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屯堡文化近20年所遭受的衝擊,遠遠超過了以往的600年。
沿著古驛道,在雲鷲山的峽谷半山處,有一個美麗的山寨,雲山屯。
從前這裡商家雲集,熱鬧非凡。據説,在安順城裏買不到的東西,在這裡也可以找到。
[採訪村民:古戲臺]
今天的雲山屯卻顯得冷清寂靜,甚至有些破敗。大部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
走
屯堡人幾乎一直處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不為外人所知。而一旦開放了,他們便走的很遠。
1984年,安順蔡官屯地戲隊受到邀請,遠赴法國,參加巴黎秋季藝術節的演出。
[採訪:我們沒到他們國家之前,提前一個月打了廣告。社會上的人扯不到票,估計都是官員來看了。一開始演出,就鴉雀無聲,演出完了,巴掌就嘩啦嘩啦地拍,10多分鐘停不下來,歡迎了三次,都謝不下幕。
採訪:蓬皮杜總統夫人和我們合影,我們就名聲大震了,轟動整個巴黎。]
緊接著,地戲隊又受到西班牙的邀請,演出同樣大獲成功。
[採訪沈福馨:當時法國的各家報紙是鋪天蓋地的,沒想到民間藝術到這個地方會有這麼大的反響。]
地戲是屯堡人向外界敞開的一個窗口。就在屯堡人逐漸地讓世界了解自己的時候,屯堡人也在被慢慢的改造著。
楊正洪18歲開始和父親學習雕臉子。
1981年,他和父親一起為石頭寨雕了一堂三國的臉子後,附近村寨的地戲就基本恢復完了。
從此,楊正洪開始雕刻面具,雕刻的風格隨著市場的要求而不斷地變化。
[採訪:別人要什麼樣就雕什麼樣。]
今天,在楊正洪家裏,雕刻面具已經變成了流水線生産,商業的味道越來越濃,傳統的東西卻越來越少了。
傳統的保存是滲透在所有的生活細節中的。
古老的石頭寨擠進了貼著瓷磚的新式房子,越來越少的年輕婦女肯穿“長衣大袖”,屯堡人的生活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有人擔憂,再過50年,長衣大袖和石板房會不會在大多數屯堡村落消失?
[採訪鄭正強:屯堡村寨農民手裏有了錢,他就想蓋小洋樓,把原來的屯堡房子拆掉,貼上瓷磚,認為這就是現代化生活。這不算錯。祖祖輩輩的生活都是艱難的,現在居住環境要改變一下,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農民群眾理解不到文化意義上的保護,對屯堡文化的原生態是一種破壞。]
當年,沈福馨帶著蔡官地戲隊出國演出時就已經意識到開放可能會使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更加困難。
[採訪沈福馨:我們在壓縮,在人為地改變。]
沈福馨研究屯堡文化多年,收藏了大量的地戲面具。他説,現在已經很難找到一個明朝時期的面具了。
[採訪沈福馨:我們非常強調保持原汁原味的東西。我發現就收。使傳統的原貌能夠儘量保持住。]
1987年,從國外演出回來後,蔡官屯建起了一座地戲博物館,以紀念自己的榮耀。
如果沒有600年屯堡文化的傳承,就不會有地戲演出在世界範圍內受到的廣泛關注。在和世界的接觸中,屯堡人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價值。
天龍鎮,從前是滇黔古道上的一個重要的驛站。
相傳,明初時,有張、陳、沈、鄭四大姓的始祖隨征南大軍在此駐紮。
後來,在朱元璋下令就地屯田之後,這四人結拜為異姓兄弟,共同開發這塊陌生的土地,使天龍成為了一個橫跨在古驛道上的軍事重鎮,成為了護衛安順市的東大門。
2001年,天龍鎮率先扛起了屯堡文化旅遊的旗幟,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旅遊資源,力求為遊客呈現一個原汁原味的屯堡生活。
[採訪天龍:首先就是保護建築,我們一直就是住這種石頭建築,石頭建築是屯堡文化很重要的特色。
只要與屯堡文化不相適應的建築,一律拆除,另外的特色就是大袖子,我們製作了幾百件這樣的服裝送給村民。
採訪天龍:來到這的客人,他們最大的感受就是身臨其境,好像一進入天龍,有時光倒流600年的感覺。]
今天,天龍已經成為貴州西線旅遊的一道風景。對旅遊的開發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屯堡,也讓屯堡人重新找回了自信。
鮑屯是屯堡最古老的村寨之一。
今天,在鮑屯還保留著鮑家拳和108路的棍術,只是會的人已經很少了。但是,鮑屯人相信,他們的武功不會失傳。
[採訪鮑靈佑]
改變是必然的,可是很多傳統的東西也是根深蒂固的。
[採訪張曉松:文化衝擊下的變化是自然的。因為人們關注研究他們,他們又反過來在想,漫漫又自信了。所以好的東西會保留,不適應的消失。文化保存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漸進的過程。但是,文化的母體,根本的東西不會改變。我是一個屯堡人,不會變。]
雲山屯是一條蟄伏在山中的長龍,龍頭是明代的建築,龍身是清代的風格,而到了龍尾,則能看到典型的民國時期的西洋建築。
走進雲山屯,就好像走進了一條歷史的通道。
2001年,雲山屯被認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讓村民們開始看好旅遊經濟。
金保友在街邊開了一爿鋪面,現在,又在蓋新房子,他相信,總有一天,冷清的雲山屯會熱鬧起來的。
熊光明老人也在雲山屯住了一輩子,雖然,他和老伴兒都是苗族,可是他們同樣也是屯堡人,一提起屯堡旅遊,老人家就來了興致,一定要唱上一段。
正月十八是吉場屯抬汪公的日子。八方來客,匯聚一堂。處處都涌動著屯堡人對春天的期盼,對美好未來的企望。
我們當然希望屯堡這道美麗的風景永不消逝,但是,我們更祝願屯堡人的生活能夠越來越好。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