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焦點訪談》暗訪故事之四(再 軍)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03日 11:50)

  保持距離

  用事實説話的前提是獲取事實。

  獲取事實的路徑是深入事件。

  "講故事"、"抓細節"已經成為《焦點訪談》的敘事風格,議論基礎。

  因此,更多的時候,記者的視線和身影不斷在事例中游移,從東到西,從左到右,跌跌撞撞,連滾帶爬,目的只有一個讓人物生動,讓情節鮮活。

  這次我們兩下河南也是一樣。

  追蹤假貨的通常做法是暗訪。一般的暗訪,"暗"的成份多,"訪"的感覺少,更強調手段的隱蔽而不太敢置對方于"話筒前",怕被識破。只要設備不出毛病(通常它們沒這麼嬌氣),大量的現場記錄中,總有些鮮活可用的東西。這次到河南追蹤假棉,邏輯線路非常簡單--從發現假棉到追溯來源的前半程湖北,進展平穩。後半段去河南,提心吊膽。一是凡"暗"的東西總怕暴露,特別是去一個叫馮村的地方,有幾個棉販不停地問呂少波"這孩子為什麼老戴著一副玻璃片(平光鏡)"之後,更是心虛。而且,在從北京出發前,去搞棉花打假的"中國纖維檢驗局"(此機構一向不為外界所知,這次大放異彩,特別是在朱總理那兒。)官員叮囑説:"河南曾因為查假棉而打死過人,就在尉氏縣。當然,那是前幾年的事……"此語一齣,當夜無話。去河南提心吊膽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河南既是人口大省,又是新聞大省,一些人關係多,愛説情,但凡有一絲閃失,就會和很多節目一樣--節目死了,人卻活了。特別是回訪時,河南省的一位同志"我們通過……要堅決維護河南商品和河南人形象"的一段話,斬釘截鐵,更是讓人後怕。解決這些擔心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兩個字:準、快。

  下手要準,撤離要快。

  可是,去兩個小時之內,完成了整個暗訪,也完成了後來節目的五分之三。呂少波的膽大心細,讓素材多了很多鮮活,多了很多細節。

  通常,暗訪的節目是比較好剪輯的。事件的流程介紹清楚,再加些適度點評(權威人士採訪),也就成了。於是,三下五除二,片子初剪完成。

  但缺東西——距離:剪接者與素材、素材與背景之間的距離。城裏人對棉花的感覺並不準。畢竟,憑票買棉線、買棉布的時代已成為過去。但是,中國有很多人是靠棉花吃飯的,而且棉花本身不可或缺。因此,通常棉花和糧食形影相隨地同時被稱為"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特殊商品",即便在人們異常熱烈地討論"拾金不昧者該得到多大比例的回報"、做好人辦好事也可能有價格的時候,棉花的整體經營依舊沒有討論的餘地,照例由國家控制。而且,棉花對與其相依託的紡織業,關乎生死。起初我注意到了這個層面,但沒有拉開距離,留戀暗自得手之後的竊喜,注重流程本身的細節,對素材有距離地整理不充分。因此第一版節目沒有完全表現棉花"摻雜使假"(這四個字挺繞口,弄得方宏進那兩天經常口中唸唸有詞,以防進演播室後嘴裏伴蒜)與國企"改革攻堅"大背景的距離,節目顯得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淺薄。經過節目把關人的點撥,又設法找到了相關的權威背景,充實了現象分析,調整了前後導語,拉開了宏觀主題與微觀表現的距離,才有了節目後來的模樣。

  其實,細想起來,沒有距離感,也經常在採訪環節中出現。強調進入事實,缺乏審視背景,關注微觀細節,忽視宏觀把握,也許使我們丟了很多素材,有些甚至沒法補救。

  寫到這兒,讓我想起一件事兒。主管臺長一日審片,連看了幾個之後,忽然叫停,對著主任們説:"告訴你們記者,回來以後不要急急忙忙編片子,先到郊外釣釣魚,放鬆兩天,整理一下想法,然後再編。"臺長的教誨顯然沒法實現,但在我看來,這是讓我們要有這種"距離感"的最樸素而且充滿領導關愛的表達。

  無論如何,正如所謂"距離産生美"一樣,距離同樣會在我們多少有些躁動的"揭人短"心態中,産生些許理性的判斷。

  讓我們保持距離。

責編:曉星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