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2日 15:46 來源:
CCTV.com消息(今日關注2月21日播出):
德國世界盃6月開戰,球場安全、足球流氓、恐怖威脅,德國將如何面對?警察保駕、軍隊幫忙、戰機護航,能否確保世界盃平安無事?新形勢下的大賽,反恐活動將如何展開?敬請收看《今日關注》。
主持人(魯健):
各位好,歡迎您收看中文國際頻道的《今日關注》。
還有100多天,第18屆世界盃足球賽就要在德國舉行了,在6月9號這一天,開幕式是在德國慕尼黑市的阿利安茲競技場舉行。現在圍繞賽事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安全保衛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不過最近,德國憲法法院是給這股熱情當頭澆了一盆涼水,2月15號這一天,德國憲法法院做出了一個判決,禁止德國的戰鬥機擊落被劫持的客機,那麼有德國媒體就説,“這是給德國的安全網捅了一個大窟窿”。
那麼到底這一屆的德國世界盃能不能夠平安舉行?德國在賽事期間會有哪些的反恐舉措呢?今天我們就來關注這個話題。給大家介紹一下兩位專家,一位是歐洲問題專家馮仲平先生,您好。還有一位是反恐問題專家李偉先生,歡迎兩位。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德國在這一屆世界盃期間,都有哪些具體的反恐舉措。
解説:
當2006年慕尼黑激情之夏還沒有上演的時候,綠茵場外已經展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保證2006年德國世界盃足球賽的安全,2005年6月13號,德國內務部成立了一個特殊的情報機構——國家信息與合作中心,用來匯集各種有關安全隱患的信息,其中包括好事組織以及流氓的情況介紹。
2006年1月5號德國內政部宣佈,作為世界盃反恐方案的一部分,德國將要求北約在世界盃每場比賽期間安排空中預警飛機,以防止私人飛機通過體育場上空,避免可能的意外事故或者恐怖襲擊發生。除了部署本國警察,荷蘭、英國的警察到時都會來幫忙,德國軍隊也將出馬,為了使軍隊維護國內安全更為容易,德國政府甚至不惜修改了《憲法》。
主持人:
看來,為了準備好這屆世界盃,尤其是安全保衛方面的工作,德國是警察、軍隊都要出動。那麼他們這些反恐的舉措,主要是針對哪些安全方面的因素考慮的?
李偉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
我們看到這次德國目前面臨的可以分為兩種危險:一個是我們現在就可以看見的危險,這就是足球流氓問題、新納粹問題。我們知道德國不斷舉行足球比賽,所以球迷鬧事的事情有時候演變成騷亂,所以對整個比賽的衝擊非常大。在2004年的11月,曾經在一個球場上發現過一個重達8公斤的炸彈。所以足球流氓和新納粹,實際上是在德國對世界盃的威脅是可以預見的。
主持人:
而且現在足球流氓和新納粹主義,好像有一些集合的態勢。
李偉:
對。
主持人:
有一些球迷本身可能就信奉新納粹主義。
李偉:
對。另外著裝上、裝扮上也有點相似之處,我們知道足球流氓一般像英國足球流氓剃著光頭,赤裸著上身,而新納粹他們又稱為“光頭黨”,為什麼叫光頭黨呢?他們也是剃著光頭,這是我們可以見到這一屆德國世界盃可能面臨的安全危險。
另外一個就是不可預測的恐怖威脅問題。我們知道西班牙的“3.11”、英國的“7.7”以後,實際上對自殺式炸彈、汽車式炸彈,甚至有可能發生的生化武器構成的這種恐怖威脅,這真正是德國世界盃舉辦者所擔憂的,他們説對足球流氓,或者説我們還可以採取一些措施控制,但是對於這種恐怖威脅,他們就説究竟控制多大程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能保證自己,這在世界盃的安全可能還是需要近幾個月,需要加強的一個工作。
主持人:
而且面對恐怖威脅這樣的態勢,德國和像歐洲其它國家英國、西班牙這些曾經發生過恐怖事件的國家,這些態勢基本是差不多的,是吧?甚至有些也是相似的。
馮仲平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所長:
對,剛才李偉談到的這個,我們能看到的這些,能預測的一些威脅,比如説足球流氓,恐怖主義是不可以預測的。
主持人:
對。
馮仲平:
歐洲整個國家和德國的情況有點相似,而且有共性的地方。共性的地方就是説實際上“9.11”以後,整個恐怖威脅不論你舉行不舉行大型的賽事,比如説足球賽,很容易成為恐怖襲擊的一個對象、一個目標,實際上“9.11”以後,歐洲人的反恐意識和美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儘管比如“9.11”以後,歐洲人説我們不是紐約人,我們不是美國人,實際上歐洲人覺得他還是比較安全一點,他認為恐怖主義是針對於美國的。但是2004年“3.11”,2005年恐怖爆炸以後,歐洲人的認識實際上是已經跟上來了。
主持人:
西班牙跟英國的爆炸事件。
馮仲平:
歐洲包括德國,他的這種恐懼威脅的感受是怎麼來的呢?實際上我覺得就美國而講,它這種恐怖如果涉及到國外問題的話,比如説“9.11事件”的這些襲擊人是從國外來的,歐洲它是一個國內問題,是一個國內安全問題,這個事態問題有可能導致這個恐怖襲擊,英國“7.7事件”就是這樣,儘管是巴勒斯坦後裔,但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法國去年年底的社會騷亂,長達三個星期的社會騷亂,也是反映這樣一個問題,所以德國這個問題上它有共性。
主持人:
也有大量的外來移民。
馮仲平:
有大量的外來移民。它的特殊的地方在哪兒呢?德國,剛才李偉提到了,一個什麼問題呢?新納粹主義的問題,新納粹戰後以來一直存在,但是現在有這種抬頭的趨勢,這主要是與德國當前的經濟形勢,整個存在對外部人歧視的情緒高漲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説會不會被這股力量,政治力量利用這次賽事鬧事,這應該是德國這次足球賽非常重視的兩個問題。
主持人:
除了來自國內的,比如説足球流氓和新納粹主義的威脅以外,可能還有來自外部的一些威脅,外部來自國際社會恐怖勢力的威脅。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有一句話,説我們都希望對於這種足球的熱情和喜愛能夠降低比賽的風險,但是面對這種恐怖襲擊的不可預測性,人人都不知道答案。所以這可能也説出了,本來比賽是一個和平的賽事,但是可能很多恐怖分子他反而會利用比賽期間來採取一些恐怖襲擊。比如説1972年的慕尼黑慘案,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我們先來看看斯皮爾伯格最近導了一個電影,就叫《慕尼黑》的電影,我們先來看看其中的一些電影片段。
字幕提示:
電影《慕尼黑》片段
主持人:
這起事件也是世界上重大體育賽事期間最慘重的一個事件了,1972年的時候,當時慕尼黑奧運會上,恐怖分子是劫持了以色列的一些運動員。最後這些人質好像全部被殺害了。
李偉:
對,全部遇難了。
主持人:
那時候為什麼恐怖分子會這麼輕易的得手呢?
李偉:
實際上我們看了1972年,剛才看到一些鏡頭,但是雖然是電影,但是他拍的一些時間場地,實際上確實反映了1972年當時奧運村安保的情況。
主持人:
還原了當時的情況。
李偉:
我們看到跟今天,再提包括雅典,包括悉尼,包括亞特蘭大一系列的安保措施,奧運村安保太低級了。
主持人:
提著槍支就進入了,很輕易的就翻墻進入奧運村裏。
李偉:
這裡面反映了當時總體的一個宏觀形勢,大家在意識上跟主持人剛才提到的,體育賽事當成是一個和平盛會,在這種意識主導下,大家並沒有把安全問題放在第一位,所以監視鏡頭、攝像機或者説門衛層層的把手,包括奧運村的建築位置,實際上我們看到都跟今天的在安全理念上出現了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提到了,在這次慘劇中有11名的以色列的教練員和運動員成為受害者,受害者從我們看到也與當時反恐的經驗不足有關係。我們可以發現,實際上在解救過程當中原來有3個方案。第一個方案,他們當時在扣押奧運村的時候,採取一種都到在建築物裏解救人質,當時的德國在這方面經驗也很缺乏,而且他們沒有專門的警察受過這方面的訓練,所以這個方案沒有成功。第二個方案,恐怖分子要了兩架直升飛機,要到機場上乘坐其它的大型客機要飛往第三國,所以第二個方案就是説他們在上直升機時要解救人質,但是這個方案也沒有成功,因為當時的恐怖分子的手法已經超過了解救人員的思維方式,他用人質作為人盾而上了直升飛機。
主持人:
這也是解救人質最困難的。
李偉:
第三個方案就是説在機場,在機場當時是兩架飛機,當時是因為運動員跟教練員有兩名在劫持綁架的過程中已經被打死了,所以剩下的九個是分坐兩批,一個是四個人在一架,一個是五個在一架直升飛機,所以先由恐怖分子下去一個人去看看,先檢查一下客機的情況,這時候在發動解救人質的時機不恰當,所以説德國警察發動襲擊在當時燈光並不是很好的情況下,這時候恐怖分子包括向機內投擲炸彈,致使九個人全部遇難。事後發現,他們被綁著的有一些人質,就是説被綁已經快開了,如果拖後一點的話,可能情況會發生重大的轉變。
主持人:
解救人質的時機沒有掌握好。
李偉:
德國在這次之後有一個重大的變化,他成立了一個邊防第九旅,是反恐特種部隊。
馮仲平:
由於1972年的這個事。這個片子之前也看到一些材料,這次實際上還是有一個情況,我做一個補充。當時由於西德政府有一個什麼考慮?要刻意的和過去納粹力量做一個角力,所以故意把這些安全降到了非常低級的,他表示説我這個跟過去二戰那段歷史要永遠永別的意思在裏面,現在想起來説很可笑,把這個安全系數故意降低,就是我想和過去二戰的事情,對德國的印象要徹底改變,當時不僅僅是反恐經驗不足,而且就沒有這個意識在裏面。
主持人:
所以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應該説留下了很多慘痛的經驗教訓,從1972年以後可以説是一個轉捩點,之後的歷屆奧運會還有其它的一些重大賽事都加強了安保方面的工作。我們看看在其中的一些重大的體育賽事期間的安全方面的投入: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是9800萬美元,2000年悉尼奧運會是2.24億美元,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是3億美元,2004年雅典奧運會是15億美元,2006年都林冬奧會是2.5億美元,2008年北京奧運會安保支出預算是3億美元。
其中我們看,2004年雅典奧運會可真是創造出了天價,安保方面的費用達到了15億美元,這些錢都花費在什麼方面了?
李偉:
這個花費我個人認為,一個是雅典在奧運會以前,關於它可能面臨的恐怖襲擊的系數,被國際社會包括奧組委,包括像美國、英國把這個系數已經定得非常高了,所以他對威脅的評估採取一個什麼辦法呢?窮盡法,什麼叫窮盡法呢?他聘請了有很多國家的反恐專家,天天想什麼呢?想恐怖分子會以什麼形式來襲擊雅典奧運會,所以這個預算很大一部分錢是極盡所能的,包括立體性的,它因為雅典是一個臨海的,海上的、海下的一系列硬體、軟體設備,包括一些軍人,包括聘請其它國家的一些安全顧問,所以還有很大一部分購買硬體設施。
馮仲平:
當時在美國購買了一個“愛國者導彈”,還有它進口的也是美國的C4R系統,這個是把指揮、通訊、計算機等等方面全部功能集中在一體的這一套系統,也是從美國購買的。我覺得雅典當時確實是成為人們的一個焦點吧,但是要保證萬無一失。因為歐洲發生了那麼多恐怖事件以後,特別是再加上美國成為大家攻擊的目標,美國的諾言是他來的話,要確保他的安全,這裡面很重要的,雅典這個安全保衛比較難做就是它這個海邊,所以這個是增加他們的費用了。
主持人:
所以確實從雅典奧運會也能夠感受到,現在安保不是一個大家想的那麼簡單的問題,你看甚至會有很多軍事方面的投入,軍事裝備的這種購買。
馮仲平:
一開始我們都看到,2004年不僅是雅典奧運會,還有在葡萄牙搞的歐洲足球錦標賽。當時我們覺得不可思議,他們當然這些國家政府都向北約提出申請。
主持人:
這次德國世界盃也是。
馮仲平:
德國世界盃也是,這以後可能已經是一個慣例了,只要北約成員國舉行大型賽事,空中預警飛機,這一筆費用也是雅典要掏的,也是這些國家要掏的。但是這個很厲害,比如説在德國足球賽場,如果三架這樣的飛機,據説把整個歐洲覆蓋了,他看得很清楚。
主持人:
不過,這也是不得已的做法,剛才説,美國、英國國家都提出,如果要是不這樣做的話,他們就會不參賽,這也是不得已的做法。
李偉:
還有很先進的,包括檢測核生化這些物質的設備,有些設備先進到什麼程度呢?雅典的警察,他對這個操作都不會。
馮仲平:
都不會用。
主持人:
現在看起來在重大賽事期間,安保是非常不容忽視的一個工作。現在德國憲法法院做出一項判決之後,現在對於德國世界盃期間安全保衛工作,還有很多人也是提出了疑問,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稍做休息,稍後回來繼續討論。
主持人:
歡迎您繼續收看我們的節目。
德國媒體最近做了一個民意測驗,結果是這樣,1/4的德國民眾認為世界盃期間應該加強安全保衛工作,有一半的人預測説至少有一場比賽會因為安全方面的威脅取消或中斷。但是在這樣的一個民意測驗方面,德國憲法法院是做出了一項判決,和民意似乎有點不太一致。這個判決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內容是這樣規定的:
2006年2月15號,德國憲法法院做出判決,禁止德國戰鬥機擊落被劫持的客機,即使是客機在對擁擠的建築物或足球館進行恐怖襲擊的情況下。
2003年1月,德國做出法律規定,作為最後手段,戰鬥機可以擊落被劫持的飛機,總理或國防部長最後是有權決定是否讓戰鬥機開火。
但是現在憲法法院最終對這個判決是否決了這種做法。那麼從這種來看的話,好像現在不止德國一個國家有這樣的規定,比如説戰鬥機是可以擊落被劫持的民航客機,雖然德國是否決了,但是其它好像有一些國家的法律,這方面是可以的。
馮仲平:
最早是好像美國2001年,就是“9.11”以後,它是非常有針對性的,因為“9.11事件”就是民用客機被劫持。2001年美國規定了一個,之後2002年英國也規定了一個,但是這裡面有不同之處。我們剛剛看2003年是德國跟進了,2004年是俄羅斯,但是每個國家的規定實際上還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德國2003年規定,憲法法院為什麼被否決了?我覺得好像不出乎我的預料。我覺得現在説這個客機,你怕恐怖分子劫持客機去製造更大規模的災難,確實對飛機上的無辜的這些乘客,你做一個什麼樣的交代呢?而且這正是德國憲法法院的法官做出判決的一個很重要考慮。
主持人:
德國憲法法院院長帕皮爾,他説保護人類生命的尊嚴是非常嚴格的,不允許對這一權利進行侵犯,也就是説客機上這些人的生命也是不容侵犯的。
李偉:
我們剛剛看到馮所長舉了四個國家,關於擊落民航客機的。實際上現在我們看到美國實際上它最近一直在進行一些演習,它演習什麼呢?戰鬥機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擊落民航客機,並且它對執行這樣任務的一些飛行員要做一些心理的輔導,因為心理輔導是什麼呢?他知道民航客機有大量無辜的乘客在裏面,如果你要擊落,對這些民航客機人員的心理承受是一個考慮。我們看俄羅斯,剛剛馮所長也提到,實際上是杜馬通過這個條例的時候有一個前提條件,他説只有當客機上全部是恐怖分子的時候才可以擊落。
主持人:
是一項無法完成的使命。
馮仲平:
其實這裡面讓我們看到兩難的地方,實際上就是這四個國家,現在是三個國家通過了,這實際上我覺得操作起來非常困難。
主持人:
比如説俄羅斯這個,怎麼去證明飛機上全部剩恐怖分子了,沒有一名乘客。
馮仲平:
如果説全部是恐怖分子的話,我覺得這個倒是容易了。包括德國,這次他通過了,這個法院沒有承認,我認為很大程度上還是威懾。
李偉:
杜馬的,你看看背後的理論實際上和德國憲法法院的理念是一樣的,如果存在著其他的無辜人,不能為了救其他的人而把這一部分人打死了。
主持人:
實際上就是要在人權和反恐方面要找一個平衡點。
馮仲平:
這就是我想説的,這就是人類現在面臨的兩難。你説安全、人權,我覺得安全仍然能夠生存的根本前提,如果沒有安全,什麼都談不上,但是人權又是我們發展到今天,21世紀可以説人類進步的一個標誌,這兩個東西大家都非常珍惜,但是實際上在一定時候,在一個特殊的姿態下,可能是這兩個要發生衝突的,你可能就必須為了安全,我認為安全一定程度上是高於一切的,如果要有安全,可能得犧牲一部分人權、自由。
李偉:
隱私。
馮仲平:
隱私是應該的。
主持人:
但是有時候往往也會帶來一些誤殺事件的産生,這可能恰恰是很多人不願意做出決定的一個原因,比如我們接下來再看看一些誤殺事件,都發生在2005年。
解説:
2005年7月22號,倫敦地鐵再遭爆炸襲擊的第二天,27歲的巴西人梅內塞斯被警方在倫敦南區的一個地鐵站擊斃,警方懷疑他試圖引爆炸彈,而事實上他是無辜的。
2005年12月8號,在美國邁阿密國際機場,一架從哥倫比亞抵達的美國航空公司的客機上,一位乘客被懷疑攜帶炸彈,當時聯邦空警開槍擊斃了這名44歲的美國公民。然而之後並沒有在嫌犯的包中發現炸彈,這成為“9.11事件”之後美國發生的第一起空警開槍事件。
主持人:
所以剛才我們也説到,可能有時候為了大多數人的安全,要付出一點代價,但是這樣的這種誤殺事件,畢竟對美國、英國這些非常講究人權的國家來説的話,可能也很難接受。
馮仲平:
這個平衡點怎麼把握呢?我認為衝突是必然的,行政部門,比如説警方,他肯定是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他可能有點過度的要求。英國去年“7.7”以後,布萊爾政府提出了一個法律方案,就是要求恐怖嫌疑犯,不起訴你之前,他可以有兩周關閉你,到三個月,90天,大家覺得肯定有“9.11”、“7.7事件”的背景,認為議會通過的可能性很大,然後沒有通過。由於英國國內人權組織,比如説布萊爾他自己家裏面就這個問題實際上就發生了矛盾,他夫人切麗是英國最有名的人權律師,她就公開説,布萊爾這樣的政府行政部門,行政部門強調一定要保護公眾的安全,她説這個保護必須要和保護人權要取得一個平衡,所以最後還是維持現在兩個星期,14天。你就看到實際上在英國國內,整個西方世界矛盾的東西,雙方就像拉鋸一樣,這一面拉一點,那面要求讓一點,我覺得我們現在也只能是維持一種脆弱的安全。
李偉:
實際上它也反映了另外一個方面的問題,就是恐怖活動的影響越來越大,對各國政府,包括民眾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不僅僅是英國、美國,它的執法部門、維護安全的部門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也可以説是風聲鶴唳。我們知道實際上“9.11”以後,美國在國際反恐提出一個“先發制人”的理念,這個理念,我們透過這兩起誤殺事件,看來有些執行部門是把這個理念應用到國內的維護安全上,可以有點像“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味道。但是我個人並不認為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或者説維護安全的一種辦法。
主持人:
但是可能有些國家他們也認為自己是迫不得已,因為現在恐怖分子的手法越來越多樣化了,而且和以前相比的話,可能以前有一些恐怖組織,他們比如在發佈信息前,可能要先給一個警告,或者説他們針對的目標不會是大量的平民的傷亡,還有也不會選擇在體育賽事這樣大家一般認為是象徵人類和平的這種場合發動恐怖襲擊。但是現在都發生了變化,那這種情況下,怎麼能夠又確保比如説像德國世界盃這樣重大賽事的安全呢?有什麼辦法呢?
馮仲平:
我現在感覺,他們現在好像是把高科技看得很重,這方面投入很重。我們前面講錢花哪兒去了?高科技,我覺得這是一個解決的辦法,比如説現在德國是在吸取英國“7.7事件”的經驗,英國是一個經驗,不是教訓了。英國現在遍地都是電子攝像的鏡頭,現在德國也有搞。這可能是一個有效的,就是説阻止鬧事者或者是恐怖嫌疑犯進入賽場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我嚴格檢查你的情況。
李偉:
而且目前12個用來世界盃比賽場館,已經處於封閉的狀態。
馮仲平:
它有可能將來封閉起來搞。
主持人:
我想賽場方面還有運動員村方面,可能都會有高科技的監視設備。
李偉:
但即便如此,沒有一個人敢説反恐是萬全之策,這個都不敢説。
主持人:
從我們良好的願望來説,希望這一屆世界盃能夠真正的,帶給我們一種和平,能夠真正表現出人類在自由的狀態下,能夠搏擊的狀態,不要有任何的這種悲劇再發生了。
好的,非常感謝兩位。觀眾朋友,也謝謝您收看本期的《今日關注》,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執行主編 楊繼紅
策劃 李萍
編輯 閆敏 倪彬彬
責編:辛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