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茭草護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08日 16:58 來源:CCTV.com

  7月12日,一件名為“鬼谷下山”的中國元代青花圖罐在倫敦拍賣行賣出約人民幣2.3億元的天價,刷新了中國工藝品拍賣的世界記錄。

  經歷了近千年時光,從中國飄洋過海遠達歐洲,這件易碎的瓷器何以能夠留存完好?在中國陶瓷的故鄉景德鎮,至今仍保留著一種叫做“茭草”的手藝,使用稻草將脆弱珍貴的瓷器包裝起來,是陶瓷七十二道工序中最末的一項。


  茭草工匠取下一堆的碗碟,在手上輕輕鬆鬆地抖幾抖,那些原本擺放無序的碗碟就整整齊齊地摞在一起,這個簡單的動作,叫做“對仝口”,將瓷器碼齊了,才便於包裝。 在一摞碗碟的兩端墊上草墊,取出早已紮好的草結將碗碟牢牢地捆紮在一起,打草結很有講究,只有扎成這樣的鵝頭形,草結才結實不會鬆散。 為了避免瓷器的邊緣在運輸中受到磨損,所有的部位都不能裸露在外, “卷摸龍”這道工序,可以將碗碟嚴嚴實實地包捲起來。如果是包裝茶壺或大件瓷器,就要將稻草擰成繩,叫做“卷擰龍”,這樣的包裝更加結實。 卷摸龍之後,再進行第二次包紮,最後,工匠們抽出幾根篾片捆在最外面。按規矩,篾條一共要扎9道,彩色篾條的位置標記著瓷器的品級和花色,藍色的篾片,就表示裏麵包裝的是青花器具。

  那些珍貴的朝廷貢瓷,也經過“茭草”,被運往河岸,送到京城,成為皇宮深院裏帝王后妃心愛的器皿。還有的瓷器在駱駝背上經歷漫漫黃沙,萬里顛簸,從絲綢之路運往西方,將中國的瓷器傳播異邦。據記載,明代鄭和下西洋時,將稻草包紮的瓷器放入盛有黃豆和泥土的木桶中,黃豆長成豆芽,緊緊纏繞,可以確保器物無損,精美的瓷器叩開了東西方友好交流的大門。海上絲路上,至今可以從沉船中打撈到保存完好的古代瓷器。


  經歷了千百年的珍重愛惜,才有了如今這只天價的青花,從這個古老的瓷罐上,人們依稀可以望見當年茭草工小心謹慎的捆紮,體會那如同瓷器本身具有的保存、惜物的心思。

  (編導:王雅麗)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