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文國際 > 今日關注 > 正文

落實惠民政策 實現城鄉和諧發展(3月10日)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1日 15:43)

  3月10號,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就中國的農業和農村工作相關問題舉行記者招待會,怎樣確保中央的優惠政策落實到農民身上?全部免徵農業稅還會面臨哪些困難?如何實現城鄉和諧發展?

  主持人(魯健):

  各位好,歡迎您收看《今日關注》兩會特別節目。

  今天上午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就中國的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相關問題,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在中國總體上已經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農業部部長杜青林就實現糧食的穩定增産,幫助農民持續增收,加大帶有資金支持的政策比例等問題,回答了中外媒體的提問。而且兩會代表委員也普遍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反映出中國今後將堅持把有利於縮小城鄉差距、增強農業、富裕農民、繁榮農村作為制定經濟社會政策的重要原則。圍繞這些方面的相關話題,今天我們也請到了兩位嘉賓一起來討論,一位是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的省長王金山先生,歡迎您。還有一位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部的部長韓俊先生,歡迎兩位。今天我也趕到了記者招待會的現場,我們先來聽一聽各方人士,針對三農工業都關注了哪些方面的問題。

  解説:

  3月10上午10點,十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農業部部長杜青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姜江偉新,科技部副部長李學勇,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就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杜青林説,2005年中國農村工作的重點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著力點是促進糧食增産,農民增收,促進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三農問題不僅引起中外媒體的關注,也是兩會代表委員們熱烈討論的話題。

  人大代表 成央珍:

  去年以來,我們國家的政策就是惠農的政策,我們農民確實感覺到有不少,特別是農業稅的取消,農民感到很實惠。

  人大代表 喬佔山:

  農民就講,去年這個政策真好,但是農民就擔心能不能長久,建議國家在三農問題上進行立法,這樣長期堅持下去,使農民真正吃顆定心丸。

  人大代表 姚海根:

  組建科、農、工、貿的産業鏈,就是把一家一戶的經營模式,通過這樣一個産業鏈,形成集約化、標準化生産,這樣一种經營模式。

  人大代表 劉憲魯:

  生産不是目的,更重要的目的是糧食生産之後,如何通過流通的渠道變成它的商品,就是産銷區能夠及時給産區提供信息,比如明年我的銷區需要什麼樣的糧食,什麼品質的糧食,有多少糧食,這樣都提前有個信息。

  人大代表 岳清友:

  現在實際上城和鄉的界限,已經分得不是那麼太明顯了,比如很多農民進城打工,已經變成城市的一分子,實際上已經變成市民了,這樣就有一個農村、城市怎麼統籌考慮協調發展的問題。

  主持人:

  剛才我們看採訪到的這幾位代表,既有普通的農民,同時也有糧食流通企業的代表,還有普遍的農業科技工作者,甚至還有一個市的領導。他們都是從各自的角度出發去關注了這個三農問題,當然了説到三農問題,我們知道安徽省是國家最早實現農業稅費改革的試點省之一了,我也想請王省長今天給我們算算帳,從今年開始,安徽省也要全面取消農業稅了,那麼農民從中能夠得到多少實惠?

  王金山(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省長):

  農村稅費改革的過程,就是農民減負的過程,也是農民增收的過程。我們從2000年開始稅費改革,當年稅費減少了16.9億,算總賬是減少了31%,以後就重點減少,一直到2004年,是由原來改革前的109.4元,減低到38.5元,到2005年就是今年變成了零稅負,全部免除農業稅,就是農民原來的109.4,現在變成零了,今年我們為了全部免除農業數,從財政特意安排了7億元,補了那2%。再加上增加了其他方面的補助,一共是19.2億,人均政策性增收今年可能還會達到43.8元左右。

  主持人:

  每個農民減去109塊多,安徽省我知道有五千多萬農民,這樣算下來的話,就有五千多個億,應該是5個多億,將近6個億,這是一筆相當不小的數目了。50多個億,確實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我們的記者也專程去安徽省進行了採訪,我們也看看安徽省各縣是如何落實這方面的工作的。

  解説:

  安徽省金寨縣位於宛西大別山區,原是國家級重點貧困縣,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深入,和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面向農民的政策補貼資金項目,金額、範圍日益擴大。記者在縣財政局的收稅大廳看到,來自十里八鄉的農民都在按戶領取存摺,原來縣裏對農民實行少許多與的政策後,各項補貼款加起來已有12項,補貼發放時間分散,領取地點也不相同,給村民們帶來諸多不便。於是財政部門為全縣17萬5千戶農民都建立了個人賬戶,一呼一卡,各項補貼款按時打入卡內,可以隨時從一卡通中支取,既方便了廣大農民,也讓資金髮放更加透明。金寨縣的改革真正讓農民受益 。

  孫學龍(安徽省金寨縣財政局局長):

  改革開通了惠農政策的“直通車”,拉近了黨和政府與農民群眾之間的距離,最有效地保證了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二是改革建立了快捷、高效的文明服務機制,極大的方便了群眾,樹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記者:

  這個存摺裏面內容是什麼?

  姜新運(安徽省金寨縣白塔畈鄉村民):

  主要是裏面有一張“明白紙”,告訴我們有三項補貼,其中糧食直接補貼38.8元,水稻良種補助110元,退耕還林補助3780元,總共全年補助3928元。

  記者:

  這是你一家全年的補助款。

  姜新運:

  這是政府給我們的惠民政策帶來的好處。

  解説:

  一系列的惠農政策競相出臺,幫助農民擴展增收途徑,依靠科技提高糧食産量,農村各項改革不斷深入,金寨縣的農民負擔大為減輕,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沙聖虎(安徽省金寨縣縣長):

  到2004年底,全縣農民人均負擔由111.72元,下降到21.84元,減幅達84.5%。2005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們將全部免除農業稅,這將結束延續2000多年來農民上交皇糧國稅的歷史。

  主持人:

  看了安徽省的基層縣鄉,在免除農業稅方面的工作,包括他們也談到2005年將全面落實這個部署,我想省長應該可以放心了吧,這個時候。

  王金山:

  按理説應該是放心的,但是我覺得稅費改革的今天,全部免除農業稅,並不是稅費改革工作的關鍵,更不是農村講話的關鍵,那就是説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過程有許多同志談到的問題,實際上就説明了這一點。

  主持人:

  確實,我今天在採訪剛才幾位代表,有一位延安來的農民代表,他也談到説鄉親們很關心這些惠農政策能不能夠持續下去,我也想問韓部長,您覺得從目前的形勢來看,能不能讓農民吃一顆定心丸?

  韓俊:

  最近兩年應該説中央對三農的政策力度是非常大的,農民可以直接受益,從剛才的節目也可以看到,這些政策落實都非常到位,農民都非常高興,我們在調查的時候,很多農民也提出同樣的問題,能不能持續下去,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裏頭明確地講,要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的方針,這是一個方針,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了這麼一個發展階段,可以對農業進行反哺,而且我們已經初步具備了這種能力,所以説我們農民朋友可以完全放心,今後我們給農民的好處會越來越多,各種惠農政策的力度會越來越大。

  主持人:

  但是省長,尤其是縣鄉一級的財政,可能面臨著一個直接的問題就是,農業稅取消以後,財政的負擔會加大。

  王金山:

  你説這是事實,因為有許多農業縣,特點是到鄉鎮,他的收入來源主要靠農業稅,農業稅全免,自然支出的窟窿就在另一方面明顯的暴露出來,那麼這個缺口誰來補,就應該國家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省裏也要適當做些補助,很重要。

  主持人:

  韓部長,我知道您作用一個研究者,而且您也多次到去廣大的農村進行調研過,這方面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韓俊:

  比如説這次全部免徵農業稅以後,中央財政對地方給了相應的轉移支付,有些省自費改革也掏了不少錢,這一次我們政府工作報告也已經講了,中央要拿出151個億來,對這些財政困難縣,糧食中産縣進行轉移支付,也就是過去主要是跟農民收稅,將來農民不交稅了,剛才王省長講的我同意,必須由財政把這些支出承擔起來,但是由財政完全承擔起來還是有困難,所以説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主持人:

  對,如果地方財政承擔起來,肯定負擔比較大,中央財政轉移,如果僅僅中央的轉移支付,可能金額上也不一定夠,這可能也是進一步研究的課題,我聽説財政部組織了一個10個調研組,其中有一個可能也專門負責研究這方面的課題。

  另外,我今天採訪的時候,還有一些農民代表他們反映出來,去年由於化肥這些農資産品價格上漲比較快,可能很多農民最終買到農資産品的價格也不低,雖然去年發改委採取了一些措施來調控農資産品的市場,但是最後農民感覺,國家給發的這些優惠政策,最終還是被農資産品價格給抵消了,對於這個韓部長,您覺得今年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讓這些農資産品進入到農民手中的時候,真正是一個平價而且是優質的?

  韓俊:

  這確實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去年中央財政為了評議化肥價格的上漲,對化肥的生産企業和銷售企業,給了7個億的補貼,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個價格繼續還在上漲,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要探索一些有效的解決辦法,比如説現在很多人提出是不是這個錢可以直接補給農民,因為現在生産資料價格上漲,很多是成本推動的,你採取行政手段也很難控制,總之這個問題我覺得解決起來有難度,但是現在大家都研究解決辦法。

  主持人:

  省長,我不知道安徽省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因為雖然全國化肥市場都在漲價,但是是不是可以採取一些具體的方式,讓這些農資産品包括化肥,進入到農民手中的時候,可能拿到優質的平價的産品?

  王金山:

  這只能説我們要積極努力,因為現在畢竟有一個市場原則,根據需求價格就要有漲有落,這可以採取市場加行政手段,到關鍵時候,重要方面應該採取行政干預的辦法,也能解決一點,因為這是市場經濟有計劃經濟,有市場一樣。目前還離不開行政手段這一招,儘管不應該是主要的,但是它應該發揮一定的作用。

  主持人:

  另外我們知道安徽是一個産糧大省,我不知道現在每年安徽的糧食銷出去的有多少?

  王金山:

  我們總産是550億斤左右,自己消化是450億左右,外銷的,作為商品出去的,每年就是80到100億的樣子。

  主持人:

  韓部長,今天也有一些代表提到,建立糧食的流通渠道暢通的機制,比如説能不能把主産區和主銷區對接起來這樣的一種機制,我不知道您怎麼看?

  韓俊:

  現在王省長在一個農業大省做省長,我想他肯定有一個很深的感受,糧食方面主産區跟主銷區的利益關係現在還沒有理順,就是存在一個窮省補貼富省的問題,糧食豐收了,王省長掏出很多錢農民種糧食,財政掏了很多錢,但是糧食最後賣到廣東、賣到浙江、賣到江蘇這些主銷省區了,補貼也流到那些地區去了,所以今年現在中央的一號文件提出,要積極探索建立主産區和主銷區的這種利益協調機制,比如説將來主銷區從安徽調糧食,每調一斤補一毛錢,這是一個建議,還有其他的一些措施,總之不能夠讓主産區吃虧,因為糧食安全問題,不是王省長,不是他們自己産區的事,主銷區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

  主持人:

  不過説到改善農民生活,歸根結底還是要發展經濟,我們現在也提出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安徽省在這在面,發展經濟方面,有沒有一些具體的辦法和措施?

  王金山:

  我們想不管是城市支持農村,還是工業反哺農業,都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經濟不發展,一切都無從談起,我們作為農業大省,要解決反哺農業,像總書記提出的兩個趨向,我們想法就是要強化農業基礎地位,鍛造工業化脊梁,那就是説既要強化農業基礎,打好基礎,又要發展工業蓋好大樓,我們不能光打基礎不蓋樓,也不能光蓋大樓不打基礎,所以首先要把農業這個基礎強化起來,在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再抓住這個機會,充分抓住這個機遇,把農業發展起來,生産條件改善,綜合能力提高,在這個基礎上,再發揮我們的資源優勢和産業基礎,把我們的工業進一步做做強大,這樣我們幹什麼都有錢了。

  主持人:

  我們知道安徽其實不僅僅是一個人才的大省,同時也是一個資源的大省,在資源方面都有哪些優勢?

  王金山:

  其實我們的資源優勢是比較突出的,第一個就是礦産資源,地上打糧地下有礦,有銅有鐵還有煤,所以那裏是一個立體寶庫。此外我們還有科教的優勢,這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最有活力的資源,我們起碼有中科大、河工大等82所高等院校,還有像中科院的物質科學研究院,還有電子局等200多家科研機構,這些都是我們經濟發展的後勁所在,所以我們這些資源如果是把這些資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起來、整合起來,我們的經濟發展還是很有前景的。

  主持人:

  説到這些資源的整合,我知道您以前經常把黃山比喻成安徽的一張名片,今天我們在這裡準備連線黃山的市委書記,我們想聽聽黃山書記王啟敏先生他也加入到我們的討論當中,也談一談作為黃山這樣的一個旅遊城市來講,如何改善農民的生活,如何加快城鄉的協調發展。我們現在來連線王啟敏,王先生您好,剛才您在演播室也聽到了王省長的這些講話,我不知道作為黃山市,而且黃山又作為安徽省的一張名片,這張名片怎麼樣能夠打向世界,您覺得黃山有哪些優勢,在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方面?

  王啟敏(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黃山市委書記):

  我們黃山是世界的名山,省委省政府給我們要求,要把黃山打造成安徽的旅遊龍頭、華東的旅遊中心,中國的旅遊名牌,世界的旅遊勝地,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們著重做了以下幾項工作。第一就是我們在落實四四三行動計劃,這個四四三行動計劃,就是主要依託黃山旅遊資源,文化資源、生態資源和物産資源,建立世界的旅遊度假之地,中國的生態示範之地、華東的綠色食品加工、安徽的文化産業之地,率先在全國要實現旅遊大市、生態大市、文化大市。第二方面主要是解決交通的問題,我們市現在有五條高速公路正在先後開工,對杭州的高速公路已經通入運行了。同時我們還在把機場的擴建,增加更多的航線,能夠通往世界各個地方。第三就是把旅遊線路進一步整合,以黃山為主要的景區、景點,帶動了九華山、太平湖、青山等一些景區、景點的整合,真正使我們黃山這個地方成為華東的旅遊新中心。第四就是以旅遊業為中心,帶動二産、三産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讓我們黃山整個人民通過旅遊業的發展富裕起來。

  主持人:

  好的,謝謝王書記,王省長剛才聽了王書記這張安徽省的名片,談到了黃山市具體的一些做法,甚至談到了通過旅遊業帶動其他産業的發展,我想這也是提供了一種思路。

  王金山:

  這是對的,這也是我們省里正在全力實施的“861”行動計劃,861,8是八個産業基地的建設,6是六項基礎工程,1就是2007年達到人均生産總值1000美元,八大産業基地首當其衝的就是製造業,還有化工、能源、原材料、高新技術、農産品加工,還有旅遊,就是剛才他説的黃山為旅遊龍頭的旅遊,其實我們的黃山旅遊,不光是黃山,往裏邊還有九華山,再往裏邊走還有大別山、齊雲山、張工山、狼牙山,那都是各有韆鞦的,都是值得一看一説的,還有文化産業這八大産業基地。六項基礎工程就是防洪保旱工程、通達工程、信息工程、信用工程、人才工程,六項基礎工程。現在我們的名片不光是黃山,還有馬鋼、奇瑞。

  主持人:

  馬鞍山鋼鐵廠,這應該是生産特種鋼材。

  王金山:

  馬鞍山鋼鐵廠,生産特種鋼材,去年産量6萬噸,銷售收入是267億,而且去年年底國家又批准一個500萬噸的保本帶,這個要上去會達到500億的銷售收入,那個時候就相當可觀了,這可能是又一張新名片,也是老名片,老名片又更新了,奇瑞是絕對新的,自主品牌,就是海螺的水泥,那是環保水泥,年産6400萬噸,號稱世界第三,亞洲第一。

  主持人:

  安徽給我們的印象,一般人們認為是一個農業大省,但是在工業方面卻出了很多的自主知識今天。

  王金山:

  你説的是這樣,今天有一個同志就問我,為什麼許多自主知識品牌的東西都出在安徽,我覺得很奇怪,我説你如果覺得奇怪,那是因此你少見多怪,説明你對安徽並不了解,安徽歷朝歷代,從政治到經濟、文化乃至科技,都有領銜人物,就講科技也是層出不窮的,人才輩出的,你像詹天佑發明火車挂鉤,還有畢生的活字印刷、兩彈一星的鄧稼先,還有楊振寧,都是安徽的人,我一説到這兒,你就知道為什麼有許多自主品牌都在這裡産生,那就是因為安徽人的特點,一是敢為人先,二是聰明。

  主持人:

  王省長一談到安徽,確實是非常地自豪,我想起來那天我在採訪浙江省的省長的時候他談到,因為浙江省是一個富省,他們也把農民納入了低保的範圍,當時我在問到他的時候,他説其實要想改善農民的生活,首要的還是發展經濟,尤其對於中西部一些還不太富裕的省,他也提出這方面的建議,第一還是要發展經濟,然後再有可能談到改善農民生活,我不知道韓先生,作為一個專家,怎麼看待這种經濟發展和改善農民生活的關係?

  韓俊:

  王省長講到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要帶動農村,所謂工業反哺農業,指的是用工商業部門創造的稅收,來增加對農業的支持,如果工商業不發展,這個蛋糕就做不大,就沒有辦法支持和保護農業,城市帶動農村,從根本上講,就是要為農民進程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如果城市的工業不發展,那麼農民的就業就增加不了,所以説只有加快發展,才能夠真正解決農民問題。安徽王省長剛才講到有很多新的機遇,現在農業受到重視,它是一個農業大省。再一個安徽外出打工農民1000萬人,是全國最重要的一個勞務輸出省,現在全國各地我們到處一看,都是安徽人,上海就200萬,北京也有很多,我覺得剛才王省長講到,他們的八個大的工業,包括第三産業方面的項目,我經過去安徽,也是安徽的經濟發展顧問,我覺得他們再用一種新的思路在發展工業,在發展新的服務業,我覺得最近兩年出現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勢頭。

  主持人:

  王省長,去年安徽省城市和農村的收入增長的情況怎麼樣?

  王金山:

  去年城鄉收入都是大幅增長,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7511元,增幅是10.8%,農村人均收入2499元,增幅是17.5%。

  主持人:

  農村的增幅比城市的增幅還要高。

  王金山:

  這是多年首次實現這樣一種局面。

  主持人:

  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第一次超過城鎮。

  王金山:

  對,正像剛才部長説的這樣,我們現在説一千道一萬得發展下去,就農村講,我們稅費改革制度也要研究如何進一步增收的問題,農民增收是一個三農的核心問題,我們在這些方面也做了一些思考,增收起碼有這樣幾個問題,有的部長剛才已經談到了,第一就是農業增收促進農民增收的問題,農業增效就是發展高效優質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第二就是加工增值促進農民增收,就是發展農産品加工業,不僅要得到生産環節的利益,還要得到加工和流通環節的利益。第三就是要通過減少農民來增加收入。

  主持人:

  我想起來,您在節目一開始説的一句話,就是取消農業稅絕不是惠農政策的一個宗旨,其實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還有很多可以繼續去實踐和探討的問題。非常感謝兩位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一起關注三農的話題。同時也感謝觀眾朋友們收看本期的《今日關注》兩會特別節目,再見。

  (主編 趙鋼 執行主編 王躍華 策劃 索鏈 記者 滕雙雙 劉超 編輯 刁偉華 劉繼紅 楊陽 監製 馬勇 E—MAIL:cctv4@ys.cctv.com)

責編:薛藍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