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近期熱播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們慶倖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多元化的時代,理想,價值,成敗,得失都已經具有了多重含義。社會的開放與寬容給每個人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他們可以變換自己的人生坐標,活出的一份新的精彩。

採訪李心草:
    好的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比如説,古時候捕魚,有叉子,這條魚就是機會。機遇抓住,但沒準備這個機遇就過去了。

字幕:李心草 1971年出生

28歲那一年,李心草成為中國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對於大多數還在苦苦奮鬥的七十年代來説,他是一個成功者。

兒時的李心草伸出小手,好象在尋找著什麼。十幾年後,小手長成了大手,他也找到了那根主宰自己命運的指揮棒。

字幕:1989年李心草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指揮專業。1993年他獲得了中國首屆指揮比賽第一名。

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在比賽中獲得大獎,這是許多年輕人的夢想。然而那個時候,李心草就已經知道,這些只是事業的起點,他想要追尋的是交響樂的根。

採訪李心草:
    我上大學的時候一直夢想要到一個地方,我當時已經考上美國的一些音樂學院,有四所大學錄取了,但是我沒有去,因為我心目中那塊地方在維也納,最後我大學畢業兩年後考上了這個學校(維也納音樂學院)。

歐洲是交響樂的發源地,維也納是音樂的天堂,金色大廳,蘭色多瑙河,綠色的葡萄院,白皚皚的雪山,繽紛的城市,李心草在這塊陌生的土地上追尋著大師的足跡,汲取著音樂的靈感。

到達奧地利的第二年,李心草和北京電視臺的一位記者相約來到薩爾斯堡,尋找大師卡拉揚的墓地。

採訪李心草:
    找到他的家鄉,在教堂的院子裏尋找大師的墓地,怎麼也沒找到。最後發現一個簡樸的石碑,上面有十字架,寫著卡拉揚 1908到1989 當時下著細細的雨,很冷,但是我們倆覺得熱血沸騰。回想大師墓地,大師的作品,突然理解了他的人性,他的音樂,以後再聽他的音樂有一種無形的溝通。

在歐洲的學習與遊歷豐厚了李心草的音樂底蘊,1997年,在法國貝桑松國際指揮比賽中,他終於有了一次厚積薄發的機會。

採訪李心草:
    那一年全世界500人參加比賽,進入正式比賽的21個人。從接到通知後準備,每個選手要準備20部作品。到決賽時,過五關斬六將,有一個將沒斬掉,拿了第二名。當時拿名次,到了臺上宣佈的時候倒沒有那麼興奮了,比較興奮的是在酒會上幾個樂團經理邀請我去他們樂團指揮,讓我最興奮。

一次機遇的成功把握之後,更多的機遇接踵而來。歐洲樂團的邀請,梅塔大師班的深造,打開了李心草在歐洲的事業之門。繼續留在歐洲,這棵小草也會生根發芽。然而就在畢業前不久,李心草接到了中國交響樂團對他回國的邀請。去留之間,他必須做出一個選擇。

採訪李心草:
    當時我28歲,所有的全世界的我這麼大年紀的指揮,有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國家級樂團給你機會,沒有,所以我選擇了回國。

採訪李心草:
    回國這五年,再回頭看看前面的路,回國是正確的。我回到自己的國家,發展自己國家的樂團水平,讓全世界看到樂團,也看到我,這樣的機會要比我在歐洲更多。

<<上一頁下一頁>>
第2頁
(編輯:紀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