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透明之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08日 16:50 來源:CCTV.com

  幾百年前,一位阿拉伯商人曾驚訝地描述一件東方的器物,“中國有一種非常精細的泥土,用它製成的花瓶竟象玻璃一樣透明,花瓶裏的水從瓶外都能看見,但它竟然是用泥土製成的。”這種讓整個世界驚嘆的器物,就是中國的薄胎瓷。

  薄胎瓷又稱蛋殼瓷,它薄如蟬翼,輕盈透亮,製作這樣輕薄精緻的瓷器,最關鍵的是要將瓷器毛坯修到蛋殼一樣厚薄的程度,這種工藝,在陶瓷製作的七十二道工序中,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利坯”。


  利坯師傅將毛坯碗放在利坯臺上,用手指輕叩碗側,找準圓心,然後用特殊的利坯工具從碗底開始修坯。利坯刀是在鐵匠舖特地打造的,它們大小不一,形狀各異:這種細長的利刀,單薄有韌性,利坯師傅用鉗子將它折彎,刀形的弧度正好與碗的外沿一致,利坯時又快又方便。利坯師傅手起刀落,在碗底削下長長的厚片,隨著轉盤的旋轉,如花瓣般卷落。碗坯漸漸變薄,於是削下來的坯粉也漸漸變成細線。這時,利坯師傅的手已經不似開始時的灑脫利落,他兩手的指頭相抵,動作細微得幾乎覺察不到。

  鑒定碗坯的厚薄,有許多方法:剛開始,利坯師傅輕叩碗底,聽聲就能判斷坯體的厚薄;坯體變薄後,經受不起手指的彈擊,於是工匠順著碗沿內側滴一滴清水,從坯體外可以看到迅速滲出的水痕,通過水痕擴散的速度和面積可以判斷坯的厚薄。這種方法叫做“走水法”。此外,還可以將碗坯取下來,對著燈光一照,這時,坯泥已經薄得能夠透出光亮,厚薄處一目了然。將坯修成不到半毫米厚時,利坯師傅小心翼翼地把它取下來,在碗內側淋上一層釉,等到釉料幹後,依託釉層的厚度,還可以將外側的碗坯繼續修薄,甚至達到完全脫胎的程度。


  薄胎碗的利坯工序成敗繫於一刀一息之上,少一刀則厚,多一刀則坯體破裂,前功盡棄,就是這樣純熟精湛的技藝,最終成就了晶瑩透亮,輕若浮雲的瓷中珍品——薄胎瓷。人們還在薄胎瓷上飾以青花、彩繪、玲瓏的紋飾,使它更加精巧備至,成為舉世讚嘆的瓷中珍品!

  (編導:王雅麗)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