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東亞峰會落下帷幕,東亞合作發展起了新的構架,那麼東亞合作今後如何發展?今後又將由誰來領航?在今後的東亞合作中,中國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演播室主持人 王世林: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今日關注》。
説起區域合作大家都會提到歐盟或者是北美自由貿易區。然而作為經濟快速發展的東亞地區而言,卻始終缺乏一個有效地合作機制。
昨天首屆東亞峰會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落下帷幕。這次峰會被譽為是東亞合作的一個新發展。與會的各國領導人通過並且簽署了首份東亞峰會的吉隆坡宣言。首屆東亞峰會為今後的東亞合作勾畫了怎樣的藍圖?東亞合作又由誰來主導?東亞峰會同其他東亞合作組織之間關係如何?東亞合作發展中還將會遇到什麼樣的瓶頸?這些都是我們今天所要關注的話題。
演播室請到了兩位專家,一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的所長張蘊嶺所長,你好,張所長。還有一位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翟昆,你好。歡迎兩位到演播室來參與我們的節目。
現在可以説備受矚目的吉隆坡宣言已經出臺了,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宣言的主要內容。我們注意到這次宣言中談到了一個是宣言的認同,東亞峰會可以在本地區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與會各國領導人同意將東亞峰會建成一個論壇,就共同感興趣和關切的戰略、政治和經濟問題進行對話。東亞峰會在努力推進本地區一體化建設的時候應該和東盟的建設保持一致。宣言説東亞峰會將會定期舉行,由東盟的主席國主辦,並且擔任主席。與東盟的年度首腦會議同期舉行,峰會的模式將由東盟和東亞峰會其他所有參加國來共同審議。
這就是這次吉隆坡宣言的主要內容。張所長我們知道您很多年以前就一直參與東亞展望小組的工作,那個時候就在為東亞合作勾畫藍圖。現在我們也看到了原來是10+3,現在又發展了10+6,所以説如果您要來談這個問題的話,肯定感觸也特別深。通過剛才這個宣言內容來看,又透露出哪些人們感興趣的或者比較重要的信息,給我們解讀一下。
張蘊嶺 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所長:
首先一個感觸比較深的就是從1997年東亞合作,東盟和中日韓對話開始,到今天又有更多的國家參加,發展起了一個多層的合作的構架。應該説隊伍壯大了,基礎更牢了。第二個感觸主要這次會議還是非常重要,因為東亞峰會畢竟是第一次召開,還有非東亞的國家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來參加,所以這樣一個多層的構架怎麼來定位?各自的功能怎麼樣?下一步如何怎麼走?應該説通過會議已經比較有清晰的定位了,也就是説東盟首先自己要建成共同體,大家都來支持它的建成。10+3作為主渠道來現發展深一步的經濟一體化。10+6,它主要是進行戰略性的政治、經濟各個方面共同感興趣的利益攸關的重大問題進行對話合作,這樣一個清晰框架為將來地區的合作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也描繪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未來的創建。
主持人:
翟昆你對這次宣言所透露的信息,你有什麼自己的看法?
翟昆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
我覺得剛才張所長説得是描繪地非常準確。另外,我從整個東亞首腦會上來看,可以四個字來概括,就是“皆大歡喜”。因為東亞首腦峰會是個新生事物,如果要想讓這個新生事物存在下去的話,必須得讓各方都得接受這個東西,所以他滿足了幾個方面的需求。第一個東盟繼續來主導,這個宣言裏面説得很清楚。第二個保證了10+3的主渠道,畢竟10+3已經走了八年了,這個老成員當然有資格繼續往前推動。第三個要滿足新成員參與到東亞合作中的願望,他們也可以參與模式的設定。另外,宣言當中好像還提到,可以跟美國建立一種比較好的溝通模式,沒有參加這次會議的美國也可以以後找到一個位置,所以我説初步達成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然後繼續往前推動奠定一個基礎。
主持人:
通過吉隆坡宣言可以説很重要兩點,一個是東亞合作新的起點出現了。另外,也為未來東亞合作的發展構建起了一個新的框架。這是我們關注宣言的一些具體的內容。接下來我們來關注一下這次峰會的主導權的問題,因為在這次峰會召開之前,很多媒體都在談論這個問題。未來的東亞合作到底是由中國來主導還是由日本來主導?很多媒體都在爭論。説到日本的問題,我們注意到日本的外相麻生太郎前不久在一次演講中也談到了這個問題,他有一段話是這樣説的,他説:“日本可以用經驗來領導亞洲,從19世紀中期開始,不管是在政治、經濟還是社會的近代化方面,日本都是最具備資格的國家。另外,在建立民主及市場經濟方面,日本也比其他亞洲國家經驗豐富。兩位專家分析一下,麻生的這番話到底表明日本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他是否能夠在未來的東亞合作中扮演一個,或者説承擔起一個領導者的角色?
張蘊嶺:
因為從現實的發展來説,應該説日本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他是這個地區第一個東亞地區比較成熟的經濟國家,而且有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所以他的公司的對外投資的量是最大的。但是從地區合作來説,我想這麼來分這個問題,一個是從這個地區的合作本身是東盟先起來的,他們由小變大,由六個國家然後發展到十個國家,把一些不同水平的,不同政治制度的國家帶到一起,所以他帶了一個好頭,所以在地區合作中應該説他走在前邊,起著一個核心的作用。從10+3的對話也是東盟先倡導的,這是一個層次。東盟這個特殊的作用和領導的作用是不可否認的,而且應該是受到尊重的,而且是應該得到進一步支持的。
另一個,這個地區因為合作它雖然有一個框架,但是它發展是由多個功能來做成的,所以人們一般説這個地區建立一個歐洲的歐盟,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要建一個歐洲共同體,歐盟那樣一個地區組織,有超國家的主權也需要很長的時間,那怎麼辦呢?就要發展多層次的功能的合作,所謂功能合作,比如説在能源,在市區開發,在自由貿易區,大家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比如日本它的金融力量比較強,那你就多發揮作用,起領導作用也沒關係。中國它有它的優勢,比方市場,為這個地區提供了大市場,在推動這個地區的開放,參與這個地區大市場建設方面,中國就可以起領導作用。
東盟在區域合作這方面,它有經驗,那就可以。我想人們往往以這個地區的形勢和歐洲比,歐洲就是法德共同合作推動這個進程。東亞不具備這個條件,情況很不一樣,而且任何一個大國,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大家都希望它能夠共同領導,但是事實上它還不具備這個條件,因為雙邊的關係還存在很多問題。大家在地區合作的認知上、利益上和目標上還有很多差別,所以靠它們任何一方或者共同領導都不太可能,我想兩個層次,一個就是東盟作為一個集體,它的特殊作用。另一個各個國家都有優勢,韓國也有韓國的優勢。將來澳大利亞、新西蘭參加了,澳大利亞參加了,印度參加了,它有優勢了,大家發揮各自的功能,所以很難説有一個國家來主導。
主持人:
從地區合作這個角度來看,因為東盟它有很長時間地區合作的經驗,所以它承擔起東亞合作的領導者,或者主導作用這個角色應該説是順理成章的。但是要談起各個國家功能方面的優勢,應該説各有優勢,在某個領域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主導作用。但是下面也有一個問題,就是翟昆你長期以來一直研究東盟,你覺得東盟在未來的東亞合作中能夠承擔起這樣一個主導性的角色。
翟琨:
我覺得基本上還是可以。剛才也説到啟程這個航船,我覺得這次會議定下來,領航權還是東盟來做。一個是剛才説到的東盟具有地區合作的經驗,剛才日本官員也説到日本有經驗,但是地區合作需要地區合作的經驗。需要什麼經驗?再一個經驗是否具有可接受性,別的國家接受不接受你來主導,因為主導就意味著大家都得聽你的,這個情況下,我覺得東盟可能是惟一的一個能在這個地區把所有大國都拉到它周圍,來進行合作的協調者和主導者,為什麼?因為現在只有東盟為核心建了跟中國的、日本的、韓國的、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印度,它形成一個扇子一樣的結構,它是扇子的圓心,其他都是扇骨,都是它來協調,而且是惟一它能協調起來,本來中日韓靠它來協調,現在又加進三個大國來,難道靠這幾個大國去協調嗎?這很難,所以它就有這種協調作用。另外一個東盟可能本身它雖然具有各種各樣的分歧,但是它經過三十幾年的合作發展,它無論如何最後總是能達成一個共識,這個是其他大國做不到的,所以我覺得它的主導權就表現在這兒。
主持人:
我們再來關注一下中國,這次在東亞峰會上溫家寶總理髮表了“堅持開放包容,實現互利共贏”的講話。他也對中國參與東亞合作的立場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做了明確的回答,我們來看一下,他當時這樣説的,他説:“中國絕不會在本地區謀求支配性的地位,中國的發展不會妨礙任何人,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張所長,您覺得中國在未來東亞合作中,在哪些方面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張蘊嶺:
溫總理這次雖然説得非常清楚了。因為我參加過很多各種各樣的會議,大家議論的一個中心話題就是“中國這麼大,發展那麼快,參與合作會不會建立自己的主導權或者霸權?會不會中國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把別人排出在外”。溫總理這個講話把它説得非常清楚了,我們一個是一種開放的,我們不是排他性的,但是我想中國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至少有這麼幾個作用,一個就是我們本身的發展已經在地區中確立了它的影響地位,中國對東亞地區提供了最大的、最快的一個發展的市場,是整個地區經濟的一個拉動力量,這一點將來還會越來越重要,給大家提供了機遇,給大家提供了好處。第二個就是通過我們的參與,利用我們的智慧提出我們的一些想法,特別是我們積極地推動和支持東盟發揮領導作用,這樣一個中國東盟它能夠協調一致,那本身就對這個地區是一個很重大的一個力量,分量很重。第三個我剛才講到各顯其能,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是有優勢的,比如説我們和東盟的很多欠發達國家都是鄰國,我們可以向他們提供很多的支持。
最近,我們中國政府已經決定,去年我們免除了他們的債務,今年進一步的我們單項向他們開放市場,而且在我們中國東盟簽署框架協議的時候,我們還向非WTO的成員實行WTO的待遇,等等,今後這些。還有一些基礎設施,大湄公河地區的開發,我們提供這些項目,等等。中國這樣一個作用,應該説也是非常大的。同時我們不謀求,就像溫總理説的,我們不謀求自己的霸權。你只要是符合這個條件,現在東亞峰會已經有一個基本的框架,也有一個必須參加的條件,那你符合條件,東盟願意,那我們也支持,中國的這樣一種態度表明了應該説是很有胸懷的。
主持人:
翟昆你理解在未來的東亞合作中,中國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翟昆:
我覺得是兩個,第一個是像剛才張所長所提到的最主要的推動者。另外一個是最主要的呵護者。因為是中國首先提出來,而且認識到應該由東盟來主導,並且第一次來推出這個,因為其他的大國也都承認了這個現實和邏輯。現在我們做一個比喻,比如東南亞地區和東亞地區它像一個花園一樣,這個花園由誰來看著呢?由東盟來看著,像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印度都可以來這兒來種花、種草,但是你得先跟東盟説一下,我要進來種,這個好處是什麼?大家不要去爭,先讓東盟來統一規劃一下,然後這個花也起來了,草也起來了,可以欣賞這個花朵,可以乘著陰涼。
張蘊嶺:
還得澆水。
翟琨:
對,還得澆水。
主持人:
施肥。
翟琨:
澆水、施肥這個作用。我想可能形象地説應該是這麼一種作用。
主持人:
説起東亞合作的歷程,應該説張所長在一開始也談到了,因為最開始的時候,在10+3的機制下有一個東亞展望小組,張所長一直在參與這個小組的工作。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現在可以説已經成為了東亞合作新的起點。隨著宣言國的出現一個框架也出現了,到底東亞合作經歷了一個什麼樣的過程?怎麼樣一步一步由一個設想總統成型的呢?我們也通過一個短篇梳理了一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解説:
1990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的失敗,給一直想建立東亞合作機制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極大地觸動。馬哈蒂爾提出“應該建立一個包括東盟和中日韓在內的東亞經濟核心論壇”,但是因為終因內外的阻力而擱淺。
亞洲金融危機過後,由日本提出的建立亞洲貨幣基因的設想,同樣因為種種原因難以實現。然而,亞洲金融危機的慘痛經歷已經讓東亞各國深切地認識到地區合作的必要性。
1997年底,東盟和中日韓領導人齊聚吉隆坡,10+3合作機制正式起動。在10+3的帶動下領導人會議、部長會晤,以及高官磋商等相互聯絡,提此升級的立體對話與合作機制已經逐漸形成。東盟10+3在日益成為東亞各國對話主渠道的同時,更強化了各國的東亞意識。東亞合作在10+3框架內逐漸加快了步伐。
2001年,受10+3領導人委託成立的東亞展望小組提交報告,提出了“建立東亞共同體報告”,成為東亞地區合作初步的發展藍圖。
2004年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的東盟10+3領導人會議上,與會國一致同意在今年二月份在吉隆坡召開首屆東亞峰會。今年四月份的東盟非正式外長會議上,東盟對加入東亞峰會的國家提出三個條件,與會國已經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與會國是東盟對話夥伴,與會國同東盟有實質性合作關係。符合這些條件的印度參加峰會是很自然的事情,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也先後簽署了該條約,東亞峰會、10+6模式正式成型。
主持人:
我們梳理了一下東亞合作是一步一步怎麼樣由設想到成型的。前半部分我們現在主要關注的主導權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再來關注一下東亞峰會開放性的問題,説到開放性人們就一直在關注到底有哪些國家來參加今年的首屆東亞峰會,很多媒體都注意到在這次東亞峰會上美國沒有參加,沒有美國來參加。
在這之前很多媒體報道説日本要求讓美國以觀察國的身份來參加,但是最後也沒有看到美國的影子,翟昆你分析這裡面有什麼樣的原由?
翟琨:
我覺得好像美國自己不想參加,這個很顯然。
主持人:
沒有根本就沒有想來,是吧?
翟琨:
對。而且讓他做觀察員的話,我個人是這麼想,作為世界上第一強國,我只做一個觀察員,而且我有一個更大的框架,APEC在美國,現在先關注一下東亞峰會到底怎麼走。我覺得最關鍵的東盟列出了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你要加入《東南亞友好條約》,你才有可能成為東亞峰會。除了美國以外,還有歐洲以外,所有的亞太大國都加入這個條約了,其實説明一個問題,東盟雖然是很小,但它有一個軟實力,它的條約可能出現成為一種《國際法》一樣的東西,你要加進來就説明我要保證這個地區的和平,你就會成為我這個家裏的客人,但是因為美國它本身的一些約定,認為可能我加入這個東西之後,會影響我自身的一些條約和協定,所以我現在不能加入。
張蘊嶺:
而且它《友好條約》裏面明確規定“不使用武力,解決爭端,不干涉別國內政”,這個美國是很難做到。
主持人:
也許是美國不想參加,但是也可能從條件上來説它也不是很符合。我還注意到一個細節的問題,去年12月份的時候,那個時候剛剛敲定下來今年12月份召開東亞峰會,那時候美國有一位負責政策計劃的負責人他的名字叫雷斯,在東京他發表講話,他對東亞峰會表示了憂慮,他認為亞洲增在推進構築一個試圖將美國排除在外進行對話的機構,以及新的合作框架。東亞峰會就是這樣的構想之一。他的這種不滿之情,溢於言表,張所長您怎麼理解?
張蘊嶺:
美國對東亞地區的合作開始並不怎麼重視。我記得我們開會的時候,有一位專家曾經説他是叫做“友好的忽視”,為什麼友好的忽視呢?因為你搞不成什麼事。現在看來是真有點成事了,他還應該擔心的,因為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作為地區和世界秩序的主導者,以及他有重大的利益,他不希望這個地區搞什麼事情沒有美國,他認為好像什麼地方都應該有他。實際上我們回顧一下當時歐洲合作的時候沒有美國參加,他也很不高興。我記得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的時候,美國也發表過類似的言論,不太滿意,但後來成為事實了,他也沒辦法。但另一個方面我們看到這個地區的合作,我們合作不是排斥美國,我們只是想在這個地區,大家通過合作幹一些自己大家覺得應該幹的事情,同時,這個地區有著多種美國直接參與的機制,比如説他的軍事同盟,好幾個都是他的盟國。
另一個他前幾年起動的自由貿易期,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他給東南亞一些國家,對新加坡已經簽訂了,給其他一些簽訂了,大家並沒有組織他。開放性的,我想他跟APEC也不一樣,APEC也有一個開放地區主義,他只是説我承諾單邊開放向所有的人開放,這個地方開放主義,你參議這個地區的合作並不阻撓你的成員和其他區外的國家合作。另一個,也並不阻撓區外的國家以各種方式參和成員的合作,他是一個開放構架。
主持人:
當你不成事的時候,它可能是友好的忽視,但真的成事以後,通過剛才這位官員的話也感覺出來還是逐漸地要重視起來的。
關於這個開放性的問題,溫家寶總理在講話中也做了特別的強調,我們再來看一下,溫家寶總理強調説:“我要在這裡特別強調,中國支持東亞合作保持透明和開放。中國反對搞封閉的、排他和針對特定一方的東亞合作。中國主張在區域合作進程中要堅持開放的思維,倡導開放的地區主義,在開放中推動各國共同進步,促進各地區的共同發展。”這是中國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
接下來,我們再通過一個圖來看一下東盟或東亞峰會開放性的問題,通過這個圖,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圓心是東盟十國,周圍是10+1,10+1包括10+1中國、10+1日本、10+1韓國,後來是10+3,再到後來就是10+6,最外的一個圈是個問號,到底是10+?,剛才美國我們已經聊過了,俄羅斯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過。
張蘊嶺:
而且一些成員已經支持他,包括中國在內。
主持人:
他也希望參加東亞合作,未來外圈應該是十加幾?兩位專家。
張蘊嶺:
現在很難説到底這個圈擴大結束在什麼地方,只要符合這個條件的,對這個地區的合作有熱心參與,我們應該符合東盟制定的三個條件,都應該歡迎。當然説應該也有個邊界,比方説歐洲國家不能參加,非洲國家就不能參加,因為既然是東亞嘛,總是要跟它相近,關係更直接一些。
主持人:
相比一下東亞合作跟我們前面談到的歐盟或者是北美自由貿易區它又不完全一樣,比如歐盟它就是一個區域內的國家,北美或者將來的美洲自由貿易區也是意義區域內的國家,但是東亞國家合作好像通過10+6可以看出來,它的戰略對話的機制好像有一個框架還是有地區之外的國家參與,到底應該怎麼樣處理這之間的關係?
翟昆:
我覺得所謂開放性一個是成員方面的,但必須得有一個邊界,你要不停擴不停擴就擴成另外一個APEC,我覺得這個就沒什麼意思了。
主持人:
對,可能擴到歐盟去了。
翟昆:
還有另外一個你觀念上要開放,現在東亞合作它發展它有吸引力,所以左邊的南亞,右邊的澳大利亞、新西蘭都要加進來,但是還叫東亞合作,就是東亞合作的概念它擴大了,這是一種開放性的東西。我覺得在合作方式上它也要開放,在新的平臺當中,也就是所謂的東亞首腦會議10+6當中,還是一個很大的平臺,這幾個大國可以合作,這幾個大國分別可以跟東盟合作,這16個國家又可以進行一種新的合作形式,我覺得展望未來可能有很多,更寬廣的一種合作形式會出現,可能會讓我們應接不暇的態勢。
主持人:
東亞展望小組工作現在還在進行中,接下來請張所長給我們展望一下未來東亞合作的前景是什麼樣?
張蘊嶺:
我們的小組已經結束。但是我現在正在主持另一項工作就是10+3的經濟部長會議,去年決定的,領導人支持的,就是東亞自由貿易區可行性研究專家組。
主持人:
東亞自由貿易區?
張蘊嶺:
對。這個專家組是由43個國家的成員參加的,我作為組長,我們的任務就是對於東亞10+3,13個國家的未來的自由貿易區建設向領導人提供一份報告。剛才介紹我們看到了,不同層的合作機制,每一個機制要做好它自己本身的事情,其中10+3是主渠道,我覺得下一步很關鍵的在保持現在這個合作框架的同時要深化,其中最深化應該就是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如果東亞通過談判,通過協議能夠建立自由貿易區,但是現在這個自由貿易區不光光是開放,還有合作,我想又進了一步。
演播室主持人:
同心圓確實在不斷地擴大,但是這個同心圓不應該是空的,它應該是越做越實的一個實心的圓。
非常感謝兩位到演播室參與我們的節目,謝謝你們二位。
好,觀眾朋友,今天的《今日關注》到這裡結束,感謝您的收看,再見。
製片人:陶躍慶
策劃:張夢溪
編輯:張舒揚 刁偉華
主持人:王世林
監製:馬勇
E—MAIL:ChinaNews@cctv.com
JinRiGuanZhu@cctv.com
責編: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