、有新意。策劃節目的過程也是一個創造的過程,而創造不僅是要發現事物之間的相同之處,更重 要的是在於發現事物的相異之處。對於“求新”而言,就是在有比較、有參照的條件下,既 要借鑒總結經驗,又要開闊拓展思路,這樣就更容易達到“求新”的目的。這就需要我們了解現有節目所缺乏的內容、形式、風格,及時掌握受眾的收視動態,使節目的每一次策劃都能從不同的角度融進新的內涵,努力做到節目常辦常新,選題“活水”不斷。
其次,要在激烈的電視節目的競爭中,尋找能夠讓自己發出璀璨光彩的舞臺。隨著電視傳媒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以及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收視思想的不斷成熟,與此同時,信息網絡技術也在飛速發展,諸多因素的作用促使電視行業內部以及與其它門類的傳播媒體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人們常説“眾口難調”,面對廣大的電視觀眾,可以説大家欣賞節目的要求就像人們在飲食中的口味一樣,要想烹調出能夠被大多數觀眾所接受的精神菜肴來,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也正是搞節目策劃的艱難所在。
第三,在“求新”的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時代發展的步伐,要多角度地反映出鮮明的時代特徵。 無論從哪個方面説,電視節目的選題策劃及創作,都會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其所處時代的特徵來。充滿朝氣的時代精神可以使電視節目不斷煥發出迷人的光彩,而不注意把握時代脈搏,就會跟不上受眾收視需求的變化,因為能夠受到人們普遍關注的事物往往更富有時代性、現實性與迫切性。與其它各類媒體相比,電視傳媒無疑是最能生動地、形象地體現出人類情感的載體了,正因為如此,才使通過收看電視節目來獲取相關信息,逐漸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3、、受眾的需求反映是電視策劃效果的晴雨錶
許多從事電視節目創作的同仁大概都有過類似的體驗,自己辛辛苦苦製作完成的節目,播出之後會不會受到觀眾的歡迎呢?心裏總不免有些擔心。其實,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狀態。在得到觀眾認可之前,如果將要推出的節目是經過精心的選題策劃之後才完成的,那麼,這種擔心比起自信來,自然就要小得多。
我們在電視屏幕上可以常常看到一種現象,那就是如果某種形式、內容及風格的節目在觀眾中受到的歡迎程度高了,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許多雷同的翻版節目,這樣新節目卻是以“老面孔”與觀眾見面了,失去了新鮮感,本來應該是很有特點的節目也因為“面孔”的相似而變得平淡無奇了。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由於為了完成日常的節目播出任務量,每一期節目的製作週期都排得比較緊張。這樣,就使得編導們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詳盡的節 目策劃,不能“精雕細刻”,如果是長期這樣運作的話,就很難出“精品”出“名牌”了。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陽春白雪”、“小橋流水”各有其妙,電視工作者要想策劃並製作出讓觀眾滿意的節目來,就必須認真分析、努力滿足觀眾不同的收視需求,應該多站在觀眾的角度思考。“換位思考”的方法特別有利於同觀眾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使觀眾在收看節目時,更容易産生心理上的共鳴。當觀眾把收看某個欄目的節目當作生活中的一項內容來對待,就會把自己的情感隨著節目策劃所設定的情感脈絡融入到節目內容中去,從而産生對節目的忠誠度。
總之,在多種傳播媒體激烈競爭的今天,對於電視節目策劃的重要性,應該成為所有電視工作者的共識。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