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團隊檔案

兩個難題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2日 09:33


  45年前的1958年5月1日,中國的第一家電視臺——北京電視臺開始試驗播出,這就是中央電視臺的前身。4個月以後,1958年9月2日,電視臺正式開播。在這樣一個有紀念性的日子,該如何重溫這段中國電視事業走過的的艱辛歷程,該怎樣向人們講述這段故事呢?

  剛接到這樣一個選題,最初的兩個星期都覺得很為難。一個是紀念電視臺45週年這樣一個選題有點太大了,不知應該從哪入手。而且這麼多年,臺裏也做了很多類似的節目,該説的好像也都説過了,如果做一個45年的大回眸,首先是不會很有看點,再一個是肯定比不過臺裏以前做過的節目。


  在影資部翻了一天的資料,發現有關電視臺建臺初期的資料幾乎沒有,這又讓我心裏涼了半截。於是我換了一個思路,既然電視臺的沒有,凡是和電視有關的就都翻出來看看,於是我找到了第一次日本工業展覽會的資料,在這次展覽會上許多中國人第一次見到了電視機;接著我又找到了60年代初的一次中國自己舉辦的工業展覽會的資料,在這次展會上有中國自己生産的北京牌電視機的影像,還看見了中國自己研製的攝像機;最後,我想電視臺是5月1日開始試播的,那一天是五一勞動節,遊行的資料裏會不會提到電視臺呢?於是調出來一看,果然有幾個鏡頭,一支代表電視臺的隊伍抬著電視設備模型第一次走過了天安門廣場。

  這三段資料讓我産生了信心,也許可以只講電視臺開播前後的故事,講講最初電視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講講第一代電視工作者是怎樣走進電視臺,為了第一天的試播究竟發生過哪些故事。

  內容定下來了,又一個難題擺在我面前。我要採訪的幾乎都是第一代電視工作者,他們把一輩子都獻給了電視事業,可以説都是電視工作各個行當的專家。採訪他們給我這個畢業才2年多的年輕編導很大的壓力。他們會不會不好接觸?會不會挑我的毛病?採訪或者編輯過程中要是有做的不專業的地方會不會很丟人?這些問題每天都在我腦子裏轉,不過最終還是要硬著頭皮去聯絡。

  我第一個採訪的是沈力老師,約在了一個咖啡廳門口。在採訪的前幾天,我偶爾路過這個咖啡廳,覺得很安靜,也許採訪沈力老師可以在這裡。於是,我就和咖啡店的老闆通了一個電話,沒想到他一聽説採訪沈力,立刻就同意了。而且平時不在店裏的他們,採訪那一天也很早就來了,就是想和沈力拍張闔影。


  採訪那天,我提前了20多分鐘就到了咖啡廳的門口。幾分鐘以後,沈力老師也到了。她穿了一件很漂亮的紅色中式上裝,還畫了淡粧。見到我一個人守著一堆設備站在門口,立刻彎身要幫我拿三角架,我當時簡直有些不知所措,想想現在有些影視明星的派頭,他們應該無地自容了。我趕緊搶過沈力老師手中的三角架,對於一位70歲的老人我怎麼能讓她幫我拿呢。這時候攝像何雄鷹也到了,他接過了三角架,於是我想拿裝燈的箱子,但由於剛才的緊張和意外還沒有退去,所以箱子的拉桿被我拉斷了,實在很丟人。

  採訪結束以後已經是中午了,我決定請沈力老師吃飯,她帶我到新302的食堂吃飯,也只點了幾個很便宜的菜。平時有睡午覺習慣的沈力老師,一邊吃飯一邊給我們的節目出主意,提建議,想辦法,都忘了午睡的時間,但我能看出折騰了多半天以後她臉上的倦容,對於第一代電視工作者的敬意在我心裏油然而生,我最初的憂慮也消失了一大半。

  緊接著對李華、曾文濟、徐增祺幾位老師的採訪也很順利,而且他們都十分熱情,也非常配合,這讓我的顧慮完全消失了。


  最後一個採訪的是執導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的導演黃一鶴。聯絡到他的時候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回家了,一直在劇組住。於是,我們的採訪地點也就安排在他住的賓館房間裏。一進門,就看見床頭堆著一袋子的藥,緊接著黃老師進來了,很疲倦的樣子,嘴上還起了泡,他説為了節目的事很著急,上火了。

  在採訪之前閒談的過程中,他説我要採訪的內容他已經説過無數遍了,他還説電視臺每年新來的年輕導演有很多,但是能做出成績的很少,所以做節目一定要用心,要有新意,有突破。雖然如此,但在他向我講述已經説了無數遍的那段故事的時候,依然充滿感情,認真的就像第一次被採訪一樣。

  在採訪結束後,黃老師這段話讓我思考了很長時間。這幾天的採訪經歷也讓我深感老一代的電視工作者的敬業精神,感到他們對電視事業濃濃的感情,以及對我們新一代電視工作者寄予的希望。(張瑋)

  2003.9.25

(編輯:紀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