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白玉雙魚佩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9日 13:33)
藏品名稱:清代青白玉雙魚佩
收藏者:孫淑蘭
藏品來歷:這件藏品是持寶人受她一個大姐的委託帶來的。
藏品特徵:這件雙魚玉佩長8厘米,寬6厘米,厚度為1厘米;雙魚並行排列,口中噴出雲頭水花;雙魚佩飾採用了鏤空雕和雙面雕技法,在雙魚腹部的正背兩側,分別雕有魚鱗以及“十”字紋飾。
相關背景資料:中國是世界上漁業發展最早的國家。在原始社會的彩陶上,我們的祖先就留下了單體魚紋、雙體魚紋等豐富多彩的關於魚的圖案紋樣。中國的漢字中很早就有了象形的“魚”字。這種魚文化也影響到了玉器的製作,出現了很多魚形的佩飾。佩魚之風始見於商代,商代玉雕中有許多片狀玉魚,都很小,有些嘴部帶孔,尾端有長榫,似刻刀,可能是隨身攜帶的工具。唐代以後,玉器的製作體現出越來越濃的生活氣息,含有吉祥寓意的玉雕佩飾開始陸續出現,魚形紋樣成了玉雕佩飾中常見的題材。宋元時期的魚形玉佩目前已經有很多出土,傳世品為數也相當多。宋代玉魚種類較多,一般頭較小,魚身扁平或微微隆起,分為光素無鱗和有鱗兩種。元明清三代的魚形玉佩繼續豐富和發展了魚形圖案紋樣,出現了魚與荷花、魚與磬組合成的圖案,寓意“連年有餘”“吉慶有餘”,還有龍頭魚身紋樣的玉佩,寓意“魚龍變化”。
鑒定專家:趙永魁 北京市文物局副研究員 從事瓷器、玉器、銅器等研究鑒定工作41年
專家評述:“這個雙魚裝飾佩,斷代應該是在清中期,是對的。這個光澤很溫潤,屬於白玉裏邊稍微閃點青,玉質很鏗鏘很硬,玉質很不錯,從工藝上來説,刀法上我們應該叫琢工,它是圓砣子磨出來的,它這個刀法很到家,就是磨工很到家,做工很細緻,它那個水花,吐出來的水花也是裝飾化了,這個在清代工藝裏邊應該是中上等水平,當然説夠上乾隆的還不夠,這個應該是在民間裏邊,官宦之家的東西,所以根據這個水平,我們覺得在市場價,應該不低於5萬元”。
專家鑒定團估價:50000元人民幣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