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銅像——炎帝像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01日 09:02
羊頭山附近長治市老頂山上,有一尊炎帝銅像,高39米,是世界第二大銅像,僅次於美國自由女神像。炎帝銅像手捧穀物,説明了神農炎帝嘗百草,種五穀。在五種農作物裏,黍排在糧食裏第一位。當地人逢年過節才能吃到黍糕、黍饃、黍粥,五月端午才用它來包棕子,是五穀中的上品。用黍調成的漿糊粘性極強,因此粘鞋褙子一定要用黍米麵,這就是文獻中記載的"黍以粘履"。黍的稈可以做掃帚,是農家必備用品。
我國古代,重量的標準就是來自羊頭山(禾巨)黍,也就是羊頭山黑黍,以十粒黑黍為一累,十累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
黍還是尺度的標準。用羊頭山黑黍橫排一百粒,作為一尺的長度,這叫"累黍為尺"。
為什麼一定要用羊頭山黑黍來"累黍為尺"呢?這是因為"黍度黃鐘"。因為用這樣的尺度做成九寸長的竹管,吹出來的聲音,正好可以作為樂器的定音基準,這就是古代音樂的五音之一,黃鐘音的標準。這就叫"黍度黃鐘",因此才能有黃鍾大呂的恢弘樂章。用其它地區的黍作為尺度,定音都不準確。
令人驚奇的是,這個黃鐘音,與西方樂器的基準C調第一個音符dao完全相同,頻率440赫茲。其它地方産的黍籽粒較小,度量出來的音律都不準確。
真是一種奇妙的糧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