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記憶 > 正文

《笑聲的記憶》之《泥土的笑聲》(民間藝術帶來了時代感,揮灑出爽朗的笑聲)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6日 21:20)

  片花:

  解説:

  小崗村隸屬安徽省鳳陽縣小溪河鎮,是淮河岸邊的一個普通小村莊。現在去村裏,還時常聽得見從明代起就流傳開來的鳳陽花鼓那熟悉的曲調,但歌詞已經變成很歡快、幸福的句子了。

  (加花鼓戲片段)

  説起鳳陽花鼓的變化,就不由得讓人們想起25年前,在鳳陽小崗村發生過一件改變了中國農民整體命運的事情。

  那是1978年秋的一個夜晚,一個叫嚴洪昌的農民,夥同18位村民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簽下了一張包産到戶的秘密契約,把屬於集體的土地承包到農戶個人手中。

  就在嚴洪昌和18位農民時刻準備著為自己的舉動承擔責任的同時,遠在首都北京的1978年12月18日,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和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們,在舉世聞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共同制定了推動農村改革的方針政策。自此中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2億人吃飯問題得以解決。

  解放前,在小崗村,每年秋後,家家戶戶都要背起花鼓邊唱邊討飯。解放後,遇到災年這種事也時有發生,可是實行包産到戶後的一年內,就砸碎了“討飯碗”。日子過舒心了,文化娛樂活動自然也就豐富起來。一方水土哺育一方人和藝術人才,那麼鳳陽花鼓的紅火就在情理之中了。

  採訪:(安徽人)

  80年代初,鳳陽人是“花鼓一來,洗腳穿鞋”。只要有花鼓戲演出,哪怕正在田裏忙著,他們也會立刻丟下手中的活,梳洗打扮、洗腳換鞋,結伴去看。

  那時,花鼓戲已成了鄉間民眾的“快樂之神”。當時,成為“萬元戶”是最誘人的口號,有一齣現代戲叫《????》,因為及時反映了改革開放的火熱生活,揭露了經濟大潮和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引起了人們強烈共鳴,很受歡迎。

  解説:

  因為鳳陽當地誰都能像模像樣唱幾句,所以鄉親們似乎都可以被稱作是花鼓明星。鳳陽小崗村人就這樣把往事留在了記憶裏,在生活中處處發出爽朗的笑聲,因為是他們為我國農村改革最先趟出了路子。

  (採訪專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變化了,藝術也隨之變化。)

  片花:

  解説: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上海滑稽劇團排演了一部滑稽劇,叫《滿意不滿意》。講述了顧客去飯店吃飯過程中發生的故事,諷刺、批評了當時社會上一部分人中存在的輕視商業服務工作,把社會分工視為等級貴賤的思想觀念。在這部滑稽戲中,飯店服務員和來吃飯的顧客之間發生了很多矛盾,但沒有一件是和用來買飯的糧票有關係。因為在那時,吃飯要用糧票在全國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劇作者當然不會把注意力放在糧票上。

  1993年,全國發行了最後一批糧票,以後中國人再也不用拿糧票購糧了。在2004年的新春,上海滑稽劇團的老演員嚴順開演出了一個依然與吃飯有聯絡的滑稽小品《講故事》,而這次貫穿故事始終的就是一張糧票。

  (小品《講故事》)

  解説:

  改革開放使今天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都只能從故事裏探究糧票的奧秘,只有在老年人的記憶裏還存留著昔日那一張珍貴的糧票。

  採訪:(專家談時代的變遷對藝術的影響、接他談西北的話題)

  片花:

  解説:

  有一次中央電視臺記者採訪甘肅的一個希望小學。記者問誰能説出甘肅的特産,孩子們紛紛搶著回答,“莫高窟”、“牛肉麵”、“白蘭瓜”。一個孩子等不及了,站起來大聲的説“還有張保和!”。張保和就是這個坐在孩子們中間的軍人,説他是甘肅的特産,指的是他用西北方言表演的快板。

  (張保和在學生中間説的一段快板)

  解説:

  改革的春風吹遍了中國大地,新的生活給人們帶來了新的觀念。從黃土地上走來的張保和對大西北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所以他的快板作品中有粗獷、豪邁的西北文化氣息。自從當了文藝兵之後,他更是跋山涉水,演遍了黃土高原上的軍營和哨所,同時也親眼見證了改革開放給大西北帶來的巨大變化,他的方言快板正是對這一時代特徵的真實寫照。

  (快板情係寧夏川)

  採訪:(張保和談時代對藝術的影響)

  解説:

  張保和的作品寫的是西北的事;説的是西北的人,他具有時代氣息、地方特色、語言通俗的快板正是讓老百姓喜歡的直接原因。

  (快板誇姑娘)

  解説:

  張保和不僅寫今天老百姓身邊的小事;在他的快板中也有文化底蘊深厚的作品,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同樣是他創作的源泉,也使他的作品受到了不同階層觀眾的喜愛。

  (快板誇大西北)

  採訪:(專家談張保和作品的特點。)

  解説:

  從大西北到大西南,人們在笑聲中見證了改革開放的風風雨雨。四川省作為我國改革開放較早的受益地區,上億人的吃飯問題第一次得到了初步解決。逐漸富裕起來的人們開始有了休閒的生活,而休閒生活便産生了這一地區特有的市井文化。

  片花:

  解説:

  大約在1994年,成都出現了最早的專業迪斯科舞廳,門票是20元,票價不菲,但也阻擋不了每天上千個時髦男女的涌入。當時,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極少有這種時髦的娛樂場所。

  幾乎在同時,在成都,一個叫李伯清的民間藝人也受到了百姓的追捧,甚至有些年輕人都趨之若騖。門票暴漲至10元、20元,人頭攢動,和迎接名角出場一點也不相上下。李伯清作為成都市井文化最鮮明的符號,出現在成都通俗文化的市場。然而,在1994年以前李伯清既當過工人又拉過人力車,是寬鬆的生活環境和娛樂的多元化成就了他。

  (李伯清:生活中我是藝術,臺上我是生活)

  解説:

  李伯清最大的特點是根據四川方言評書,演化創造出了一種新的評書體——“散打”評書。李伯清創造的文化現象迅速紅遍了大西南,聽他説書的過程中,笑聲不絕於耳。李伯清的俗段子越説越響,越傳越廣,直到作為名人走進小崔説事的演播室。

  (在小崔説事表演段子)

  採訪:(專家談當今時代藝術的多元化)

  解説:同樣在四川省,有一位藏族小夥子,用他的歌聲唱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中國西南這個偏遠地區的時候,通俗歌曲的影響也隨之而來,從這時起中國有了藏族特色的通俗歌曲,也就有了藏族第一代的流行歌手容中爾甲。

  近年來容中爾甲在四川省九寨溝辦起了藝術團,他認為,藏族民歌是座豐富的文化寶庫,要讓世人認識新世紀的藏民,就要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再賦予民歌以新的內容,這也是民歌發展的關鍵所在。

  採訪:(容中爾甲談作為窗口宣傳)

  解説:容中爾甲和他的藝術團不僅給當地人民送去了歡快,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在動聽的歌聲中、在無比的喜悅中,認識了改革開放中的中國。

  25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不過是個短短的瞬間,然而就是在這25年裏,國家強盛了,生活富裕了,科技發達了,但最令人驚嘆的,也許是人自身的變化。在這個片子裏,我們看到了民間藝術給我們帶來的時代感,聽到了從散發著清香的祖國泥土中揮灑出來的爽朗笑聲。在笑聲中我們走進共同的記憶。

責編:小文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