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于勝春
嘉 賓:楊松林:山東大學威海分校藝術學院院長
王力克:山東藝術學院副院長
徐沛君:《美術觀察》欄目主持
孔新苗: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靳尚宜:國家教委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學會主席
周蔭昌:國家教委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主持人:昨天在這裡剛剛進行了一場論壇,這個論壇就是藝術教育的熱點論壇。借著這個東風,今天我們《交流》節目把來自全國各地的幾位院校的院長也請到了我們節目的現場。我知道看到這一幅照片之後,這裡邊感受最深的、對他的衝擊力最強的可能是孔院長。
| |
孔院長:是的,最刺激我的還不是這個場面,是這個場面之前,天剛濛濛亮的時候。考生都排隊要去報名,然後有人通知我説太擁擠了。他們領我到了樓頂,往下一看,黑壓壓一片。那時候六點多,已經擠的不得了了,那時候我是真震撼了。我們學校的校園是比較規整的,所有的路口全是人,形成一個個幾何形,黑壓壓一片。而且在報名的大門的周圍擠的那個人浪,它是一個臺階,哄上來以後又下去了。而且離報名時間還有兩小時就擠成這樣。
王院長:報名的頭一天晚上,正式報名的頭一天晚上我到現場去了。黑壓壓的學生,從九點半就開始排隊。當時我就覺得非常冷的天,一月份,當時我就跟學生們説趕緊回去,要感冒了,要是生病了,明天你就排第一號也不能考試了。還是要回去,勸也沒有勸回去。第二天早晨正式報名的時候,我們學校是大概有兩三個小時是非常亂的。幾萬人,哪哪都是人,全都是人。最後就不行了,我們就用警察的那種隔離帶的形式就開始隔。到處隔,限制他們的活動範圍,把他們安置下來。我們的招生規模是定在每年美術是150人,音樂舞蹈加在一起是70人。這樣的規模、報名情況也是出乎我們預料的。我們現在分幾個考點,這個威海是個點,濟南作為省城是一個點。當時我們一個招生組由於缺乏充分的準備,特別是思想準備,第一天報名就近萬人。我們所建的學校已經沒法容納了,結果出了一個告示,停止報名。前前後後我們考試不到十天的時間,四萬八千九百一十八個人次。報藝術學院接近五萬人。
主持人:接近五萬人!
王院長:去年我們藝術學院招1700個學生,我們報了一萬多人。2005年我們還是1700個計劃,我們報了四萬,將近五萬人,跨越非常大。老實説我在山東藝術教育這樣一個崗位上,從1955年到現在正好半個世紀,這五十年來,今年這個場面我是首次見到,非常感慨!
主持人:幾位都是多年從事藝術教育,有著資深經歷的人。我特別想問問一句話,看到這樣的場面,你們覺得現在的藝術類高考招考熱的這種現象,利大還是弊大?
孔院長:我認為還是利大!報考藝術院校這些考生如此之多,他不是突然來的,也不是哪一個人可以説我叫他這麼多人來高考,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數目的。他有他整個的社會發展的一個必要過程和背景。因為是我們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到了這個份上,再就是國家提倡全民素質教育。我倒覺得這一天是我長期以來所盼望的。
主持人:所以您覺得這件事情一定是一件好事,利會大於弊?
孔院長:對了。我先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我看到高考熱的這麼一種,那一剎那心裏邊的感受,觸目驚心。把本來不該出現的這麼一種熱,在當前這樣一種情況下它出現了。這種出現是一種不正常的情況,它是一種泡沫現象,它是一種高燒不退。
| |
孔院長:我覺得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當然這個正常裏邊也包括著不正常的因素。我們的高考政策,我們現在當前生育率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高度?我們高考的學生人數包括我們山東省,適齡青年高考的錄取的人數,都使藝術成為一個當前比較好的選擇。我覺得還是好事,好事多。
主持人:我想問問楊院長,您能不能最精闢地給我們總結出幾點,現在這個藝術院校的招考如此之熱,它的原因到底在哪?
楊院長:我覺得是多方面的。一個是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普通人也有這樣的條件來學藝術;第二個就是社會的需求量擴大了,一個城市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經過專門培訓出來的這方面的設計師 、藝術家。老實説我們國家這方面的人才很缺少,就是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以後,學藝術是我們所提倡的德智體美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再一個因素就是目前階段一種誤解,學藝術文化分比較低。這也是一個非常直接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那些都是一些按照社會發展的,必然的一種邏輯。但是對於普通學生和家長來説,分數低我就考藝術,這個原因還是佔比較主要位置。
主持人:換句話來説,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從高中學校的角度來講是提高升學率的一種方式,讓孩子去考藝術院校。
楊院長:對。
主持人:從孩子自己本身來講,我也可以因為文化課低考藝術院校,也可以上大學了。家長覺得我的孩子也有出路了。
楊院長:對。所以説提高了升學率,這是一個。從學生來説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主持人:除此之外,在高校方面,在藝術院校方面,在這裡得到的實惠是什麼呢?
楊院長:擴大了規模,人才市場的佔有率提高了。另外就是由於大量的擴招以後,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有的學校由於招了幾萬人,我看王院長,今年你們學校就收入了光報名費就五百萬。
主持人:楊院長的意思是説王院長那兒比我賺錢還多呢!
王院長:主要是我們學校招得多。
主持人:楊校長剛才説了,威海分院招得少,報名的少,所以説王院長今天看起來,也是經濟效益非常好的一個狀態。我不知道徐博士怎麼來看待高校經濟利益的這種提高?對於高校來説你看到了什麼?
徐博士:我看到的可能是教學設施的改善、,教學環境更加優美,另外一個是教師的福利可能有大幅度的增長。但是話又説回來,這些錢它不是學校裏創造的價值,它還是來自於考生。對於有條件的考生這一點費用可能不成問題,但是對於大部分考生,這還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按照我們的收入來講
王院長:目前的學費確實高,總的來講是高。但是我們現在,就我們的國力來講,不可能拿出大量的金錢來做這件事情,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怎麼辦呢?國家在這方面,我覺得採取的措施還是比較符合目前的現實的。那國家有一塊兒投入,我們通過學費的收入來提高我們的教學的所有硬體的建設,包括老師的工資,這是一個基本保證。貧困學生確確實實國家也有一個非常好的政策,減免的政策。山東藝術學院每年減免的學費得三百萬,這是不小的一個數字。據我了解山東的藝術類考生的學費最低。
主持人:在您那兒收多少錢?
王院長:我們按照規定就是和普通科一樣。師範大學也是八千。
主持人:八千。您這兒呢?
楊院長:我們六千。
主持人:你們六千。
楊院長:對。
主持人:我不知道這個掌聲當中裏邊包含著什麼樣的用意。
楊院長:肯定是收得少。
主持人:僅僅是因為少了兩千塊錢嗎?
| |
楊院長:其實剛才通過我們幾位的這種談話,包括我們現場隨機的採訪,我們能感覺到一點,目前這種藝術高校招考熱的這種現象, 首先從外表看是一種繁榮的現象。然後我們再繼續來看,這裡邊可能又存在著很多的困惑。學校來講,我們的困惑具體表現在哪?我們的教育的資源和我們的師資力量跟不上,跟不上它熱得這麼快。我們的思想準備也不足,所以我們感覺現在壓力很大。我們要儘量提供一個高質量的,能適合學生發展的一個教育的資源和教育的過程。在這方面它一熱我就感覺壓力特別大,我感覺我們有一個責任。
徐博士:我詳細地分析一下。門檻兒降低了,又使更多的人涌進了同一間教室。在二十年前我們一些藝術院校,特別一些大美院的油畫專業,通常只招五六個人。這就是説,一上午四節課,如果是一個老師輔導這五六個人的話,那麼每個人至少能分擔出半個小時的時間來接受老師的指導。因為美術專業,特別是繪畫專業,有它的特殊性。它必須用手把手的來教,它帶有記憶性。,美術的它這個術的成分佔得很大。這就是説每個學生至少保持半個小時的時間,來接受老師,來進行指導。他必須因材施教,他不可能泛泛地講,他必鬚根據你畫面的情況來有重點的進行輔導。那麼半個小時對每個學生來説,半個小時可能是不夠的,但是也已經很不錯了。現在的擴招,有可能是一個教室要三十個人。那麼一個上午每個學生大約能分擔到,樂觀一點來説能分擔到五六分鐘的時間,這幾乎等於沒教。從這個角度來説呢,是違背了美術教育的規律,特別是違背了繪畫教育的這麼一條規律。
孔院長:現在在西方沒有這樣一個藝術熱的條件下,它的學生也是滿屋子的。我們到很多學校去參觀、學習、看,他也是滿屋子子這樣的人。按理説,他們應該比咱們做得更好,但是是這樣看這個問題。藝術教育的規律,剛才徐博士已經説了,是一對一的,或者是小範圍的。但是我們面對目前的形式,目前現在藝術發展的形式,那樣一種規律,是不是適合於今天的發展,我覺得要看這個問題。
主持人:剛才聽了四位的發言之後,我覺得現在太有必要請出來我們今天的特邀嘉賓,靳尚誼先生、周蔭昌先生。靳先生和周先生兩位在藝術界確實是德高望重,兩位都是咱們中國藝術界的頂尖人物,也是藝術教育界的領頭人物。昨天我們就在這裡進行了一場藝術教育熱點的論壇,在這次論壇上,我記得靳先生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面對這樣的熱潮不知如何是好。我不知道靳先生您能不能給大家説説,您的不知如何是好的這種觀點?
靳尚誼:這種現象可能説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只有中國才有這個現象,所以它是極其獨特的一個現象。我們現在的問題,這個熱就説明藝術教育發展過快,特別是美術教育過快,過快就有問題。首先這幾年,我們的很多綜合大學都成立了美術學院,造成了師資不足。這是一,那麼考生過多造成考試這樣的不科學的現象,就是人才吸收得不準確了。第三,就業出了問題,所以過快帶來這些問題了。拿我們省來講,不要15萬人、10萬人,每一個考生在考試過程中,每一人次花了三百塊錢,就是有三千萬在這裡,後面驅動。所以我覺得我們所謂教育,圍繞考試的這個熱,實際上是一些教育經濟熱、市場熱。面對這麼多考生,以前的美術學院一種慣用的、科學的做法就是寫生。考試方式不行了,所以就改變了方式,叫默寫。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過去考美院,考美術專業,可能是以寫生為主。最後來定位誰的畫畫的天賦更好,水平更高。
主持人:我不知道現在我們考試還是用寫生的方式嗎?
楊院長:現在各學校情況不一樣。有些中央院校,也就是説以培養精英為主的院校,仍然堅持過去那種基本方法,以寫生為主。但是絕大部分由於,這樣大規模的擴招以後,數以萬計的考生涌進考場,這就成了很大的問題了。因此現在有很多辦法,一種就是默寫,還有就是更簡單了。原來是畫石膏像,現在把石膏像拍成照片放到墻上,讓考生按照照片來進行所謂的寫生。那種寫生也是一種考試吧,就是看你經過沒經過一定的訓練,能把一張照片畫成一張畫。或者是再出一些簡單的題目,給你一個襯布的顏色,幾個蘋果,幾個瓶子,讓你組織畫面去。那麼默寫就有很多其它因素在裏邊。
主持人:其它因素指的是什麼因素?
楊院長:你比如説有的老師,很有經驗的,就估計到今年某個學校要考什麼樣的題目。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反復讓你去臨摹幾張畫,反復地畫。
主持人:相當於高考考作文的時候押題。
孔院長:對了。還不光是這樣,他會出現概念化、程式化這麼一種弊端。
主持人:這個我們怎麼理解呢?還是請楊院長接著説。
楊院長:我記得這個默畫現在已經相當普遍了。高等院校對這種考試方法也是有很大的看法的。
主持人: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楊院長。比如説我從來沒有學過畫,但是我今年高考可能有點問題,考其他的普通的大學有點問題。那這時候老師給你出主意説,藝術類文化課分數挺低的,去試著考一考。我説老師我不會畫畫,沒關係,學啊!天天畫,三個月肯定讓你考上。
楊院長:這種情況成功率還不算少。據説,如果説這次出的題目讓你畫一個男青年肖像,某一個角度的,你恰好這個角度畫了多次,特別是找一個很好的範本,翻來覆去畫。畫得接近那個程度的時候,他的成功率基本是可以肯定了。
徐博士:我接著楊院長剛才那句話,成功是幾乎可以肯定了。但是當讓他畫另外一幅創作的時候,那失敗是幾乎可以肯定的。
王院長:默寫這個問題,山東藝術學院一直堅持寫生,但是2005年終於改默寫了。
主持人:你的苦衷是什麼呢?它為什麼是這個樣呢?
王院長:就是人數之多,時間之短,你沒法操作。我們現在的考試,按照日程的規定,一天一個變化。而且教委告訴你三天之內要考完,你就在單位時間裏邊必須做完這個事情,所以説你人太多了以後展不開,沒法操作,就是這個樣。楊院長説的默寫那個問題,我也感覺,默寫是絕對不負責任的一種考試方法。但是對考生來講是最有效的一種考試方法,在這個問題裏邊是一個矛盾。考生很願意默寫,他非常願意默寫,因為那個東西,徐博士剛才也説了,你的感覺都沒有了。默寫的你背得好了,你就絕對能考好。所以現在這個現象就是這樣,一方面社會和很多年輕人熱衷於藝術專業來報考,一方面使所有美術院校面臨了非常實際的困難。
主持人:那我特別想知道幾位院校是不是都採用了默寫的方式招生?
王院長:我們一直堅持必須寫生。
主持人:您是一直堅持寫生。
楊院長:2005年我也堅持了。一萬四千人全部寫生,包括速寫。
主持人:一萬四千人要寫生的話,那麼多的場地,你們怎麼解決?那麼多的模特怎麼解決?
楊院長:所有的學生,沒有課的學生都排上。然後我們相鄰中華女子學院又拉了兩車來,她們學校領導很支持我們。
主持人:拉了兩車什麼啊?
楊院長:兩車學生來當模特。
主持人:虧著您挨著中華女子學院。
楊院長:也不算近,我們專門派輛車拉來。速寫解決了,然後石膏像。當時市場的石膏像都我們被買光了。所有的體育館,所有的能用上的教室,連我們的幼兒園,全部用上。走廊,有比較寬敞的門廳走廊全部用上。
主持人:一般人看來這哪是藝術院校在招考,這整個是一個大集會。
楊院長:這還不包括外圍那些服務,一個很龐大的一個工程。
徐博士:是這樣一種現象。據我接觸的資料,我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有一段時間了。在我們國家歷史上,過去沒有。在外國歷史上,西方沒有,東方國家也沒有。就是連人口大國印度,也沒有出現這種現象。我不敢説它是絕後,但是它至少是空前的,希望以後不要經常有。
主持人:我想給大家看一個藝術類考生畫的一幅畫。這是幾幅學生畫的素描和色彩畫。應該這麼稱呼吧?專業的叫色彩是吧?您看這幅畫大概要學多久?受過多長時間的專業訓練才可能畫出來?首先我説一下,這是楊院長給我們提供的。
王院長:得半年以上的時間,半年以上差不多。
徐博士:照我的天資,我恐怕半年是畫不成這樣的。
王院長:這素描畫得不錯,超過半年。
主持人:謙虛了一下。來,這位畫的作者就我們現場。站起來跟大家認識一下。
學 生:大家好,我是來自山大威海分校大一美術系的學生。
主持人:叫什麼名字?
學 生:我叫杜佳芮。
主持人:您告訴大家你用了多長時間?
學 生:我用了三個月。
主持人:大家相信嗎?肯定是不相信,其中有一幅是還沒學的時候畫的水粉。
學 生:有張是,那裏邊有一張是還沒學的時候畫的,還有一張是沒學的時候畫的。
主持人:臨摹的吧?
學 生:臨摹的,還沒有學的時候畫的。
| |
主持人:好,謝謝你。我為這個事是做了一些調查研究。因為現在很多中學生,高一以後開始分流,但是這個原因我就不説了。從高二開始學,或者是高三才開始學,我當時是畫了個問號的。因為一般人的概念,學藝術要有天天份。現在最大的問題,學藝術是為了擺脫過去的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結果我們進入一個怪圈。學藝術也來應試教育,也來應試考試,所以這個問題是令人深思的。我就特別想現場做一個調查,我們現場的藝術類考生,在一年之內迅速突擊考入大學的有多少?來,舉手示意我。不要不好意思,沒關係,你們都是成功者。不少嘛!我們看數量越來越多,如果我們再挺一分鐘的話可能半數以上都會舉手吧?這個比例也應該説已經不佔少數了。今天我們也找到了一位同學,他也是學美術的,在考藝術院校之前對藝術就談不到什麼熱愛可言。來,我們請這位男同學站起來跟大家見個面。
主持人:當初既然不喜歡藝術院校,為什麼要報考?
學 生:一方面是家裏反對,我原來學音樂的。
主持人:你現在的專業呢?
學 生:美術。
主持人:藝術倒是不分家。那為什麼沒有繼續去深造吉他,考這個音樂專業?
學 生:一個親戚他到我們那裏辦了一個美術學校。高考的時候,離高考有半年多,他説你去學美術吧。學音樂,學吉他這個專業又不好,以後也沒有什麼用。
主持人:學美術你以前有過基礎嗎?
學 生:沒有,我就學了半年多。
主持人:有抵觸情緒嗎?
學 生:當時肯定是不想畫,還是彈吉他。快到高考的時候,那時候我爸爸差點把我的吉他給摔了。
主持人:每天還是手握著吉他,抱著吉他畫畫,這能畫好嗎?那我就想問問幾位,對於這樣一個孩子,他酷愛的並不是美術,但是最終被迫於升學,對他來説是禍是福呢?
楊院長:你最想幹的事情,有時候不一定適合你的。因為人總是一個社會的人嘛。你的機遇,甚至各種偶然事件造成了一些轉折,你是無法控制的。我覺得更主要的要把這個學科建設好,讓學生進來以後,他們在這裡能得到一個很大的發展空間,能得到一種培養,讓他愛上這一行。如果他確實因為這種都做到了,我們盡力做到了,然後孩子還不行的話,那恐怕就是他確實不喜歡了。
主持人:您覺得一個年輕人是有可塑性,可塑性極強的。像他這樣的人,當時是他爸爸把吉他給砸了,進入您的院校之後熏陶一段時間,他自己就可以把吉他砸了。
楊院長:不,他依然喜歡吉他,又喜歡美術。這就形成了他個人的一個知識結構,和其他一個不喜歡吉他的同學不一樣的知識結構。這就是他一個個性,發展的優勢。
徐博士:有可能是他畫也沒畫好,吉他也沒彈好。
主持人:徐博士的點撥非常到位。他的擔心是怕這個學生將來成了,畫畫裏吉他彈得最好的,彈吉他裏畫畫得最好的,兩個沒有一個精的。
王院長:為什麼大家都要是專家?這是精英教育的情結,畫也沒有畫好,他也沒有彈好,是他是一個快樂的人。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覺得就夠了。
| |
楊院長:到現在很多科學家經常把科學和藝術並列而稱,其實我自己在藝術道路上也有自己的發現。因為我七九年搞了一套科學美術作品,從那以後我就把科學和藝術經常放在一起來進行一些探索。我的探索最重要的收穫就是藝術的最本質的特徵,四個字發現和創造。在濟南有個學校叫康復職業中專,這些孩子都是聾啞人,沒有受過藝術教育訓練,甚至進校的時候還不知道什麼叫素描。進到學校來以後經過我們老師的培養,這些教師很有責任心吧,他走進了這些聾啞學生的心靈裏邊,學會了啞語。然後用藝術的語言和藝術教育這樣一個我們稱作為載體吧,把他們一步步引渡到藝術彼岸中來。經過三年的培養,到了他們畢業的時候,我們看他們的作品,我感到很吃驚的是沒想到這樣一些過去可以説沒有基礎的,或者是過去從來不知道熱愛藝術的人,經過三年培養能做出很多驚人作品來。他們的作品連續三年到中國美術館,藝術家普遍需要敬仰的藝術宮殿裏去進行展出。很多專家看了以後感動得要流下淚來的。這種流淚不是因為原來他們是一個聾啞人,而是真正被他們的藝術作品感動了。我覺得這種現象是一個很值得我們研究和關注的一個實際例子。如果説我們到大學來學習的話,是來學習知識的話,不如説是來學習一種認識自然、認識生活、認識社會的一種方法,我們找到了一把鑰匙。數學系、哲學系、還有物理系、化學系用不同的方式來分析研究、認識自然。藝術專業的學生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也是在認識自然。方法是一樣的,只不過走的路不一樣。
靳尚誼:大家要知道在美術專業裏頭是兩大專業,一個是純藝術專業,就是老的專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之類,包括壁畫這是一類,另外是設計。進入現代社會以後,特別是經濟發展以後在美術這兩大專業裏頭,這個設計專業發展很快,他是市場經濟所決定的。設計需要大力的發展,因此設計的學生現在逐年增加。那麼出去以後找工作很容易。相反純藝術的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失業,就這個現象。所以在美術專業裏頭是發展設計專業,而收縮純藝術專業。
周蔭昌:你們看過去的工作不管是多麼細微的工作,多麼具體的工作都有一個命題,叫做事業。今天你跟大家談事業還可以嗎?首先是個職業。職業和事業的根本區別不在於它的名詞,而在於職業是我基本的謀生手段,所以我覺得現在我們應該認識幾個問題。一個問題,今天我們的體制把主動權都交給了家長和學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時代發展到今天,已經沒有這樣的職業,學一次幹一輩子,不可能了。因此現在呼喚著家長和學生的成熟。當把自由給到你的時候,你能不能做自由的主人。當把選擇權交到你手上的時候,你對你要選擇的這個世界是否已經認識。所以我覺得有些地方應當進行這樣的指導。
主持人:剛才通過我們今天的這場談話,大家可能已經感覺到了,社會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矛盾,但這是發展過程當中必然經歷的。關鍵是我們怎麼用科學的發展觀去看待這些矛盾。那通過我們今天的這些談話,我們至少可以感受到一點,對於我們當前的這種藝術院校“招考熱”,可能大家已經意識到了,它不是高校,或者是學生升學率的一個救命稻草。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藝術人才的培養質量是至關重要的。在這裡我們感謝各位收看我們今天的《交流》。在我們下一期的節目當中《交流》當中,我們將繼續跟大家探討有關藝術院校,他們的畢業生擇業和就業何去何從的問題。好,感謝各位收看今天的《交流》,下期節目再見!
責編: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