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紙藝源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9日 14:53 來源:CCTV.com

  在浙江省南部的雁蕩山之中,有四座建於元末明初的水碓,順著山勢依次排列,人稱四聯碓。這些水碓數百年來週而复始地重復著一個同樣的動作,將泡爛的竹子搗成纖維。山間的流水、滿山的翠竹和機械的水碓不會知道,這個單調的動作,對人類文明具有怎樣的意義。

  每年冬至前後,雁蕩山裏最嫩的毛竹就會被砍成小段,放在池塘裏浸泡,直至腐爛變軟。經過晾曬和沖洗,竹子被送到水碓搗刷,搗爛的纖維被放入一個大槽中,加水,衝成漿狀。這個時候,山裏的農民用一種毛竹做成的細簾子在槽中撈竹漿,手拿著竹簾在槽中一抄一蕩,濾去水,竹簾上留下了一薄漿,輕輕揭下來,這層薄薄的竹漿有一個大家熟悉的名字,叫做“紙”。從漿槽中撈出來的紙,一張張摞起來,壓乾,經過分紙、曬紙和捆紮的工序,就可以使用了。


  上古時期,人類採用結繩的方法記事,我們的祖先曾在龜甲、獸骨、竹簡、木牘、縑帛上記錄文字。東漢時期,蔡倫用樹皮、野麻等原料改進發明了造紙術,中國的造紙工藝和有關紙的藝術由此發端。蔡倫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紙為業,他用當地的檀木,製造了後來名滿天下的宣紙。宣紙的製作工藝極其考究:木頭原料需經過一年的日曬雨淋,煉取出有韌性的纖維精華,然後經過浸泡、灰腌、蒸煮、漂白、打漿、烘乾等100多道操作程序,歷時一年方能製成潔白細膩、質地綿韌、適宜書畫的宣紙。唐代畫家韓滉用宣紙畫的《五牛圖》歷經了一千多年的時光,至今仍收藏在中國故宮博物院裏。

  此外,有關紙的製造工藝推陳出新:竹紙、瓷青紙、對紅紙、灑金紙等或淡雅,或華美的紙張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而這種帶有描金龍紋的粉蠟箋更成為帝王之家的專屬。


  水碓聲裏,古老的制紙工藝仍然留存,丹青墨跡在紙上得以流傳千載。然而千百年來紙的功能早已經超越了單純的記事,還誕生了文字、書畫之外豐富的藝術品種,譜寫出了更燦爛、動人的藝術篇章。

  (編導:王雅麗)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