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記憶 > 正文

《笑聲的記憶》之《笑出的變化》(小品抓住了生活中心靈的碰撞,而不只是搞笑)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6日 21:13)

  解説:

  這裡是北京市西單西絨線衚同,今天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

  但是,在二十年前,也就是1984年2月19日,這條衚同甲1405號一家叫“義利快餐廳”的餐飲店開張了,一時間熱鬧非凡,許多年輕人奔走相告,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合眾國際社還就此發了專電。一家餐飲店的開張為什麼會引起了這麼大的轟動呢?

  因為這是當時令中國人倍感新奇的一家餐飲店,“義利快餐廳”經營的是西式快餐, 這以前多數中國人的概念裏一家快餐不過是“燒餅油條……”之類,而“義利快餐廳”出售的是漢堡包、熱狗、榨雞、冰激淋、煎薄餅和份飯等,這些今天的人們習以為常的食品,那時候許多人還都是第一次見到。很快“義利快餐廳”就火了,成為許多年輕人談戀愛的去處,去那裏似乎顯得文明、時髦和洋派。

  同期 :

  採訪“義利快餐廳”的見證人,談當年的情況。

  解説:

  就在這一年的一個月前,更大範圍的中國人還喜歡上了另一個“食品”,不過這個“食品”不是吃的,而是欣賞的,是“精神食品”——小品。198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上,陳佩斯、朱時茂為觀眾奉獻了一個奇特的節目——小品《吃麵條》,贏得了滿堂喝彩,也讓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捧腹大笑。

  小品:《吃麵條》

  解説:

  正是從這時起小品正式登上了春節晚會的殿堂。

  小品本來是藝術院校的一種教學手段,是用來訓練演員用的,為什麼藝術家要把這樣一種教學手段搬到舞臺上呢?

  同期 :

  採訪焦,談春節晚會當年上小品的想法。當年是如何想做小品的/

  以及小品第一次登上春節晚會可以前溯到1983年的春節晚會,王景愚的《吃雞》……陳佩斯、朱時茂主演的小品《吃麵條》被專家認為是真正意義的小品第一次亮相……

  為了豐富節目小品較短,做大節目費時

  當時文藝形式單一,藝術家在找突破,尋找更豐富的藝術表演形式

  解説:

  在隨後的幾年中肯德基和麥當勞、榮華雞、小木偶等一批中外快餐品牌相繼在中國各地落戶,到了今天,“快餐”早已成為快節奏都市生活的一道風景。伴隨著快餐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接受,快餐文化化迅速在中國大地鋪開。

  歷史讓“快餐”和小品同時出現在中國大地上,僅僅是巧合嗎?

  同期 :

  談快餐文化時代的到來,同時談十年“文革”結束後,從“嘲諷文藝”,到稍後的“反思文藝”。進入八十年代後,人們用更輕鬆的心態進行創作和欣賞藝術。文革以後輕鬆形式的節目較少。

  解説:

  在隨後幾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上,陳佩斯、朱時茂又推出了《羊肉串》和《主角與配角》等一系列小品,受到觀眾空前的歡迎,更多的藝術工作者投入到小品的創作當中,小品成為每年春節晚會的固定節目。從此, 小品這個曾經的藝術另類,成為一種新的喜劇表演類型, 登上了中國各種舞臺。

  1990年的元旦晚會上, 黃宏和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生遊擊隊》收到了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海南島”、“少林寺”、“屁超”等特色用語至今仍然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小品:《超生遊擊隊》片段

  片花

  解説:

  1992年春天,鄧小平同志南巡發表了重要談話,“三個有利於”的標準猶如春天的暖流,徹底融化了“市場經濟是姓‘資’還是姓‘社’”這個長期困擾中國理論界的堅冰。中國老百姓則從他們身邊的快速發展變化,感受到了小平南巡談話的深刻意義。

  北京市西三環公主墳環島西北側,矗立著氣勢宏偉,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北京城鄉貿易中心商廈,這一年這棟北京市民非常熟悉的國營商廈內部正在醞釀著一場巨變。

  1992年9月17日,對所有的“城鄉人”來説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城鄉貿易中心率先在北京大中商場中進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北京城鄉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並召開了第一屆股東大會,一夜之間員工成了企業的股東。

  解説:

  這時候一位小品作家遭遇了一件事,他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記錄了歷史。

  同期 :

  採訪焦乃積,談遭遇了一件怪事,創作了小品《笑比哭難》。

  心態的複雜。

  小品:《笑比哭難》

  解説:

  中國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歷史進程中,小品創作者用“快餐”和喜劇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了他們對時代的獨特視角。《打“撲克” 》、《打工奇遇》等一批小品作品成為解讀那個時代一種輕鬆的補充記錄。

  同期 :

  採訪專家,談相關內容。當時很多酒家叫皇家。。。宮廷。。。後被禁止。

  小品:《打“撲克” 》、《打工奇遇》片段

  解説:

  出演《打工奇遇》中老太太一角的是評劇演員趙麗蓉,那一年她已經69歲了。更早些時候,趙麗蓉還與郭達、蔡明一起表演了小品《追星族》,嘲諷了青少年盲目崇拜明星的現象。然而,令這位老藝人始料不及的是她自己成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最炙手可熱的紅星。美國《星星早報》、英國《泰晤士報》、法國《華埠》雜誌、俄羅斯《大文化報》對趙麗蓉的小品都有所評介與報道,稱她為“寫平民演平民來自於平民的搞笑女大師。”並讚譽她是“出生於燕趙大地有靈氣的鄉土藝術家……”

  一位一生把觀眾放在心裏的老藝人,為這個還不夠成熟的明星崇拜時代增加了份量。

  片花

  解説: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一個叫托夫勒的美國人寫的一本書《第三次浪潮》傳入了中國,書中托夫勒預言了“信息時代”的到來,當時許多閱讀這本書的中國人對於“信息時代”的理解等同與科幻小説。

  二十年過去了,據2004年信息産業部統計,我國現有固定電話近三億部,手機超過三億部,2003年春節期間手機短信拜年的信息達到70 億條之多。手機這個昔日被稱為大哥大的通訊工具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電腦和網絡也成為我們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詞彙和工具,信息時代就在我們的身邊。

  同期 :

  採訪普通人,用具體事例談不斷被信息包圍。

  解説:

  2002年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上,牛群和郭達表演了小品《短信》,通過一個短信的鬧劇,讓觀眾在笑聲中對“信息時代”有所思考。

  小品:《短信》

  解説:

  信息時代極大地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傳統的喜劇樣式不能滿足觀眾不斷提高的審美需求,這時候應運而生的小品使中國億萬疲勞的審美神經空前興奮起來,小品甚至豐富了我們這個時代的話語。

  同期 :

  採訪專家,談具體內容,如:“麻辣雞絲”、“Hi~~~~~,哼哼”、“小樣兒,脫了馬甲,我照樣認識你”、“恭喜你,會搶答了”等。

  小品是對社會的折射,同樣對社會起到影響作用。説一件具體事

  緊密貼近生活,容易與觀眾産生親切感與共鳴;其次,小品結構新穎,情節緊湊,與現代人生活和心理節奏相契合;風格多樣,表現靈活,娛樂性強,關注內心,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趣味;

  人們在緊張工作之餘需要宣泄情緒。

  解説:

  1990年趙本山帶著小品《相親》第一次走上中央電視臺節目晚會,這個從民間走來的笑星,憑藉著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實際創作風格和獨具特色的表演功力,紅遍全國。

  小品《賣拐》把社會上高級騙子的鬼把戲揭露得淋漓盡致,趙本山讓觀眾在爆笑聲中看清了偽科學的嘴臉。

  小品:《賣拐》片段

  解説:

  小品發展到今天,已不再單純是大型文藝晚會中一個小小的娛樂性板塊了,它早就遠離了當年那種非“藝術成品”的影子,而是在“戲劇教學小品”和“曲藝小段”的基礎上,把大家熟知的話劇、戲曲、音樂、舞蹈、時裝表演等各種藝術形式和技巧揉合進來,在觀眾眼中,它是一種最親切、最大眾化的藝術表演形式。事實上,它抓住的是生活中心靈的碰撞,耐人回味,而不只是搞笑。

  同期 :

  採訪專家,談小品事對相聲的藝術形式的兼收並蓄。

  改革開放帶來了中國百年來審美風尚的一次根本性的變化,長期以來一直居於文化正堂的史詩、頌歌、悲劇悄然遁形,而通俗歌曲,喜劇小品、流行音像製品、電視肥皂劇和通俗小説輪番登場,一直隱身幕後、幕側的喜劇小品等藝術成為審美文化的主形態。

  小品本來是群眾文化,近二十年來崛起,它與社會發展有關。百姓的喜怒哀樂等情感要宣泄出來,這是一種很快很有力的形式。這與飛速發展的社會和快速變化的生活有關。

  事實上,它抓住的是生活中心靈的碰撞,給人以人生回味,而不只是搞笑。

  解説:

  2004年元旦,中央電視臺舉辦的首屆CCTV喜劇大賽在央視3套連續5天現場直播。全國共有3600余個節目參賽參加演出的人數超過萬人。此次央視喜劇小品大賽的火爆,再次證明了觀眾對小品的喜愛。這一年離小品第一次登上春節晚會的殿堂,正好是20週年,也就是中國走向世界的20年。

  小品見證著我們的這個時代,我們在笑聲中感受到了社會。

責編:小文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