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回顧

永遠的塑像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1日 17:50


  在中國的土地上,有四尊相同的孫中山銅像,分別矗立在四個不同的地方。70多年來,千千萬萬的人瞻仰過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四尊銅像卻是日本友人梅屋莊吉先生在孫中山逝世後出資鑄造,陸續從日本運到中國的。

  梅屋莊吉是日本長崎市人,早年在廈門、香港、新加坡等地開設照相館和電影院,以後回日本從事電影攝製業,成為日本電影托拉斯的董事。少年時代的梅屋莊吉目睹了英、法、德等歐洲諸國的發展和崛起,對於亞洲各國的發展強盛,有了自己的想法。

  梅屋莊吉外孫女 小阪主和子

  梅屋17歲時,在亞洲轉了一圈。中國、菲律賓、日本當時都很窮。所以,光靠自己國家是不行的,只有亞洲所有的國家團結在一起才行。中國、菲律賓、日本、印度必須團結在一起,建立起一個新的亞洲,這是梅屋17歲時的思想。

  1895年,梅屋莊吉在香港時,經孫中山的老師康德黎介紹認識了孫中山,自此,他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孫中山發動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被迫逃亡日本,就住在梅屋家中,受到梅屋夫婦的週密保護和悉心照料。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先生和宋慶齡的結婚典禮,也在梅屋的家裏舉行。

  梅屋莊吉外孫女 小阪主和子

  梅屋和孫文先生是一家人,又是革命同志,住在這個家裏的都是辛亥革命的同志,住在梅屋家裏的,辛亥革命的許多同志都是一個不分國籍的大家庭。在他們當中,也有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我的外祖母。

  南京中華民國研究會副研究員 黃慧英

  孫中山和梅屋之間友誼非常深厚,孫中山和梅屋結成了義兄弟,宋慶齡和梅屋的夫人也結成了義姐妹。當時孫中山在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準備發動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梅屋在經濟上對他支持非常大,到處籌款,運送軍火。

  1924年11月孫中山為了實現祖國統一,和宋慶齡登程北上。他説:“我現在進京,將來能否回來,尚不能定,然而我進京是去奮鬥的,就是死了也可安心!”不幸的是1925年3月12日上午9:30分孫中山先生在北平溘然長逝,而在他心臟停止跳動前還發出了最後的微弱聲音“和平……奮鬥……救中國!”

  南京孫中山紀念館副研究員 范方鎮

  孫中山去世以後,梅屋莊吉得到這個消息後非常痛心,他考慮到孫中山逝世了,今後最重要的是宣傳孫中山的思想。要宣傳孫中山的主義,他認為最好給孫中山鑄一尊銅像。

  梅屋莊吉外孫女 小阪主和子

  梅屋最後做的一件大事是贈送了四尊孫中山銅像,本來是五尊,一尊下落不明,留在中國的是四尊。梅屋為了做好事,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中國革命,到了晚年,手頭拮據,錢不多了,好不容易想方設法總算湊足了一點錢,鑄了四尊銅像。分別贈送給了南京、廣州中山大學、黃埔軍校,現置於塔頂上,還有一尊在澳門,這些都是經過考證的。

  日本女子大學教授 久保田文次

  梅屋希望中國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實現統一,並保持和日本的良好關係。他同時也希望,日本放棄侵略中國的政策,保持與中國的友好關係。

  這時,梅屋的經濟拮據,為籌集鑄造銅像的費用,他一面投入米市經營,一面向女兒千勢子借款。梅屋夫人為千勢子在銀行存了一筆款,以備將來購置嫁粧。千勢子乘母親不在家時,悄悄將這筆款交給了父親。

  南京中華民國研究會副研究員 黃慧英

  孫中山先生去世以後,日本政府明文規定,禁止為孫文造像,但是梅屋就不管這個禁令。他在1928年的年初,開始著手進行這項工作,他甚至於變賣了家産,把他妻子、女兒的首飾都典當了,來為孫中山造像。聘請的雕刻家在日本也是最著名的,名叫牧田祥哉,銅像鑄造業主在日本也是最著名的,一共鑄造了四尊銅像,花費了很大的費用,光訂金就支付了4300日元,總耗資達到了10萬元,相當於現在要數億日元。

  令梅屋感到欣慰的是,孫中山銅像的鑄造工程進展順利。不久,第一尊銅像鑄成。1929年2月18日,梅屋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寫道:“這尊孫中山銅像將立於南京,以緬懷民國之先覺者孫中山的偉大人格和功績,安撫英靈,報答明治28年于香港握手以來,結盟30年的故友。”


  第一尊銅像鑄成後,梅屋決定親自護送至中國。2月28日,梅屋莊吉偕夫人德子、女兒千勢子及隨員,護孫中山銅像乘“伏貝丸”油輪由神戶啟程。

  南京中華民國研究會副研究員 黃慧英

  “伏貝丸”在3月4日的早晨到達上海,受到了隆重的歡迎,上海的港口插滿了彩旗,中國軍艦鳴放起了禮炮,軍樂隊還奏起了迎賓曲。南京國民政府的一些要人,以及梅屋的一些友人,都列隊在碼頭迎接梅屋一行。當天中國的報刊和外國的報道,都爭相報紙,在顯著的版面都登了他們到達上海的消息。

  梅屋莊吉在上海略一休整後,隨即取道南京,直奔北平。由馮玉祥等人陪同,在哀樂聲中,緩緩步入香山碧雲寺孫中山靈堂。他分別以自己和頭山滿、萱野長知的名義在孫中山靈柩前獻上三個花圈後,深深鞠躬默哀。接著,梅屋懷著極其悲痛的心情致悼詞。他説:“孫中山雖然長逝,但其精神仍在。孫中山在給我的最後一封電報中,強調要復興全亞洲。我時刻將這一遺囑銘記在心。”梅屋表示:決心留在中國,為實現遺囑,奉獻殘年。

  梅屋莊吉正式向南京國民政府提出了居留中國的要求,並很快得到了“同意”的答覆。在中國居住期間,梅屋送女兒千勢子進上海聖心女子中學學習,自己則整日為中日友好事業奔忙。

  中山陵修建完畢後,總理奉安委員會決定於1929年5月底至6月初舉行孫中山靈柩的奉安大典。孫中山在日本的朋友80余人應邀來華參加奉安大典。梅屋莊吉和山田純三郎、菊池良一專程趕往北平,與宋慶齡等人一道,于5月26日護靈車南下。6月1日,奉安大典後,梅屋回到上海。

  總理奉安委員會決定,將梅屋莊吉贈送的孫中山銅像,暫立於南京中央軍校。1929年10月14日,南京中央軍校舉行孫中山銅像揭幕典禮,梅屋應邀出席。銅像立於軍校大禮堂旁,像基為白石製成,高約七尺,石基四週,用漢白玉的小欄杆環繞,其內綠草如茵。梅屋走上講臺,為銅像揭幕致詞。他説:“回顧今春3月,予護先生銅像來華,5月先赴西山拜謁先生靈堂,6月又參加曠古盛儀之移靈式,今又再度有機會參加此揭幕式,先生與予之因緣實可謂深矣!……敬惟先生之鴻業偉績,早已昭著於世,今更勿需贅言。先生實為世界之偉人,為萬眾所敬仰。”

  南京孫中山紀念館副研究員 范方鎮

  當時他的女兒千勢子曾經問他,爸爸你為什麼要給孫中山鑄銅像?他説,中山先生在我們日本,有這麼多國民很敬佩他,我們應該給他塑一尊銅像,這樣就能把他的思想長期傳下去。

  為鑄一尊孫中山銅像贈給孫中山親自創建的黃埔軍官學校,梅屋夫人于1929年8月、1930年1月兩次回日本。5月3日,梅屋夫人護送第二尊孫中山銅像由日本抵上海,22日,梅屋乘“涼州號”海輪護送銅像離滬,28日抵廣州。黃埔軍校師生在港口列隊迎接梅屋一行。

  孫中山的銅像高26米,重約1000公斤,運載銅像的輪船就停在軍校的珠江之畔,沒有起重機,要把銅像從船上卸下並豎立於紀念碑頂上,困難可想而知,軍校師生數百人動員起來,先把銅像從輪船卸到小駁船,再運上碼頭。

  然而紀念碑底座還未建成,只好將銅像暫放俱樂部,用國民黨黨旗覆蓋著。

  1930年9月2日,黃埔軍校舉行總理銅像落成揭幕儀式暨黃埔軍校第七期學生畢業典禮。


  孫中山銅像屹立在高40米的臺基上,氣勢壯觀。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霜,這尊銅像仍然矗立在黃埔軍校舊址,供人們瞻仰。

  1930年10月初,梅屋獲悉自己訂鑄的另兩尊孫中山銅像即將竣工,於是,趕回東京作護送準備。12月28日,梅屋乘“白山丸”,攜兩尊銅像抵上海。《東京朝日新聞》、《東京日日新聞》和上海的一些報紙爭相報道。

  1931年1月10日,梅屋偕夫人乘中國軍艦“靖安號”護銅像至廣州,受到廣東各界的熱烈歡迎。這兩尊銅像分別贈給廣州中山大學和中山縣孫中山故居。如今,屹立在中山大學校園內的孫中山銅像就是當年梅屋贈送的。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紀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