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記憶 > 正文

從黑土地出發——譯製片的誕生(《譯製片回眸》系列之一)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5日 17:13)

  1949年,一部反映前蘇聯近衛軍戰士馬索特洛夫英勇事跡的影片《普通一兵》在中國上映,人們走進電影院,第一次驚喜地看見外國人説起了中國話……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片中東北味十足的配音雖顯得有些滑稽可笑,但卻與片中蘇聯紅軍戰士的工農身份非常符合,讓觀眾感到親切。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譯製片,而片中幾位配音演員後來成為新中國電影譯製事業的奠基人。

  1948年7月,東北電影製片廠廠長袁牧之決定開始翻譯片創作,第一部譯製片確定為前蘇聯的電影《普通一兵》。青年演員袁乃晨被任命為譯製片的導演,因為人手不夠,袁乃晨四處尋找適合的配音演員。

  當時長影廠旁邊都是荒野,袁乃晨去散步,偶然間聽見大喇叭裏喊:“某某某,趕緊到大隊來領種子,來牽你們家的驢啊!”他一聽這個聲音真是不錯,渾厚響亮,就問老鄉,這個聲音是誰啊?他們説這個聲音是我們村長。袁乃晨徑自去找了村長,一進門,就開門見山地説:“你跟我們搞配音去吧!”這個名叫馬靜圖的村長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根本不知道配音是幹什麼。然而命運的安排,使這個原本對電影一竅不通的農民成為了新中國第一支電影譯製隊伍的一分子。

  然而等他們走進配音間的時候,才發現讓銀幕上的外國人説好中國話並非那麼容易。剛開始,他們照著翻譯的稿子念,念著念著,發現臺詞與畫面根本對不上,他們就認為是翻譯給翻譯錯了,就把翻譯叫過來批評一頓。翻譯又對照著原片看了一遍確實沒有錯,後來大家才弄明白是因為不同的語言之間存在的差異在作怪,當外語被翻譯成中文後,句子的長短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袁乃晨回憶説:“我們又想了一個絕招,拿一個秒錶來掐時間,先看蘇聯人説多長時間,13秒,好我們也説13秒,結果配了一遍,大家看了覺得莫名其妙,説這個人一會説話像趕火車一樣,緊張的不行,像機關槍一樣,一會就像剛睡醒了一樣,就是為了跟這個合拍。”從語速的合拍到臺詞的通俗明白,初學乍練,袁乃晨和他的配音演員們費了不少週折。

  歷時8個月,1949年5月,影片《普通一兵》譯製完成。影片引起了不小的的轟動,在各地的工廠學校陸續上映。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走過來的人們,也許還記得老電影《列寧在十月》,而它的譯製過程也成就了第一位為列寧配音的中國演員白景晟。當時的蘇聯專家聽到了他的配音都大為讚賞。而對片中精彩段落的模倣在當時作為年輕人的一種時尚,已成為那個激情歲月裏幾代人的集體記憶。

  上世紀七十年代紅遍中國的朝鮮電影《賣花姑娘》,曾經牽動無數中國觀眾的心。主人公花妮、順姬姐妹的悲慘命運和哀婉動聽的歌聲,曾經令無數觀眾淚濕衣襟。觀眾們在淚眼朦朧中記住了銀幕上的花妮,卻很少有人知道花妮那飽含真情的聲音來自向雋殊。

  向雋殊為了配好《賣花姑娘》中花妮的聲音,在練習時不知哭了多少遍,完全沉浸在角色的感情之中。有天晚上在家裏,孩子被她的哭聲驚醒了,慌恐地抱住媽媽問發生了什麼事,她流著眼淚對孩子説:“媽媽在練戲呢!”這部影片的譯製過程才花了7天時間。

  在那個時期,每年平均有30多部譯製片在長春電影廠的錄音棚裏錄製,當年被《普通一兵》的導演袁乃晨領到話筒前的向雋殊,已經成為我國優秀配音演員,長春電影廠創造了中國觀眾記憶中的第一個輝煌年代。

  從譯製片《普通一兵》的誕生到1965年,十七年間我國譯製外國電影達到了775部,其中,前蘇聯革命題材的譯製片是影院裏出現頻率最高的。而這些影片許多都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翻譯配音的。

  就在《普通一兵》譯製的那一年冬天,上海電影製片廠派出了翻譯片組來到東北學習譯製經驗,隊長就是後來的上海電影譯製廠廠長陳敘一。這一時期,上海電影譯製片廠的聲音也越來越多的被人注意,譯製片開始有了南腔北調的差別。

責編:木鐸金聲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