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布什訪華40小時,與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會晤,到基督教堂參加比賽,騎自行車逛北京,重拾往昔回憶。中美關係如何定位?怎樣的焦點問題引起兩國共同的關注?權威專家為您一一解析,稍後請看《今日關注》。
演播室主持人 王世林: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今日關注》。
美國總統布什昨天晚上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40小時的訪問。在布什來華訪問的前夕關於中美關係的討論就已經開始熱了起來。前一段時間一系列的高端的中美關係論壇在北京舉行,包括美國加州州長阿諾.施瓦辛格和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將軍等人在內的眾多的著名的美國政治人物和中國的政府官員、知名學者坐在一起暢談中美兩國關係在地區和全球的影響。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前總統老布什也出現在了北京的各大論壇上,並且對中美關係的發展前景充滿了期待。可以説布什總統此次訪華時間雖短,但是對於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卻是十分的重要。
因此在今天我們在演播室也請來了兩位非常權威的專家,為大家解析如何理解中美關係。首先我來介紹一下,兩位專家,一位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院長王緝思先生,您好王院長。還有一位是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的所長閻學通先生,您好,歡迎兩位專家到演播室來參與我們的節目。
今年,中美關係的確很熱,我還注意到有的專家甚至用熱鬧這個詞來形容,在布什總統訪華之前,美國的高層相繼在北京出現,所以今天在展開我們的話題之前,我們首先通過一個背景短片來了解一下今年中美關係的熱鬧景象。
解説:
2005年3月20號下午,布什國務卿賴斯抵達亞洲六國之行的最後一戰——北京,開始了她就任國務卿以後對中國的首次訪問。訪問期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總理溫家寶分別會見了賴斯,賴斯還在北京國貿大廈溜冰場同十多名花樣滑冰愛好者親切會面,隨後結束了她的旋風式亞洲之行。
僅僅4個月以後,賴斯在7月9號再次訪問中國,緊隨賴斯的腳步,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貿易代表伯特曼也在第二天抵達了中國,參加在北京舉辦的第十六屆中美商貿聯委會會議,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裏,作風強硬的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也是第二次來到中國。
中美首次高層戰略對話于8月1號啟動,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佐立克率團前來參加,涉及的範圍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安全等廣泛領域。
美國財政部長斯諾10月12號開始對中國、上海、瀋陽及北京進行為期八天的訪問,而平常很少出國訪問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赫然出現在隨行的隊伍裏,中美之間在金融、貨幣等各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溝通。
斯諾還未離開,10月18號,國家政府“鷹派”代表人物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自2001年上任以來首次踏上了中國的土地,拉氏首都訪華,中美之間軍事交流升級的信號已經發出。
11月15號,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和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前美國電影明星施瓦辛格結伴來到中國,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一系列高層中美關係論壇。
而19號到訪的美國總統布什也將美國高層訪華的熱潮推向了頂峰。
主持人:
這就是今年中美關係交流熱鬧的景象,但是我們也注意到除了今年美國的高官相繼到中國來訪問之外,其實中國的領導人也是多次到美國訪問,但是相比較而言可以説還是美國的高官在北京出現的次數比較頻繁,所以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麼美國的高官今年這麼積極的到中國來?包括美國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也來了?
王緝思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今年中美關係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美國人高度重視中國的力量上升,各個指標都體現出來這一點,美國方面對中國的實力的上升已經有了一個足夠的估計,而且非常明確,跟過去幾年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同時上升有點不同,這種實力上升有軍事方面的、有經濟方面的、有政治影響方面的,美國國內不同利益集團對於這種中國實力的上升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看到了威脅,有人看到了機會,也有人看到了迷惑,還有人看到了中美關係這樣的一種雙邊的關係越來越向多邊化、全球化的方向發展。
主持人:
閻所長,您從今年中美之間這麼頻繁的交流中又解讀出了什麼樣的信息?
閻學通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第一個我想補充關於美國對中國實力裏邊的認識,以前美國一直都認為中國是一個潛在的挑戰美國的力量,現在認為中國已經是一個現實的全球力量,這一點美國開始在尊重中國現有的地位。在力量認識上還有一點,就是認為美國國內或者來訪的高官有一個共識,就是中國的崛起是不可阻擋的。就是説想用遏制的政策使中國不強大,現在看來是做不到的,這一點認識使得他們在國內關於怎麼樣對待中國的方面就出現了一個變化,就是需要和中國進行接觸。在接觸中間他們還有另外一個判斷,佐立克講話中提到中國不是前蘇聯,這個國家和當初的蘇聯是不一樣的,這個國家是可以打交道的,也就等於説是等於變相的接受了這個觀念,中國的崛起可能是和平的。
主持人:
除了有這麼多美國的高官今年相繼到中國來訪問之外,我們還注意到一個現象,尤其是今年秋天的時候很多有關中美關係的論壇在北京舉行了,比如説由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發起的中美關係論壇,還有北京大學主辦的北京論壇等等,可以説吸引了很多美國的一些政要和學者,像美國加州長來了。另外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也來了,也參加了論壇,包括美國的前國務卿坎特等等都參加了這些論壇。我知道兩位也參加了一些論壇,其中也跟他們有所接觸,有所交談。據你們了解的情況來看,中國和美國雙邊是如何來定位美國關係的?王院長,您從中國的這個角度來看。
王緝思:
中國看待美國,我們的政策一貫是非常明確的,而且是前後一致的,就是説希望跟美國建立一個良好的合作關係。我們現在説要建立一個建設性的合作關係,這個目標是非常明確的,但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間當然也會有坎坷,也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但這個目標非常清楚,因為中美兩國在全球都有非常多的共同利益,雙邊也有很多需要合作的領域。比如説能源問題需要合作,比如説在台灣問題上兩國都希望保持台灣海峽的穩定,也就是説美國也不希望看到台獨力量越來越猖獗。還有在朝核六方會談問題上,兩國也在合作,在禽流感的問題上、反恐的問題上一系列的全球問題上都在合作,所以在尋求合作中間鞏固雙邊關係,而且服務於中國常有的國家利益這是中國對美政策的主要出發點。
主持人:
閻所長,從美國的角度來看,美國又是如何來定位中美關係的?
閻學通:
根據布什的講法就是中美關係很難用一句話來説是什麼,我們早年曾經聽説過中美關係是非敵非友,這個概念實際還是沒有説清楚中美關係到底是什麼關係。布什自己現在定位説中美關係現在是非常複雜,難以用一句話來解釋。我自己的解釋就是説中國非常複雜實際是説中國和美國我們既有夥伴和朋友的關係,也有競爭和對手的關係。比如説在文化上兩國人民相互欣賞,欣賞對方的生活方式。在經濟上來講,兩國現在已經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老布什講現在已經説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個雙邊關係了。從政治上來講,我們可以看到兩國政治制度不一樣,甚至一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所以他們在政治上可能是還有一些競爭的性質。説到安全方面,應該説我們現在還是對手的色彩非常濃厚,美國還在封鎖中國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獲取軍事技術,在台灣問題上還在向台灣提供武器,所以説對中國的安全還是構成最大的威脅。
主持人:
這是兩位專家的看法。在中美關係論壇上,我們的記者也採訪到了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我們一起來談一談美國的前政要是如何理解中美關係的。
張舒揚 記者:
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佐立克最近的一次發言吸引了很多人的興趣,因為他使用了“共同經營者”這個詞來描述中美關係,您怎麼理解“共同經營者”這個詞?
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
我認為這個詞意味著中國從40年前相對隔離的狀況中走了出來,我用的是我們的説法,你們的説法是自給自足,不多和外部世界進行進口、出口活動,也不和外部世界多進行相互交流,所以在國際社會中它不是一個“共同經營者”,不依賴於國際社會。現在,伴隨著經濟活動的不斷拓展、交流,政治活動的不斷發展,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所涉足的領域也越來越多,它需要外部世界的原材料,它需要石油,它需要礦藏等等,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它還需要市場,因此,這些都需要同外部世界進行相互作用,這也就是“共同經營者”的含義。
張舒揚 記者:
那是它的經濟術語方面的意思,但是人們更習慣於用另三個詞——熱烈的、建設的、合作的來談論中美關係。現在我們還有另一個詞——複雜的,這也是布什總統在一些採訪和講話中多次提到的,因此,現在中美關係有四個詞,還有“共同經營者”這個詞,綜合所有這些詞來説您怎麼理解雙邊的聯絡?
斯考克羅夫特:
這就同我形容經濟意義上的“共同經營者”一樣,在政治發展中也是一樣的,現在我們之間的聯絡既廣而且深,正是因為中國現在是世界的“共同經營者”,因此,我們認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力量的一支,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不斷的相互作用中,不再僅僅是狹窄的雙邊關係,而是在更多的方面進行接觸,如能源供應,我們也有共同的關注點,如世界範圍的恐怖主義、核武器的擴散,這些所有的因素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和以前相比複雜得多的關係。
主持人:
好,前面這段採訪中已經談到了這個詞這是state holder,這是佐立克在他的一篇報告中談到的使用的,而且是第一次用的這個詞。有的專家把這個詞翻譯成叫“共同經營者”,還有的學者翻譯成叫“利益相關者”。可以説這個詞是一個全新的説法,從當初的戰略競爭對手到現在的叫“共同經營者”,兩位專家你們怎麼來理解這個詞?這個詞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王緝思:
美國用非常多的詞來形容中美關係,這也是最新的一個説法,但在此之前有各種各樣的詞跟這個是相近的,比如説engagement 就是交往或者接觸。今年以來還出現了幾種不同的説法比如説叫做“兩面下注的政策”。還有是深度的接觸或者深度的交往、深度的共同利益等等,剛才説得state holder這個詞字面的含義就是説參與股份或者參與賭金,如果從積極意義上來説,用中國人的話來説叫同舟共濟,但是這太積極了一點,因為美國並沒有把他自己跟中國放在同一個船上,他只是説如果是你來參股的話,我們可以在一起合作,所以他在這個詞state holder這個詞之前還要説一個希望中國做一個負責任的state holder,負責任的利益共同體或者利益相關者,這一點的含義就是説美國還想佔主導地位,讓中國參與他一起來共同努力,但是畢竟這還是比過去的戰略競爭者還是前進了一大步。
主持人:
閻所長,可以説形容雙邊關係的詞很多,但是大部分的詞或者説絕大部分的詞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也非常明確的,表意也非常的清楚。這個詞為什麼讓人這麼費神去理解?
閻學通:
我想現在自從90年代初對中美關係是什麼,大家老在討論一個定位問題,所以當美國對中國和美國的關係的認識也在不斷的變化,所以這次佐立克提出這個state holder,實際是表示美國政府對中美關係定位的一個新的認識,也就是和過去我們説戰略競爭者顯然不一樣的,所以就是為什麼大家關心這個新的詞,其實關心的是它的內容,我想關心的不在於怎麼翻譯它。從我個人來講,它這個詞的意思是説我們中美在國際事務中有共同的利益,僅有共同利益還不行,問題是咱們倆能不能有共同的政策。所以他提出的所謂的利益相關者,目的是説咱們倆利益一致的時候中國和美國應該在政策上採取一致的政策,這時候就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以誰的標準為一致,是我跟你一致,還是你跟我一致這個問題就來了,所以我覺得大家在談論他積極的方面是説這個詞表明了我們有共同的利益,就是所謂的利益相關者,但是他並不意味著我們之間沒有矛盾、沒有衝突,比如説即使在一個公司裏都握有同一公司的股票,但是大股東和小股東之間的矛盾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
關於中美關係的問題,我們有一個機會都注意到了,這次美國現任總統布什和美國前總統老布什都有所表述,比如説美國總統布什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談到中美關係,他説是複雜的是多層面的。還有,老布什這次在參加論壇的時候講了一句話,他説中美關係是現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關係,所以説在目前的這種狀況下,兩位專門您怎麼理解在全球意義的基礎上來看待中美關係的問題?
王緝思:
我注意到這次胡錦濤主席在評價中美關係的時候還説過,中美關係遠遠超出雙邊範疇,越來越具有全球意義,這是一個新的提法。中美關係前幾年一直是纏繞在雙邊關係方面的,比如説台灣問題是雙邊關係中間最敏感、最重要的問題,還比如説美國和中國之間所謂最惠國待遇的問題、人權問題、宗教問題等等。現在雙邊的關係中間越來越有多變的因素,比如説禽流感的問題,雙方需要合作,但是不僅僅是雙方需要合作,全球需要合作。在能源問題上,那邊是很廣了,有日本、有韓國、有俄羅斯、有中亞地區,再遠了包括伊朗、中東,還有拉美,因為中國對能源的需求急劇增長,美國一方面感到擔心,一方也看到一些合作的機會。比如説雙方是不是可以共同開發一些新的能源或者是採取一些合作的方式來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反恐的問題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所以在這些方面中美合作的潛力是越來越大了,而且美國特別關注中國在世界上各個地區的一舉一動,他覺得這些都關係到他的利益。
主持人:
這是從您的理解來看是這樣一種解釋,還注意到除了剛才我們談到的“共同經營者”這個詞以外,實際上關於中國的問題現在也有很多新的詞彙出現了。我記得閻所長您曾經談到過,您注意到比如很多人講到中國的時候用到叫全球性的力量叫global power,剛才斯考克羅夫特先生用的是world power,世界性的力量。
您怎麼來看,對中國這種形容詞的變化會對中美關係發展的影響?
閻學通:
我覺得這次我聽了幾個他們的講話都非常明顯,他們把中國看做是一個全球性的力量,這是第一次,這意思就是説美國跟中國的關係不僅僅局限在雙邊和地區,過去就是説東亞地區的事務我需要跟你接觸,東亞以外的事務我用不著找你,現在定位你是一個全球性的大國以後,在其他地區美國都會和中國去協調這個事務,但是這有積極的一方面,就是合作這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就是説中美之間發生摩擦已經不僅僅局限在雙邊和東亞地區,可能會在全球的各個地區。比如剛才提到的石油問題,石油問題美國就對我們在其他地區的一些石油政策不滿意,認為我們好像要和美國要搶佔這些石油。人民幣匯率問題也是,美國提出匯率不僅僅是咱們倆一個貿易問題,是整個世界經濟的問題,匯率浮動不浮動對世界經濟整個的影響的問題,所以美國這一次來,我的感覺一方面強調我們是全球性大國,同時對中國提出來你是全球性大國,你應該承當全球性的責任,所以實際上要求我們承擔更多的責任還有一個一個方面。
主持人:
這次布什總統在會見記者時候曾經説到一句話,他説有些人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感到擔心,他説我不感到擔心。王院長,您覺得隨著這次美國總統布什對中國的訪問,像世界上的一些中國威脅論這樣的一個論調,是不是會有所減弱?
王緝思:
我希望會有所減弱,但是總統的訪問有一個很大的國內背景,這個國內背景就是美國各個方面對中國的看法非常不一樣。布什剛才説他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不擔心,這就是回應有一些人説他很擔心中國的經濟發展,比如中國的經濟發展可能帶來美國更大的貿易赤字,比如中國的經濟發展對於有些人來説意味著失業,對另外一些人來説中國的經濟發展可能意味著機會,就是説他們到中國投資,他們在中國進行更多的貿易,所以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中國,看到的側面很不一樣,估計很不一樣,它就産生了美國政策中間非常重要,就是如何協調的問題。布什作為一個總統到中國來訪問,他是有很重要的積極意義的,但這種積極意義如果放在美國大的政治背景之後又顯得還是不夠的,因為美國還有國會,美國還有輿論界,美國還有軍方各方面的利益集團等等,所以這樣一次訪問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主持人:
台灣問題也是這次兩國領導人在會談的時候談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焦點問題,我們的記者剛才在採訪斯考克羅夫特先生的時候,斯考克羅夫特先生也談了他對於台灣問題的看法,我們再來聽一下。
張舒揚 記者:
我們來談談台灣問題,大部分中國學者認為,在近兩年的時間裏海峽兩岸間的關係是比較和平的、平穩的,您同意嗎?
斯考克羅夫特 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我認為近來台灣問題越來越向好的方面發展,是的,這令我很高興,因為我認為只要沒有什麼事情阻礙,台灣問題的解決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我認為這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台灣問題應該和平解決,如果沒有人攪亂,它應該能和平解決。
張舒揚 記者:
布什政府改變對台灣的政策了嗎?或者説會改變對臺政策嗎?
斯考克羅夫特:
不,不會改變。這項政策表明美國支持一個中國,這也是自1972年中美兩國簽訂上海公報後,每一位總統,不管來自哪個政黨的每一位美國總統,所堅持的政策,我認為他們不會改變這項政策。
主持人:
閻所長,我想肯定您也注意到了美國總統這一次在亞洲訪問的時候,關於台灣問題的講話。在日本的時候,他曾經稱讚台灣是自由民主開放的典範,是亞洲的一個榜樣等等,但是後來他在記者會上又否認説我呼籲大陸向台灣學習等等。為什麼在訪華前夕他的講話前後不是很一樣?他這樣為什麼會有所變化?這番講話和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有什麼關係嗎?
閻學通:
我想第一個就是説,我們看到的中美關係在台灣問題上穩定,實際是美國政府從去年年底調整了對臺政策,然後對台灣分離主義,2008年的台獨事件表示壓制和否定才使得中美雙方能夠在這個問題上合作,共同防止分離主義導致地區安全的不穩定,今天胡主席講話中提到這一點,所以我想如果美國堅持這一點就能繼續下去,而且布什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對美國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美國從伊拉克不能抽出身來,在他任內期間不可能撤軍情況下,他不希望在臺海再發生軍事衝突,所以這也是美國的利益,斯考克羅夫特剛才自己講,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他實際要向中國政府非常明確的表達在這個問題上他是要反對台灣分離主義的。但是另一個方面他要表示一點,對中國現在在政治上和我們的分歧,剛才我講了政治上你這個制度不夠民主,所以在這個方面他要表達他那個意向,我不知道今天早晨去祈禱、去做禮拜的意思是不是有這個意思?我想補充一點,就是剛才王院長説的關於中國威脅論,從台灣這個問題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中國威脅論確實是不會短期消除,在中國整個崛起的過程中,在美國這種聲音會長期存在,只不過從美國政府從策略角度考慮是大肆地去鼓吹它有利於美國的利益或維持中美戰略關係的穩定,還是不利?所以這是它一個策略性問題。從長期講,就因為台灣問題存在,我想中國威脅論恐怕會長期存在。
主持人:
隨著布什總統這次到中國來訪問,可以説世界各地的媒體都非常關注。我也蒐集一下,我注意到有些媒體談到一個問題説,這次布什總統訪華以後,可能美國的對華政策會有所調整,最後咱們用簡短的時間,你們來簡短的回答這個問題,布什這次對華的訪問、對中美關係到底有什麼樣影響?
王緝思:
當然這個影響是積極的,但是在這麼一個短暫的訪問中間雖然討論了很多問題,但是很難改變美國國內的氣氛,也就是説原來對中國採取積極態度的人還會採取積極態度,原來對中國採取消極態度的人恐怕也一時轉不過彎子來,因為這裡頭不僅是一個認識的問題,更深的牽扯到他們背後的利益。比如想要向台灣出售武器的人他並不是因為台灣跟大陸之間關係改善就不出售武器了,他還是想要賣。對於對中國的軍事力量崛起,他們想要發展力量對中國的崛起進行遏制的人,他還是想要那樣做。原來持積極態度的人他可能更積極,所以這個訪問還是很有意義的。
主持人:
閻所長,一句話。
閻學通:
我認為他的訪問可能意味著他任期內餘下的兩年裏中美關係能夠維持今天的穩定狀態,可能略微有所改善。
主持人:
好,圍繞這次布什訪華的問題我們先談到這兒。非常感謝兩位到演播室來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你們兩位。
好,觀眾朋友們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節目內容,歡迎您登陸央視國際網站,瀏覽我們《今日關注》的網頁,今天的節目到此結束,感謝您的收看,再見。
製片人 倪剛
策劃 張舒揚
記者 張舒揚 李萍
編輯 張夢溪 刁偉華
主持人 王世林
監製 王未來
責編: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