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門口的燈籠挂起來,走街串巷的龍燈舞起來。春節挂燈籠這一中國民俗起源於何時?燈籠在中國的年文化中,有著什麼樣的文化含義?《今日關注》欄目特邀民俗專家為您解析,並邀請浙江仙居的手工藝人現場製作無骨花燈。
主持人(王世林):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我們的《今日關注》春節特別節目——春節與民俗。
可以説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節日了,一到春節到處都洋溢著一種喜氣洋洋的氣氛,這種氣氛的營造少不了一種特殊的裝飾品,那就是燈籠。中國的燈籠可以説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一種便攜式的照明工具,在悠久的發展歷史中,燈籠具有了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品位,象徵著中華文明的燦爛。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春節期間喜慶的一種象徵——燈籠,演播室請到的幾位我來介紹一下。一位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的劉鐵梁教授,您好劉主席,歡迎到演播室來。另外一位是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的主任李松先生,您好,歡迎您來。還要告訴觀眾朋友,今天我們的演播室還特別邀請來了一位無骨燈的製作者,他就是浙江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研究所的所長李湘滿先生,您好,歡迎三位參與我們的節目。
中國有個成語大家都知道叫“張燈結綵”,從我個人的感覺來説,一提到“張燈結綵”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喜氣洋洋,非常地高興,肯定是有什麼好事,什麼喜事來了。實際上從“張燈結綵”這個字面的意思來理解,應該説很簡單,是不是劉主席?
劉鐵梁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
是,節日特別是我們過年的時候,要營造一個歡天喜地的節日氣氛。在我看來,除了我們都知道春聯、窗花、剪紙這些裝飾物以外,燈籠的裝飾作用不可小視。
主持人:
現在我們到商場裏面去看,依然還在賣很多很多的燈籠,春節之前商場到處都在賣燈籠,好像缺了燈籠感覺氣氛就差一點。
劉鐵梁:
對,是,另外燈籠特別有一種,在我們這個民俗的觀念中,它是和“人丁”的“丁”字是諧音的,人丁興旺,燈籠這麼一張挂,人們也會想到家庭興旺發達的這樣一種印象。
主持人:
李主任,您怎麼來理解燈籠在我們春節氣氛中的作用?
李松 (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國家藝術科研重點項目、科技部基礎性項目《中國民族民間文藝基礎資源數據庫》負責人):
實際上它作為一種文化符號,還是一種很明確的文化符號,有很多人的認同,當然它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燈籠的形式,但是大家認同一個共同的觀念就是節日當中要有一種喜慶的氣氛,要有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一種祈求。在這個大背景下,有各式各樣的燈籠,應該説是存在我們民間的春節當中,是火起來的,舞起來的,形式就多樣了。
主持人:
能給我們説説有多少種燈籠嗎?
劉鐵梁:
因為我們長期的農耕社會裏面,一般來説,我們的燈籠有宮燈,這個説法實際上是指的朝廷裏面或者是官宦人家才可以張挂的,在一般的平民百姓來説,我們主要是紙燈,有時候也稱之為花燈,其實就是紙扎的燈。另外有絹燈,就是用絹來製作的比較精美的。另外,還有用來特別張挂燈謎的謎語的這樣的燈籠,實際上是在燈張燈結綵的同時,我們可能還會在燈下開展遊戲,所以謂之燈謎。
主持人:
猜燈謎,一定要跟燈挂在一塊,而且是過節的時候的一種遊戲活動。李主任,您一直在長期從事民間民藝的保護工作,您了解咱中國範圍之內到底有多少種燈籠?或者是從地域來講?
李松:
實在太難統計了。
主持人:
太多了。
李松:
太難統計了,我覺得可以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跟火有非常重要的關係,所以可以沒燈,但是可以有火把,甚至有篝火,跟火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一直到爆竹,説它有喜慶的意義,更深刻的意義可能跟原始生産條件下對火的重視有非常大的關係,延續下來,在不同的生産力發展條件下,在不同的地域內,所謂百里不同俗,大家的燈都有些細微的變化,有的越來越趨向於精緻,有的還是非常的粗獷,有的甚至現在還遺留有火把,我覺得都是跟節日要營造一種歡快的氣氛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主持人:
過節的晚上一定要有亮,或者是火把,或者是燈籠,把這個氣氛要營造出來。今天的李湘滿站長也到我們演播室來了,您的無骨花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您也是非常著名的製作針刺無骨花燈的民間藝人,從您了解的情況來看,您覺得您的這種花燈跟其他的花燈相比有什麼不同地方?
李湘滿 浙江仙居縣文化站站長:
其它花燈要挂在街頭上面,可是我們這個燈是挂在室內的。
主持人:
專門挂在屋裏頭的。
李湘滿:
這個燈一點起來,好像是玲瓏剔透,很美的。
主持人:
以前是無骨花燈裏面是點蠟燭的,現在大部分是燈泡了。無骨花燈有多少時間的歷史了?
李湘滿:
無骨花燈根據記載,根據農曆的推算,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它起源於唐朝的時候,所以過去老百姓都叫它“唐燈”,我們小時候聽到唐燈唐燈,以為是用糖做起來的燈,其實不是,是起源於唐朝。
主持人:
以前叫唐燈,因為它起源於唐朝。
李湘滿:
對,這個燈是沒有骨架的,是用紙拼拼,粘起來的,用繡花針一針針扎出來的。
主持人:
如果讓您在現場給我們安裝一下這種燈,製作一下,您覺得可以嗎?
李湘滿:
可以是可以的。
主持人:
您是不是帶來了一些半成品?
李湘滿:
對。
主持人:
那您這邊請,您給我們現場製作一下,安裝一下您的無骨花燈好嗎?
李湘滿:
好,行。
主持人:
觀眾朋友,這裡是《今日關注》春節特別節目——春節與民俗,稍候我們的節目繼續,歡迎您收看。
(播放短片)
主持人:
剛才我們聊到了燈籠,聊到了張燈結綵,實際上張燈結綵和喜氣洋洋是聯絡在一塊的,開始的時候可能是有喜慶的,有喜事了,所以要張燈結綵,現在一張燈結綵,大家一看到這樣的場面,馬上就會想到喜氣洋洋,這個語義也在轉換。
劉鐵梁:
對,實際上是一個慶典的表示。
主持人:
成了一種標誌。
劉鐵梁:
對,咱們天安門國慶節的時候,一定要把那個大紅宮燈在那個時候挂起來,你剛才説張燈結綵,畢竟有一個動詞在裏邊,實際上是人們在一定的時間營造一定的空間的特別重要的一種行為。
主持人:
對,這個“張”本身好像不光是説我們要把這個燈籠挂起來,挂只是挂一個燈籠,但是張燈結綵就要佈置了,有場面,有空間,不只一個燈。
劉鐵梁:
而且賦予它意義了,特別的一種節日的主題。
主持人:
而且好像不光是挂燈籠,還有彩條什麼的。
劉鐵梁:
我們都知道,在節日裏邊我自己感覺到,我們為什麼有的時候會説“歡天喜地過大年”,或者是“南北歡慶鬧大年”,實際上就是在日常生活的時候,我們如果這麼裝扮我們的環境,它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人們感覺就鬧得慌,就是北京話,鬧得慌,但是在節日的時候沒有這些,包括我們的燈籠,我們也感到不像過節。
主持人:
氣氛,這是氣氛的營造。
李松:
對,可能也是一種生活常態和生活非常態,這也就構成了那種狂歡的要素,從常態裏面擺脫出來,到一種非常態的,一個時空。
主持人:
一年到頭天天挂燈籠也不好,您了解這個燈籠從歷史上看,是從過年的時候出現的嗎?
劉鐵梁:
基本上是,但是咱們知道基本上婚喪嫁娶的時候,特別是結婚的時候,或者是家裏邊有誰老人祝壽的時候,也是可以張燈結綵的,但是那個不是一個全社會的行為。
主持人:
剛才李主任講到了很重要的一點,火跟燈籠是緊密聯絡在一塊的,是不是從目前的這種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或者是環境的要求,不允許通過火來把氣氛營造出來,所以這個燈籠是火的替代品。
李松:
實際上現在也出電燈泡了,所以已經是電子的了,乾脆做的就是一串串的燈,隨著社會生産力的進步會有一個變化,但是它總體上,人一看到這個符號,就有一種喜慶的暗示,心裏上明確的暗示,這個符號是作為一種節日的符號留下來的,總而言之把它作為一種喜慶的符號留下來的,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文化符號。
劉鐵梁:
對,當然你説火,我們肯定有灶火,外邊歡慶的時候有篝火,我們有時候還有放煙花的那種煙火,另外我們到深山老林裏面舉火把,但是燈籠我們感覺到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反而要把一個火焰給攏住,罩在裏邊,然後通過罩住的燈籠罩來顯示燈籠的美麗。
主持人:
對,等於是把火給裝飾起來了。
劉鐵梁:
把火給裝飾起來了,包起來了。
主持人:
從過年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挂燈籠了,過年之前大家都已經張燈結綵了準備新年了,在整個年節的過程中,家家戶戶都一直挂著燈籠,一到晚上燈火通明的,非常好看。但是為什麼還要有個元宵節呢?為什麼還要有個元宵燈節呢?在這個過程中,為什麼肯定還要專門拿出一天來過燈節,這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劉鐵梁:
我們的節日體系有一個元宵節,在春節整個相當長的節氣的最後,就是元宵節作為春節活動的一個高潮,可是元宵節單有起源,傳説是隋煬帝的時候,他喜歡看天下的人張燈結綵,由於他的倡導,以後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元宵節。但是也有傳説説,可能是唐朝的時候玉帝看到人間。
主持人:
太暗了。
劉鐵梁:
不是,其實是這樣的意思,他本來想用火這樣一個危害來懲罰人間的百姓,因為人間的百姓可能做錯了一件什麼事情,比方説,本來是用火來驅趕猛獸,結果把一個非常美麗的鳥給燒死了,這樣引起了玉帝的不滿意,所以他就用火反過來懲罰這些狩獵的人,結果天下百姓想了一個聰明的辦法來對付玉帝。我到這天晚上,他不是説正月十五這天晚上,他要派天兵天將到地上來用火懲罰百姓嗎?用火焚來破壞這個村寨,可是老百姓反而在家家門口挂上燈,玉帝在天上一看,原來地上火已經著起來了,他就不管了,所以就避免了用火災來懲罰百姓,所以百姓用這個辦法年年這個時候張燈結綵。有各種傳説。
李松:
實際上不管怎麼傳説,作為一組節日,有很多很多節日起源的各種各樣的傳説,但是節日得以保存下來,而且在非常廣泛的領域裏,作為一種固定的、共同的認同,傳承這麼多年,我覺得一定是它具有一個比較合適的、和諧的社會功能。就是作為一年最大的節日,在前面的各種儀式性的活動,非常莊重的節日過完了以後,要有一個出口,要有人給充分的歡樂來面對新的一年的生活。這個節日設定在春節這個大的節日裏,就顯得非常的合理,對人的精神,對整個社會的和諧非常的合理。正是因為這種合理,所以它不管有各種各樣的傳説,形式各種各樣,但是老百姓喜歡,與社會的發展、進步都和諧,所以它就傳下來了。因此到這一天,大家基本上有一個共同的興致,就是説要歡快。
主持人:
要做燈籠,挂燈籠。我們通過畫面也能看到,現在我們這兩位來自仙居的製作無骨花燈的藝人,燈基本上製作完畢了。李站長怎麼樣?是不是馬上就要完成了?
李湘滿:
快了。
主持人:
可以説隨著元宵節,就是燈節流傳下來,裏面也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的氛圍,歐陽修有一首詞叫做《生查子.元夕》,可能這首詩裏面有兩句大家都非常熟,我把這個詩全詞念一下。“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就是説這個燈不光成為了在節日期間的一種符號、一種標誌、一種視覺上面的一種享受,同時它也融進了一種文化的血液裏面。
劉鐵梁:
對,這詩實際上説明了每年的張燈結綵,人們在逛燈的時候,能夠有一個比較自由的、相互接觸和相互能夠見面的一個機會。
主持人:
就像一個交際的場所了,去逛燈會了。
李松:
社交。
劉鐵梁:
平時就沒這個機會,平時這種機會少,所以剛才我們談到那些傳説,其實不管怎麼説,它實際上都是表現了天下百姓已經沒有了一些禁律,沒有了一些什麼等級的觀念,大家都平等的相處。
主持人:
好像是一種和諧的社會。
李松:
節日期間這麼一種非常態的狀態下,給人這麼一種環境,對整個社會心理的調節,有非常大的社會功能在這兒。
主持人:
現在我們發現在過元宵節的時候,燈會的時候,在過年的過程中,廟會也很多,但是廟會的場所往往又是晚上燈會的場所,白天它是廟會,晚上是燈會。
劉鐵梁:
是這樣的,元宵節也就是咱們春節的末尾的高潮,元宵節在許多地方不是簡單的光是舉行表演和張燈結綵,它們實際上是和廟宇結合起來的,和廟宇敬神、祭祖的活動結合起來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説,元宵節是全國各地的廟會普遍的一個開展期。
主持人:
廟會現在包含的含義也越來越廣泛了。
劉鐵梁:
對,廟會是全年在各個地方不同的月份裏面都會有廟會,一般是跟這個地區的生産活動的農閒有一定的聯絡,或者是為了進行一個農業生産的一個動員,也可能舉行廟會。
主持人:
我們打斷一下,我們看一下李湘滿站長他們兩個人已經把燈籠製作好了,李站長能不能給我們演示一下咱們的燈籠?
李湘滿:
這個就是無骨花燈的花籃燈。
主持人:
花籃燈,外面的質地是什麼樣的?
李湘滿:
都是紙。
主持人:
材料基本都是紙?
李湘滿:
對,全部是紙。它沒有骨架的,是一片一片紙片粘貼起來的,這個燈真正完成的話要一個多禮拜,我們現在是拿半成品做起來的。
主持人:
為什麼做起來那麼複雜?
李湘滿:
因為它,這個燈這樣看不出來,一點燈就可以看出來了,它全部是針孔的,看起來不是紙做的,像紗做起來的一樣。
劉鐵梁:
換句話説,它由於沒有那個竹篾做架子,所以這樣它照出來以後是通體透明的,就不會有竹篾的陰影了,它可能就高級在這兒,正因為如此它就難做,因為它沒法支撐,全靠紙片的硬度支撐起來。
主持人:
所以叫針刺,靠非常細的小針一樣的東西把它給連接起來。“無骨”的意思就是説沒有支撐的架子。
劉鐵梁:
這種燈應該説在很多地區是不多見的。
李松:
非常特殊,工藝非常特殊。
主持人:
李站長,咱們現在仙居製作,或者説會製作這種燈的人多嗎?
李湘滿:
不多,因為這個燈失傳了50多年,搶救回來沒有多久。
主持人:
這樣一個燈,您現在每年要製作多少啊?
李湘滿:
每年製作多少啊?
主持人:
就是您這塊能做多少?
李湘滿:
這個倒沒有統計過。
主持人:
沒有統計,因為它比較複雜,像這樣一個燈一做就是一星期,再複雜點就一個月,一年也做不了多少個燈。
李湘滿:
一年做不了多少,一個人是做不了多少的。
劉鐵梁:
也可能在過去的時代會做這個燈的人非常多。
李松:
是一種民間的,農閒的時候婦女自己就做,忙年她可能更早一點準備,為了過年她可能很早就做,這是一種象徵符號,事先就在那兒準備了。
主持人:
李主任,像這樣的一種失傳又復得的民間的手工藝,或者是民間藝術品,咱們有沒有什麼措施來保護?
李松:
因為它的傳承脈絡還在,就是它的藝人在,就是社會上不用了,但是多年不用,可能各種各樣製造的燈,成批生産的燈,大量市場生産的都是這樣的燈,但是藝人還保留這門手藝,仙居他們很有心,他們把藝人的這門手藝專門組織人力把它傳承下來了,傳承下來,過若干年後就會發現,這種手藝實際上還有價值,還是非常珍貴的,實際上我們大多的民間工藝從保護的角度上都應該是這樣,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做那種技藝的傳承,留給後代能有更多的文化財富。
主持人:
我們説非物質文化遺産,但實際上最重要的是有人在,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産就能遺傳下來。
劉鐵梁:
對,非物質文化遺産有些不是個別人的問題,比如我們的春節習俗,作為大的民俗來説,我們全民族大家都是傳承者,但是有些特別的民間藝術方面確實傳承人很重要。另外一個我覺得是這樣的,他實際上不光是保留了燈,他實際上是保留了我們對過去生活的一個想象和一個追憶。
主持人:
對,其實裏面也融合了古人的一些智慧,通過復原這樣的燈,我們也能夠領略到和體會到古人的那種智慧在裏面,這裡面不光有文化,更能體現出歷史。
李松:
實際上對現代人,或者生活在現代物質文明下,或者工業文明下的人來説,如果他的節日可以想象咱們現在的春節,如果多一些這樣的文化符號,春節的精神因素會更多。
主持人:
如果廟會上挂的全是一樣的燈籠。
李松:
大家都一樣,大家覺得我就逛了一個自由市場一樣,或者怎麼樣,不能引起我精神上的任何聯想,這個節日就顯得只剩下物質了,所以有的人開玩笑,這個就成吃了,或者就成什麼了。很多這樣象徵性的東西都少了,本來節日,尤其説到歡快的節日的時候,它是一種參與,一種體驗快樂的時段,這種參與裏的象徵意義多的時候,人的主動性會更好。
劉鐵梁:
現在我想説明這麼一個問題,今天我們看到他制燈、裝燈的過程,我們覺得這樣的一種能力是自己的巧手和審美的一種表現,可是我們現代人太多的銷售工業産品,工業化統一製作的産品,我們的手沒有過去的人那麼巧了,我們主動創造的一種美,這種能力應該説也比較少了,在這個意義上説,我們保護這些傳統的民間工藝品,應該説對現代人怎麼樣能夠保護我們過去的能力的一種措施。
主持人:
你看在廟會上經常看見那些民間藝人,捏面人的,做各種小工藝品的,吹糖人的,感覺難以想象,怎麼樣他的手那麼幾下幾下就出一個非常精美的藝術品,惟妙惟肖。
劉鐵梁:
而且他們不僅有現實生活的模擬,他們還特別用這樣的工藝品來反映歷史人物,反映各種吉祥的理念,我覺得這套文化應該讓我們後人熟悉、有所了解。
主持人:
以前從很多資料上可以看到,過廟會的時候是人們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個地方,無論是廟會還是燈會也好,因為在廟會上、燈會上有人們智慧的表現,有藝術品的表現,好像把民間藝人和老百姓平常藏在民間的智慧都在廟會上一起呈現給大家了,所以大家都願意去這個地方。但是現在我們看廟會,好像吸引力跟以前相比稍微差一點。
劉鐵梁:
是這樣的,不過現在的廟會我們只是取了一個名字,現在更多只是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購買年貨或者是小吃或者是玩具的這樣一個場所,但是我想廟會本來應該由一個社區的人們,有一個群體認同感的意義,所以它應該舉行一定的儀式,這個儀式內容現在少了。
李松:
實際上也是社區擴大了,人的交往的空間被延展了很大,就沒有一個共同的。比方説我們北京人到一個廟會,這是北京的某廟會,或者是我們的社區,這裡面很多的文化符號都跟這個社區的事項有關,比方説我們電視臺組織一個什麼專門的春節聯歡晚會,大家一定要去,是我們內部職工的。這是一個概念,這是一個社會關係的認同,在這個過程當中。那是一個村落,是一個集,我們東城有什麼,西城有什麼,北京怎麼回事。
劉鐵梁:
廠甸廟會等於是北京人認同的。
李松:
北京人認同,就這樣了。
劉鐵梁:
一逛廠甸,這是北京人的。
主持人:
區域性比較強。
李松:
它是一個社會關係的認同,裏面的價值認同、情感認同都在這一個場所裏面,大家一起歡樂,就容易構成一種大家很愉快的氣氛。
主持人:
現在燈已經做出來了,我們請李站長拿著您的燈回到我們的播音臺前。李站長帶著他的燈又回到了我們的播音臺前,我們就可以近距離看一下您製作的燈,這個紅非常正。
李湘滿:
這種紙就是這個顏色,再通過這樣它就發亮了,這個燈挂個三年二年,外面色曬沒有了,但是點起來和新的一樣。
劉鐵梁:
我問您一下,這種紙您説四層,可能有的叫襯紙。
李湘滿:
對,襯紙,你們可以看得出來。
劉鐵梁:
對,有些可能叫面紙。
主持人:
結實嗎?是不是很結實?
李湘滿:
結實,跟一般的燈差不多,這是結實的。
主持人:
很牢固是吧。
李松:
雖然沒有骨架,但是它的形狀是足以支撐的,實際上這上面是很多的,他拿針一個一個扎的。
李湘滿:
針孔很多的。
主持人:
您這燈參加過燈展嗎?
李湘滿:
參加多次了。
主持人:
今年你們要參加北京的燈展?
李湘滿:
要參加北京的燈展。
主持人:
元宵節的時候。
李松:
我明白了,你用針刺了那麼多的孔,現在不點,你看不出來,一點起來就玲瓏剔透。
李湘滿:
對,就玲瓏剔透了。
主持人:
三位嘉賓,今天燈籠的話題先談到這兒,非常感謝你們參與我們的節目,謝謝。
觀眾朋友,今天的《今日關注》春節特別節目——春節與民俗,這一期先到這兒結束,明天歡迎您繼續收看我們的特別節目春節與民俗,觀眾朋友再見。
製片人:倪剛
策劃:劉維紅
編輯:王冬妮 刁偉華 全曉通
主持人:王世林
監製:王未來
責編: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