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專家遠趕臥龍,親密接觸大熊貓。兩岸學者共商熊貓入臺,好似嫁女心切切。《今日關注》節目組親赴臥龍,主持人魯健在深山竹林間與兩岸學者共話贈臺大熊貓。
演播室主持人 魯健: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的《今日關注》。
我現在是在四川臥龍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作採訪。六月份的時候,我剛剛來到這裡採訪,在兩個月以後我是第二次進入到臥龍,在8月26號這一天有一批來自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護專家來到了臥龍,和大陸方面的專家就大熊貓入臺事宜進行座談和商討。
從成都到臥龍,由於前幾天的大雨,使得路基塌陷,所以我們這一路上也是耽擱了好幾個小時。不過今天能夠坐到臥龍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能夠再次見到上次非常熟悉的、非常可愛的大熊貓,心裏還是非常的激動。
首先還是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天的兩位嘉賓,一位是來自台灣的台北市動物園之友協會的總幹事李德嫻女士,您好。還有一位就是我上次採訪過的嘉賓,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總工程師王鵬彥先生,您好,王教授。
首先我們在開始訪談之前,先來看一看在8月27號上午兩岸的專家就大熊貓入臺的各種事宜進行座談的一些情況。
記者:
這裡就是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深山密林間的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8月27號,這裡迎來了來自台灣的17名動物保護專家,這17名專家在這裡和大陸的10名專家就大陸向台灣贈送大熊貓一事進行了面對面的接觸。
解説:
8月27號上午的座談會上,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的一番話讓這次兩岸專家的接觸變得有點像親家見面。儘管嫁哪個女兒,嫁到哪一家,現在都沒有定。
張和民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
我們是娘家,我們希望我們熊貓生活得好。所以我們想熊貓去(台灣)之前儘快進行交流。就是建場館,有些很細小的東西,比如説熊貓飲水的方不方便,可能我們搞這個工作,一看就覺得應該這麼改一下。所以在(場館)建成之前我們去看一看,可能有好處。我希望毫無保留的把我們學的所有的東西跟台灣的專家交流,爭取把它養好,而且養出成績來,能繁殖,我真是希望這樣。因為我們(和熊貓)有感情的,如果它生活得不好,我們著急呀,對不對?
台灣專家1:
我們正在蓋熊貓館,蓋了41%,在沒有完成以前,我們邀請各位專家到那邊看看,然後給我們提供一些建議。
解説:
台灣代表介紹了台灣方面為迎接大熊貓所做的準備。
台灣專家2:
我們一直認為大熊貓到台灣是遲早的事,所以我們在十幾年前,我們的洪理事長就非常積極在準備,迎接大熊貓到台灣,所以在十幾年前,我們也派了很多的工作人員也到北京、日本、美國去見習,去訓練。我們在硬體方面也一直在準備著,去年就開始興建了,目前的進度是41%,我們一定在明年年初,這個硬體熊貓館就可以完成了。
解説:
台灣的代表中還有台灣大學的森林係、獸醫係教授,師範大學生物所的教授,台灣自然保育基金的董事等。他們都是在台北市動物園之友協會這個民間機構的率領下來大陸的,台灣專家提出的問題相當具體。
台灣專家3:
如果説都有譜係了,(譜係)也有建立好,就是誰是誰的父親,誰是誰的母親的話,為什麼剛剛好像有報道説,在選擇熊貓送到台灣的時候,還要先做親子鑒定?
台灣專家4: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那個記錄,就是説,兩個熊貓放在一起,它們彼此不動情的,這個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大的背景?
解説:
對每個問題,大陸專家都作了認真的解答。大陸專家也向台灣代表提問,如何讓大熊貓適應台灣氣溫高的問題,台灣專家表示對此已有此準備。
台灣專家5:
正在興建的這個熊貓館,它有一個室內的和室外的部分,室內(溫度)我們會控制在25度以下。我們台北的冬天也是非常的冷,有時候到七八度到十幾度,所以到冬天我們大概就有機會把它放到外面來。這部分,我們也很希望請這方面的專家可以安排更密集地到台灣去給我們一些意見。
演播室主持人:
看了剛才的短片,感覺到27號上午這個座談會,兩岸的專家談得確實是非常的真誠,無話不説,而且談出了很多實質性的問題。李女士,您對27號上午的座談會有什麼感覺?
李德嫻:
我覺得整個感覺是受益匪淺,分享到很多經驗。因為臥龍研究中心確實是有很多的人才,他們在飼養大熊貓也有獨到心得,我覺得我們都得到很多很多的收穫。
演播室主持人:
你以前來過臥龍嗎?
李德嫻:
這是第一次。
演播室主持人:
第一次來臥龍。但是以前可能有見過大熊貓?
李德嫻:
有親密接觸過一次是在成都的大熊貓基地。
演播室主持人:
在成都是有過親密的接觸,這次來臥龍之前對臥龍了解多少?
李德嫻:
我知道四川山明水秀,我知道臥龍自然保護區非常的好。但是百聞不如一見嗎?看到就覺得太好了,空氣尤其好,我想大熊貓比我們還幸運,天天在這麼舒服的地方生活。
演播室主持人:
我第一次來的時候,我記得王總就介紹説大熊貓就特別會尋找棲息地,它的棲息地一般都是這種山清水秀的地方。
王鵬彥:
是這樣的。
演播室主持人:
從臥龍來看的話,從哪些方面是特別適合大熊貓生長的?
王鵬彥:
我想臥龍保護區作為熊貓的棲息地,它在氣候、食物、水溫、地質這幾方面都適合熊貓的需求,儘管我們看到這地方,山高、坡陡,但是正因為這樣的環境,這個物種才在這裡保存下來了。
演播室主持人:
而且這裡有很多大熊貓賴以生存的竹子等食物是嗎?
王鵬彥:
竹子是第一位,肯定是這樣的。
演播室主持人:
這是它最適合的一個環境了。我知道李女士你們這些專家這次來臥龍主要是商談大熊貓入臺的一些相關事宜,在出發之前,您對這次的座談會有什麼期待嗎?
李德嫻:
我想我的期待跟大陸這方面朋友的期待是一樣的,都希望能夠順順利利的把我們的大熊貓迎娶回來,非常簡單,就是這樣的。
演播室主持人:
王總,我知道前幾天,大陸方面公佈了這次選拔入臺大熊貓的選拔標準,比如年齡方面、體況方面,還有心理狀況等等,上一次咱們也聊了這個話題。能不能再給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具體這個標準都有哪些方面?
王鵬彥:
這樣的,其實通俗地説,就是要選活潑可愛、健康美麗的一對熊貓給台灣,當然活潑可愛、健康美麗幾個字,我們在貫徹到具體執行過程當中,它就有體況的情況,年齡的情況等。
演播室主持人:
年齡比如説應該是多大?
王鵬彥:
年齡這一塊,我們認為是斷奶的熊貓到發情之前的那麼一個熊貓,我們把這段的熊貓可以廣義的叫成“亞成體的熊貓”,就説它沒有再依靠哺乳了,它能吃竹子了,這個年齡段。
演播室主持人:
熊貓一般是什麼時間斷奶?
王鵬彥:
一般是1歲半的時候。
演播室主持人:
1歲半的時候。
王鵬彥:
1歲半的時候斷奶。
演播室主持人:
那也就是説要挑選的熊貓就是1歲半。
王鵬彥:
1歲半以後,發情一般是五歲左右。為什麼這樣做呢?我們認為這個年齡的熊貓,一方面能夠做到活潑可愛,大家很喜歡熊貓,一個亞成體熊貓確實讓人很喜歡它。另外這個年齡的熊貓適應能力很強,到了島內去以後,能夠對台灣的氣侯甚至食物能夠很快地適應過來。
演播室主持人:
體格也非常好。
王鵬彥:
對,它正屬於處於一種發育階段,它能夠很快適應。這個比成年的熊貓有更大的優勢。
演播室主持人:
而且這個年齡段的熊貓,在你們基地已經把身體鍛鍊的很好了,對吧?
王鵬彥:
實際上你都看到了,我們的熊貓都很漂亮。
演播室主持人:
平時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育鍛鍊。
王鵬彥:
應該説平時我們提供它很多機會,很豐富的環境,很多時候熊貓都在這附近有爬樹的爬樹,熊貓與熊貓之間有很多嬉戲的行為,對它來説都是一種鍛鍊。
演播室主持人:
你像我們看到的很多鍛鍊的體育器械,比我們有些學校的器械可能還要完備。
王鵬彥:
這對我們來説叫做熊貓的環境豐富的概念。
演播室主持人:
所以有一個標準是體況方面的標準,要求身體是非常好的。
王鵬彥:
對,有身體的健康。另外還有一個標準叫心理的健康。
演播室主持人:
心理健康。
王鵬彥:
在大熊貓的研究過程當中,我們發現有的熊貓由於飼養的不當,會造成熊貓的心理上的一些問題,比如説它很壓抑,有的時候來回走動,很緊張這樣的行為。像這樣的熊貓儘管很少,但是我們要盡可能避免,我們要做一個標準來選擇,不能有這樣的熊貓送到台灣去。
演播室主持人:
而有些熊貓確實是非常的熱情,非常的主動,比如説像今天李女士你應該有這樣的感覺,在和大熊貓照相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感覺不同的熊貓好像性格的特點也不太不一樣。
李德嫻:
對,是,比如説有的很可愛,很乖巧,有的會主動地對你回頭熱情地擁抱你。
演播室主持人:
所以可能作為一般的人來講,他們也比較喜歡這種相對熱情一點的。
李德嫻:
活潑啊。
演播室主持人:
活潑一點的,憨態可掬的,這是其中一個標準,還有兩個標準,像外部特徵,還有遺傳標準。
王鵬彥:
外部特徵,因為熊貓很多人如果沒有花時間接觸熊貓的時候,感覺到熊貓就是黑的、白的,但是你仔細去觀察熊貓的時候,它有漂亮的,有長的不是很漂亮。但是儘管熊貓總體上是很漂亮的,但是還有個體的差異。所以我們在外部特徵上有一些限定。另外遺傳為什麼要作為一個標準,我們要考慮這一對熊貓相互之間沒有親緣關係,如果有親緣關係,將來在配種上就面臨很多困難,所以熊貓在到台灣之前,我們要做血緣親子的鑒定。
演播室主持人:
在座談會的時候,很多台灣方面的專家,好像也很關注譜係方面的問題,對吧?目前在基地生長的大熊貓應該在血緣方面有嚴格的控制,是吧?
王鵬彥:
熊貓的父親和母親肯定有很很嚴格的控制,父本和母本在選擇上有很嚴格的控制,但是我們在做熊貓繁殖的過程當中不一定是一個公熊貓和發情的母熊貓交配,可能有幾隻公熊貓,這樣的話這個熊貓小崽,它的爸爸是誰?我們還得做親父的鑒定,這樣才能最後確定,我們選定的一對熊貓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
演播室主持人:
所以座談會上很多台灣方面的專家也談到了譜係方面的問題。
李德嫻:
對,很關心。
演播室主持人:
看得出來,他們對這方面的情況還是很了解的。不知道台灣的民眾對於大熊貓的知識了解多少?
李德嫻:
我想台灣的民眾80%對大熊貓都有相當的了解。
演播室主持人:
是嗎?
李德嫻:
當然,從書本、資料,還有網絡,還有來自各地的諮詢,都蠻清楚的。
演播室主持人:
尤其是這段時間。
李德嫻:
很熱門,很紅的。
演播室主持人:
傳出要贈送一對大熊貓的消息以後,大家都想通過多種途徑了解這方面的情況。我注意到島內的一個調查,説70%的台灣民眾表示願意接受大熊貓。
李德嫻:
我想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炒,大家都曉得這個新聞,恐怕不敢説100%,最起碼80%,剩下20%是比較害羞,不好意思表示。
演播室主持人:
您身邊的這些朋友們,他們對大熊貓的入臺是什麼樣的一種看法?
李德嫻:
我舉一個例子好了,我現在是身負重任,我一定必須要幫他們買到相關的紀念的東西,T恤、胸章之類的做紀念品。可見所有喜歡大熊貓的朋友們,即便沒有看到都很喜歡。可想而知,如果有一天能夠親眼看到,那一定是激動的沒有辦法形容了。
演播室主持人:
那您這一次也有機會和大熊貓最親密的接觸,摟著大熊貓。可能回去以後,這些親朋好友看到照片以後,我想他們都會非常的羨慕。
李德嫻:
當然,而且我自己很興奮呢,我在想我今天要不要洗手、洗臉呢。
演播室主持人:
回去以後,用摸過熊貓的手再和他們握手。其實熊貓的可愛真的如果不親自來近距離的接觸一下,可能還不能完全充分的感受到。那我們下面再通過一個短片讓大家先來通過屏幕近距離地接觸一下大熊貓。
(大屏幕畫面)
演播室主持人:
剛才我們看完這個片子以後,真的再次感受到了大熊貓的可愛,李女士,今天也是全程地參觀這個基地,不知道參加完了以後你對這裡有什麼樣的印象?
李德嫻:
以往的想法我們是知道臥龍是自然保護區,山林水秀、空氣特好。但是沒有看到,百聞不如一見,我們今天看到更有信心,難怪熊貓會在這裡生活的這麼快樂,我都想留下來了。
演播室主持人:
所以我想請觀眾朋友跟隨我們攝像機一起走進這個基地去了解一下。
解説:
位於中國四川省汶川縣境內的臥龍自然保護區,距離成都130多公里,總面積達到70萬公頃,它處在邛崍山脈東路以及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的高山峽谷區。早在1975年臥龍就成為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以保護大熊貓為名,被稱為“熊貓之鄉”。
直到現在,臥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大熊貓保護區,保護區內山高林密,氣候濕潤,非常適宜大熊貓的主要食物箭竹和華居竹的生長,野生大熊貓就在這山野竹林間時隱時現。據調查,現在有143隻野生大熊貓生活在臥龍,野生數量佔全國的1/10左右。
1980年,臥龍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隨後中國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在保護區內創辦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中心建在海拔1800多米的山林間,依山傍水的峽谷河灘,茂密的天然林地,成了大熊貓生活的樂園。中心內設置了幾大區域。包括熊貓醫院,熊貓幼兒園、熊貓繁育園,熊貓食物製作區和熊貓野外放生區等等。中心一方面保護野生大熊貓。另外一方面研究人工繁育大熊貓技術,經過十多年努力,攻克了大熊貓配種難,受孕難和幼崽成活難三大難關。最近幾年更是把大熊貓幼崽的存活率提高到100%。目前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在冊的大熊貓有81隻,大約是世界範圍內圈養種群的一半,其中有11隻在境外旅居。
演播室主持人:
看了這個短片以後,我想可能我們能夠真正地感受到,這些工作人員在這裡花費了20年的心血,在座談會上島類的專家好像也談到了這個話題,希望兩隻大熊貓到達島內之後,不僅僅是用來展示,其實是借此能夠帶來兩岸在這方面大熊貓研究方面的一些交流。當時談到這個話題非常的重要,李女士,在這方面不知道作為島內的專家,你們有沒有一些壓力?因為畢竟大熊貓的養育也是有20年的心血在裏面,不知道你們做好沒做好這方面的準備?
李德嫻:
我倒是很有信心,因為我要講一下,將來我們希望大熊貓落腳的地方是台北動物園,台北動物園的設備、人才、素質各方面不但是東南亞首屈一指,已經據調查到目前排名在世界的前五名,所以有這麼一個週全的動物園,還有這麼熱心的工作人士。再加上王工這邊這麼多寶貴經驗的傳承,我想我們來迎接他們到寶島來落戶定居,然後繁殖,應該會子孫滿堂的,我覺得我很有信心。
演播室主持人:
我聽説現在台北市動物園也在建一個熊貓館。現在好像已經建了40%了是吧?
李德嫻:
這個熊貓館,就是台北動物園之友協會專款興建的,那是我們的團體會員星光企業贊助的,我們協會的董事長洪文洞先生希望把貓熊引進台灣這件事已經努力十幾年了,所這次終於是美夢要成真了,所以我們都很高興。目前熊貓館都正常在建造,預計在明年的春天,應該是可以落成了。
演播室主持人:
您説到這兒,我倒是想起來,就是在座談會上,當時張和民主任説的一句話,這兩隻大熊貓送到島內,感覺就好像你們嫁閨女一樣,這個閨女嫁出去的過程中,你們肯定要做很多的準備,到目前為止,你們作了哪些方面的準備?
王鵬彥:
剛才你説到我們張主任談到像嫁閨女一樣,因此這熊貓我們看著它出生長大的熊貓,就把它當成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們希望熊貓到了台灣以後,它能生活的更好,長的更好。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希望和台灣合作,對熊貓的圈捨得建造,熊貓的需求,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環境的豐富度,能夠提供我們的知識配合他們,把這個環境做得更好一點,更適合熊貓的需求一點,這是一方面。當然熊貓到了台灣以後,我們要派科研人員過去,和他們一塊養育、飼養這對熊貓,傳送我們飼養的經驗,這是一方面。
同時我們也希望台灣的專家過來,我們一塊工作。當然這裡面不單是熊貓的飼養關係問題。其實我們很多科研的工作需要共同合作來做。他們在其他物種的保護上也有先進的經驗,我們互相是取長補短。
演播室主持人:
當然在座談會上我也注意到了張和民主任也談到,在建熊貓館的過程當中,其實兩岸已經可以先進行這方面的交流了,因為他們可能對大熊貓的習性非常的熟悉。比如説怎樣就近的去找飲水的地方,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生活習慣。可能都需要和這個館的建設結合起來。
李德嫻:
我們確實有做過,我們在館興建開始,在1990年,我們有派動物園園長跟我們相關人員到香港的海洋公園實地去考察過。當時我記得那邊還有一位何強先生,好像是咱們這邊蠻有名的這方面的長者,也給我們很多的意見。在之後,我們也有派過飼養人員,獸醫室的獸醫到北京動物園去見學。北京動物園也有派飼養組到我們這邊來。以後我們可能更要加強,緊密的結合,然後人員的培訓更要加快,那是一定有必要的。
演播室主持人:
而且座談會上好像有一個很振奮人心的情節,當時兩岸的專家在談到説,在場館的建設過程當中,馬上可以和臥龍基地的專家進行合作,而且立刻就可以展開這方面的交流,好像雙方的負責人都已經談到了這一點,是吧?
王鵬彥:
會上大家雙方都有這樣的願望,加強這塊場館建設的交流。
演播室主持人:
另外在大熊貓真的進入島內以後,是不是也不是要請臥龍基地的專家去指導?
李德嫻:
哦,那是一定要的。這個之前我們就需要派朋友到這邊來實地見學,實地跟要送到台灣去的這一對熊貓有一些接觸,一些熟悉、認識,然後回來之後才能夠很自然的在一起,我想這個是重要的。也要請對方給我們做指導,這都是必要的工作。
演播室主持人:
在座談會上可能最重要的一個成果,就是直接促成了這次兩岸的專家可以馬上就能夠在大熊貓入臺的事宜上交流起來。作為島內的專家,你樂觀的估計希望大熊貓什麼時候能夠進入到島內?
李德嫻:
因為我剛才説過熊貓館可能明年春天就能夠完工,當時我們是希望説明年完工之後,手續申請的這些都能夠儘快地加速腳步,最少最少的願望希望明年能夠讓我們看到這對可愛的熊貓吧。
演播室主持人:
但是候選的這些熊貓也是不停地在變化,我記得前段時間我們一直在説17隻候選的熊貓,但是由於它年齡或者説各方面的條件,因為有一個標準,所以也是在不停地變化。
王鵬彥:
候選熊貓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隨著年齡的變化,相應有的熊貓年齡長大了就出了這個範圍,有的年輕的小貓又進來了,所以它是個動態的概念。其實過去説的概念,我覺得的不是很有意義,這是一點。
另外,臥龍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有能力完成把大陸人民的這種善意親情通過這一對熊貓傳達給台灣人民的這個任務。
演播室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謝兩位,到這兒,我們節目也進行的差不多了,不過我注意到那個大熊貓半個多小時一直陪伴著我們的節目在進行,而且姿勢基本上沒有變過。可能它也覺得有點累了。
好的,非常感謝兩位嘉賓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大熊貓之家接受我們的採訪。
希望李女士以後還能夠有機會在到這個可愛的地方來。也謝謝王工。
到這裡,我們這期的《今日關注》,就要和大家説再見了。
執行主編: 陶躍慶
策 劃: 王冬妮
編 輯: 李萍 劉維紅
主 持 人: 魯建
監 制: 馬勇
E—MAIL:ChinaNews@cctv.com
JinRiGuanZhu@cctv.com
責編: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