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戲臺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05日 10:08
在山西省萬榮縣,孤山腳下默默沉睡了上千年的北宋石碑,記錄著迄今所知民間集資建造的最早的中國戲曲舞臺,當時叫“舞亭”、“樂樓”,早在北宋年間,當北宋王朝的國都汴京的演出場所還被稱作“ 勾欄”、“ 瓦舍”、“樂棚”的時候,山西早已有了固定的磚木建築、被稱作“舞亭”、“舞樓”、“樂樓”的正式戲臺了。宋 、金 、元、明、清以來,山西戲臺屢有所建,雖然年深月久,幾經滄桑,現在的古戲臺仍在兩千座以上。特別是明代中葉以後,山西地方戲曲如雨後春筍 ,蓬勃興起 ,民間唱戲之風日盛。“山鄉廟會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鎮戲場梆子腔至晚猶敲”。這副來自晉西的舊戲臺楹聯,集中反映了山西人民對戲劇的強烈愛好。這種愛好,源遠流長,已經形成一種代代相傳的傳統風尚了。回顧歷史的長河,表裏山河的晉地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寶庫”和“中國戲曲藝術的搖籃”是當之無愧。雖然説這些古老的戲臺已經沒有了昔日的輝煌和熱鬧景象,但是經過幾百年的風雨洗禮,依舊顯現著它純樸的風采,向世人吟唱著中華文明的燦爛。
中國古代的建築木結構是最主要的特徵,也就是説,它基本是一個方形或者長方形的臺基,上面立上柱子,柱子上面搭梁,樑上面加柃,柃上面再放椽,然後搭起一個大的屋頂。那麼古戲臺也是這樣,不過冶底岱廟的正殿是宋金時候的建築,這個在山西其他金元戲臺裏面是比較獨特的,其他金元戲臺,戲臺是元代的,但是它正殿不是了,正殿就比較晚了,或者明代的,或者清代的。所以這也是冶底岱廟突出有價值的地方。
這是一座小小的單進院落,面積不大,形制頗為規整,從破損的建築和滿院的茂盛的雜草,我們可以感受到它已久經風雨的剝蝕。舉目望去一片蒼涼的景象。
廟內的格局依然沒有例外,有正殿、側殿、獻殿、和東西廊房,正殿的對面中軸線最南端建有一座戲臺,歷史上稱之為舞庭。戲臺的面積總計不過25平方公尺,是迄今為止所保存的面積最小而時代最早的神廟戲臺。這座古戲臺在建築風格上突出了簡潔的方式,在戲臺正面右下方的一塊束腰石上,留有金大定二十三年的字樣。種種跡象表明,這座戲臺與在山西省侯馬市董氏墓葬中,金代的磚雕戲臺造型,極為相似如出一轍。這一發現,使我們再也不必僅憑出土墓葬戲臺模型來,模擬和想象金代戲臺的建築結構,想象數百年前的古戲臺了。王報村的這座古戲臺就是最好的實例。
到山西去採訪的時候,一直有這樣一個疑問,很多廟裏面都有戲臺,為什麼會把戲臺建在廟裏面呢。 這個廟院本身就是四合院,人們等於在幻想中創造了神靈。假定了神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四合院一般都是坐北朝南,正中間那個殿,叫正殿,這個殿代表著一個禮的概念。要在那兒舉行儀式,要向它舉行儀式,這個戲臺,或者這個表演舞臺,就代表著樂的概念,這有結合著我們中華非常古老的禮樂這種文化傳統。沒有禮這一切就失去了意義,而沒有樂這一切就不能完成。所以禮以興之,樂以成之。
十一、二世紀的宋金時期,除了專門用於神仙儀典的祭臺和獻臺以外,黃河流域的神廟中,普遍出現了專門用於樂舞戲曲表演的樂臺、舞亭和戲樓,在山西南部的一座后土聖母娘娘廟的神殿裏,如今還保存著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金代的廟貌,殿前的廣場上,設置兩座露天的方檯,一座是擺設供品的獻臺,一座是用於樂舞戲曲表演的露臺,當時在露天舞臺上,表演的樂舞戲曲演員叫做“露臺弟子”,露臺的分離意味著樂舞演出於食品供奉的分工,樂舞擺戲表演作為精神文化需要在廟會中越來越顯得重要。
金元之交,戲曲在樂舞擺戲的搖籃裏脫穎而出。廟會期間,除了社火以外,人們更喜歡雇請專業的戲班。隨著時光的流逝,露臺和舞亭逐漸演變為殿閣的形式十分的精緻。在戲樓和神廟之間又留出了開闊的觀眾場地。發展到元代,可以遮風避雨、附加多種舞臺裝置、區分前臺和後臺的先進的戲樓終於取代了落後的露臺,這是神廟劇場成熟的標誌。
隨著戲曲表演藝術的不斷提高,演出規模的不斷擴大,許多神廟紛紛把戲臺搬遷到山門之上,擴大舞臺面積和觀眾場地,同時還在廟院東西兩側增建專供婦女使用的看樓,有些神廟還在正面增建地方官員和鄉紳專用的看亭。到了清代,有些地方便突破一廟一台的傳統體制,又創建了廟內外戲臺、高低兩座戲臺以及對臺、三連臺、品字臺、三面開口戲臺、前後開口戲臺、二層大戲樓,創建了山門舞樓帶兩側戲房和東西看樓的劇場形制,可見這些古戲臺在當時是多麼的繁盛。從短片當中我們也了解古戲臺的變化,可以説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的變化,才使得今天我們看到這樣一個戲臺的面貌,你看這個戲臺,是從廟裏建到了街上,建到了最後的山門上,可以説一個戲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自從雜劇出現之後,戲樓跟戲曲之間,有一個互相適應,互相磨合的過程。基本上就是戲臺由小變大,戲裏面很多的戲,人物多,場面大,戲臺小了,根本裝不下。這樣它就必然要解決問題,舞臺面積,要逐漸擴大,後臺面積也要逐漸擴大。
就是前後門之間左右兩個通道,它為了使聲音能夠收攏開傳出去。所以在它的臺頂上,有一個藻井,就是像鍋底一樣的扣在這個舞臺上。這個藻井會對聲起一個攏音作用,你聲音發出來不使它往上跑,讓它返回舞臺上來。舞臺的下面,放幾口大缸,就是我們過去老百姓飲水用的陶缸,起一個共鳴作用,把整個舞臺底層變成共鳴箱,它的兩側正面開一個小口,能把共鳴的效果,從小口傳出來。
那時候戲曲雖然成熟了,但是要比我們今天看到的戲劇形態,還要質樸一些,演出也沒那麼複雜,有的時候樂隊和演員就同臺都在臺上,不像我們今天舞臺是舞臺,樂隊有伴奏席分的不那麼很清楚,也沒有後來戲曲一桌兩椅的設備。大家都站在那裏,拿著樂器都有,但是這幅畫已經看到了化粧術了有了進展,它有線繩吊的髯口,有了假鬍鬚,裏面樂器有笛子還有鼓,好幾種。
元雜劇是正規中國戲曲的開始,山西是中國戲曲的故地。山西戲曲在宋金時期日臻繁榮,雜劇演出遍及城鄉。稷山、侯馬、新絳等地發現的一批宋金磚墓中,出土了大量戲劇舞臺和模型,用實物證明山西是中國戲曲的源泉活水。山西現存的古戲臺2888座,居全國之冠, 僅以元代戲臺而論,目前全國所發現的元代戲臺,基本上都在山西(晉南)。中的8座元代戲臺和廣勝寺元代戲劇壁畫為全國僅存的元代戲臺和元代戲劇壁畫,反映齣戲曲在山西的繁榮興旺。可以這樣説,元代戲劇演出的頻繁性,促使各地先後建立起了大小不等的戲臺,而戲臺建築的普遍性又促進了山西戲劇的繁榮。可以説在晉南鄉村中,有村必有廟,有廟必有臺,有臺必有戲。在上個世紀50年代,山西省僅河津一縣,就有400多座戲臺,其中有一個村落多達24座戲臺。
數百年來遍佈在山西境內的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神廟和戲臺,被稱之為中國劇場史和世界劇場史上的一大景觀。
山西戲臺,前十幾年統計,大概是2800多座保存下來的。我們能認定的真正的金代戲臺,現在肯定有一座,被改造過的大概有兩三座,被後人改造過的。元代戲臺被專家們共同認定是8座明代戲臺是30座左右,這些戲臺,從歷史價值來看,當然首先是中國戲曲發展在各個歷史階段的見證,戲曲發展繁榮一種載體,從獨立的建築學考慮,因為包含各個歷史時期的古建價值很大。從山西的戲臺的形式上看,有歇山頂的,有單檐歇山頂,還有重檐歇山頂,還有十字歇山頂。建築樣式很美,四個角像鳥的翅膀一樣。非常漂亮,所以這些本身這個戲臺本身,就又具有了獨立的建築審美價值,特別是金元戲臺,作為金元建築的一種遺存,對我們國家目前建築古建築學專業,研究古代的劇場結構,戲臺結構也是有很重要的,直觀的參考價值。古戲樓本身除了演戲之外,戲樓本身又是一個綜合的藝術品,從裝飾上,有雕梁畫棟,木雕,還有石雕鑲嵌的戲樓。再有一個,就是他的楹聯,舉個例子説為了表現戲本身的特點是什麼,他在楹聯裏面表現出來,比如上聯寫到“六七步九州四海,三五人萬馬千軍”。你在戲臺上,觀眾能夠看懂,四個龍套,一個主將出來,結果在舞臺上,轉一個圈就到,從北京出發就到雲南了。楹聯表現虛擬的,虛擬性, 這些個楹聯大多都是名人寫的著名書畫家寫的門聯,從它的本身的含義上,涉及到社會,還有戲文戲裏,有一個簡單的對聯寫的是這樣,舞臺小社會,社會大舞臺。
我們所説的神廟戲臺,作為古代戲曲一個重要載體,這不是虛話,包括關漢卿這樣偉大的劇作家,湯顯祖這樣偉大劇作家,王實甫傑齣劇作家,他們作品的傳播,主要就靠神廟的戲臺,神廟的戲臺,傳播了古代劇作家的作品,也就是普及了這些作品,因為識字的人可以看劇本,不識字的人可以看戲,第二更有意思的是,他同時普及了中國的歷史知識。我們國家老百姓的歷史知識哪兒來的,是從歷史劇裏來的,歷史戲裏來的,一般老百姓恐怕尤其是古代,沒有文化。他卻能夠從三皇五帝説起歷史故事來,如數家珍,就從戲曲來,戲曲普及了一種歷史知識,這是戲劇家的勝利。但是也造成了歷史家的煩惱,因為戲劇家普及的歷史知識起碼攙雜了大量的虛構,我們老百姓把這種虛構了以後的,文學性很強的歷史知識當成歷史,第三在接受歷史知識普及的同時,就提出了我們一般百姓對藝術的鑒賞能力,接受能力。提高了他們對文化欣賞的這種品位。歷史文化價值確實重大。
另外,古代戲臺多建在神廟裏,這種活動,一般性是一個地方,一個自然村,或者好幾個自然村,全民參加的一種集體活動,所以別看一個小小的古戲樓,他不僅僅是戲劇演出的場所,是一個藝術欣賞的地方,同時還是傳播知識的一個場所,還是社會教化,社會調節,甚至於社會保障的功能。
中國戲曲的的確確是一種民間藝術,是大眾文化,在大眾中産生在大眾中繁榮,我們所謂神廟劇場,它的中心建築就是古戲臺。而古戲臺現在保存,從金元明清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展示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風貌,根據它的形勢可以判斷,不同時期功能上,也是不斷的完善,表現了戲曲發展的過程,作為戲臺本身,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又是我國戲曲繁榮的載體,中國古代劇作家的作品,靠這些戲臺,向廣大民眾普及,這些戲臺展示勞動人民的創造智慧,同時也展示古代劇作家的創作的作品,那些多方面的智慧技能結合在一起,終於使大量的知識還有精神方面的産品,向人民大眾傳播,這個古戲臺,在提高我們自古以來的國民素質方面,也起了一個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多種民俗文化,也經常在廟會上或者古戲臺當中,得到一種集合。一種提升,一種新的發展。
古老的戲臺曆經數百年的滄桑今天依然寵辱不驚的存在山西的各個地方,可是它留給我們的卻是一筆非常豐厚的文化藝術的財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