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大火和《社會記錄》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4日 09:52)
2003年11月3日的衡陽大火,因為20名消防員的生命變得沉重而矚目。
11月3日下午開始我試圖聯絡衡陽電視臺, 4日一早找到負責外宣主任的時候,《社會記錄》欄目的記者剛剛從他那裏轉走素材。11月4日晚上,《社會記錄》播出《烈火》。
當時,各時段的新聞已經無數次地播出了關於這場大火的報道,在被新聞全面轟炸以後,這場火災幾乎已經沒有新鮮素材留給《社會記錄》了,阿丘會講些什麼?
不出所料,關於這場火災,《社會記錄》沒有新鮮素材,解説詞裏也沒有故事,像當天的所有新聞一樣,這對於用到位的畫面講故事的《社會記錄》來説是難以想象的。但他們做了一件事--提純,幾乎是只用了一個鏡頭(衡陽電視臺的記者曠傑在大樓倒塌的瞬間用攝像機記錄下來的正在救火的消防員被埋在廢墟下的畫面),反反復復地播放介紹完了衡陽大火的基本情況,講述的內容對於看過當天的新聞的觀眾來説是完全已知的,但眼睜睜地反復看著四五個正緊張忙碌著的鮮活的生命突然消失,很少人能不為之牽腸挂肚,這一個畫面本身就是個故事了。
接下去阿丘話鋒一轉,講述了軍事記者孫志海2003年4月拍攝的武警森林部隊在大興安嶺撲救一場森林大火的故事。早前《百姓故事》曾經用三期講述孫志海的這段經歷,這裡阿丘截取了其中戰士們被大火包圍的最緊張時刻發生的事情,只講述了四五分鐘,但因為故事緊張、曲折,畫面豐富生動,自然讓人對消防英雄的印象深刻。
隨後,阿丘通過引用美國一項民意測驗數據--在最受人尊重的職業中,消防隊員名列榜首,引出了下面這個故事。
(節取自《社會記錄》11月4日《烈火》解説詞)
那天,許多消防隊員、警員都聞訊趕來了。但是大樓裏一共98台電梯全部停了,只有一個辦法,爬樓梯上去。紐約市各消防隊的消防員就背著60多磅重的滅火設備一層一層往上爬,可每爬一層樓梯要花一分多鐘,要爬到被襲的70層樓上談何容易啊。那些消防隊員中有白人、黑人、甚至還有好幾張東方人的臉孔……大家眼神都很凝重,預感到任務十分艱巨,但誰也沒有想到最後演變成的災難性後果。
大樓裏,不時有爆炸的碎片砸落下來,不時有人從幾十層樓上絕望地跳下來。
突然,那個法國攝影師拍到了牧師在黑暗的電梯間默默祈禱。這個人名叫麥克賈奇,他是消防隊的牧師。賈奇今年68歲,一位神甫。幾年來,賈奇與紐約市的消防員們相伴,支持他們與大火作戰,引導消防員經歷人生的洗禮,從出生,到結婚,再到死亡。他還救助無家可歸的人們,守護生病的兒童。平時在危急時刻,他也總會給你一個堅定的眼神,可那天他完全沒有那種眼神,好像預知大事不妙。就在那個時候,他摘下了安全帽為犧牲的消防人員做最後一次洗禮。突然,一塊碎石擊中了他,賈奇牧師不幸身亡。當時那位攝影師看到,牧師躺在電梯底下,檢查脈搏已經停了。消防員們抬著賈奇牧師的屍體,到了聖彼得教堂,將牧師放在祭壇上。這是第一具運到這裡的屍體,牧師的死亡證上的號碼是00001,是第一個正式標明的罹難者。4天后,紐約數百名消防隊員參加了他的葬禮。葬禮上,有人説;“牧師前往死亡的另一端,是為去了那裏的消防員進行祈禱。”
在9 11事件中,共有343名消防員殉職。
根據《紐約時報》披露,人們曾經發現一盒無線電通信錄音帶,裏面記錄了世貿中心大樓南樓16位消防隊員的最後聲音,有78分鐘長。通話記錄表明,消防員當中至少有兩人到達78層,一個是消防隊長帕爾默,他原本在北樓滅火。後來,南樓的78層被客機撞擊後,他轉移到南樓。當時幾乎所有的電梯都不能使用,但帕爾默還是發現了惟一一部能用的,但只能通到41樓。帕爾默隊長率領消防隊員開始往上爬。另外,消防隊長官布卡和詹姆士。他們也從一樓開始往上爬,到達51層的時候,詹姆士突然看到一位女士站在樓梯平臺,渾身是血,他就把女士送下樓。只有布卡爬上了78層,他和已經到達那裏的帕爾默會合。帕爾默告訴樓裏的人,只有41層電梯才是"求生之梯"。但這一切都太晚了,人們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逃脫厄運。在離大樓倒塌只有最後幾分鐘,帕爾默隊長還在用術語發送著死亡人數的報告。那時,火勢越來越猛,建築物明顯地搖搖欲墜,帕爾默和他的消防隊員們仍在奮力滅火……
從此, 那些很少有人提起的消防員的名字被人們記住了,那些名字被鐫刻在墓碑上,也被印刻在許多人的心中。就在今年的9 11紀念活動中,幾百名消防隊員為一名叫拉古薩的消防隊員舉辦了葬禮。據説那是美國為343名消防員舉辦的最後一次葬禮。葬禮中,消防員拉古薩的親人將他原來在捐贈中心捐獻的骨髓進行了安葬,因為拉古沙的遺體至今沒有找到。
(節取自《社會記錄》11月4日《烈火》解説詞)
阿丘在講這個故事時他手裏的素材只有我們看了N遍的9 11飛機撞世貿大樓瞬間的畫面和幾張消防員的照片。但因為此前我從沒聽過這些細節,所以阿丘的講述已經完全取代了畫面對我的吸引力。
這期節目,演播室以外的素材加在一起也只有五六分鐘。阿丘卻用它們將了一個大主題下的三個故事。並且讓我對消防員這個陌生的職業充滿了敬意。
以前我做DV,對於新聞事件,經常因為畫面不充足而放棄了本來很好的故事,此後這也是個借鑒。 (劉 芳)
責編:趙文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