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近期熱播

二十五年流行語(五)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02日 16:45

  解説:在人們的印象中,中國國家博物館保存的都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但是在2001年一次紀念建黨80週年的展覽中幾個普通的筆記本卻引起了特別的關注,有人説這件文物是整個展覽中最富人情味兒的,它就是一位老人記了36年的豆腐帳。

  關鍵詞——豆腐帳


  解説:帳本看起來已經很破舊了,原來的主人叫楊燕秀,家住上海楊浦區,老人在2003年年底已經去世了。對於楊媽媽來説,這些記了半輩子的賬本偶爾會被翻出來看看,但一直都沒有太拿它當回事兒,直到有一天,一個北京人專門跑到上海來敲楊媽媽家的門,説想看看她的帳本。這個人叫陳禹,是中國革命博物館文物徵集組的工作人員。

  採訪陳禹:她剛開始不太理解,覺得我自己家的帳自己看看就算了,剛到你國家(博物館)有什麼意思呢,我就給她講應該説是以小見大吧,以個人的這種收支很小的這種帳來見證我們國家這3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歷史的變遷,老百姓生活的變化。在跟她以後逐步的這種接觸當中,她才慢慢的理解我們的意圖。

  解説:雖然已經事隔3年,但陳禹仍能記起第一次看到賬本的情景。

  採訪陳禹:我覺得它特別的真實,應該説我也是那個時代這麼過來的,比如説當時的油餅油條是6分錢7分錢,肥皂是4毛左右一條,2毛左右一塊,我覺得特別親切。

  解説:1965年為了還蓋房子借的錢,楊媽媽開始記錄家裏的每一筆開銷,小到幾分錢,大到幾百元,無一遺漏,一記就是37年。

  採訪陳禹:1965年因為蓋房子借錢就要還錢,1965年5月20號開始建帳,老人一個月收入是53塊錢,這個月的開銷呢是58塊2,那麼她這兒寫著欠5塊錢,就是這月赤字了。這個是80年,她為了買電視,借了264.06元, 這個電視是456.20元。這是1987年3月,存1000元,我想這可能是老人第一筆大額的存款。還有2000年為了籌備她70歲生日,她可以花1010元買一個鉑金項鏈,還買了雞鴨魚肉,還買了麥片,當時她跟我講,如果説是在1965年的話,她連想都不敢想,是這樣過70大壽的。

  解説; 人家都説過日子的人心裏有本帳,可楊媽媽是真的有本帳,楊媽媽的賬本有20個,裏邊記的是從1965年到2001年,家裏過日子每一分錢的去處。翻開豆腐帳,人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20年前1斤4兩配給的油要1塊1毛4,鹹肉3斤多要3塊6毛2,果子酒1斤是4毛8……就是這樣一本中國百姓再普通不過的家庭"豆腐帳"卻被中國國家博物館當作寶貝一樣收藏起來,令參觀的人們也感覺十分親切。

  採訪陳禹:參觀的人應該説都非常的驚奇,還有人記這麼細的帳,我們家當時也記過,當時沒堅持下來,還有老百姓説了,你看我們這生活是那樣過來的,當時6分錢的油餅,現在6毛錢的油餅都覺得吃著不香了,從我個人來講,我覺得這個帳本非常非常有意思。我記得我小時候總是感覺吃不飽,現在是吃不了,我的這種感受,或者説幾代人老百姓生活的感受都從這個賬本得到了反映、得到了見證。這個賬本珍貴,我想是因為它確確實實、真真實實地記錄了這30多年這個家庭的變化,通過家庭的變化反映我們社會的巨大的變遷。

  解説:在楊媽媽賬本上我們看到,2000年老人為了過70大壽,吃得真是相當豐富。

  解説:中國的老百姓大都有這個傳統,逢年過節最主要的節目就是吃。以前過窮日子的時候,所謂過節也就是替自己找個充分的理由,讓全家沒有太多心理負擔地"奢侈"一次,吃點兒好的。現在時代變了,生活條件好了,不過節也能吃香的喝辣的,一過節倒不知道該吃什麼好了。吃慣了大魚大肉的城裏人,想起了窩窩頭、山野菜和熱炕頭,於是到農村去,"吃農家飯"成為了流行。

  關鍵詞——農家樂

  解説:出了北京城,到北京周邊轉轉,會發現農家樂已經成為新的旅遊熱點,甚至整個村子辦成了民俗旅遊村。

  解説:這是位於昌平的麻裕房村,開辦農家樂讓這個村家家戶戶走上了致富之路。

  解説:陳海芳家從1997年開始就辦起了農家樂,每個週末和假日,都是全家人最忙碌的時候。

  採訪陳海芳:從97年搞旅遊,剛開始沒有這麼多房,北屋三間房,西屋兩間,現在這是慢慢搞旅遊,經濟有收入了,慢慢房子越來越多。像春節的時候人都特別多,都上這兒過春節來,放鞭炮。

  到五一就算屬於旺季了,一直到秋天採摘,(人)最多的時候像我們整個村來説吧,(接待)幾百人是沒問題的。

  大部分愛吃這個燉菜,像豬肉燉粉條、亂燉,我們當地的柴雞,攤柴雞蛋,好多都是喜歡吃這些菜。

  像水果都喜歡到這兒採摘來,這兒是綠色食品,而且也不上化肥,施農家肥,一般的到這兒都説,想不到農村現在變化這麼大呀。剛開始人家介紹,還怕到這兒不適應呢,怕衛生條件達不到。到這兒一看呢,比我們家還乾淨呢,吃得也挺好,都説吃得挺好的到這兒,比飯館強多了。

  (採訪陳海芳的父親,老支書)

  這村第一年搞旅遊只有12戶,有好些人觀望,怕賠錢,怕投入好多錢回不來,這12戶到1998年就變成24戶了,一直到現在是50多戶,這村沒開旅遊的只就三四戶,因為他沒有這個能力。1996年人均收入800元,現在人均收入8000元了,這個情況,整個開旅遊這段情況呢,那時候我説了一句,這就是天上地下,這生活。

  解説:辦農家樂讓農民富起來了,吃農家飯、住熱炕頭、採摘新鮮的瓜果蔬菜,也讓城裏人暫時遠離了喧鬧緊張的都市生活,重新找到了久違的寧靜與祥和。

  採訪旅遊者1:因為城裏的飯吃多了就想換口味,就過來了,最喜歡吃山野菜,包括他們的柳樹芽這些東西,平常城裏面買不到的。

  採訪旅遊者2:我感覺這個飯特別可口,北京的飯挺油膩的,感覺到這兒飯做得也不錯,另外有點兒無污染的東西,比如説平常在北京很難吃到的一些豆腐啊,貼餅子啊,烙餅啊,都挺可口兒。好像又想起自己從前年輕的時候吃過的東西了。在北京的飯館還是不好找到這種感覺的。

  解説:今天大多數中國百姓的生活已經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轉變,也正是因為吃穿不愁了,人們便開始計劃著讓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於是旅遊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

  跟著導遊的小旗子到名勝古跡轉轉早就是旅遊的初級階段了。如今,人們旅遊的目的已經不再局限于觀光攬勝,它意味著自由自在地享受旅途中的一切的驚喜與快樂,於是自駕車旅遊成為旅遊的新時尚。

  關鍵詞——自駕車旅遊

  解説: 今年62歲的王廷鈺和佟帆夫婦是一對普通的退休幹部。1998年他們開著一輛"松花江小面"開始了自駕車之旅。

  在老兩口兒的客廳裏,懸挂著一幅巨大的中國地圖。

  老兩口講地圖:這個地圖上所有的這些線,這些紅線和這些藍線都是我們旅遊開車曾經走過的,其中紅顏色的線是我們以前開松花江小麵包車走過的,後來這種藍顏色的線就是開哈飛賽馬走過的。

  採訪王廷鈺:中山公園有五色土。這是新疆戈壁沙灘的,這是黑龍江的黑土地,這裡頭寫著呢,鼓浪嶼2003年1月24日鼓浪嶼的沙子,這是廣西的紅土,紅土、黑土,沙灘是白的,景德鎮的白瓷土,這是雷州島的海邊上的沙子,人家那沙子都是這種死珊瑚,根本不是沙子。

  採訪王廷玉:那時候沒想過到外地旅遊,簡直是一種奢望,人家出差,領導、採購能滿處跑,我這個人挺愛找樂的,對相聲我特別感興趣,過去有一個相聲,很有名的相聲買猴,那個馬大哈,我覺得這馬大哈不錯,全國各地到處跑,那時候是夢想。他不是説今派你去天津到東北買猴五十隻,那時候是自己找樂,心裏去了,但(實際)去不了。

  解説: "我想去桂林"唱出了80年代中國人的心聲。錢和時間成為當時阻礙中國人出去旅遊的最大障礙。

  採訪王廷玉:在我們那個年代,沒條件到處旅游去,工作特別忙,也不像現在似的,有星期日,大禮拜,全都沒有,我們一年的法定假日才7天。我們倆當時按説是比較好玩的,但是説只能在北京的範圍之內,到遠處去,根本想象不到,好像是一種想象似的,做夢似的。

  解説:1997年,56歲的王廷鈺跑進駕校學會了開車,成了一名年老的新司機。

  採訪佟帆:買車之前我們也沒少玩,但是玩的質量我就覺得沒有自駕車旅遊玩得好,因為你畢竟跟著旅遊團嘛,他説這個地方給你半個小時,你連照相的工夫都沒有,旅遊過的地方等回來吧,一回憶,一看照片,似乎去過又似乎沒去過,就是那種感覺,我們自己駕車就不是這樣了,能看比較多的東西,能看得比較詳細,比較隨意,喜歡多呆的地方,沒人催我們,我們就多呆會兒。

  解説:學車後的一年,老兩口開始試探性的帶著朋友在北京郊區開始了短途的自駕車旅遊,1998年秋天,王廷鈺和佟帆決定開出北京,到更遠的地方去看看。

  採訪佟帆:第一次從這兒到承德,往返也就4天吧,450公里,第二次遠點兒,走的小興安嶺,到的黑河,到黑河以後,我們又辦了一個出國遊,就到了布拉格維申思克,就是俄羅斯。

  採訪王廷玉:為什麼考慮到東北呢,我們的車是東北的,東北松花江嘛。我們倆退了休就是自己找樂兒,開玩笑,就説開著車回娘家了,一邊走一邊唱,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開著車高高興興就去了。結果回了松花江哈飛汽車製造廠,他們還挺歡迎的。從北京來一個老頭老太太。他們説我們挺高興地,對你們二位挺佩服,我説佩服你什麼呀,他説我們也想退休,也想玩去,學你們二位。我感覺他們是從內心對我們倆是比較佩服,第一次真正遠還是到哈爾濱,比較遠,走了大約四五千公里吧,對我老伴來説好像是做夢實現似的。她又一句話就是説,小時候老説白樺樹,白樺林,這回我真看見了白樺林,挺高興的。

  解説:在客廳的玻璃櫃裏、墻上陳列著他們從各地帶回的紀念品,他們把旅遊的照片和門票自己裝訂成冊,看著這些照片和門票講旅遊的見聞和趣事是老兩口招待客人的一個特殊項目。但他們覺得這樣仍然不能完全記錄他們的旅途故事,於是在行裝中又多帶了一樣東西——家用微型攝像機。王廷鈺是司機,主要任務是開車,分神不得,於是拍攝沿途風光的任務就落在了佟帆的身上。

  採訪佟帆:旅遊就看你有多少錢了,其實不是説錢多的人就能旅遊,錢少的人就不能旅遊,我們老兩口就説現在生活很滿足,那也是和我們41.5元比的時候,我們的生活確實是有很大提高,是覺得很滿足。但是説旅遊花費很多的錢我們也是不捨得。不瞞你説,我們也就是在外面過幾天住一次帶洗澡間的旅館,平時的時候也就是三四十塊錢一個房間,二三十塊錢一個房間,最差的時候我們住過5塊錢一個房間。

  採訪王廷玉:現在是經過改革開放一步步發展,我們絕對是人民群眾,低層百姓,對社會發展我們很高興,但我們的時間已經失去了,這是自然規律,所以要抓住時間,活就要活得有質量。

  解説:每一次長途旅行之後,老兩口兒都有一段長達半年的休整期,調養身體迎接新的旅程。

  解説:身體需要調整,心靈更需要調整,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緊張,讓身心都得到適當的休息,才能面對更多的挑戰。在努力工作的同時,如何更好的享受生活成為這個時代人們最關心的話題。

  關鍵詞——健身


  採訪尹岩:整個的60年代末,70年代,或者80年代初,鍛鍊身體這個概念可能更多的是跟一個集體活動連在一起的,根本不是一個個人行為,你肯定不能用娛樂這個詞,你也不能用休閒,尤其(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70年代那屬於資産階級思想,那是需要堅決杜絕的。

  解説:尹岩,一個永遠與時尚連在一起的人,做過《ELLE世界時裝之苑》的主編,現在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傳媒公司,北京大學法語系畢業後,在北京電影學院攻讀了碩士,之後又在法國學習、生活了近十年,法國人那種對休閒度假的狂熱深深影響著她,當她97年回到中國時,發現中國也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採訪尹岩: 1997年的時候你就覺得大家已經開始有很強的度假的概念了,包括整個在假期的安排上來説越來越西方化了,越來越事先打算我怎麼去安排,很少有人説把這個假期浪費在家裏頭,尤其是年輕人,休閒娛樂這種概念特別特別強。我覺得跟整個的經濟水準是聯絡在一起的。現在國內生活真的很好了。

  解説:國內生活觀念的巨大變化,使尹岩想起了小時候一段並不單純的體育鍛鍊經歷。

  採訪尹岩:年紀太輕的時候是禁止談戀愛的,那麼談戀愛怎麼跟男朋友約會呢,那時候可能只有通過體育運動才能達成一個約會的目標,只能通過去做一個鍛鍊活動才能夠跟男朋友去約會。我記得交第一個男朋友的時候我們所有的約會都是在野冰,在八一湖上面進行的,就是説我們就是去滑冰,去滑冰父母不會説什麼,那麼在滑冰場上碰見男同學也無可非議,所以就利用這個形式大家好像一個小約會似的,所以我覺得可能那時候鍛鍊身體、娛樂休閒唯一比較個人化的形式就是體現在這個了,否則的話其它全是集體行為。

  解説:如今尹岩已經去過世界上許多國家,但大學時第一次去野外郊遊的經歷卻是她一生都難以忘記的。

  採訪尹岩:所謂的集體活動中的娛樂性強了,我記得那時候第一次郊遊是距離北京55公里,就跟很多的朋友約到一起,又野餐,又在外面露宿,然後又一起坐火車,那時候覺得是一種特別享受的一個娛樂活動,大家在野外特別放肆,特別盡興。那時候在大學,80年代初已經有一些娛樂和休閒的概念了。純粹就是為了享受出去的。

  解説:1995年開始,五天工作制實行了,體育場變得越來越擁擠,人們用更科學的方式仔細照顧著自己的健康, 健身成為百姓休閒生活的主題,但是健身不再只是舒展四肢,而成為人們愉悅心靈、讚美生命、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

  解説:離開《ELLE》以後,面對下一段即將開始的征途,尹岩感到焦慮不安,於是她去了印度,在那裏尹岩從習練瑜珈中發現了另一個心靈深處的自己。

  採訪尹岩:去印度是因為印度是瑜伽冥想之鄉,所以去印度旅行自然而然的一定要在最著名的瑜伽冥想的地方去體驗一下,所以當時的一星期的體驗讓我認識到什麼是印度的瑜伽。真正的印度瑜伽它是讓你不斷地發現自我,給你的是一個接一個的驚喜,不僅僅是一個健身的活動,它改變你的思維方式,而這種思維方式實際上對你的整個心理調整是特別特別有用的,比如説,它讓你看任何事情都平和起來,都客觀起來,都不那麼窮兇極惡,給你感覺到你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一天一天的愉悅起來,就像你好像封閉的天窗慢慢慢慢打開了,陽光一縷一縷地射進來,一直到最後是滿室燦爛,所以當時感覺特別特別好,那麼呢也正是因為印度的瑜伽對我的啟發,我想到了一定要把真正的瑜伽帶回到北京來,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瑜伽帶來的滋養。

  解説:印度之行結束後,她把瑜珈老師MOHAN帶到了中國。在一座千百年的塔樓裏開設了悠季瑜伽。


  採訪尹岩:我剛開始還以為練瑜伽需要時間,可能會是很多有閒階層,比如説在家裏做太太的,或者是自己有一段時間不想做工作了,想休整一下自己,我覺得可能很多是這樣,但實際上經過現在這幾個月,來的人其實都特別忙的人,都在單位裏頭身居要職,或者是在事業上希望有所造就的女孩子,她們也是工作特別緊張,永遠在出差,但是她們每次來都會覺得在自己的整個身心調理上面得到特別好的調理。

  解説:瑜伽改變了尹岩,讓她找回了久違的寧靜與平和,看到了一個新的多彩世界,而休閒娛樂同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態度,今天,許多人意識到,努力工作的同時也要學會享受生活,這樣才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

(編輯:李菁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